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作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富鋅蓮子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蓮子的營養價值較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蓮子中的鈣、磷和鉀含量非常豐富,除可以構成骨骼和牙齒的成分外,還有促進凝血,使某些酶活化,維持神經傳導性,鎮靜神經,維持肌肉的伸縮性和心跳的節律等作用。豐富的磷還是細胞核蛋白的主要組成部分,幫助機體進行蛋白質、脂肪、糖類代謝,并維持酸堿平衡,對精子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蓮子有養心安神的功效。中老年人特別是腦力勞動者經常食用,可以健腦,增強記憶力,提高工作效率并能預防老年性癡呆的發生。蓮子心味道極苦,卻有顯著的強心作用,能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蓮心還有很好的去心火的功效,治療口舌生瘡,助于睡眠。蓮子有益心補腎、健脾止瀉、固精安神的作用,是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其市場需求量也逐年增加,栽培種植有良好前景。
為了滿足市場對蓮子的需求,應在大幅度提高單產的同時提高養分資源的利用效率。而目前農戶不合理的田間管理措施導致了籽蓮產量的限制,例如大量使用化學肥料導致土壤土質惡化,對灌水掌握不明確,既浪費了大量水資源,又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果,種植方法繁瑣,耗工耗時。而籽蓮本身對水量、肥料、溫度等條件要求又較高,因此若想進一步提高籽蓮產量需要更加精細的管理技術。
為此在現有情況下,針對籽蓮生產的主要限制因子,結合北方地區土壤特點,通過管理技術的優化,明確增產與增效的實現程度,以獲得高產高質的蓮子,提高種植的經濟收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高一種方法易于實現,成本低的富鋅蓮子栽培方法,其產量高,品質好,營養豐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富鋅蓮子栽培方法,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1)選種:選擇結實率高的種藕,種藕應頂芽完整,藕身健壯、兩節一芽、無病斑的主藕或子藕做種,做到隨挖隨栽;
(2)蓮田的選擇:利用低洼田、稻田均可種植(ph值6.5~7.5),結合整田,每畝施腐熟雞糞1000~1500kg,生石灰40~50kg;施基肥后,對田進行翻耕耙平,灌3~5cm淺水待播,以防長草,并方便播種后穩苗;
生石灰也是種藕的肥料,施入后不僅能凋節水土的酸堿度和使過于松軟的漚泥變得較堅實一些,有利于種藕的生長,而且還有預防藕蛆、腐敗病和水綿發生的作用;
(3)挖種定植:于4月初,將種藕挖出,按兩節一芽整理好,放入水中浸泡,防止表皮干燥,水分丟失,運送至整理好的蓮田,按每畝定植180~220株,株行距150~200厘米進行定植;
種藕在田間芽頭應走向均勻,栽種時一般采取斜植的方式,即藕頭入泥深,最后節微翹出泥面,前后與地平面成20℃~25℃的傾斜角。如此不僅可有效地防止地下莖抽出時露出泥外,而且可使藕身接近陽光提高自身溫度,促進早發。如果土壤粘重,藕頭栽植以后走莖伸長較為困難,則宜平植。
(4)調節水位:藕田不可斷水,水層深度應根據“淺-深-淺”的原則加以控制;栽種初期為提高地溫,促進發芽,田中水位在3~5cm,浮葉出現后保持在6~7cm,2~3片立葉時升至10cm;以后隨著氣溫的上升、蓮藕植株的長高,逐漸加深至20cm,最深可不超過30cm;藕把葉出現后,應在2~3天內將田水落淺到l0cm左右,最深不超過20cm,以促進結藕;此時若水位過深,則促使再生立葉和延遲結藕;整個生長時期要求水位漲落和緩,不能猛漲暴落,時旱時澇;在枯荷后,如留種到次年,應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層,以防土壤干裂,在寒冬凍壞地下莖;同時可避免干田后土塊變硬,難以挖起;
(5)除草:除草沒有時間限定,有草就除,除草時腳步要輕,以防踩傷地下莖,同時保護好梗、葉,以免弄折、損傷;
(6)追肥:在蓮藕立葉期、始花期和盛花期使用10ml注射器對植株注射富鋅液肥,注射部位在距離花朵5cm處,每隔10天注射一次,每次每株10ml,立葉期、始花期和盛花期每期注射2次,通過莖部注射,植物枝干吸收養分,滿足基本養分的同時能夠將無機元素轉化為易于植物吸收的有機元素,增強果實鋅含量;
上述富鋅液肥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制成:氨基酸20、硫酸鋅0.5、植物生長素1.2、活性鈣0.8、茶多酚0.05、水溶性磷3.2、螯合鉀0.6、溶劑(水)500;采用注射的方式進行養分供給,解決傳統根部、葉面施肥吸收率低的問題,利于鋅的轉化吸收,同時降低肥料的用量,解決土壤板結問題;施用成本低,對環境無污染;
(7)保葉摘葉:在籽蓮封行時摘除部分浮葉、枯黃的無花立葉,生長進入盛花期分1~2次摘除無花立葉,包括死蕾的立葉;采摘時,每采摘一個蓮蓬,隨手摘除同一節上的荷葉,直到8月下旬止;但分布稀疏的荷葉不要摘取。9月份后應保持綠葉,以促進籽粒飽滿和新藕形成。
(8)病蟲防治
危害籽蓮的主要病蟲害有:蓮紋夜蛾、蚜蟲、蓮腐敗病。
a、蓮紋夜蛾:一年發生4—5代,世代重疊,從五月中旬開始危害。主要是幼蟲蠶食蓮葉、花蕾和蓮蓬。初孵幼蟲群集在蓮葉背面,可將蟲口集中的葉片摘除包成團踩入泥中。藥劑防治可用甲腈菊脂1000倍或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噴殺;三齡后幼蟲分散取食,藥劑防治效果欠佳,可在田間管理和采蓮時人工捕捉;
b、蚜蟲:籽蓮整個生長期都受其危害,前期發生嚴重,多群聚在幼葉背面、幼嫩葉柄、花梗及花蕾上,吸取汁液,造成幼葉內卷、皺縮、枯死,花梗及葉柄畸形,花蕾凋萎。防治方法:用40%樂果1500倍液噴殺。
c、蓮腐敗病:腐敗病是籽蓮生產上的主要病害,發生面積大,危害嚴重。目前較有效的方法主要應采取預防為主,即來年準備種蓮的田塊在冬季灌水冬浸,栽蓮犁耙時畝用米樂爾2-3斤殺線蟲,5月中下旬-6月上旬用綠享一號3000倍液灌蔸4-5次。
(9)采收:當蓮蓬出現褐色斑紋,蓮子與蓮蓬孔格之間稍有分離,蓮子果皮帶紫色,為采收適期;蓮蓬的采收要成熟一致,采收一蓬,隔日采收一次。蓮子采摘時期一般從6月底~9月底可陸續采收。
上述富鋅液肥的制備方法如下:
(1)將硫酸鋅溶于基液中,在溫度53-55℃,自然ph值下自溶2小時,將自溶后的溶液的ph值調節至6-7,然后加入活性鈣和螯合鉀,在溫度55±2℃下水解20-24小時,得到鋅鈣水解液待用;
(2)將鋅鈣水解液投入反應釜中,打開蒸汽閥門,對反應釜進行升溫,控制反應溫度在60~75℃,保持15分鐘,再開啟反應釜進行攪拌,攪拌速度控制在260~280轉/分鐘,再從從高位槽加入水溶性磷和茶多酚,混合35分鐘,使各物料充分溶解混合;
(3)攪拌結束后,將反應釜內物料降至常溫,投入氨基酸和植物生長素,先攪拌10-15分鐘,然后升釜溫,控制溫度在70℃,在260~280轉/分鐘下連續攪拌20分鐘;
(4)將步驟(3)中的混合液進行過濾,得過濾液,即為富鋅液肥。
所述氨基酸優選為復合氨基酸,供給蓮子生長所需基本營養成分,確保植物健康生長。
鈣是調節細胞液ph值,穩定細胞內環境,防止有機酸在植物體積累而中毒,鈣促進植物對硝態氮的吸收;本申請選用活性鈣,其含有微量的天然礦物質鉀、鈉、鐵、錳、硅、磷、鋅等元素,在加工過程中被活化,成為優良的營養素。這些元素大部分具有生理功能,是酶和蛋白質系統的關鍵成份,對核酸激素、細胞膜等起著穩定或激活作用。促進植物對微量元素的吸收轉化。
使用本發明的籽蓮種植方法,畝產干通芯蓮100-120公斤,最高產量可達150公斤,并且含糖量高,口味甜美,品質優。同時種植全過程對環境無不良影響,在提高籽蓮產量和品質的前提下對種植土壤的理化性質也有較大改善,實現了綠色生態的種植理念。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科學的管理,能有效促進籽蓮的生長,提高鋅元素含量,提高品質;且栽培方便,成本低,產品綠色健康,營養豐富。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富鋅蓮子栽培方法,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1)選種:選擇結實率高的種藕,種藕應頂芽完整,藕身健壯、兩節一芽、無病斑的主藕或子藕做種,做到隨挖隨栽;
(2)蓮田的選擇:利用低洼田、稻田均可種植(ph值6.5~7.5),結合整田,每畝施腐熟雞糞1000~1500kg,生石灰40~50kg;施基肥后,對田進行翻耕耙平,灌3~5cm淺水待播,以防長草,并方便播種后穩苗;
生石灰也是種藕的肥料,施入后不僅能凋節水土的酸堿度和使過于松軟的漚泥變得較堅實一些,有利于種藕的生長,而且還有預防藕蛆、腐敗病和水綿發生的作用;
(3)挖種定植:于4月初,將種藕挖出,按兩節一芽整理好,放入水中浸泡,防止表皮干燥,水分丟失,運送至整理好的蓮田,按每畝定植180~220株,株行距150~200厘米進行定植;
種藕在田間芽頭應走向均勻,栽種時一般采取斜植的方式,即藕頭入泥深,最后節微翹出泥面,前后與地平面成20℃~25℃的傾斜角。如此不僅可有效地防止地下莖抽出時露出泥外,而且可使藕身接近陽光提高自身溫度,促進早發。如果土壤粘重,藕頭栽植以后走莖伸長較為困難,則宜平植。
(4)調節水位:藕田不可斷水,水層深度應根據“淺-深-淺”的原則加以控制;栽種初期為提高地溫,促進發芽,田中水位在3~5cm,浮葉出現后保持在6~7cm,2~3片立葉時升至10cm;以后隨著氣溫的上升、蓮藕植株的長高,逐漸加深至20cm,最深可不超過30cm;藕把葉出現后,應在2~3天內將田水落淺到l0cm左右,最深不超過20cm,以促進結藕;此時若水位過深,則促使再生立葉和延遲結藕;整個生長時期要求水位漲落和緩,不能猛漲暴落,時旱時澇;在枯荷后,如留種到次年,應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層,以防土壤干裂,在寒冬凍壞地下莖;同時可避免干田后土塊變硬,難以挖起;
(5)除草:除草沒有時間限定,有草就除,除草時腳步要輕,以防踩傷地下莖,同時保護好梗、葉,以免弄折、損傷;
(6)追肥:在蓮藕立葉期、始花期和盛花期使用10ml注射器對植株注射富鋅液肥,注射部位在距離花朵5cm處,每隔10天注射一次,每次每株10ml,立葉期、始花期和盛花期每期注射2次,通過莖部注射,植物枝干吸收養分,滿足基本養分的同時能夠將無機元素轉化為易于植物吸收的有機元素,增強果實鋅含量;
上述富鋅液肥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制成:氨基酸20、硫酸鋅0.5、植物生長素1.2、活性鈣0.8、茶多酚0.05、水溶性磷3.2、螯合鉀0.6、溶劑(水)500;采用注射的方式進行養分供給,解決傳統根部、葉面施肥吸收率低的問題,利于鋅的轉化吸收,同時降低肥料的用量,解決土壤板結問題;施用成本低,對環境無污染;
(7)保葉摘葉:在籽蓮封行時摘除部分浮葉、枯黃的無花立葉,生長進入盛花期分1~2次摘除無花立葉,包括死蕾的立葉;采摘時,每采摘一個蓮蓬,隨手摘除同一節上的荷葉,直到8月下旬止;但分布稀疏的荷葉不要摘取。9月份后應保持綠葉,以促進籽粒飽滿和新藕形成。
(8)病蟲防治
危害籽蓮的主要病蟲害有:蓮紋夜蛾、蚜蟲、蓮腐敗病。
a、蓮紋夜蛾:一年發生4—5代,世代重疊,從五月中旬開始危害。主要是幼蟲蠶食蓮葉、花蕾和蓮蓬。初孵幼蟲群集在蓮葉背面,可將蟲口集中的葉片摘除包成團踩入泥中。藥劑防治可用甲腈菊脂1000倍或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噴殺;三齡后幼蟲分散取食,藥劑防治效果欠佳,可在田間管理和采蓮時人工捕捉;
b、蚜蟲:籽蓮整個生長期都受其危害,前期發生嚴重,多群聚在幼葉背面、幼嫩葉柄、花梗及花蕾上,吸取汁液,造成幼葉內卷、皺縮、枯死,花梗及葉柄畸形,花蕾凋萎。防治方法:用40%樂果1500倍液噴殺。
c、蓮腐敗病:腐敗病是籽蓮生產上的主要病害,發生面積大,危害嚴重。目前較有效的方法主要應采取預防為主,即來年準備種蓮的田塊在冬季灌水冬浸,栽蓮犁耙時畝用米樂爾2-3斤殺線蟲,5月中下旬-6月上旬用綠享一號3000倍液灌蔸4-5次。
(9)采收:當蓮蓬出現褐色斑紋,蓮子與蓮蓬孔格之間稍有分離,蓮子果皮帶紫色,為采收適期;蓮蓬的采收要成熟一致,采收一蓬,隔日采收一次。蓮子采摘時期一般從6月底~9月底可陸續采收。
上述富鋅液肥的制備方法如下:
(1)將硫酸鋅溶于基液中,在溫度53-55℃,自然ph值下自溶2小時,將自溶后的溶液的ph值調節至6-7,然后加入活性鈣和螯合鉀,在溫度55±2℃下水解20-24小時,得到鋅鈣水解液待用;
(2)將鋅鈣水解液投入反應釜中,打開蒸汽閥門,對反應釜進行升溫,控制反應溫度在60~75℃,保持15分鐘,再開啟反應釜進行攪拌,攪拌速度控制在260~280轉/分鐘,再從從高位槽加入水溶性磷和茶多酚,混合35分鐘,使各物料充分溶解混合;
(3)攪拌結束后,將反應釜內物料降至常溫,投入氨基酸和植物生長素,先攪拌10-15分鐘,然后升釜溫,控制溫度在70℃,在260~280轉/分鐘下連續攪拌20分鐘;
(4)將步驟(3)中的混合液進行過濾,得過濾液,即為富鋅液肥。
對比例1:
以傳統蓮子種植方法進行種植,對比例采用市售鋅肥,鋅含量≥20%,對比例1施肥方法:直接水中施肥,分別在立葉期、始花期、盛花期及采摘后期各施一次。
按照實施例1和對比例1蓮子種植方法,在相同的地區,種植相同的蓮子品種,實施例1和對比例1蓮子的種植效果見表1。
待果實成熟時,分別檢測含鋅量,具體數據如下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