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育苗盆搬運領域。
背景技術:
育苗盆是種花用的一種器皿,為口大底端小的倒圓臺或倒棱臺形狀。種植花卉的育苗盆形式多樣,大小不一。花卉生產者或養花人士可以根據花卉的特性和需要以及育苗盆的特點選用育苗盆,根據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分為很多種。
育苗盆需要搬運時,通常采用人工進行搬運,當育苗盆數量較多時,育苗盆的搬運過程就顯得十分不便,尤其是當育苗盆內裝滿泥土之后,更增加了搬運的難度。目前市面上出現了可以供多個育苗盆運輸的裝置,該運輸裝置主要有承重板、把手和車輪組成,但是一次將多個育苗盆運輸至目的地后,需要人工逐個取下,其勞動強度較大,工作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金銀花育苗盆移動裝置,以解決多個金銀花育苗盆運輸至目的地后需要逐個取下導致人工勞動強度大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如下:一種金銀花育苗盆移動裝置,包括運輸平臺、扶手和滾輪,所述扶手設置于運輸平臺的一端,所述滾輪設置于運輸平臺的底部,所述運輸平臺上設有若干通孔和用于密封通孔的密封機構。
基礎方案的原理:操作時,首先利用密封機構密封運輸平臺上的通孔;然后將金銀花育苗盆放置于通孔內;最后推動扶手配合滾輪將金銀花育苗盆運輸至目的地,再移動密封板使得通孔處于開放狀態,以此金銀花育苗盆即可自動掉落至地面上。
基礎方案的優點:本方案利用密封機構對運輸平臺的通孔進行密封和開放,即可實現若干金銀花育苗盆的裝卸,推動扶手配合滾輪即可將金銀花育苗盆運輸至目的地。
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方案,通過上述設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機構包括設置于運輸平臺上用于防止金銀花育苗盆掉落的擋板,所述擋板包括左活動板與右活動板,且左活動板和右活動板分別與運輸平臺鉸接,通過上述設置,當需要運輸時,合并左活動板和右活動板,使得通孔處于密封狀態,避免金銀花育苗盆從通孔內掉落;當金銀花育苗盆運輸至目的地后,驅動左活動板逆時針旋轉、右活動板順時針旋轉,即可使得通孔處于開放狀態,金銀花育苗盆即可自動掉落至地面上,有效的提高了運輸效率、節省了人工勞動強度。
優選方案二:作為基礎方案的又一優選方案,所述密封機構包括設置于運輸平臺上的凹槽和用于防止金銀花育苗盆掉落的滑板,所述滑板與凹槽滑動連接,通過上述設置,當需要運輸時,滑板滑進凹槽內,使得通孔處于密封狀態,避免金銀花育苗盆從通孔內掉落;當金銀花育苗盆運輸至目的地后,滑板滑出凹槽,即可使得通孔處于開放狀態,金銀花育苗盆即可自動掉落至地面上,有效的提高了運輸效率、節省了人工勞動強度。
優選方案三:作為基礎方案的又一優選方案,所述密封機構包括鉸接于運輸平臺上用于防止金銀花育苗盆掉落的旋轉板,通過上述設置,當需要運輸時,驅動旋轉板轉動至運輸平臺的下方,使得通孔處于密封狀態,避免金銀花育苗盆從通孔內掉落;當金銀花育苗盆運輸至目的地后,驅動旋轉板轉動至運輸平臺外,即可使得通孔處于開放狀態,金銀花育苗盆即可自動掉落至地面上,有效的提高了運輸效率、節省了人工勞動強度。
優選方案四:作為優選方案一的優選方案,所述左活動板上設有定位槽,右活動板上設有與定位槽卡接的定位凸起,通過上述設置,在金銀花育苗盆運輸前,利用左活動板上的定位槽與右活動板上的定位凸起卡接,即可實現左活動板與右活動板之間的連接,進一步保證金銀花育苗盆運輸過程中的穩定性,避免金銀花育苗盆運輸過程中左活動板與右活動板發生晃動。
優選方案五:作為優選方案二的優選方案,所述運輸平臺上設有卡環,所述卡環上滑動連接有定位銷,通過上述設置,在金銀花育苗盆運輸前,利用定位銷與卡環滑動連接,即可避免金銀花育苗盆運輸過程中滑板滑出凹槽,進一步保證金銀花育苗盆運輸過程中的穩定性。
優選方案六:作為優選方案三的優選方案,所述運輸平臺的頂部設有魔術母貼,運輸平臺的底部設有與魔術母貼相粘扣的魔術子貼,通過上述設置,利用魔術母貼與魔術子貼相粘扣,即可避免金銀花育苗盆運輸過程中旋轉板移動至運輸平臺外,進一步保證金銀花育苗盆運輸過程中的穩定性。
優選方案七:作為優選方案一至優選方案三任意一項的優選方案,所述運輸平臺上設有若干密封蓋,且每個密封蓋與每個通孔相對設置,通過上述設置,在通孔增添密封蓋,可進一步避免在運輸的過程中金銀花育苗盆掉落至地面的情況。
優選方案八:作為優選方案七的優選方案,所述運輸平臺上設有與密封蓋卡接的限位板,通過上述設置,限位板對密封蓋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且利用密封蓋與限位板卡接,可進一步在運輸的過程中金銀花育苗盆掉落至地面的情況。
優選方案九:作為優選方案八的優選方案,所述密封蓋為軟性材質,通過上述設置,密封蓋與限位板卡接時,由于密封蓋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使得密封板與限位板的連接更牢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金銀花育苗盆移動裝置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左活動板與右活動板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金銀花育苗盆移動裝置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種金銀花育苗盆移動裝置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運輸平臺1、扶手2、滾輪3、通孔4、左活動板5、定位槽511、右活動板6、定位凸起611、凹槽7、滑板8、旋轉板9、卡環10、定位銷11、魔術母貼12、魔術子貼13、密封蓋14、限位板15。
實施例一:
實施例一基本如附圖1所示:一種金銀花育苗盆移動裝置,包括運輸平臺1、扶手2和兩個滾輪3,扶手2設置于運輸平臺1的右端,兩個滾輪3分別設置于運輸平臺1的底部。
運輸平臺1上開設有若干通孔4,且每個通孔4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限位板15,每個限位板15內卡接有橡膠材質的密封蓋14,密封蓋14與限位板15卡接時,由于密封蓋14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使得密封板與限位板15的連接更牢靠,并且還可以進一步避免在運輸的過程中金銀花育苗盆掉落至地面的情況。
運輸平臺1的底部分別鉸接有左活動板5和右活動板6,當需要運輸時,合并左活動板5和右活動板6,使得通孔4處于密封狀態,避免金銀花育苗盆從通孔4內掉落;當金銀花育苗盆運輸至目的地后,驅動左活動板5逆時針旋轉、右活動板6順時針旋轉,即可使得通孔4處于開放狀態,金銀花育苗盆即可自動掉落至地面上,有效的提高了運輸效率、節省了人工勞動強度。
左活動板5上開設有定位槽511,右活動板6上設置有與定位槽511卡接的定位凸起611,在金銀花育苗盆運輸前,利用左活動板5上的定位槽511與右活動板6上的定位凸起611卡接,即可實現左活動板5與右活動板6之間的連接,進一步保證金銀花育苗盆運輸過程中的穩定性,避免金銀花育苗盆運輸過程中左活動板5與右活動板6發生晃動。
操作時,首先順時針轉動左活動板5、逆時針轉動右活動板6,使得左活動板5上的定位槽511與右活動板6上的定位凸起611卡接,以此密封運輸平臺1上的通孔4;然后將若干金銀花育苗盆依次放置于通孔4內,并且將密封蓋14卡接于限位板15內;最后推動扶手2配合滾輪3將金銀花育苗盆運輸至目的地,再反方向轉動左活動板5和右活動板6,使得通孔4均處于開放狀態,以此金銀花育苗盆即可自動掉落至地面上。
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和實施方式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運輸平臺1的右側開設有凹槽7,凹槽7內滑動連接有滑板8,當需要運輸時,驅動旋轉板9轉動至運輸平臺1的下方,使得通孔4處于密封狀態,避免金銀花育苗盆從通孔4內掉落;當金銀花育苗盆運輸至目的地后,驅動旋轉板9轉動至運輸平臺1外,即可使得通孔4處于開放狀態,金銀花育苗盆即可自動掉落至地面上,有效的提高了運輸效率、節省了人工勞動強度。
此外,運輸平臺1的右側固接有兩個卡環10,且兩個卡環10分別位于滑槽的兩側,卡環10上滑動連接有定位銷11,定位銷11的頂部固接有定位板,在金銀花育苗盆運輸前,利用定位銷11與卡環10滑動連接,即可避免金銀花育苗盆運輸過程中滑板8滑出凹槽7,進一步保證金銀花育苗盆運輸過程中的穩定性。
實施例三:
如圖3所示,實施例三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和實施方式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運輸平臺1的底部鉸接有旋轉板9,當需要運輸時,驅動旋轉板9順時針轉動至運輸平臺1的下方,使得通孔4處于密封狀態,避免金銀花育苗盆從通孔4內掉落;當金銀花育苗盆運輸至目的地后,驅動旋轉板9逆時針轉動至運輸平臺1外,即可使得通孔4處于開放狀態,金銀花育苗盆即可自動掉落至地面上,有效的提高了運輸效率、節省了人工勞動強度。
此外,運輸平臺1的頂部固接有魔術母貼12,運輸平臺1的底部固接有與魔術母貼12相粘扣的魔術子貼13,利用魔術母貼12與魔術子貼13相粘扣,即可避免金銀花育苗盆運輸過程中旋轉板9移動至運輸平臺1外,進一步保證金銀花育苗盆運輸過程中的穩定性。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