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作物種子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農作物種子的包衣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農作物種子播種前,為了避免農作物種子被害蟲吃掉,確保農作物種子的發芽率,會對農作物種子進行農藥包衣,現有的方式普遍為人工包衣或機械包衣兩種,人工對種子包衣,存在著由于種子表面農藥不均勻導致包衣質量不高、工作效率低、農藥消耗量大、工作人員勞動強度大等問題,而機械包衣因其工作效率高逐漸取代人工包衣,如申請號為201120443143.1的專利公布了種子包衣機,其解決了機械包衣的種子破壞率高的問題,但其存在著不便移運、種子包衣質量不高、包衣液浪費較多、包衣后的種子與藥液殘渣不便分離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農作物種子包衣過程中存在的包衣液消耗量大、工作人員勞動強度大、包衣裝置不便移運、包衣后的種子與藥液殘渣不便分離的問題,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一次包衣數量大、農作物種子包衣質量高的用于農作物種子的包衣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農作物種子的包衣機,包括底板、混合桶、霧化器、包衣室、電機、攪拌桿、輸料泵、種子盤和滾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設置有支架,所述的混合桶、霧化器、包衣室分別設置在支架上,并在混合桶上設置有加料口,通過支架提高包衣機的牢固強度,所述的包衣室上設置有密封門、風扇、廢液槽,并在包衣室內壁設置有振動電機,通過密封門避免霧化的包衣液在農作物種子包衣過程中逸出,減少包衣液的浪費,通過風扇能夠避免霧化后的包衣霧化液在包衣室內產生堆積,減少包衣液的浪費,通過廢液槽能夠將多余的包衣液回收處理,提高了環保性能,所述的電機設置在混合桶上,并在電機上設置有旋轉軸,所述的旋轉軸上設置有連接塊,所述的攪拌桿設置在連接塊上,通過攪拌桿提高了包衣液各原料之間的混合質量,所述的種子盤設置在振動電機上,振動電機帶動種子盤,使農作物種子在種子盤內翻動,進而提高農作物種子的包衣質量,所述的滾輪設置在底板上,并在滾輪上設置有鎖扣,通過滾輪與鎖扣,便于操作人員移動包衣機,降低人工搬運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霧化器通過輸料管分別與混合桶、包衣室連接。
所述的輸料泵設置在混合桶與霧化器之間的輸料管上。
所述的連接塊上設置有3-6個攪拌桿,并將攪拌桿設置為V形、S形、C形、弧形或波浪形中的任意一種結構。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將混合好的包衣液經過霧化器霧化,既能提高包衣液對農作物種子的包衣質量,也能夠減少包衣液的浪費,降低了生產成本。將種子盤放置在包衣室內的振動電機上,振動電機帶動種子盤,使農作物種子在種子盤內翻動,進而提高農作物種子的包衣質量,通過風扇能夠避免霧化后的包衣霧化液在包衣室內產生堆積,減少包衣液的浪費,通過滾輪與鎖扣,便于操作人員移動包衣機,降低人工搬運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示意連接塊與攪拌桿的連接結構。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示意種子盤的另一種結構。
圖中:1.底板、2.混合桶、3.霧化器、4.包衣室、5.電機、6.攪拌桿、7.輸料泵、8.種子盤、9.滾輪、10.支架、11.加料口、12.密封門、13.風扇、14.廢液槽、15.振動電機、16.旋轉軸、17.連接塊、18.輸料管、19.鎖扣、20.漏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一:
如附圖1和2所示,一種用于農作物種子的包衣機,包括底板1、混合桶2、霧化器3、包衣室4、電機5、攪拌桿6、輸料泵7、種子盤8和滾輪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設置有支架10,所述的混合桶2、霧化器3、包衣室4分別設置在支架10上,并在混合桶2上設置有加料口11,通過支架10提高包衣機的牢固強度,所述的霧化器3通過輸料管18分別與混合桶2、包衣室4連接,所述的包衣室4上設置有密封門12、風扇13、廢液槽14,并在包衣室4內壁設置有振動電機15,通過密封門12避免霧化的包衣液在農作物種子包衣過程中逸出,減少包衣液的浪費,通過風扇13能夠避免霧化后的包衣霧化液在包衣室4內產生堆積,減少包衣液的浪費,通過廢液槽14能夠將多余的包衣液回收處理,提高了環保性能,所述的電機5設置在混合桶2上,并在電機5上設置有旋轉軸16,所述的旋轉軸16上設置有連接塊17,所述的攪拌桿6設置在連接塊17上,所述的連接塊17上設置有4個攪拌桿6,并將攪拌桿6設置為弧形結構,通過攪拌桿6提高了包衣液各原料之間的混合質量,所述的輸料泵7設置在混合桶2與霧化器3之間的輸料管18上,所述的種子盤8設置在振動電機15上,振動電機15帶動種子盤8,使農作物種子在種子盤8內翻動,進而提高農作物種子的包衣質量,所述的滾輪9設置在底板1上,并在滾輪9上設置有鎖扣19,通過滾輪9與鎖扣19,便于操作人員移動包衣機,降低人工搬運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實施例二:
如附圖1和3所示,一種用于農作物種子的包衣機,包括底板1、混合桶2、霧化器3、包衣室4、電機5、攪拌桿6、輸料泵7、種子盤8和滾輪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設置有支架10,所述的混合桶2、霧化器3、包衣室4分別設置在支架10上,并在混合桶2上設置有加料口11,通過支架10提高包衣機的牢固強度,所述的霧化器3通過輸料管18分別與混合桶2、包衣室4連接,所述的包衣室4上設置有密封門12、風扇13、廢液槽14,并在包衣室4內壁設置有振動電機15,通過密封門12避免霧化的包衣液在農作物種子包衣過程中逸出,減少包衣液的浪費,通過風扇13能夠避免霧化后的包衣霧化液在包衣室4內產生堆積,減少包衣液的浪費,通過廢液槽14能夠將多余的包衣液回收處理,提高了環保性能,所述的電機5設置在混合桶2上,并在電機5上設置有旋轉軸16,所述的旋轉軸16上設置有連接塊17,所述的攪拌桿6設置在連接塊17上,所述的連接塊17上設置有4個攪拌桿6,并將攪拌桿6設置為波浪形結構,通過攪拌桿6提高了包衣液各原料之間的混合質量,所述的輸料泵7設置在混合桶2與霧化器3之間的輸料管18上,所述的種子盤8設置在振動電機15上,并在種子盤8上設置有漏孔20,振動電機15帶動種子盤8,使農作物種子在種子盤8內翻動,進而提高農作物種子的包衣質量,所述的滾輪9設置在底板1上,并在滾輪9上設置有鎖扣19,通過滾輪9與鎖扣19,便于操作人員移動包衣機,降低人工搬運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實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