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蔬菜種植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梅菜種植大棚。
背景技術:
梅菜,主要產地是在梅州地區、惠州地區,相傳為梅仙姑送的菜種,故叫梅菜,惠州也有種植梅菜。是廣東(梅州、惠州)的漢族傳統名菜,屬于腌制食品。惠州又稱為"惠州貢菜"。鄉間民用新鮮的梅菜經涼曬、精選、飄鹽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濕、不熱,不僅可獨成一味菜,又可以把作配料制成梅菜扣肉、梅菜蒸豬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鮮魚、梅菜湯等菜肴。
據華南農業大學化驗中心測定:梅菜含糖5.7%、蛋白質5.6%、并含有多種維生素、17種氨基酸及鋅、鎂、鉀等7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消滯健胃、隆脂、降壓等保健功效,并獲美國食口管理局認可,被定為"天然健康食品"。由于梅菜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因此廣受大眾的喜愛,銷量很大,但是梅菜是季節性蔬菜,無法四季種植,因此,無法滿足大眾越來越多的需求;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梅菜種植大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四季種植的梅菜種植大棚。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梅菜種植大棚,包括一個弧形棚架,所述棚架兩端對稱地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棚架外部設置有反光隔熱板,所述棚架內部設置有保溫膜,所述棚架內部設置有多條環繞并固定在所述棚架內部的水管,所述水管上均勻分布設置有噴灑頭,所述水管與設置于棚架外部的自動配肥器連接,所述自動配肥器與自來水箱的水管以及肥水儲存箱的肥水管連接,所述棚架內頂部均勻分布設置有光照燈,所述大棚內部地面均勻分布設置有多個檢測臟,所述檢測樁部分插入泥土中,所述檢測樁上集成有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器、光照強度檢測器、濕度檢測器、溫度檢測器、信息采集顯示器以及GPRS信息發送模塊。
進一步的,為能夠實時掌握大棚內蔬菜的種植情況,所述檢測樁通過所述GPRS信息發送模塊與移動端終進行通訊。
本實用新型的梅菜種植大棚通過設置在大棚外部的反光隔熱板以及設置在棚架內部的保溫膜,從而實現對大棚內溫度的控制,通過檢測樁對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以及光照強度進行實時檢測,并進行相對應的調整,以保持大棚溫內的各項溫度都是梅菜生長的最佳條件,從而實現四季種植;另外,通過自動配肥器對大棚內種植的蔬菜進行自動化澆水施肥水,減少人工,節省成本。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梅菜種植大棚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所示,一種梅菜種植大棚,包括一個弧形棚架1,也可以是方形大棚,棚架1的兩端對稱地設置有支撐桿12,支撐桿12的數量可以根據大棚1的大小進行設置數量,棚架1外部設置有反光隔熱板13,棚架1內部設置有保溫膜14,棚架1內部設置有多條環繞并固定在棚架1內部的水管15,水管15上均勻分布設置有噴灑頭16,水管15與設置于棚架外部的自動配肥器3連接,其中,自動配肥器3與自來水箱4的水管41以及肥水儲存箱5的肥水管51連接,棚架1內頂部均勻分布設置有光照燈17,大棚內部地面均勻分布設置有多個檢測臟18,檢測樁18的數量可根據地面面積大小進行設置,比如每畝地設四個等,具體的,檢測樁18部分插入泥土中,檢測樁18上集成有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器、光照強度檢測器、濕度檢測器、溫度檢測器、信息采集顯示器以及GPRS信息發送模塊(未圖示)。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為能夠實時掌握大棚內蔬菜的種植情況,檢測樁18通過所述GPRS信息發送模塊與移動端終進行通訊,移動端終可以是手機、平板等。
本實用新型的梅菜種植大棚通過設置在大棚外部的反光隔熱板以及設置在棚架內部的保溫膜,從而實現對大棚內溫度的控制,通過檢測樁對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以及光照強度進行實時檢測,并進行相對應的調整,以保持大棚溫內的各項溫度都是梅菜生長的最佳條件,從而實現四季種植。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