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建筑領域,特別涉及平時、戰(zhàn)時的多用途裝配式梯田墻建筑領域。
二、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的居民樓建筑設計單調,沒有把綠色植物理念融入到建筑中去,沒有把戰(zhàn)爭時期建筑的防偽裝融入到建筑中去,現在雖有一些“墻上長滿植物”的創(chuàng)意,但有不好耕作、不好管理、不好收獲,只是為了綠化而綠化,目的單一等缺陷。
三、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以上建筑綠色設計上和操控上的缺陷,特發(fā)明了裝配式梯田墻建筑,既解決了平時與戰(zhàn)時的問題,也解決了不好耕作、不好管理及不好收獲等問題,還為居民增加了菜園子。
平時做綠化、戰(zhàn)時做偽裝多用途裝配式梯田墻建筑是這樣實現的:在屋頂種上植物的同時,還要做u形長耕種槽,槽內放土壤和肥料,營養(yǎng)基、營養(yǎng)液均可:建筑每間立柱有伸出的挑梁,挑梁頭連接附立柱或沒有附立柱,挑梁上有樓板或靠墻面處有一定寬度的樓板,此樓板做來回走動的通道:從地面或挑梁面向上做一層或多層鋼支架,下邊上在地面或挑梁上面,上邊上在挑梁下面,一側上在附立柱上,一側留出通道位置:耕種槽兩端放在鋼支架上,每層高樓房放一層或放多層耕種槽,向陽傾斜或不傾斜。建筑墻的窗戶可做成門連窗,便于出入。
平時做綠化、戰(zhàn)時做偽裝多用途裝配式梯田墻建筑有以下作用與特點:
1、生態(tài)價值,可以緩解城市熱島現象,改善小氣候,殺菌滯塵,凈化空氣,降低噪音,讓“混凝土森林”變成真正的綠色天然森林。
2、觀賞價值,植物的柔與建筑的鋼相映,增加建筑物的藝術效果,豐富城市綠化層次,提高綠化面積,使城市環(huán)境更加整潔美觀,自然生態(tài)。
3、經濟價值,對建筑物降溫隔熱,有利于降低建筑運營能耗,節(jié)能減排,同時保護建筑表面,延長建筑使用壽命。
4、增加耕種土地,每個耕種槽如按寬0.6米,長3.75米計算,就是2.25平方米,耕種槽若按三層,每居民戶可得2.25×2×3=13.5平方米耕種土地,對于有一百戶的居民大樓,等于多了二畝多耕種土地,比大樓實際占地面積大的多,建樓增土地,意義重大。
5、大眾參與,大眾收益,跳出單純?yōu)榫G化而綠化的圈子,易種植、易管理、易收獲,使居民天天、時時親近大自然。既給居民多了一個十幾平米的菜園子,又減輕了市政綠化資金的壓力。
6、使建筑全方位立體綠化,不但頂層能綠化、四周也全能綠化、戰(zhàn)時便于偽裝,免遭空襲,減少損失,意義重大。
四、附圖說明
附圖1是梯田墻橫截面圖,(1)房屋立柱,(2)挑梁,(3)附立柱,(4)鋼支架,(5)通道,(6)耕種槽。
五、具體實施方式
在建筑立柱(1)有伸出的挑梁(2,)與附立柱(3)連結,兩挑梁(2)上有樓板:做多層鋼支架(4),把多層鋼支架(4)下部固定在挑梁上面、(或地面上),上部上在挑梁(2)下面,一側上在附立柱(3)上,一側留出通道(5):做耕種槽(6)、把其放在鋼支架(4)上,多層安裝,裝配式梯田墻建筑完成。建筑墻窗戶做成門連窗,在建筑頂部和耕種槽(6)內種上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