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業種植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白芨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術:
:白芨為蘭科(orchidaceae)植物白芨(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塊莖入藥。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對咯血、吐血、便血及外傷止血、瘡瘍腫毒、手足跋裂等有較好療效,廣泛用于治療肺結核及支氣管擴張咯血、胃潰瘍出血等癥,其白芨膠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和日用化學品等領域,市場需求量大增,帶動大面積的白芨種植。在白芨育苗階段,如何增加出芽量,提高育苗數量是本發明的研究主體,其常規解決辦法是采用組織培養,如專利號為cn201110175931.1的發明專利“一種快速繁殖白芨苗的方法”,能夠獲得大量白芨幼苗,但也存在以下缺點:⑴由于采用組織培養,易對假鱗莖造成污染,上述專利技術采用具有毒性的洗衣粉和劇毒的升汞溶液對假鱗莖進行消毒,對白芨造成污染;⑵培養基設計不合理,導致其育苗時間過長,達到130天左右。技術實現要素: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白芨育苗的方法,具體方案如下:一種白芨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原球莖培養,將白芨的假鱗莖與添加物混合后裝入透氣袋中,然后置于至少發酵5天的秸稈發酵物中,培養7~9天得到原球莖;2)原球莖分割,將原球莖切割成碎塊,然后放入擴大愈合培養基中培養3~5天,得到愈合的小原球莖;3)叢生芽培養,將小原球莖轉接至叢生芽培養基中培養20~30天,得到高為5~8cm的幼苗;4)煉苗,將步驟3)培養得到的叢生芽與叢生芽培養基移至光照條件下煉苗3~5天;5)移栽至大田或者大棚中;其中所述添加物為蚯蚓糞肥與誘導液的混合物,混合重量比100:(15~25);其中所述誘導液為質量濃度為0.03~0.05%的吲哚乙酸溶液、0.05~0.1%的左旋龍腦、0.01~0.03%的6-芐氨基嘌呤的混合溶液。進一步的,所述的愈合培養基為每升溶液為含有蔗糖20~30g,甘氨酸2~5mg,肌醇100~150mg、激動素10~15mg、半胱氨酸1~3mg,維生素b10.5~1mg,生長素0.1~0.3mg、左旋龍腦20~40mg、瓊脂10~15g;溶劑為蒸餾水。進一步的,所述的秸稈發酵物為:秸稈粉碎后,與乳酸桿菌、枯草芽胞桿菌、哈茨木霉混合發酵的發酵物,其中該秸稈發酵物的水分含量為40~50%。進一步的,所述的叢生芽培養基為每升溶液為含有蔗糖20~30g,甘氨酸2~5mg,肌醇100~150mg、6-芐氨基嘌呤1~3mg、半胱氨酸1~3mg、生長素0.1~0.3mg、瓊脂10~15g、活性炭40~80g;溶劑為蒸餾水。進一步的,所述的煉苗的光照條件為光照時間11~14小時/天,光照強度3500~4000lx。進一步的,所述的原球莖切割成碎塊時用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消毒,并用蒸餾水清洗2~3次。進一步的,所述的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乙醇的質量濃度為20~30%,乙酸的質量濃度為5~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蚯蚓糞肥與誘導液混合而成的添加物能夠促進白芨的假鱗莖細胞的蘇醒,醋促進其細胞分裂形成原球莖,同時在秸稈發酵物的包裹下,秸稈發酵物中的微生物活動使其溫度升高,濕潤環境、較高溫度使得白芨的假鱗莖吸收添加物中營養物質,其細胞分裂速度跟快,原球莖生長速度更快;同時,為了避免秸稈發酵物較高溫度會會造成白芨的假鱗莖壞死的現象發生,本發明采用已經發酵了5天的秸稈發酵物,其溫度不會引起假鱗莖壞死,其溫度能夠促進假鱗莖中植物細胞的蘇醒,促進其細胞分裂形成原球莖,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秸稈發酵物的溫度的溫度慢慢降低,能促進原球莖的快速生長,并且,同時,乳酸桿菌、枯草芽胞桿菌、哈茨木霉的分解產物能促進原球莖的生長。同時,在原球莖進行切碎后,其破碎處容易被感染,引起霉變;本發明先使用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進行消毒,然后再使用愈合培養基進行培養,使得原球莖快速愈合;在通過叢生芽培養基培養,使得各小原球莖快速生出叢生芽,實現快速育苗的效果。本發明的育苗技術的育苗周期為50天左右,相比于現有技術,大大縮短了育苗周期;同時本發明使用的原料不含任何毒性成分,不會對白芨造成污染。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一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白芨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原球莖培養,將白芨的假鱗莖與添加物混合后裝入透氣袋中,然后置于已經發酵5天的秸稈發酵物中,培養7天得到原球莖;添加物為蚯蚓糞肥與誘導液的混合物,混合重量比100∶15;誘導液為質量濃度為0.03%的吲哚乙酸溶液、0.05%的左旋龍腦、0.01%的6-芐氨基嘌呤的混合溶液;秸稈發酵物為:秸稈粉碎后,與乳酸桿菌、枯草芽胞桿菌、哈茨木霉混合發酵的發酵物,其中該秸稈發酵物的水分含量為40%。采用蚯蚓糞肥與誘導液混合而成的添加物能夠促進白芨的原球莖的生長,同時在秸稈發酵物的包裹下,秸稈發酵物中的微生物活動使其溫度升高,濕潤環境、較高溫度使得白芨的假鱗莖吸收添加物中營養物質,其細胞分裂速度跟快,原球莖生長速度更快;同時為了避免秸稈發酵物較高溫度會會造成白芨的假鱗莖壞死的現象發生,本發明采用已經發酵了5天的秸稈發酵物,通過檢測,其內部溫度不超過20℃(春季時),其溫度能夠能夠促進假鱗莖中植物細胞的蘇醒,促進其細胞分裂形成原球莖,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秸稈發酵物的溫度的溫度慢慢降低,能促進原球莖的快速生長,并且,同時,乳酸桿菌、枯草芽胞桿菌、哈茨木霉的分解產物能促進原球莖的生長;2)原球莖分割,將原球莖切割成碎塊,用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消毒,并用蒸餾水清洗2次,然后放入擴大愈合培養基中培養3天,得到愈合的小原球莖;其中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乙醇的質量濃度為20%,乙酸的質量濃度為5%;所述的愈合培養基為每升溶液為含有蔗糖20g,甘氨酸2mg,肌醇100mg、激動素10mg、半胱氨酸1mg,維生素b10.5mg,生長素0.1mg、左旋龍腦20mg、瓊脂10g;溶劑為蒸餾水;使用該配方的愈合培養基能夠使得原球莖的切割部位能夠快速愈合;3)叢生芽培養,將小原球莖轉接至叢生芽培養基中培養20天,得到高為5~8cm的幼苗;所述的叢生芽培養基為每升溶液為含有蔗糖20g,甘氨酸2mg,肌醇100mg、6-芐氨基嘌呤1mg、半胱氨酸1mg、生長素0.1mg、瓊脂10g、活性炭40g;溶劑為蒸餾水;該培養基能夠使得小原球莖快速生出從生芽;4)煉苗,將步驟3)培養得到的叢生芽與叢生芽培養基移至光照條件下煉苗3天,煉苗的光照條件為光照時間11小時/天,光照強度3500lx;5)移栽至大田或者大棚中。實施例二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白芨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原球莖培養,將白芨的假鱗莖與添加物混合后裝入透氣袋中,然后置于已經發酵5天的秸稈發酵物中,培養79天得到原球莖;添加物為蚯蚓糞肥與誘導液的混合物,混合重量比100:25;誘導液為質量濃度為0.05%的吲哚乙酸溶液、0.1%的左旋龍腦、0.03%的6-芐氨基嘌呤的混合溶液;秸稈發酵物為:秸稈粉碎后,與乳酸桿菌、枯草芽胞桿菌、哈茨木霉混合發酵的發酵物,其中該秸稈發酵物的水分含量為50%。采用蚯蚓糞肥與誘導液混合而成的添加物能夠促進白芨的原球莖的生長,同時在秸稈發酵物的包裹下,秸稈發酵物中的微生物活動使其溫度升高,濕潤環境、較高溫度使得白芨的假鱗莖吸收添加物中營養物質,其細胞分裂速度跟快,原球莖生長速度更快;同時為了避免秸稈發酵物較高溫度會會造成白芨的假鱗莖壞死的現象發生,本發明采用已經發酵了5天的秸稈發酵物,通過檢測,其內部溫度不超過20℃(春季時),其溫度能夠促進假鱗莖中植物細胞的蘇醒,促進其細胞分裂形成原球莖,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秸稈發酵物的溫度的溫度慢慢降低,能促進原球莖的快速生長,并且,同時,乳酸桿菌、枯草芽胞桿菌、哈茨木霉的分解產物能促進原球莖的生長;2)原球莖分割,將原球莖切割成碎塊,用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消毒,并用蒸餾水清洗3次,然后放入擴大愈合培養基中培養5天,得到愈合的小原球莖;其中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乙醇的質量濃度為30%,乙酸的質量濃度為10%;所述的愈合培養基為每升溶液含有蔗糖20~30g,甘氨酸5mg,肌醇150mg、激動素15mg、半胱氨酸3mg,維生素b11mg,生長素0.3mg、左旋龍腦40mg、瓊脂15g;溶劑為蒸餾水;使用該配方的愈合培養基能夠使得原球莖的切割部位能夠快速愈合;3)叢生芽培養,將小原球莖轉接至叢生芽培養基中培養30天,得到高為5~8cm的幼苗;所述的叢生芽培養基為每升溶液含有蔗糖30g,甘氨酸5mg,肌醇150mg、6-芐氨基嘌呤3mg、半胱氨酸3mg、生長素0.3mg、瓊脂15g、活性炭80g;溶劑為蒸餾水;該培養基能夠使得小原球莖快速生出從生芽;4)煉苗,將步驟3)培養得到的叢生芽與叢生芽培養基移至光照條件下煉苗5天,煉苗的光照條件為光照時間14小時/天,光照強度4000lx;5)移栽至大田或者大棚中。實施例三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白芨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原球莖培養,將白芨的假鱗莖與添加物混合后裝入透氣袋中,然后置于已經發酵6天的秸稈發酵物中,培養7~9天得到原球莖;添加物為蚯蚓糞肥與誘導液的混合物,混合重量比100:20;誘導液為質量濃度為0.04%的吲哚乙酸溶液、0.08%的左旋龍腦、0.02%的6-芐氨基嘌呤的混合溶液;秸稈發酵物為:秸稈粉碎后,與乳酸桿菌、枯草芽胞桿菌、哈茨木霉混合發酵的發酵物,其中該秸稈發酵物的水分含量為45%。采用蚯蚓糞肥與誘導液混合而成的添加物能夠促進白芨的原球莖的生長,同時在秸稈發酵物的包裹下,秸稈發酵物中的微生物活動使其溫度升高,濕潤環境、較高溫度使得白芨的假鱗莖吸收添加物中營養物質,其細胞分裂速度跟快,原球莖生長速度更快;同時為了避免秸稈發酵物較高溫度會會造成白芨的假鱗莖壞死的現象發生,本發明采用已經發酵了5天的秸稈發酵物,通過檢測,其內部溫度不超過20℃(春季時),其溫度能夠能夠促進假鱗莖中植物細胞的蘇醒,促進其細胞分裂形成原球莖,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秸稈發酵物的溫度的溫度慢慢降低,能促進原球莖的快速生長,并且,同時,乳酸桿菌、枯草芽胞桿菌、哈茨木霉的分解產物能促進原球莖的生長;2)原球莖分割,將原球莖切割成碎塊,用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消毒,并用蒸餾水清洗3次,然后放入擴大愈合培養基中培養4天,得到愈合的小原球莖;其中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乙醇的質量濃度為25%,乙酸的質量濃度為7%;所述的愈合培養基為每升溶液為含有蔗糖25g,甘氨酸3mg,肌醇130mg、激動素12mg、半胱氨酸2mg,維生素b10.8mg,生長素0.2mg、左旋龍腦30mg、瓊脂12g;溶劑為蒸餾水;使用該配方的愈合培養基能夠使得原球莖的切割部位能夠快速愈合;3)叢生芽培養,將小原球莖轉接至叢生芽培養基中培養25天,得到高為5~8cm的幼苗;所述的叢生芽培養基為每升溶液為含有蔗糖25g,甘氨酸3mg,肌醇120mg、6-芐氨基嘌呤2mg、半胱氨酸2mg、生長素0.2mg、瓊脂13g、活性炭60g;溶劑為蒸餾水;該培養基能夠使得小原球莖快速生出從生芽;4)煉苗,將步驟3)培養得到的叢生芽與叢生芽培養基移至光照條件下煉苗4天,煉苗的光照條件為光照時間13小時/天,光照強度3800lx;5)移栽至大田或者大棚中。為了證明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本發明還提供了以下試驗例:實驗組:s1~s3分別為實施例一~實施例三公開的方法對白芨進行育苗;對照組:d1:使用專利號為cn201110175931.1的發明專利“一種快速繁殖白芨苗的方法”對白芨進行育苗,統計其芽高為8cm時的培育時間:試驗對象芽高為8cm時的培育時間(天)s152s251s353d1125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