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構樹種子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構樹具有速生、適應性強、分布廣、易繁殖、熱量高、輪伐期短的特點;其葉是很好的豬飼料,其韌皮纖維是造紙的高級原料,材質潔白,其根和種子均可入藥,樹液可治皮膚病,經濟價值很高。在每年10月份采集成熟的構樹果實,裝在桶內搗爛,進行漂洗,除去渣液,便獲得純凈種子,稍晾干即可干藏備用。
但由于構樹種子的種子顆粒小,種殼堅硬,種殼在種植過程中難以開裂,導致種子吸水較困難,使構樹種子在育苗過程中難以進行呼吸和吸收水分,進而導致構樹種子的萌發時間長,萌發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構樹種子的育苗方法,以提高構樹種子的萌發率,降低構樹種子所需的萌發時間。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如下:一種構樹種子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準備一種構樹育苗裝置,包括盛水機構和放置機構,所述盛水機構包括水槽和若干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固定安裝在水槽內,且相鄰分隔板與水槽圍成儲水槽;所述儲水槽的內壁上設有兩個豎直設置的導槽,且兩個導槽相對設置;每個所述導槽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設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內均安裝有壓簧,壓簧遠離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鎖珠;所述放置機構包括若干育苗桿和若干承接養料球的承料板,所述育苗桿安裝在儲水槽內,且育苗桿的兩端分別滑動安裝在導槽內,育苗桿的兩端能與鎖珠相抵;所述育苗桿上設有放置構樹種子的錐形孔,且錐形孔上端的直徑大于錐形孔下端的直徑;所述育苗桿的下表面設有若干刀刺;若干所述承料板分別固定安裝在儲水槽內,且承料板位于第二凹槽的下方;所述承料板上設有若干通孔,且通孔與錐形孔均位于同一豎直軸線上,且通孔的直徑大于錐形孔的最大直徑;
步驟2:向橡膠的球狀殼體內充入足量的營養液形成養料球;
步驟3:向各個儲水槽內加水,且使水的液面位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間;然后將步驟2中的養料球放置到承料板上,然后向每一個錐形孔中放置一顆構樹種子;
步驟4:按壓各個儲水槽內的育苗桿,育苗桿沿導槽向下移動,當育苗桿移動至第一凹槽處時,育苗桿的兩端對鎖珠進行擠壓,進而鎖珠被擠壓至第一凹槽內,此時壓簧被壓縮,育苗桿滑動至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間,此時構樹種子被水浸泡,靜置1~2h;
步驟5:將步驟4中的育苗桿滑動至第一凹槽的上方,育苗桿上的構樹種子被晾曬,繼續靜置2~3h;
步驟6:重復步驟4和步驟5,直到構樹種子的外殼破裂;
步驟7:調整儲水槽內的水的液面,使水的液面比第二凹槽高0.5~2cm,然后滑動育苗桿至第二凹槽處,第二凹槽處的鎖珠和壓簧對育苗桿進行支撐;此時構樹種子與水接觸處于濕潤狀態,構樹種子開始萌發;
步驟8:當步驟7中的構樹種子發芽至3~8cm時,繼續向下滑動育苗桿,使育苗桿下表面的刀刺刺破承料板上的養料球,養料球內的營養液進入到水中形成水培營養液;然后向上滑動育苗桿,使育苗桿與第二凹槽的鎖珠接觸,水培營養液為構樹種子的發芽提供養分。
基礎方案的原理及其優點:1、步驟1中采用了一種構樹育苗裝置,該裝置中采用了兩個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對儲水槽進行分段,第一凹槽以上的部分為構樹種子的晾曬區,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間的區域為構樹種子的浸泡區和濕潤保持區,第二凹槽以下為營養液放置區;該裝置中的育苗桿能在導槽中滑動,在構樹種子育苗過程時,靈活的滑動育苗桿,對儲水槽進行分段使用,以加快構樹種子的萌發速率;壓簧和鎖珠的設置,讓鎖珠既能對育苗桿進行支撐,又能讓育苗桿在較大的壓力作用下沿導槽滑動;整個水槽被分為若干個儲水槽,能將構樹種子進行分批次的萌發,還能不斷的調換各個構樹種子的位置,進而將同等生長程度的構樹種子放置在同樣的培養環境進行育苗;2、步驟2中,將營養液注入到橡膠的球狀殼體內,讓營養液保存到養料球中,便于投放到水中,同時養料球中存儲的營養液的量十分的精確,能保證最終獲得的水培營養液的濃度最適宜;3、步驟3中,將各個構樹種子放置在各個錐形孔中,便于對各個構樹種子進行單獨處理;4、步驟4中,先將育苗桿下移,使育苗桿滑動至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間的區域,讓構樹種子的外殼被水浸泡變軟,便于構樹種子的外殼開裂,同時構樹種子被浸泡后恢復活性,便于快速萌發;5、步驟5中,對構樹種子被晾曬,是構樹種子的外殼快速失水開裂,使構樹種子的外殼的透水性變強,構樹種子能更多的吸收水和空氣,恢復活性快速萌發;步驟6中,重復步驟4和步驟5,進而將使構樹種子的外殼反復的吸水和曬干,使外殼快速開裂,提高構樹種子的萌發效率,減少構樹種子所需的萌發的時間;6、步驟6中,下滑育苗桿至第二凹槽處,此時水與構樹種子接觸,且構樹種子未被水完全浸泡,整個構樹種子保持濕潤,進而讓構樹種子保持強的呼吸作用,快速的發芽和生根;7、步驟8的設置是因為在構樹種子利用本身的物質完成萌發后,營養物質減少,需要利用外在的養分讓構樹種子繼續生長;所以需要此時下移育苗桿,讓育苗桿下表面的刀刺刺破養料球,使養料球內的營養物質進入到水中,形成水培營養液,進而對構樹種子形成的幼苗繼續吸收養分,長成種苗。
綜上所述,本方法中使用了一種構樹育苗裝置,第一凹槽以上的部分為構樹種子的晾曬區,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間的區域為構樹種子的浸泡區和濕潤保持區,第二凹槽以下為營養液放置區,在構樹種子萌發時,能對構樹種子進行反復的浸泡,使構樹種子快速開裂,減少萌發所需的時間,進而提高萌發率;同時還可結合構樹種子的育苗階段,靈活的滑動育苗桿,對儲水槽進行分段使用,使構樹種子快速萌發形成構樹種苗。
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方案,步驟3中,將構樹種子放置到錐形孔中時,判斷構樹種子的發芽端和根系生長端,使構樹種子的發芽端朝上。通過上述設置,先判斷構樹種子的生長方向能保證最終構樹種子最終萌發出來的根部朝下,苗頭朝上,以保證構樹種子快速正常的生長。
優選方案二:作為優選方案一的優選方案,步驟8中,水培營養液中營養液與水的質量比例為1:293。通過上述設置,該比例為營養液與水的最佳比例,能讓構樹種苗快速的吸收水中的營養物質。
優選方案三:作為優選方案二的優選方案,步驟7中,水的液面比第二凹槽高1cm。通過上述設置,使構樹種子的下半部分被水培營養液浸泡,使構樹種子的根系部分快速的吸收水培營養液中的營養物質,同時使構樹種子的上部進行有氧呼吸,實現物質轉化,讓構樹種苗快速生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的構樹育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的構樹育苗裝置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水槽10、導槽101、第一凹槽111、第二凹槽121、壓簧131、鎖珠141、分隔板20、育苗桿30、錐形孔301、刀刺302、承料板40、通孔401、養料球50。
實施例涉及一種構樹育苗裝置基本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包括盛水機構和放置機構。
盛水機構包括水槽10和三個分隔板20,分隔板20與水槽10的連接處通過焊接實現固定,分隔板20將水槽10分割成從左至右的四個儲水槽;儲水槽的內壁上設有兩個豎直設置的導槽101,兩個導槽101相對。每個導槽101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設有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內均焊接有壓簧131,壓簧131遠離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的一端焊接有鎖珠141;上至下依次設置的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對儲水槽進行分段,第一凹槽111以上的部分為構樹種子的晾曬區,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之間形成的區域為構樹種子的浸泡區和濕潤保持區;育苗桿30能在導槽101中滑動,在構樹種子育苗過程時,靈活的滑動育苗桿30,對儲水槽進行分段使用,以加快構樹種子的萌發速率。
放置機構包括四個育苗桿30和四個承接養料球50的承料板40,育苗桿30滑動安裝在儲水槽內,育苗桿30的兩端分別滑動安裝在導槽101內,育苗桿30的左右兩端能與鎖珠141相抵;育苗桿30上設有放置構樹種子的錐形孔301,且錐形孔301上端的直徑大于錐形孔301下端的直徑,放置構樹種子從錐形孔301中漏下。育苗桿30的下表面設有若干刀刺302,四個承料板40的四周分別與水槽10和分隔板20焊接,承料板40位于第二凹槽121的下方;承料板40上設有若干通孔401,通孔401與錐形孔301的數量一致,且對應的通孔401與錐形孔301位于同一豎直軸線上;通孔401的直徑大于錐形孔301的最大直徑,且通孔401處安裝有橡膠墊,通孔401和橡膠墊的設置能有效的避免構樹種苗的根部被損傷;橡膠墊的上端高于承料板40,且該高出的高度與養料球50的半徑一致,橡膠墊的高度能避免養料球50從通孔401處掉出,還能讓刀刺302充分的刺穿養料球50。
本實施例中,操作時,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準備一種實施例中的構樹育苗裝置;
步驟2:向橡膠的球狀殼體內充入足量的營養液形成養料球50;
步驟3:向各個儲水槽內加水,且使水的液面位于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之間;然后將步驟2中的養料球50放置到承料板40上,然后判斷構樹種子的發芽端和根系生長端,使構樹種子的發芽端朝上,向每一個錐形孔301中放置一顆構樹種子;
步驟4:按壓各個儲水槽內的育苗桿30,育苗桿30沿導槽101向下移動,當育苗桿30移動至第一凹槽111處時,育苗桿30的兩端對鎖珠141進行擠壓,進而鎖珠141被擠壓至第一凹槽111內,此時壓簧131被壓縮,育苗桿30滑動至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之間,此時構樹種子被水浸泡,靜置1.5h;
步驟5:將步驟4中的育苗桿30滑動至第一凹槽111的上方,育苗桿30上的構樹種子被晾曬,繼續靜置2.5h;
步驟6:重復步驟4和步驟5,直到構樹種子的外殼破裂;
步驟7:調整儲水槽內的水的液面,使水的液面比第二凹槽121高1cm,然后滑動育苗桿30至第二凹槽121處,第二凹槽121處的鎖珠141和壓簧131對育苗桿30進行支撐;此時構樹種子與水接觸處于濕潤狀態,構樹種子開始萌發;
步驟8:當步驟7中的構樹種子發芽至5cm時,繼續向下滑動育苗桿30,使育苗桿30下表面的刀刺302刺破承料板40上的養料球50,養料球50內的營養液進入到水中形成水培營養液,此時培營養液中營養液與水的質量比例為1:293;然后向上滑動育苗桿30,使育苗桿30與第二凹槽121的鎖珠141接觸,水培營養液為構樹種子的發芽提供養分。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