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植物的繁殖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加拿大紅葉紫荊的嫁接繁殖方法,屬于植物繁殖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加拿大紅葉紫荊也叫紫葉加拿大紫荊,豆科紫荊屬,屬于落葉灌木,小喬木。樹高6至9米,冠幅8至11米,春、夏、秋三季葉色均為紫紅色,嫩梢一直呈瑰麗的紅色,葉片心型,基部楔形,先花后葉,雌雄同株。其葉子比紫荊大,具有花期長、花量大、開花稠密的特點。它是加拿大紫荊的變種,和我國紫荊是一個屬性,但比中國紫荊耐寒,耐堿鹽,是一種新品高檔彩葉苗木。喜排水良好的深層土壤,花期長達3個月。其抗逆性強,幾乎無病蟲害,花冠扁平,圓形,紅紫色,叢生或呈總狀花序,花簇繁茂奪目。適應(yīng)性強,適合中國大部地區(qū)種植。
在歐洲、亞洲等地區(qū),加拿紅葉紫荊因適應(yīng)性廣、耐粗放管理、色彩亮麗、病蟲害極少等諸多優(yōu)點,而被廣泛用于公園、高檔小區(qū)、園林會所等地,因此是城市公園及庭院綠化的首選品種。是園林工程不可缺少的新品彩葉苗木品種,近年來市場前景極為火爆。
目前加拿大紅葉紫荊主要是通過嫁接方法進行繁殖,嫁接時間一般都在6月底左右,將加拿大紅葉紫荊的接穗插入作為砧木的巨紫荊,處理手法簡單,但是成活率卻不高。不能實現(xiàn)加拿大紅葉紫荊大規(guī)模繁殖的要求。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成活率的加拿大紅葉紫荊的嫁接繁殖方法。
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xiàn)的:
加拿大紅葉紫荊的嫁接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嫁接時間選擇為3月底,這段時間氣溫回暖,適合樹木的生長。先將切刀消毒、選擇接穗長度為4-5cm,保留1至2個芽,將接穗芽的兩個側(cè)面下端切出兩個楔形斜面,深達木質(zhì)部,長約2cm,削面要平整光滑。并將接穗基部蘸上500-600mg/l的生長素,進行嫁接。
步驟二:選擇直徑0.5cm左右的巨紫荊作為砧木,剪砧高度為離地面8cm,便于捆綁。用切刀在砧木切面上1/3處橫切一刀,快速將削整好的接穗,插入砧木中,接穗斜面一側(cè)與砧木對齊,如果接穗芽片寬度比砧木方塊更寬,則將接穗削到與砧木平齊。
步驟三:用黑色絲帶將砧木與接穗連接處從上而下綁縛緊密。隨即將砧木上的嫩梢打掉,及時抹芽,澆透水,注意維護。
更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生長素為萘乙酸。
本方法在傳統(tǒng)嫁接方法上,加入了對生長素的利用,并通過選擇更適合的時間進行嫁接,通過芽接的方法使接穗和砧木緊密聯(lián)合,在生長素的促進下,確保了加拿大紅葉紫荊嫁接的成活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加拿大紅葉紫荊的嫁接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嫁接時間選擇為3月底,這段時間氣溫回暖,適合樹木的生長。先將切刀消毒、選擇接穗長度為4-5cm,保留1至2個芽,將接穗芽的兩個側(cè)面下端切出兩個楔形斜面,深達木質(zhì)部,長約2cm,削面要平整光滑。并將接穗基部蘸上500-600mg/l的生長素萘乙酸,進行嫁接。
步驟二:選擇直徑0.5cm左右的巨紫荊作為砧木,剪砧高度為離地面8cm,便于捆綁。用切刀在砧木切面上1/3處橫切一刀,快速將削整好的接穗,插入砧木中,接穗斜面一側(cè)與砧木對齊,如果接穗芽片寬度比砧木方塊更寬,則將接穗削到與砧木平齊。
步驟三:用黑色絲帶將砧木與接穗連接處從上而下綁縛緊密。隨即將砧木上的嫩梢打掉,及時抹芽,澆透水,注意維護。
盡管這里參照本發(fā)明的解釋性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描述,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方式,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應(yīng)該理解,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可以設(shè)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
本技術(shù):
公開的原則范圍和精神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