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漁業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浮動式噴灌瀑氧機。
背景技術:
目前,養魚池的瀑氧多用潛水電泵來實現,通過潛水泵的泵水量來攪動水池的水的流動,達到瀑氧的目的。
但是,這樣的瀑氧存在很多的問題。①潛水電泵的安裝。潛水電泵一般安裝在固定的地方,而水池的下方一般都會有污泥和雜草,水泵運行久了會導致水泵的堵塞,以至于導致水泵的損害。②運行的方位,潛水電泵一般固定安裝,所以運行只能在一個地方。而瀑氧的效果范圍小。③泵送量小,目前的潛水電泵多是離心式潛水電泵,揚程高,效率低,功率大,但泵送量小,同樣的耗電量,瀑氧效果欠佳。④攪拌效果,瀑氧靠水泵進出水流的完成,同樣的流量瀑氧效果不明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浮動式噴灌瀑氧機,旨在解決目前瀑氧功能單一、攪拌效果不佳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該新型浮動式噴灌瀑氧機包括:浮筒、葉輪、潛水電泵、氣囊、噴灌進口、噴灌出口;
潛水電泵固定在浮筒中間,潛水電泵上安裝有軸流式葉輪,噴灌出口連接在浮筒的上端,噴灌進口靠近浮筒壁,在潛水電泵的中上方并且浮筒的左右各加一個氣囊。
本實用新型還采取如下技術措施:
所述噴灌出口的內流道采用由大到小漸變的變化形式。
所述瀑氧機的葉輪采用軸流式葉輪。
所述瀑氧機的浮動機構由兩個氣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浮動式噴灌瀑氧機,該增氧機結構簡單、輕巧、無需船體等復雜的輔助裝置和人員操作,可自行浮動于水面,適應各種大、小池塘,增氧效果明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新型浮動式噴灌瀑氧機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噴灌出口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葉輪結構示意圖。
圖中:1、浮筒;2、葉輪;3、潛水電泵;4、氣囊;5、噴灌進口;6、噴灌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下面結合附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的應用原理作進一步描述。該新型浮動式噴灌瀑氧機包括:浮筒1、葉輪2、潛水電泵3、氣囊4、噴灌進口5、噴灌出口6;
潛水電泵3固定在浮筒1中間,潛水電泵3上安裝有軸流式葉輪2,噴灌出口6連接在浮筒1的上端,噴灌進口5靠近浮筒1壁,在潛水電泵3的中上方并且浮筒的左右各加一個氣囊4。
所述噴灌出口6的內流道采用由大到小漸變的變化形式。
所述瀑氧機的葉輪2采用軸流式葉輪。
所述瀑氧機的浮動機構由兩個氣囊4構成。
在使用過程中,在電泵3的中上方加氣囊4,充氣使其浮力等于水泵的重量,放入水中可以使泵自由懸浮在水中,可以在水池中自由浮動。該裝置葉輪2的設計,瀑氧機的葉輪2采用軸流式葉輪2,徑向力小,泵送量大,攪拌效果好。出口采用如圖2示噴灌出口6,能更好的霧化噴出水流,最大面積的和空氣接觸,達到瀑氧的目的,內流道采用由大到小漸變的變化形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