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秸稈深埋還田裝備,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秸稈深層聚埋楔式空心犁。
背景技術:
我國東北地區是玉米集中種植區,面積之大,秸稈資源豐度占全國之首,但目前秸稈資源的利用狀況與技術發展并未盡如人意,秸稈資源的相對過剩與土壤肥力的衰竭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其問題的根源在于目前絕大多數農業機械技術未考慮把秸稈富集深埋,其次是僅僅處于初級探索階段的深埋技術尚存在著作業環節多,秸稈運行路徑長易出故障。對于復雜農田地面環境和秸稈存在的狀況其適應能力還很有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秸稈還田劑量大、作業環節少、可靠性更高的秸稈深層聚埋楔式空心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秸稈深層聚埋楔式空心犁,包括秸稈輸送絞龍,還包括楔形空心犁體、秸稈鎮壓輪、覆土圓盤、破土刀刃,該楔形空心犁體為兩側薄壁板按流線弧形向前圍接相交構成垂直破土刀刃,該兩側薄壁板之間構成空腔形狀,該兩側薄壁板后端構成外張開口,該兩側薄壁板之間沿橫向轉動地設置秸稈鎮壓輪,該兩側薄壁板后端外側左右對稱設置覆土圓盤,該兩側薄壁板前部上邊緣設有凹弧,該秸稈輸送絞龍沿橫向配置在所述凹弧內,且該秸稈輸送絞龍的下排料口與所述空腔對應。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在所述破土刀刃下端設置入土刀頭。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秸稈深層聚埋楔式空心犁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該入土刀頭引導帶有破土刀刃的楔形空心犁體劈開深層土壤,形成半開放式的孔道,與此同時,粉碎秸稈進入秸稈輸送絞龍聚中后,粉碎秸稈經秸稈輸送絞龍下排料口落入楔形空心犁體的空腔內,隨著犁體前移,秸稈落入孔道,經秸稈鎮壓輪壓實,覆土圓盤隨后將楔形空心犁體蕩起的浮土復位。如此便使多壟富集的大量秸稈以最短的路徑和最少的作業環節進入犁底層以下,實現一次性大劑量秸稈富集深埋。所以,得到了秸稈還田劑量大、作業環節少、可靠性更高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秸稈深層聚埋楔式空心犁的構造主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側視圖。
圖中:秸稈輸送絞龍1;楔形空心犁體2;秸稈鎮壓輪3;覆土圓盤4;破土刀刃5;入土刀頭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圖2、圖3所示,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秸稈深層聚埋楔式空心犁的構造示意圖,包括秸稈輸送絞龍1,還包括楔形空心犁體2、秸稈鎮壓輪3、覆土圓盤4、破土刀刃5,該楔形空心犁體2為兩側薄壁板按流線弧形向前圍接相交構成垂直破土刀刃5,該兩側薄壁板之間構成空腔形狀,該兩側薄壁板后端構成外張開口,該兩側薄壁板之間沿橫向轉動地設置秸稈鎮壓輪3,該兩側薄壁板后端外側左右對稱設置覆土圓盤4,該兩側薄壁板前部上邊緣設有凹弧,該秸稈輸送絞龍1沿橫向配置在所述凹弧內,且該秸稈輸送絞龍1的下排料口與所述空腔對應。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在圖1、圖2中,在所述破土刀刃5下端設置入土刀頭6。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是:作業前先將秸稈深層聚埋楔式空心犁按要求間距配裝在秸稈輸送絞龍1下方,并使該秸稈輸送絞龍1的每個下排料口分別與每個楔式空心犁的空腔對應。這時機組開始進地作業,該入土刀頭6引導帶有破土刀刃5的楔形空心犁體2劈開深層土壤,形成半開放式的孔道,與此同時,粉碎秸稈進入秸稈輸送絞龍1聚中后,粉碎秸稈經秸稈輸送絞龍1下排料口落入楔形空心犁體2的空腔內,隨著犁體前移,秸稈落入孔道,經秸稈鎮壓輪3壓實,覆土圓盤4隨后將楔形空心犁體2蕩起的浮土復位。
本實用新型可使多壟富集的大量秸稈以最短的路徑和最少的作業環節進入犁底層以下,實現一次性大劑量秸稈富集深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秸稈深埋還田。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秸稈深埋還田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