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種植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石斛種植裝置。
背景技術:
野生鐵皮石斛的習性宜生長在溫暖、濕潤、少光照、適當透風、根系透氣好、排水好的環境中叢生,需要附著樹木、崖縫進行爬升或吊掛生長。目前各地相繼建立了鐵皮石斛人工種植基地,大都采用大棚平面壟地種植或種植床平面種植等種植方式,現有的種植模式,種植效率低,對整個種植空間沒有完全利用到,需要大量種植的話需要大量的空間,造成土地的浪費,并且如果當中出現病苗,隨著水肥的流淌容易造成病菌大面積擴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石斛種植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石斛種植裝置,包括壁板,所述壁板的一側設有與墻壁連接的固定孔,所述壁板的底部設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一側設有出水嘴,所述壁板上按照從左至右的方向間隔分布有多個中空的縱向通道,所述縱向通道的兩端通過帶有小孔的擋板封閉,所述縱向通道的上方設有滴管設備,所述縱向通道通過若干個隔板分成多個種植箱,所述隔板上設有漏水孔,所述種植箱上設有孔洞和對應的石斛固定 框,所述石斛固定框通過固定腳安裝在種植箱的外壁上,所述孔洞內設有種植土。
優選的,所述壁板的高度為1.5m-2m,厚度為5cm-10cm。
優選的,所述石斛固定框為矩形框架結構,所述固定腳的數量為兩個分別設置在固定框的兩側。
優選的,所述縱向通道的數量為5-15個。
優選的,所述縱向通道上隔板的數量均為7-10個。
優選的,所述縱向通道的橫截面為矩形或圓形。
優選的,所述孔洞的周圍分布有透氣孔。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滴管設備可以向石斛輸送營養液,多余的營養液可以通過隔板上的漏水孔一直往下流,最后通過集水槽集中收集,避免浪費,每個縱向通道相互獨立,這樣當其中一個縱向通道中的石斛出現病菌時,不會造成大面積的傳染,石斛固定框可以防止石斛從種植箱上脫離,可以節省種植空間,提高土地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石斛種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固定框和固定腳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壁板、2固定孔、3集水槽、4出水嘴、5擋板、6滴管設備、7隔板、8孔洞、9石斛固定框、10固定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 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石斛種植裝置,包括壁板1,壁板1的一側設有與墻壁連接的固定孔2,壁板1的底部設有集水槽3,集水槽3的一側設有出水嘴4,壁板1上按照從左至右的方向間隔分布有多個中空的縱向通道,縱向通道的兩端通過帶有小孔的擋板5封閉,縱向通道的上方設有滴管設備6,縱向通道通過若干個隔板7分成多個種植箱,隔板7上設有漏水孔,種植箱上設有孔洞8和對應的石斛固定框9,石斛固定框9通過固定腳10安裝在種植箱的外壁上,孔洞8內設有種植土。
壁板1的高度為1.5m-2m,厚度為5cm-10cm,石斛固定框9為矩形框架結構,固定腳10的數量為兩個分別設置在固定框9的兩側,縱向通道的數量為5-15個,縱向通道上隔板7的數量均為7-10個,縱向通道的橫截面為矩形或圓形,孔洞8的周圍分布有透氣孔。
使用時,通過固定孔2將壁板1固定在墻壁上,在孔洞8內種入石斛,通過石斛固定框9將石斛固定住,滴管設備6通過擋板5上的小孔往縱向通道內輸入營養液,營養液可以通過隔板7上的漏水孔一直往下流,最后通過集水槽3集中收集多余的營養液,每個縱向通道相互獨立,這樣當其中一個縱向通道中的石斛出現病菌時,不會造成大面積的傳染。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 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