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育苗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482668閱讀:569來源:國知局
一種育苗系統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育苗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育苗系統,特別是一種白芨育苗系統。



背景技術:

白芨,拉丁學名:Bletilla striata,又名連及草、甘根、白給、箬蘭、朱蘭、紫蘭、紫蕙、百笠,為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塊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以及緬甸北部。白芨有廣泛的藥用價值及園林價值。主要用于收斂止血,消腫生肌。花有紫紅、白、藍、黃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內觀賞,亦可點綴于較為蔭蔽的花臺、花境或庭院一角。

傳統采用分株繁殖。但分株繁殖周期長,繁殖效率低,而且耗種量大,很難滿足大量栽培的需要。

目前,很多研究機構都是采用白芨無菌組織培養方式育苗。該種育苗方式要經過培養基配制及高壓滅菌-室內瓶苗培養-室外練苗幾個階段,因大量消耗人工導致種苗成本高。

例如,CN102823500A公開了一種白芨種子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驟:用生長素的水溶液在白芨授粉后涂抹白芨的蒴果,應用含有紫萁小菇、石斛小菇、開唇小菇的水溶液噴施于白芨的成熟種子上;將上述處理過的白芨種子接種于培養基上,該培養基每升含有生長素5mg,含有活性炭1g,40天白芨種子天萌發率能達到75%,60天后在頂端分化葉片;將培養出來的小苗轉接到培養基上進行壯苗,該培養基每升含有生長素1mg,含有活性炭1g,含有香蕉泥100g,在培養基內生長140天,將小苗移出進行煉苗,煉苗溫度控制在15℃-20℃,煉苗基質選取碎磚、蕨根、碎炭、粗椰糠混合;煉苗60天就可以將所得小苗用于田地栽培。

CN104126397A公開了一種白芨的育苗方法,改變了無菌環境下育苗的缺點,在有菌的環境下自然培育生長。但CN104126397A在盤子中采用營養液進行播種,并不適合大規模育苗,成本仍然很高。

CN103918505A公開了一種白及育苗棚,該白及育苗棚包括:排水溝、遮陰網、苗床、纖維布、第一支撐柱和第二支撐柱,其中,排水溝設置在所述苗床長邊的兩側;遮陰網通過所述第一支撐柱和所述第二支撐柱罩在所述苗床上部;纖維布鋪在所述苗床和所述排水溝上部。但CN103918505A中的噴灌系統設置人行道上,不便宜管理。而且纖維布鋪同時鋪在苗床和排水溝上,材料使用浪費。CN103918505A的苗床為水平的平面,如果澆水太多,容易發生淹苗。

CN103444394B公開了一種在仿生態條件下實現白芨有性繁殖育苗的方法。CN103444394B在在土壤苗床的中心線上,做一個寬20cm左右、深30cm左右的貯水溝,溝內用塑料膜防滲漏,再將一塊寬2.5m、長度與苗床長度相同、具有良好吸水性的地工布覆蓋在苗床上,地工布的中心線與貯水溝中心線重疊,并將地工布放到水溝中與溝內塑料膜相貼,地工布兩側自然鋪展在儲水溝兩側平整的土壤苗床上,在地工布上鋪放播種基質,播種前3-5天,將播種床中心儲水溝注入清水,滿而不溢即可。播后,直至次年4月上旬,始終保持播種苗床中央貯水溝有足夠儲水量。CN103444394B采用中心儲水溝和地工布相結合,在儲水溝中長期蓄水,使苗床保持濕度,這消耗了大量的水資源。

因此,需要一種操作簡單、效率高的育苗系統。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實用新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育苗系統,所述的育苗系統具有操作簡單、效率高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育苗系統,包括:溫室、苗床以及灌溉系統,所述苗床在所述溫室內;所述苗床均包括苗床基體,所述苗床基體的橫截面為屋脊形,所述苗床基體包括苗床脊頂和在所述苗床脊頂的兩側的基體坡面;所述灌溉系統包括與所述苗床對應的灌溉單元,所述灌溉單元設置在所述苗床上方。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操作簡單、成本低,效率高;

(2)適合大規模白芨育苗;

(3)繁殖周期短。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育苗系統的立體圖。

圖2為圖1所示溫室的溫室單元局部放大的立體圖。

圖3為圖2所示的溫室單元局部的俯視圖。

圖4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具有橫梁和吊桿的拱桿。

圖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苗床200的橫截面圖。

圖6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兩個苗床200的橫截面圖。

圖7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包括多個苗床200的俯視圖。

圖8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兩組苗床的俯視圖。

附圖標號:

100:溫室

100a:溫室單元

110:拱桿

110a:拱形部

110b:立柱

112:橫梁

114:吊桿

120:拉桿

140:卡膜槽

150:豎立桿

200:苗床

210:苗床基體

220:基體坡面

230:第一育苗基質

240:第二育苗基質

250:第二基質表面

260:苗床脊頂

270:排水溝

280:支撐臺

300:灌溉系統

310:滴灌帶或滴灌管

320:輸水管

350:蓋罩

400:地面

410:排水渠

420:主干道

a:基體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

具體實施方式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擬自然條件規模化有性繁育白芨種苗的系統和方法,能夠從播種到成苗都是在苗床上一步完成,人工成本消耗少,育苗全過程輕簡化,繁殖只有組培育苗成本的五分之一;繁殖周期短,實現了白芨在有菌條件下的規模化繁育,易于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一方面涉及育苗系統,特別是白芨育苗系統,包括:(b)苗床;以及(c)灌溉系統。

本實用新型一方面涉及育苗系統,特別是白芨育苗系統,包括:(a)溫室;(b)苗床;以及(c)灌溉系統。

優選地,苗床基體的橫截面為等腰三角形。

優選地,基體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a為5~45度。

優選地,苗床基體上覆蓋有隔水膜,所述隔水膜上覆蓋有纖維織物,所述纖維織物上覆蓋有至少一層育苗基質。

優選地,維織物上覆蓋有至少兩層育苗基質。優選地,育苗基質包括第一育苗基質、第二育苗基質。第一育苗基質可以為砂子、草炭、蛭石、蕨根、椰糠、谷物糠(例如米糠、麥糠)、以及鋸末中的任一種或多種。第一育苗基質優選為草炭和蛭石的混合物。草炭和蛭石優選重量配比為1-2:1。第二育苗基質可以為泥炭。

優選地,灌溉單元包括:滴灌帶或滴灌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連接出水口,所述第二端封住;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間設置有多個孔口或滴頭;所述滴灌帶或滴灌管設置在所述苗床脊頂上并沿所述苗床脊頂延伸。優選地,所述灌溉系統為滴灌系統。

優選地,灌溉單元進一步包括:蓋罩,所述蓋罩為長條狀,罩在所述滴灌帶或滴灌管上。優選地,所述蓋罩為橫截面呈內凹形狀的長條板。優選地,所述蓋罩的橫截面為圓弧形、V形或L形。

優選地,滴灌帶或滴灌管的多個孔口朝向所述蓋罩的內壁。

(a)溫室

溫室可以是薄膜溫室、透光板溫室,例如塑料薄膜溫室、玻璃溫室、塑料板溫室。溫室可以是日光溫室。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溫室包括:

(a1)支撐框架;

(a2)透光覆蓋材料,設置在支撐框架上;

(a3)遮陽網,設置在透光覆蓋材料上。

透光覆蓋材料可以是透光膜或透光板。

透光覆蓋材料的透光率可以為50%~95%,優選55%~90%,更優選60%~90%,最優選70%~90%,例如60%~80%。

透光膜可以是塑料膜。塑料膜可以為聚氯乙烯膜、聚乙烯膜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透光膜的厚度為0.04~0.2mm,優選0.05~0.15mm,更優選0.08~0.12mm,最優選0.08~0.1mm。

透光板可以是玻璃板或塑料板。

優選地,溫室是溫室大棚。

溫室的頂部可以為拱圓形、半拱圓形或屋脊形,優選拱圓形。支撐框架可以為竹木結構、鋼架混凝土柱結構、鋼架結構、鋼竹混合結構、裝配式鋼管結構、全竹、或全塑結構。

溫室可以為單棟、多連棟溫室(或大棚)。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溫室為拱圓形連棟溫室(或大棚)。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溫室為屋脊形連棟溫室(或大棚)。

優選地,溫室包括通風系統。例如,通風系統包括天窗。

遮陽網的透光度可以為20~50%,優選20~40%,更優選25~35%,最優選30%。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育苗系統的立體圖。圖1中的溫室100為拱圓形連棟溫室(或大棚)。為了便于顯示,圖1僅示出了溫室(或大棚)的支撐框架,沒有示出透光覆蓋材料如薄膜和遮陽網。透光覆蓋材料如薄膜覆蓋在支撐框架上,從而將溫室內部與外界環境隔離。遮陽網設置在透光覆蓋材料上,優選設置在溫室頂部。

溫室100包括多個溫室單元100a。多個溫室單元100a并排相連。圖1中,溫室100包括6個溫室單元100a,即為6連棟溫室。溫室100的頂部外側,可以設置有排水渠410。

圖2為圖1所示溫室的溫室單元局部放大的立體圖。如圖2所示,溫室單元100a的框架包括多個彼此平行設置的拱桿110。拱桿110包括拱形部110a和立柱110b。如圖2所示,溫室單元100a的兩端部設置有橫向的卡膜槽140,用于固定透光覆蓋材料如透光膜(例如塑料膜)。

溫室單元100a的每端可以設置有多個平行的卡膜槽140,例如3個卡膜槽140。卡膜槽140的兩端部可以固定在位于溫室單元100a端部的拱桿110上。

溫室單元100a的兩端部還可以設置有豎立桿150。溫室單元100a的每端可以設置有多個豎立桿150,例如6個。豎立桿150的頂部固定在拱桿110的拱形部110a上,底部固定在地面。為了更牢固,卡膜槽140與豎立桿150之間也可以固定連接。

溫室單元100a的拱頂可以設置有縱向延伸的拉桿120。可以設置多個拉桿120,例如5個、或6個、或7個,以使溫室單元100a的拱頂更為牢固。拉桿120與拱桿110之間可以固定連接。

圖3為圖2所示的溫室單元局部的俯視圖。

圖4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具有橫梁和吊桿的拱桿。拱桿110中的一些可以設置有橫梁112和吊桿114。具有橫梁112和吊桿114的拱桿可以間隔設置,即每隔一定數量的拱桿110提供具有橫梁112和吊桿114的拱桿。例如,可以每間隔4個、5個或6個拱桿110,才設置具有橫梁112和吊桿114的拱桿。

如圖4所示,相鄰的溫室單元100a的拱桿110之間可以固定連接在一起,即相鄰的溫室單元100a的拱桿110的立柱110b彼此固定連接在一起。相鄰的溫室單元100a的拱頂之間可以設置有排水槽(未示出),用于排水。

(b)苗床

圖5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苗床200的橫截面圖。苗床200設置在溫室內。

如圖所示,苗床200的橫截面為屋脊形。苗床200包括:苗床基體210、第一育苗基質230、第二育苗基質240。苗床基體210的橫截面為屋脊形。如圖所示,苗床基體210的橫截面大致為等腰三角形,從而在苗床基體頂部形成苗床脊頂260。苗床基體210包括兩個基體坡面220,分布在苗床脊頂260兩側。

苗床基體210的橫截面的底角(基體坡面220與水平面的夾角)a可以為5~45度,優選8~30度,進一步優選8~25度,更優選10~20度。

苗床基體210上設置有隔水膜(例如塑料膜),以覆蓋苗床脊頂260和基體坡面220。隔水膜上設置有透水保濕材料,如纖維織物(優選合成纖維織物),例如土工布(地工布)(圖中未示出)。

土工布(地工布)可以是有紡土工布、無紡土工布、無紡與有紡復合土工布、編織土工布、經編復合土工布、或無紡布與隔水膜復合土工布。地工布可以是長絲土工布或短纖土工布。

土工布(地工布)可以是丙綸土工布、聚酯土工布(如聚酯長絲土工布)。

有紡土工布可以是機織土工布,如長絲機織土工布。

無紡土工布可以是針刺無紡土工布,如短纖針刺土工布。針刺無紡土工布通常是采用滌綸短纖或丙綸短纖,通過針刺法制成。

無紡布與隔水膜復合土工布可以是無紡布與塑料膜復合土工布,例如針刺無紡布與PE膜復合土工布。當采用無紡布與隔水膜復合土工布時,上述基體坡面220上的隔水膜(例如塑料膜)可以省略。無紡布與隔水膜復合土工布可以一布一膜或二布一膜。

無紡與有紡復合土工布可以是無紡與丙綸長絲機織復合土工布,無紡與塑料編織復合土工布。

土工布(地工布)可以商購。

優選地,隔水膜(例如塑料膜)寬和長度與苗床一致,以便覆蓋整個苗床。

優選地,土工布(地工布)與隔水膜(例如塑料膜)尺寸基本相同。

地工布上設置有至少一層育苗基質。在圖中,育苗基質包括兩層育苗基質:第一育苗基質230、第二育苗基質240。

其中,第一育苗基質可以為砂子、草炭、蛭石、蕨根、椰糠、谷物糠(例如米糠、麥糠)、以及鋸末中的任一種或多種,其中尤以草炭和蛭石的混合物為佳,兩者較佳重量配比為1-2:1。第二育苗基質240可以為細泥炭。第二育苗基質細泥炭與第一育苗基質協同配合,為白芨的生長提供較佳的生長環境。

優選地,所述第一育苗基質的粒徑為0.01-9mm,厚度為2-3cm;所述第二育苗基質(例如細泥炭)的粒徑為0.01-6mm,厚度為1-2cm。

育苗系統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苗床200,例如兩個或更多個。各個苗床的構造可以如上所述設置。

圖6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兩個苗床200的橫截面圖。如圖6所示,相鄰苗床200之間設置有排水溝270。優選地,排水溝270的寬為25-35cm,深為8-15cm。在雨水過大或者灌溉過多水分的時候,多余的水會流到排水溝270中。如圖3和圖2所示,排水溝270中可以設置有支撐臺280,支撐臺280高于排水溝270,這樣在排水溝270中有積水的時候,操作人員也能夠通過支撐臺280來進行對苗床200的管理和工作。

圖7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多個苗床200的俯視圖。如圖所示,從苗床200的上方俯視,苗床200為矩形,如寬度1.5-2.5m,長度優選為45-60m,例如寬2米、長50米。換句話說,苗床200的底座為矩形,如寬度1.5-2.5m,長度優選為45-60m。多個苗床200平行排布,形成一組苗床。

圖8示出了兩組苗床的俯視圖。如圖1所示,兩組苗床之間為可以為空地或主干道,便于管理。

(c)灌溉系統

如圖2和圖3所示,灌溉系統300包括設置在苗床200上方的灌溉單元。灌溉系統可以是滴灌系統。灌溉單元設置在苗床脊頂260上或苗床脊頂260上方。

各灌溉單元包括:

滴灌帶或滴灌管31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連接出水口(例如輸水管320的出水口),第二端封住;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設置有多個孔口或滴頭。

優選地,滴灌帶或滴灌管310設置(例如固定)在苗床脊頂260上,并沿所述苗床脊頂260延伸,如圖2和圖3所示。

灌溉單元進一步包括:用于覆蓋滴灌帶或滴灌管310的蓋罩350,例如橫截面為內凹形狀的長條板。例如,蓋罩350橫截面為圓弧形、V形或L形的長條板,從而形成內凹形狀。如圖3和圖2所示,蓋罩350的內凹部向下,即內壁向下,罩在滴灌帶或滴灌管310上。蓋罩350的兩側分別位于兩個坡面上。滴灌帶或滴灌管310的多個孔口朝向所述蓋罩350的內壁。當加大水壓時,滴灌帶或滴灌管310中的水均勻噴在蓋罩350內凹部(內壁),從而沿蓋罩350的兩側滑落滲潤到苗床基質中。蓋罩350可以由塑料或金屬片制成,例如由彩鋼瓦制成。例如,彩鋼瓦沿中線對折成L形或V形(如圖2和圖3所示)。蓋罩350也可以由塑料管沿中軸線分成兩個部分而制成。

灌溉系統300可以進一步包括輸水管320和水源。輸水管320將滴灌帶或滴灌管310連接至水源。進一步地,灌溉系統300進一步包括輸水裝置。例如水源為導流渠,輸水裝置為水泵,水泵設置在導流渠內,在水泵上安裝有輸水管320。

水泵將導流渠中的水輸送到輸水管320中,從而為灌溉單元提供水。水源也可以為機井,輸水裝置為潛水泵,通過將潛水泵下潛到機井中,使其能夠將機井中的水通過潛水泵輸送到輸水管320中。如果水源設置在高處,輸水裝置可以省略。

輸水管320可以固定在豎立桿150和拱桿立柱110b上。輸水管320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放在地面上。

育苗系統可以包括多個苗床200,每個苗床上均具有上述灌溉單元。

本申請的第二方面涉及白芨育苗方法,特別是使用本申請的育苗系統進行白芨育苗的方法,包括:

(i)將白芨種子播種至本實用新型苗床的坡面;

(ii)培育過程中保持苗床濕潤,溫度保持在40℃以下,至得到白芨種苗。

播種前通過灌溉系統將播種床上基質徹底濕潤,再用隔水膜覆蓋苗床保濕、待播。

優選地,播種后噴灑營養液。優選地,培育過程中噴施營養液。

本實用新型中涉及的營養液為白芨營養液,通過市售購買即可,如可以從云南昊德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購買。

苗床設置成橫切面為屋脊形(例如等腰三角形),既便于管理,又便于白芨的生長。苗床上依次覆蓋隔水膜和纖維織物(例如地工布)是達到吸水保濕的效果,從而為儲存水分做好準備。通過在纖維織物上鋪設第一育苗基質和第二育苗基質(例如細泥炭),為白芨的生長提供生長基質。白芨種子播種后噴灑營養液,這不僅補給了白芨種子萌發必要的營養需求,又能使白芨種子與苗床基質之間形成良好耦合。

下面將詳細介紹育苗系統的建造和整個育苗過程的優選實施方式。

一、實施育苗前的準備。

1、種源

白芨種子采收與貯藏:待白芨種子成熟時,即白芨蒴果顏色褪去嫩青色逐漸加深出現褐色,其內種子不再粘結成團而彼此分散時采收,用剪刀將白及的蒴果連果柄一起剪下,將采收的白芨新鮮蒴果置于陰涼通風干燥的地方自然干燥貯藏待用。

2、聯棟溫室大棚的建設

人工建造模擬自然育苗硬件設施即聯棟溫室大棚建設,師法于模擬環境以適應白芨種子萌發的溫度和濕度。

3、播種苗床及灌溉系統營建

(1)構造苗床基體

在每個寬2米、長50米的長方形土壤地塊上沿寬的中心拉一條水平線,然后將兩側土壤往中線填形成一個中間高兩邊低的苗床基體,整個苗床基體橫切面形成一個底角為10°-20°范圍內的等腰三角形。苗床基體大體成型后再將苗床基體坡面用木板夯實平整基體坡面,然后將成型平整的基體坡面全部噴施一道除草劑與殺蟲劑。

(2)構造排水溝

接著在苗床兩側做一條寬30cm、深10cm的排水溝,溝內每隔40cm左右鋪上兩塊水泥磚(23cm×11cm×6cm)便于育苗管理工作。

(3)覆蓋第一塑料膜

將寬2m、厚度為8-10個絲、長度與苗床長度相同的塑料膜均勻覆蓋在苗床上,再將與塑料膜相同規格的地工布均勻覆蓋在塑料膜上,用于保濕吸水。

(4)鋪設育苗基質

隨后將第一育苗基質(粒徑:0-9mm)鋪放在地工布上,厚2-3cm,用木板鎮壓使普通育苗基質緊實平整,然后再在第一育苗基質上鋪放一層厚1-2cm第二育苗基質(細泥炭,粒徑:0-6mm),同樣用木板鎮壓使細泥炭平整緊實,最后構成一個均勻、平整、細膩的播種床面。

(5)設置灌溉系統

最后將激光打孔的滴灌帶拉直固定在苗床的脊上,滴灌帶一端接上出水口,另一端封住固定于苗床末端。接著在寬10cm、長度與苗床相同的彩鋼瓦沿寬的中線對折成L角型罩于滴灌帶上,加大水壓使滴灌帶中的水均勻噴在彩鋼瓦內壁上沿兩側滑落滲潤到苗床基質中。

播種前通過灌水系統將播種床上基質徹底濕潤,再用薄膜覆蓋苗床保濕、待播。

二、播種

在北緯28-30度地區,每年9-10月份左右白芨種子成熟時,將采收的新鮮白芨種子從白芨蒴果取出,過篩一遍后充分混合均勻置于透氣容器內待用。隨后將白芨種子裝入清理干凈的塑料瓶中,在塑料瓶底部開一個2mm左右的圓形小孔,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結合人體呼吸機理,在塑料瓶的上部開一個1mm以內的圓形小孔,然后將塑料瓶口與小型打氣筒出氣口緊密結合形成一個特制的人工播種器。

選擇天氣晴朗時,在已建成的全包圍覆蓋透光度為30%遮陽網的密封溫室大棚里播種,通過播種器將白芨種子均勻噴灑于苗床上,每平米苗床播種10個左右白芨蒴果的種子量。播種后用噴霧器噴灑一次復合生化液體,這不僅補給了白芨種子萌發必要的營養需求,又能使白芨種子與苗床基質之間形成良好耦合,然后將寬2米與苗床長度相同的地膜覆蓋在播種后的苗床上,播后直至白芨種子萌發長出嫩葉前始終保持地膜覆蓋。

三、幼苗撫育管理

天氣晴好時,最好將模擬自然環境控溫到28℃左右,一周左右可見種子變綠,一個月后開始萌發長出嫩葉時可以移去地膜覆蓋。

在地膜覆蓋期間視苗床基質濕度情況可以進行灌水。移去地膜后在天氣晴好時每隔4-5天灌水一次,每個苗床每次持續灌水5-6分鐘。施肥原則把握少施多次,在揭膜后進行第一次營養液噴施,其后每隔半個月噴施一次復合生化營養液,進入5-7月份幼苗快速生長期可以適當加大營養液噴施次數。

進入夏季以后為防止溫度過高燒苗在棚內溫度超過40℃后應打開天窗與四周薄膜通風透氣,晚上再重新關上,遮陽網依舊嚴密覆蓋全部大棚。

四、白芨苗出棚及移植

白芨有性繁殖育苗周期一般為一年左右,即在當年9月份到10月份播種,到次年10月份左右白芨倒苗后收取假球莖留用。這時開始整地,選擇疏松肥沃的沙質壤土和腐殖質壤土,陰濕環境。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種時,宜選陰坡生荒地栽植。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每畝施農家肥1000千克,沒有農家肥可撒施白芨專用復合肥5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勻。栽植前淺耕一次,把土整細、耙平、作寬130-150厘米的高畦。可以選擇和玉米、經果林等高桿作物進行間作,這為白芨生長提供有利條件。同時有性繁殖的白芨種苗充分保留了原有的自然抗旱屬性,這也為石漠化治理提供了優良的物種。

五、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

(1)中耕除草

白芨在田間管理除草要求很嚴格,種植好噴灑乙草胺封閉處理,白芨苗出齊后。5-6月份白芨生長的很旺盛,雜草也長的很快,進行人工除草或選用適用白芨的選擇性除草劑。

(2)追肥

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個月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或稀薄的人畜糞尿,7-8月停止生長進入休眠,但是要防止雜草叢生。

(3)灌溉和排水

白芨喜陰,經常保持濕潤,干旱時要澆水,7~9月份早晚各澆一次水。白芨又怕澇,大雨及時排水避免傷根。

(4)爛根病

南方多在春夏多雨季節發生。防治方法:注意排澇防水,深挖排水溝。

(5)地老虎

按常規防治方法,地老虎、金針蟲,可人工捕殺和誘殺或拌毒土,用地蟲絕施入床上。用50%鋅硫磷乳油700倍液澆灌床上。

六、收獲

白芨有性繁殖育種苗下地移栽后,在自然環境中生長3年左右,地下塊莖生長成熟,達到藥用或深加工效果時,采收銷售。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申請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應視為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產品。

實施例

實施例1

一種模擬自然條件規模化有性繁育白芨種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實施育苗前的準備。

1、白芨種子采收與貯藏:在北緯28-30°地區,每年9-10月份左右白芨種子成熟時,即白芨蒴果顏色褪去嫩青色逐漸加深出現褐色,其內種子不再粘結成團而彼此分散時采收,用剪刀將白及的蒴果連果柄一起剪下,將采收的白芨新鮮蒴果置于陰涼通風干燥的地方自然干燥貯藏待用。

2、模擬自然環境的建設。人工建造模擬自然育苗硬件設施即聯棟溫室大棚建設,模擬環境以適應白芨種子萌發所需的溫度和濕度。

3、播種苗床及灌溉系統營建:在每個寬1.5米、長45米的長方形土壤地塊上沿寬度的中心拉一條水平線,然后將兩側土壤往中線填充形成一個中間高兩邊低的苗床,整個苗床橫切面為一個底角為10°-15°的等腰三角形;

苗床大體成型后將苗床表面用木板夯實平整苗床表面,然后將成型平整的苗床表面全部噴施一道除草劑與殺蟲劑;

接著在苗床兩側做一條寬25cm、深8cm的排水溝,溝內每隔35cm鋪上兩塊水泥磚(20cm×8cm×5cm)便于育苗管理工作;

將寬和長度與苗床一致的厚度為8絲的塑料膜均勻覆蓋在苗床上,再將與塑料膜相同規格的地工布均勻覆蓋在塑料膜上,用于保濕吸水;

隨后將粒徑為0-9mm的育苗基質鋪放在地工布上,育苗基質為重量配比為1:1的草炭和蛭石的混合物,厚2-3cm,用木板鎮壓使普通育苗基質緊實平整,然后再在基質上鋪放一層厚1-2cm粒徑為0-6mm的細泥炭,同樣用木板鎮壓使細泥炭平整緊實,最后構成一個均勻、平整、細膩的播種床面;

然后將激光打孔的滴灌帶拉直固定在苗床的脊上,滴灌帶一端接上出水口,另一端封住固定于苗床末端,接著在寬8cm、長度與苗床相同的彩鋼瓦沿寬的中線對折成L角型罩于滴灌帶上,加大水壓使滴灌帶中的水均勻噴在彩鋼瓦內壁上沿兩側滑落滲潤到苗床基質中;播種前通過灌水系統將播種床上基質徹底濕潤,再用薄膜覆蓋苗床保濕、待播。

二、播種:將采收的新鮮白芨種子從白芨蒴果取出,過篩一遍后充分混合均勻置于透氣容器內待用;隨后將白芨種子裝入清理干凈的塑料瓶中,在塑料瓶底部開一個1.5mm的圓形小孔,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結合人體呼吸機理,在塑料瓶的上部開一個1mm以內的圓形小孔,然后將塑料瓶口與小型打氣筒出氣口緊密結合形成一個特制的人工播種器;

天氣晴朗時,在已建成的全包圍覆蓋透光度為30%遮陽網的密封溫室大棚里播種,通過播種器將白芨種子均勻噴灑于苗床上,每平米苗床播種9個白芨蒴果的種子量;

播種后用噴霧器噴灑一次營養液,這不僅補給了白芨種子萌發必要的營養需求,又能使白芨種子與苗床基質之間形成良好耦合,然后把地膜覆蓋在播種后的苗床上,播后直至白芨種子萌發長出嫩葉前始終保持地膜覆蓋。

三、幼苗撫育管理:天氣晴好時,將模擬自然環境控溫到28℃左右,一周左右可見種子變綠,一個月后開始萌發長出嫩葉時可以移去地膜覆蓋,在地膜覆蓋期間視苗床基質濕度情況可以進行灌水;

移去地膜后在天氣晴好時每隔4-5天灌水一次,每個苗床每次持續灌水5-6分鐘;施肥原則把握少施多次,在揭膜后進行第一次營養液噴施,其后每隔半個月噴施一次營養液,進入5-7月份幼苗快速生長期可以適當加大營養液噴施次數;進入夏季以后為防止溫度過高燒苗在棚內溫度超過40°后應打開天窗與四周薄膜通風透氣,晚上再重新關上,遮陽網依舊嚴密覆蓋全部大棚;

培育12個月即得白芨種苗,每平米苗床平均出苗2200株。

實施例2

一種模擬自然條件規模化有性繁育白芨種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實施育苗前的準備。

1、白芨種子采收與貯藏:在北緯28-30°地區,每年9-10月份左右白芨種子成熟時,即白芨蒴果顏色褪去嫩青色逐漸加深出現褐色,其內種子不再粘結成團而彼此分散時采收,用剪刀將白及的蒴果連果柄一起剪下,將采收的白芨新鮮蒴果置于陰涼通風干燥的地方自然干燥貯藏待用。

2、模擬自然環境的建設。人工建造模擬自然育苗硬件設施即聯棟溫室大棚建設,模擬環境以適應白芨種子萌發所需的溫度和濕度。

3、播種苗床及灌溉系統營建:在每個寬2米、長60米的長方形土壤地塊上沿寬度的中心拉一條水平線,然后將兩側土壤往中線填充形成一個中間高兩邊低的苗床,整個苗床橫切面為一個底角為10°-20°范圍內的等腰三角形;

苗床大體成型后將苗床表面用木板夯實平整苗床表面,然后將成型平整的苗床表面全部噴施一道除草劑與殺蟲劑;

接著在苗床兩側做一條寬30cm、深10cm的排水溝,溝內每隔40cm鋪上兩塊水泥磚(23cm×10cm×6cm)便于育苗管理工作;

將寬和長度與苗床一致的厚度為9絲的塑料膜均勻覆蓋在苗床上,再將與塑料膜相同規格的地工布均勻覆蓋在塑料膜上,用于保濕吸水;

隨后將粒徑為0-9mm的育苗基質鋪放在地工布上,育苗基質為重量配比為2:1的草炭和蛭石的混合物,厚2-3cm,用木板鎮壓使普通育苗基質緊實平整,然后再在基質上鋪放一層厚1-2cm粒徑為0-6mm的細泥炭,同樣用木板鎮壓使細泥炭平整緊實,最后構成一個均勻、平整、細膩的播種床面;

然后將激光打孔的滴灌帶拉直固定在苗床的脊上,滴灌帶一端接上出水口,另一端封住固定于苗床末端,接著在寬10cm、長度與苗床相同的彩鋼瓦沿寬的中線對折成L角型罩于滴灌帶上,加大水壓使滴灌帶中的水均勻噴在彩鋼瓦內壁上沿兩側滑落滲潤到苗床基質中;播種前通過灌水系統將播種床上基質徹底濕潤,再用薄膜覆蓋苗床保濕、待播。

二、播種:將采收的新鮮白芨種子從白芨蒴果取出,過篩一遍后充分混合均勻置于透氣容器內待用;隨后將白芨種子裝入清理干凈的塑料瓶中,在塑料瓶底部開一個2mm的圓形小孔,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結合人體呼吸機理,在塑料瓶的上部開一個1mm以內的圓形小孔,然后將塑料瓶口與小型打氣筒出氣口緊密結合形成一個特制的人工播種器;

天氣晴朗時,在已建成的全包圍覆蓋透光度為30%遮陽網的密封溫室大棚里播種,通過播種器將白芨種子均勻噴灑于苗床上,每平米苗床播種10個白芨蒴果的種子量;

播種后用噴霧器噴灑一次營養液,這不僅補給了白芨種子萌發必要的營養需求,又能使白芨種子與苗床基質之間形成良好耦合,然后把地膜覆蓋在播種后的苗床上,播后直至白芨種子萌發長出嫩葉前始終保持地膜覆蓋。

三、幼苗撫育管理:天氣晴好時,將模擬自然環境控溫到28℃左右,一周左右可見種子變綠,一個月后開始萌發長出嫩葉時可以移去地膜覆蓋,在地膜覆蓋期間視苗床基質濕度情況可以進行灌水;

移去地膜后在天氣晴好時每隔4-5天灌水一次,每個苗床每次持續灌水5-6分鐘;施肥原則把握少施多次,在揭膜后進行第一次營養液噴施,其后每隔半個月噴施一次營養液,進入5-7月份幼苗快速生長期可以適當加大營養液噴施次數;進入夏季以后為防止溫度過高燒苗在棚內溫度超過40°后應打開天窗與四周薄膜通風透氣,晚上再重新關上,遮陽網依舊嚴密覆蓋全部大棚;

培育12個月即得白芨種苗,每平米苗床平均出苗2500株。

實施例3

一種模擬自然條件規模化有性繁育白芨種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實施育苗前的準備。

1、白芨種子采收與貯藏:在北緯28-30°地區,每年9-10月份左右白芨種子成熟時,即白芨蒴果顏色褪去嫩青色逐漸加深出現褐色,其內種子不再粘結成團而彼此分散時采收,用剪刀將白及的蒴果連果柄一起剪下,將采收的白芨新鮮蒴果置于陰涼通風干燥的地方自然干燥貯藏待用。

2、模擬自然環境的建設。人工建造模擬自然育苗硬件設施即聯棟溫室大棚建設,模擬環境以適應白芨種子萌發所需的溫度和濕度。

3、播種苗床及灌溉系統營建:在每個寬2.5米、長60米的長方形土壤地塊上沿寬度的中心拉一條水平線,然后將兩側土壤往中線填充形成一個中間高兩邊低的苗床,整個苗床橫切面為一個底角為10°-20°范圍內的等腰三角形;

苗床大體成型后將苗床表面用木板夯實平整苗床表面,然后將成型平整的苗床表面全部噴施一道除草劑與殺蟲劑;

接著在苗床兩側做一條寬35cm、深15cm的排水溝,溝內每隔45cm鋪上兩塊水泥磚(25cm×15cm×8cm)作為支撐臺便于育苗管理工作;

將寬和長度與苗床一致的厚度為10絲的塑料膜均勻覆蓋在苗床上,再將與塑料膜相同規格的地工布均勻覆蓋在塑料膜上,用于保濕吸水;

隨后將粒徑為0-9mm的育苗基質砂子鋪放在地工布上,厚2-3cm,用木板鎮壓使普通育苗基質緊實平整,然后再在基質上鋪放一層厚1-2cm粒徑為0-6mm的細泥炭,同樣用木板鎮壓使細泥炭平整緊實,最后構成一個均勻、平整、細膩的播種床面;

然后將激光打孔的滴灌帶拉直固定在苗床的脊上,滴灌帶一端接上出水口,另一端封住固定于苗床末端,接著在寬15cm、長度與苗床相同的彩鋼瓦沿寬的中線對折成L角型罩于滴灌帶上,加大水壓使滴灌帶中的水均勻噴在彩鋼瓦內壁上沿兩側滑落滲潤到苗床基質中;播種前通過灌水系統將播種床上基質徹底濕潤,再用薄膜覆蓋苗床保濕、待播。

二、播種:將采收的新鮮白芨種子從白芨蒴果取出,過篩一遍后充分混合均勻置于透氣容器內待用;隨后將白芨種子裝入清理干凈的塑料瓶中,在塑料瓶底部開一個2.5mm的圓形小孔,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結合人體呼吸機理,在塑料瓶的上部開一個1mm以內的圓形小孔,然后將塑料瓶口與小型打氣筒出氣口緊密結合形成一個特制的人工播種器;

天氣晴朗時,在已建成的全包圍覆蓋透光度為30%遮陽網的密封溫室大棚里播種,通過播種器將白芨種子均勻噴灑于苗床上,每平米苗床播種10個左右白芨蒴果的種子量;

播種后用噴霧器噴灑一次營養液,這不僅補給了白芨種子萌發必要的營養需求,又能使白芨種子與苗床基質之間形成良好耦合,然后把地膜覆蓋在播種后的苗床上,播后直至白芨種子萌發長出嫩葉前始終保持地膜覆蓋。

三、幼苗撫育管理:天氣晴好時,將模擬自然環境控溫到25-30℃,一周左右可見種子變綠,一個月后開始萌發長出嫩葉時可以移去地膜覆蓋,在地膜覆蓋期間視苗床基質濕度情況可以進行灌水;

移去地膜后在天氣晴好時每隔4-5天灌水一次,每個苗床每次持續灌水5-6分鐘;施肥原則把握少施多次,在揭膜后進行第一次營養液噴施,其后每隔半個月噴施一次營養液,進入5-7月份幼苗快速生長期可以適當加大營養液噴施次數;進入夏季以后為防止溫度過高燒苗在棚內溫度超過40°后應打開天窗與四周薄膜通風透氣,晚上再重新關上,遮陽網依舊嚴密覆蓋全部大棚;

培育13個月即得白芨種苗,每平米苗床平均出苗2000株。

培育過程中發現,使用育苗基質草炭和蛭石的混合物,白芨種苗的生長狀況優于其他育苗基質。

將實施例1-3培育得到的白芨種苗進行移栽:

選擇疏松肥沃的沙質壤土和腐殖質壤土,陰濕環境,整地;

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每畝施農家肥1000千克,沒有農家肥可撒施白芨專用復合肥5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勻;

栽植前淺耕一次,把土整細、耙平、作寬130-150厘米的高畦;

種植后進行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白芨在田間管理除草要求很嚴格,種植前噴灑乙草胺封閉處理,5-6月份白芨生長的很旺盛,雜草也長的很快,進行人工除草或選用適用白芨的選擇性除草劑;

(2)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個月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或稀薄的人畜糞尿,7-8月停止生長進入休眠,但是要防止雜草叢生;

(3)灌溉和排水:白芨喜陰,經常保持濕潤,干旱時要澆水,7~9月份早晚各澆一次水,白芨又怕澇,大雨及時排水避免傷根;

(4)爛根病:南方多在春夏多雨季節發生,注意排澇防水,深挖排水溝。

(5)地老虎:按常規防治方法,地老虎、金針蟲,可人工捕殺和誘殺或拌毒土,用地蟲絕施入床上。用50%鋅硫磷乳油700倍液澆灌床上。

白芨有性繁殖育種苗下地移栽后,在自然環境中生長3年左右,地下塊莖生長成熟,達到藥用或深加工效果時,采收銷售。

白芨種苗移栽過程中發現,本申請的方法培育的有性繁殖的白芨種苗抗旱性強、移栽成活率高,移栽成活率均達90%以上,白芨有性繁殖育苗移栽后能快速的適應自然環境,也保留了白芨的自然抗旱屬性,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另外,與一個占地3000平米的組培場所,按組培六層來計算,占地就是18000平米,一年的組培量不過200萬株白芨種苗;而本申請提供的白芨種苗的繁育方法的10000平米的繁育場所年繁育白芨種苗為2000萬株以上,大大提高了效率,并且便于規模化生產。

本實用新型可以在現代化聯棟大棚下育苗,采用配套的滴灌系統與現代農業管理技術,實現規模化、科學化育苗,有利于保護白芨野生資源,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破壞,每平米苗床出苗率達2000株左右。此申請的方法培育的有性繁殖的白芨種苗抗旱性強、移栽成活率高,白芨有性繁殖育苗移栽后能快速的適應自然環境,也保留了白芨的自然抗旱屬性,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加大這一成果的產業化推廣,不僅治理了生態環境,也創造了大量的經濟效益,符合我國的五大發展理念。是實現山青水綠人富足的好品種。根據白芨的品種特有屬性系統化研究與開發,可以打造一個具有世界性的特色產業鏈。

盡管已用具體實施例來說明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然而應意識到,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作出許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這意味著在所附權利要求中包括屬于本實用新型范圍內的所有這些變化和修改。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定县| 鄯善县| 杭锦后旗| 虎林市| 土默特左旗| 喜德县| 三明市| 昂仁县| 楚雄市| 阿尔山市| 祁阳县| 前郭尔| 英超| 仙游县| 名山县| 景谷| 当涂县| 岑溪市| 灵台县| 延庆县| 海宁市| 韶关市| 南木林县| 汝阳县| 蛟河市| 北流市| 高邑县| 大姚县| 罗甸县| 奈曼旗| 海伦市| 泗阳县| 仙居县| 龙井市| 乐陵市| 恩施市| 漯河市| 泰和县| 定远县| 阿城市| 镇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