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植物培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層室內人工光源霧培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土地資源愈發(fā)緊張,而目前植物霧培種植都是采用平面方式或A字形方式,此種方式土地利用率低,已無法解決植物霧培種植與土地需要之間的矛盾,同時,采用平面方式主要是利用太陽光,對需光量不同的各類植物育苗和幼苗培育不能做出針對性調整。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土地利用率低、對需光量不同的各類植物育苗和幼苗的培育不能做出針對性調整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多層室內人工光源霧培裝置,可增加土地利用率,并且根據(jù)不同植物需要的不同光照來調節(jié)燈組的光照時間和強度。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多層室內人工光源霧培裝置,包括霧培裝置主體;所述霧培裝置主體包括多層的培育空間;所述培育空間包括光照裝置、升降裝置、水槽和噴霧裝置;所述光照裝置設于培育空間頂部,且通過鋼絲繩與所述升降裝置連接;所述噴霧裝置設于培育空間底部;所述水槽設于光照裝置下方;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升降手輪和固定滑輪,所述升降手輪設置于培育空間的側面,所述固定滑輪設置于燈板上方,所述升降手輪和固定滑輪通過鋼絲繩連接;所述水槽頂部設置有植物固定板。本實用新型采用多層培育空間進行植物培育,可以有效節(jié)省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jù)植物需要,通過升降手輪來帶動滑輪上下移動,滑輪的上下移動帶動燈板上下移動,進而調節(jié)植物所需的光照強度。
所述噴霧裝置包括營養(yǎng)液水池和水霧噴頭,所述水霧噴頭設于植物固定板下方,所述營養(yǎng)液水池設于水槽下方,所述營養(yǎng)液水池與水霧噴頭之間設有給水管;所述營養(yǎng)液水池與水槽之間還設置有排水管;所述給水管上還設置有水泵。營養(yǎng)液可以循環(huán)利用,減少浪費,節(jié)約成本。
所述光照裝置包括燈板和燈管,所述燈管設置于所述燈板下方,所述燈板與燈管之間還設置有反光膜。在燈管和燈板之間設置有反光膜可以將更多的折射光線反射到有植物生長的一面,提高光利用率,加快植物生長。
所述培育空間內還設置有風循環(huán)管道,所述風循環(huán)管道上設置有通風口。培育空間還包括有風循環(huán)管道,可以將植物生長所需二氧化碳送入培養(yǎng)室,促進植物光合作用,加快植物生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采用多層培育空間進行植物培育,可以有效節(jié)省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jù)植物需要,通過升降手輪來帶動滑輪上下移動,滑輪的上下移動帶動燈板上下移動,進而調節(jié)植物所需的光照強度。
2、營養(yǎng)液可以循環(huán)利用,減少浪費,節(jié)約成本。
3、在燈管和燈板之間設置有反光膜可以將更多的折射光線反射到有植物生長的一面,提高光利用率。
4、培育空間還包括有風循環(huán)管道,可以將植物生長所需二氧化碳送入培養(yǎng)室,促進植物光合作用,利于植物生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層室內人工光源霧培裝置實施例的主體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層室內人工光源霧培裝置實施例的培育空間結構圖;
圖中標記為:
1、培育空間;2、排水管;3、營養(yǎng)液水池;4、給水管;5、水泵;6、水霧噴頭;7、水槽;8、植物固定板;9、風管;10、升降手輪;11、固定滑輪;12、鋼絲繩;13、燈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性內容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多層室內人工光源霧培裝置,包括霧培裝置主體;所述霧培裝置主體包括多層的培育空間;所述培育空間包括光照裝置、升降裝置、水槽和噴霧裝置;所述光照裝置設于培育空間頂部,且通過鋼絲繩與所述升降裝置連接;所述噴霧裝置設于培育空間底部;所述水槽7設于光照裝置下方;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升降手輪10和固定滑輪11,所述升降手輪10設置于培育空間的側面,所述固定滑輪11設置于光照裝置上方,所述升降手輪10和固定滑輪11通過鋼絲繩12連接;所述水槽7頂部設置有植物固定板8。
實施例2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多層室內人工光源霧培裝置,包括霧培裝置主體;所述霧培裝置主體包括多層的培育空間;所述培育空間包括光照裝置、升降裝置、水槽和噴霧裝置;所述光照裝置設于培育空間頂部,且通過鋼絲繩與所述升降裝置連接;所述噴霧裝置設于培育空間底部;所述水槽7設于光照裝置下方;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升降手輪10和固定滑輪11,所述升降手輪10設置于培育空間的側面,所述固定滑輪11設置于光照裝置上方,所述升降手輪10和固定滑輪11通過鋼絲繩12連接;所述水槽7頂部設置有植物固定板8。
所述噴霧裝置包括營養(yǎng)液水池3和水霧噴頭6,所述水霧噴頭6設于植物固定板8下方,所述營養(yǎng)液水池3設于水槽7下方,所述營養(yǎng)液水池3與水霧噴頭6之間設有給水管4;所述營養(yǎng)液水3池與水槽7之間還設置有排水管2;所述給水管4上還設置有水泵5。
實施例3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多層室內人工光源霧培裝置,包括霧培裝置主體;所述霧培裝置主體包括多層的培育空間;所述培育空間包括光照裝置、升降裝置、水槽和噴霧裝置;所述光照裝置設于培育空間頂部,且通過鋼絲繩與所述升降裝置連接;所述噴霧裝置設于培育空間底部;所述水槽7設于光照裝置下方;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升降手輪10和固定滑輪11,所述升降手輪10設置于培育空間的側面,所述固定滑輪11設置于光照裝置上方,所述升降手輪10和固定滑輪11通過鋼絲繩12連接;所述水槽7頂部設置有植物固定板8。
所述噴霧裝置包括營養(yǎng)液水池3和水霧噴頭6,所述水霧噴頭6設于植物固定板8下方,所述營養(yǎng)液水池3設于水槽7下方,所述營養(yǎng)液水池3與水霧噴頭6之間設有給水管4;所述營養(yǎng)液水3池與水槽7之間還設置有排水管2;所述給水管4上還設置有水泵5。
所述光照裝置包括燈板13和燈管,所述燈管設置于所述燈板下方,所述燈板與燈管之間還設置有反光膜。
所述培育空間內還設置有風循環(huán)管道,所述風循環(huán)管道上設置有通風口。實施例4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多層室內人工光源霧培裝置,包括霧培裝置主體;所述霧培裝置主體包括多層的培育空間;所述培育空間包括光照裝置、升降裝置、水槽和噴霧裝置;所述光照裝置設于培育空間頂部,且通過鋼絲繩與所述升降裝置連接;所述噴霧裝置設于培育空間底部;所述水槽7設于光照裝置下方;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升降手輪10和固定滑輪11,所述升降手輪10設置于培育空間的側面,所述固定滑輪11設置于光照裝置上方,所述升降手輪10和固定滑輪11通過鋼絲繩12連接;所述水槽7頂部設置有植物固定板8。
所述噴霧裝置包括營養(yǎng)液水池3和水霧噴頭6,所述水霧噴頭6設于植物固定板8下方,所述營養(yǎng)液水池3設于水槽7下方,所述營養(yǎng)液水池3與水霧噴頭6之間設有給水管4;所述營養(yǎng)液水3池與水槽7之間還設置有排水管2;所述給水管4上還設置有水泵5。
所述光照裝置包括燈板13和燈管,所述燈管設置于所述燈板下方,所述燈板與燈管之間還設置有反光膜。
所述培育空間內還設置有風循環(huán)管道,所述風循環(huán)管道上設置有通風口。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