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食用菌培養裝置。
背景技術:
食用菌是一種味道鮮美、口感脆嫩,營養豐富兼具食療價值的天然食品,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元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健胃助消化、利膽保肝、降低血糖和和增強抗癌能力的功效。營養專家建議每人每天食用250g食用菌有利身體健康,但目前市售的食用菌均是菇農以產業模式種植,采收后運輸到菜市場需要一定的時間,影響了產品的新鮮度,而且在運輸的過程中加入的防腐劑也影響食用菌的安全性。
為了保證食用菌的新鮮度和安全性,最好的方式是采用家庭培養的方式,但是現代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無法使用菌棒和菌床,因此,亟需研制一種食用菌培養裝置,以滿足現代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培養食用菌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食用菌培養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菌棒和菌床無法滿足現代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培養食用菌需要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食用菌栽培裝置,包括盆體、蓋體和防護罩,所述盆體的底部設置有滲水孔,所述盆體的頂端設置有凸沿,所述防護罩蓋合于所述凸沿上,所述蓋體設置于所述盆體中,所述蓋體的邊緣設置有澆水口,所述蓋體的中部設置有出菇孔。
進一步地,所述凸沿設置有多個透氣孔。
進一步地,所述防護罩呈中空半球形。
進一步地,所述防護罩的頂部設置有手柄。
進一步地,所述食用菌培養裝置還包括底托,所述底托設置于所述盆體的下方,并且所述底托的外表面設置有防滑紋。
進一步地,所述底托設置有搬運槽。
進一步地,所述盆體通過磁吸扣固定于所述底托上。
進一步地,所述盆體上設置有提繩,用于將所述盆體懸掛于室內。
進一步地,所述盆體的材質為聚丙烯。
進一步地,所述盆體的側壁的外表面設置有花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養裝置,通過盆體容納食用菌培養料,為菌種的生長提供養料;通過設置蓋體,并且蓋體內嵌于盆體中,使蓋體遮擋光線,避免光線直射食用菌的菌種,影響菌種的生長;通過在蓋體的邊緣處設置有澆水口,使得不需取下蓋體即可對食用菌進行澆水,為菌種提供穩定的生長環境;通過在蓋體的中部設置有出菇孔,使食用菌的菌種能夠定向出菇,使食用菌的菇型更美觀,肉質更鮮嫩;通過在盆體的頂端設置凸沿,使得該食用菌培養裝置更美觀,同時也更能夠通過盆沿移動盆體;通過設置防護罩,并且防護罩蓋合于凸沿上,一方面可以減少盆體內水分的蒸發,為食用菌的生長提供保濕的環境,另外一方面也能夠為食用菌提供保護,避免外部的雜質或落物影響食用菌的生長。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食用菌培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食用菌培養裝置中盆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a為圖1所示食用菌培養裝置中蓋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b為圖3a所示食用菌培養裝置中蓋體另一個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食用菌培養裝置中防護罩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所示食用菌培養裝置中取下防護罩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01-盆體; 102-蓋體; 103-防護罩;
104-滲水孔; 105-凸沿; 106-澆水口;
107-出菇孔; 108-透氣孔; 109-手柄;
110-蓋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1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食用菌培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食用菌培養裝置中盆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a為圖1所示食用菌培養裝置中蓋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b為圖3a所示食用菌培養裝置中蓋體另一個角度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所示食用菌培養裝置中防護罩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1所示食用菌培養裝置中取下防護罩后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栽培裝置,包括盆體101、蓋體102和防護罩103,盆體101的底部設置有滲水孔104,盆體101的頂端設置有凸沿105,防護罩103蓋合于凸沿105上,蓋體102設置于盆體101中,蓋體102的邊緣設置有澆水口106,蓋體102的中部設置有出菇孔107。
隨著食品安全問題的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自己種植果蔬,食用菌作為一種味道鮮美、口感脆嫩、營養豐富并兼具食療價值的天然食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但是現在的食用菌種植都是采用菌棒或菌床進行培養,現代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沒有合適的食用菌培養裝置,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家庭用食用菌培養裝置,既能夠培養食用菌,又具有觀賞價值,為食用菌的新鮮和安全提供保證。
如圖2和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養裝置,其盆體101的頂端開口,并且盆體101頂端的邊緣設置有向外延伸的凸沿105,通過設置凸沿105一方面可以增強盆體101的美觀性,另外一方面也便于進行盆體101的搬運。
通過盆體101進行食用菌的培養,目前最容易出現的是水分供應的問題,由于盆體101的內部空間有限,培養料的總量較少,因此,其所含的水分也較少,如果水分的供應不及時,就會影響食用菌的正常生長。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養裝置通過設置蓋體102,蓋體102內嵌于盆體101中,并且蓋體102蓋合于食用菌培養料上,從而減少食用菌培養料中水分的蒸發,為食用菌的正常生長提供保證,同時蓋體102還能夠遮擋外部的光線,為食用菌菌絲的生長提供避光的環境。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養裝置還設置有防護罩103,防護罩103蓋合于凸沿105上,并且防護罩103的邊緣與凸沿105的邊緣相對應。通過設置防護罩103進一步減少了食用菌培養料中水分的蒸發,為食用菌培養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以促進食用菌的發育和生長,另外一方面還可以避免成熟食用菌的孢子粉散落到室內,弄臟室內環境或造成敏感人群的過敏反應。
如圖3a和圖3b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中,出菇孔107的孔壁高于蓋體102的上表面,以便于將手深入出菇孔107中,將蓋體102從盆體101中取出。另外,蓋體102的下表面的邊緣設置有向下延伸的蓋沿110,通過設置蓋沿110,使得從澆水口106進入的水能夠沿蓋沿110流入食用菌培養料中,使水分散的更均勻。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養裝置,通過盆體101容納食用菌培養料,為菌種的生長提供養料;通過設置蓋體102,并且蓋體102內嵌于盆體101中,使蓋體102遮擋光線,避免光線直射菌種,影響菌種的生長;通過在蓋體102的邊緣處設置有澆水口106,使得在不取下蓋體102的同時即可對菌種進行澆水,為菌種的生長提供穩定的環境;通過在蓋體102的中部設置有出菇孔107,使食用菌的菌種能夠定向出菇,使食用菌的菇型更美觀,肉質更鮮嫩;通過通過在盆體101的頂端設置凸沿105,使得該食用菌培養裝置更美觀,同時也更容易通過盆沿移動盆體101;通過設置防護罩103,并且防護罩103蓋合于凸沿105上,一方面可以減少盆體101內水分的蒸發,為食用菌的生長提供保濕的環境,另外一方面也能夠為食用菌提供保護,避免外部的雜質或落物影響食用菌的生長。
如圖1、圖2和圖5所示,凸沿105設置有多個透氣孔108。
由于防護罩103的邊緣與凸沿105的邊緣相對設置,為了使防護罩103內部的空氣流通,保證食用菌的正常生長,凸沿105上設置有多個透氣孔108,以使得當防護罩103蓋合于盆體101的上方時,防護罩103內的空氣能夠通過透氣孔108進行流通,促進食用菌的生長。
需要說明的是,在食用菌的培育期和生長期,防護罩103可以根據室內的濕度和溫度蓋合于盆體101上,或從盆體101取下,在食用菌的成熟期,如果食用菌未及時采摘,則需要將防護罩103蓋合于凸沿105上,以避免孢子粉散落到室內,污染環境,同時也避免造成家庭成員中敏感人員的過敏反應。
如圖4所示,防護罩103呈中空半球形。
在本實用新型中,防護罩103呈中空半球形,一方面為食用菌子實體的生長提供了必要的空間,另外一方面也使得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養裝置更加美觀。
如圖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中,防護罩103的頂部設置有手柄109。
為了便于抓取防護罩103,在防護罩103的頂部設置有手柄109,手柄109可以為圓柱形,也可以為紡錘形,還可以根據用戶的喜好設計成其它形狀。在本實用新型中,手柄109的外表面設置有防滑紋,以避免操作者抓取防護罩103時,手柄109從手中脫落,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養裝置還包括底托,所述底托設置于所述盆體101的下方,并且所述底托的外表面設置有防滑紋。
在給食用菌澆水時,打開防護罩103,在蓋體102的上方進行澆水,水從蓋體102邊緣處的澆水口106流入食用菌培養料中,若一次性澆入的水過多,超過食用菌培養料的儲水量時,水會從盆體101的底部的滲水孔104排出,給室內的環境造成污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養裝置在盆體101的下方設置有底托,通過底托承接從盆體101中滲出的水,以避免盆體101中滲出的水四處流濺,污染室內環境。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底托一般放置于支撐物上,為了避免底托從支撐物上滑脫,造成盆體101的損壞,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底托的外表面設置有防滑紋,通過設置防滑紋增大底托與支撐物之間的摩擦力,避免底托從支撐物上滑脫。
在本實施例中,底托設置有搬運槽。
通過在底托上設置搬運槽,便于搬運者通過握持搬運槽進行搬運,省時省力。
在本實施例中,盆體101通過磁吸扣固定于底托上。
為了避免盆體101從底托上滑移,盆體101的底部的下表面設置有吸扣,底托的上表面設置有磁扣,將盆體101放置于底托的上方,吸扣在磁扣的磁力作用下,與磁扣吸合在一起,從而將盆體101的底部固定于底托上。
在本實用新型中,盆體101上設置有提繩,提繩用于將盆體101懸掛于室內。
為了減少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養裝置的占地空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養裝置也可以通過提繩懸掛于室內。
在本實用新型中,可以在盆體101側壁的外表面設置有掛孔,還可以在凸沿105上設置有掛孔,提繩通過掛孔將盆體101懸掛于室內,既美觀個性,又能夠節約室內空間。
在本實用新型中,盆體101的材質為聚丙烯。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種熱塑性樹脂,其是一種無毒、無臭、無味的乳白色高結晶的聚合物,密度只有0.9-0.91g/cm3,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輕的品種之一。它對水特別穩定,在水中的吸水率僅為0.01%,并且成型性好。另外,聚丙烯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制品能在100℃以上溫度進行消毒滅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盆體101由聚丙烯制成,使得將食用菌培養料裝入盆體101中后,可以將盆體101一起放入高溫滅菌裝置中進行滅菌,而如果采用不耐高溫材質的盆體101,則需要先將食用菌培養料高溫滅菌,接種后再放入盆體101內進行食用菌的培養,操作復雜,容易使食用菌培養料感染病菌,影響食用菌的正常生長。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聚丙烯材質的盆體101,使盆體101與食用菌培養料一起滅菌后直接進行食用菌的培養,減少了轉移食用菌培養料和菌種的環節,減少了食用菌培養料感染病菌的機會,為食用菌的正常生長提供了保證。
在本實用新型新型中,盆體101的側壁的外表面設置有花紋。
為了而增強盆體101的美觀性,使盆體101更具有觀賞價值,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盆體101的側壁的外表面設置有花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養裝置,滿足了現代家庭,尤其城市家庭培養食用菌的需要,通過在盆體101內培養食用菌,使人們能夠在自己家內自己動手種植食用菌,既保證了食用菌的新鮮和安全,又增進了主人的種植樂趣,陶冶了主人的情操;通過設置蓋體102,并且蓋體102上設置有出菇孔107,使食用菌定向出菇,菇型更美觀,肉質更鮮美;通過設置防護罩103避免食用菌培養料內的水分蒸發過快,為食用菌的正常生長提供保證。另外,通過設置防護罩103還能夠避免食用菌成熟后生成的孢子粉四處散落而影響室內美觀,杜絕家庭成員中敏感人群的過敏反應。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