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除草撒藥裝置。
(二)
背景技術:
在花生壟溝除草過程中,用鋤頭除完野草后,需要再噴灑除草劑才能避免野草重生,現有技術除草與撒藥不能同時進行,費時費力。
(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方便實用、省時省力、除草與撒藥能夠同時進行的除草撒藥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除草撒藥裝置,包括一儲藥桶,在儲藥桶的頂端設有一注液口,在注液口上設有一桶塞,在儲藥桶的底端設有一蓄電池,一豎直設置的隔板將儲藥桶分割為左腔室和右腔室,在左腔室的底端設有一與蓄電池相連的電動氣缸,在電動氣缸的輸出軸上設有一活塞,在隔板的頂端設有一單向閥,所述右腔室的底端與輸液管的一端固連,輸液管的另一端與設置在鋤頭頂端背面的噴霧嘴相連,在鋤頭的下部設有控制電動氣缸的開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除草撒藥裝置,結構合理,方便實用,除草與撒藥同時進行,省時省力;采用電力驅動噴灑除草劑,節省人力,適于廣泛推廣應用。
(四)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儲藥桶,2注液口,3桶塞,4蓄電池,5隔板,6左腔室,7右腔室,8電動氣缸,9活塞,10單向閥,11輸液管,12鋤頭,13噴霧嘴,14開關。
(五)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1中所示,該實施例包括一儲藥桶1,在儲藥桶1的頂端設有一注液口2,在注液口2上設有一桶塞3,在儲藥桶1的底端設有一蓄電池4,一豎直設置的隔板5將儲藥桶1分割為左腔室6和右腔室7,在左腔室6的底端設有一與蓄電池4相連的電動氣缸8,在電動氣缸8的輸出軸上設有一活塞9,在隔板5的頂端設有一單向閥10,所述右腔室7的底端與輸液管11的一端固連,輸液管11的另一端與設置在鋤頭12頂端背面的噴霧嘴13相連,在鋤頭12的下部設有控制電動氣缸8的開關14。
使用時,打開桶塞3,將除草劑從注液口2加入到儲藥桶1的右腔室7內,蓋上桶塞3,然后用鋤頭12除草,將草鋤掉后打開開關14,電動氣缸8開始工作,電動氣缸8推動活塞9運動,從而壓縮左腔室6內氣體,左腔室6內氣體通過單向閥10進入到右腔室7內,右腔室7內的除草劑在氣壓的作用下進入輸液管11內,然后再通過噴霧嘴13噴出,將除草劑噴射到剛除干凈野草的地方。該除草撒藥裝置,結構合理,方便實用,除草與撒藥同時進行,省時省力,采用電力驅動噴灑除草劑,節省人力。
本實用新型未詳述之處,均為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