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泥鰍捕撈網具,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泥鰍無土養殖時的泥鰍捕撈網,屬于水產動物捕撈網具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捕撈魚、蝦、蟹的捕撈網,以及用于漁業生產的主要以撩網、棍網、推網、拱兜網、地網、插網、搶網、粘網、拉網、流網、拖網、打網、旋網、張網、釣鉤、扒蚶篙、撈罾、箔、河圍網、劃網、抄網、呼網、掛網、溜箔網、蟹簍、蟹倒子等為主。但是這種捕撈工具存在捕撈量少,且過夜捕勞必須要人守護,浪費大量人力勞力,因此急需要一種捕撈量的工具。
而人們捕捉泥鰍時,根據泥鰍喜歡穴居或者鉆入至淤泥里的習性,一般是使用端網捕捉,但由于泥鰍喜歡生活在雜草叢生、亂石較多的水域地區,特別喜歡穴居,或鉆入淤泥里,所以使用端網捕捉泥鰍存在著勞動強大,捕泥鰍少,捕泥鰍效果差的缺陷。
隨著捕魚業的發展,人們在生產中開始采用了地籠捕撈泥鰍,但是市面上銷售和使用的地籠在無土養殖泥鰍時使用并不方便,尤其是在循環水無土養殖泥鰍時,由于循環水的流動性比較大,一般的地籠會隨著水流而移動,因此,捕獲泥鰍的量不高。且普通的地籠不能拆分,使用時要將整一個捕捉籠一起使用,捕捉泥鰍時很不便利。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泥鰍無土養殖,擺放穩固、捕捉地固定、方便拆分、操作簡便且捕捉量大、提高捕獲泥鰍成活率的泥鰍捕撈籠。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泥鰍無土養殖中的泥鰍捕撈籠,包括中間的收集籠以及兩側的誘捕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籠包括一個金屬框架,所述框架形成了頂面、底面、前表面、后表面、左表面、右表面,其中,所述頂面、底面、前表面、后表面上圍有尼龍網,所述左表面、右表面構成了收集籠的入口,在所述入口中放置錐形套網,所述錐形套網由鐵絲框架和外部的網片構成,其包括大口徑入口和小口徑出口,所述大口徑入口的框邊與收集籠入口的框邊通過連接件連接,所述小口徑出口設置在收集籠內,在所述收集籠底部放置誘餌盤,在所述誘餌盤內放置用于引誘泥鰍的餌料;
所述誘捕籠包括多個并排布置的矩形骨架,所述多個并排布置的矩形骨架通過拉繩依次串接起來,所述矩形骨架除與所述收集籠相連接的一面外都包裹有雙層網,所述雙層網的尾部與拉繩用皮筋扎緊,在所述雙層網上設置有若干個進入口,在所述進入口對應的內層網中設置有由尼龍網編織而成的圓錐形進入通道,在未包裹雙層網的骨架上設置有插接桿,在所述收集籠的框架上設置有與所述插接桿相配合的插槽,所述收集籠與所述誘捕籠由四個可調固定件連接固定;
在所述收集籠的底面上連接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一配重塊,所述配重塊呈棱臺型,在所述配重塊頂部設置有4個連接環,所述連接環的一端與配重塊固定連接,所述連接環的另一端與所述收集籠的底面扣接,在所述配重塊下端部設置有三根支撐桿,所述支撐桿與設置在所述配重塊內部的橫桿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可插入泥鰍無土養殖池塘底部相配合的孔內。
進一步地,所述配重塊由混凝土材料預制而成。
進一步地,在所述收集籠的頂面上連接有透氣籠,所述透氣籠包括四根豎立的圓柱形浮桿,所述圓柱形浮桿一端與所述收集籠頂面連接,另一端與高密度聚乙烯浮管固定連接,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浮管圍成了一個浮框,所述浮桿由網片包裹,在所述浮框內設置有尼龍網,所述尼龍網上開設有一投餌門,所述透氣籠呈漂浮狀,且其上部露出水面。
進一步地,所述誘捕籠的矩形骨架為2個,所述雙層網上的進入口對稱設置,所述進入口為6個。
進一步地,所述可調固定件由可調固定扭動片、調節齒、調節固定座、調節螺桿、調節螺帽、調節固定座腔組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的泥鰍捕撈籠是用于泥鰍無土養殖中捕獲泥鰍的工具,其設置有包括連接環、配重塊以及支撐桿的固定裝置,將收集籠固定在泥鰍無土養殖池中,雖然循環水養殖中,水流比較大,由于其固定裝置,利用支撐桿插入池塘底部相配合的孔內,能牢牢的將泥鰍捕撈籠固定在一個捕獲位置,使其不會隨意移動。
其次,該泥鰍捕撈籠還包括收集籠和誘捕籠,收集籠和誘捕籠是可以拆卸的,利用誘捕籠上的插接桿插入收集籠上的插槽內,使收集籠與誘捕籠左右固定,再用可調固定件將其上下連接,使用時,將誘捕籠固定在收集籠的左右兩側,增加了誘捕泥鰍的量,不使用或者少量捕撈時,可以拆開左右的誘捕籠,這樣拆接方便,操作簡單,可以根據不同需求來調整泥鰍捕撈籠。
另外,本發明的泥鰍捕撈籠還設置有透氣籠,該透氣籠與收集籠固定連接,其上部分露出水面,可以使捕撈籠內的泥鰍獲得更多的氧氣,滿足捕獲泥鰍的氧氣需求,且在透氣籠頂部設置有投餌門,可以根據誘餌料的多少來定期進行添加,從而加大了對泥鰍的引誘能力,大大提高了泥鰍的捕捉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泥鰍捕撈籠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泥鰍無土養殖中的泥鰍捕撈籠,包括中間的收集籠1以及兩側的誘捕籠2,所述收集籠1包括一個金屬框架3,所述框架3形成了頂面、底面、前表面、后表面、左表面、右表面,其中,所述頂面、底面、前表面、后表面上圍有尼龍網,所述左表面、右表面構成了收集籠的入口,在所述入口中放置錐形套網4,所述錐形套網4由鐵絲框架和外部的網片構成,其包括大口徑入口5和小口徑出口6,所述大口徑入口5的框邊與收集籠入口的框邊通過連接件連接,所述小口徑出口6設置在收集籠1內,在所述收集籠1底部放置誘餌盤7,在所述誘餌盤7內放置用于引誘泥鰍的餌料。
所述誘捕籠2包括多個并排布置的矩形骨架8,比如,所述誘捕籠的矩形骨架為2個,或者可以依照養殖面積來調整,設置更多的矩形骨架,所述多個并排布置的矩形骨架8通過拉繩9依次串接起來,所述矩形骨架8除與所述收集籠1相連接的一面外都包裹有雙層網,所述雙層網的尾部與拉繩9用皮筋扎緊,在所述雙層網上設置有若干個進入口10,所述雙層網上的進入口對稱設置,比如所述進入口為6個,為了增加誘捕量,可以根據矩形骨架的數量來進行調整,增加進入口的數量。在所述進入口10對應的內層網中設置有由尼龍網編織而成的圓錐形進入通道,在未包裹雙層網的骨架上設置有插接桿,在所述收集籠的框架上設置有與所述插接桿相配合的插槽,所述收集籠1與所述誘捕籠2由四個可調固定件連接固定,所述可調固定件由可調固定扭動片、調節齒、調節固定座、調節螺桿、調節螺帽、調節固定座腔組成。使用時,可將誘捕籠擺放到收集籠的兩側,將誘捕籠的插接桿插入插槽內,使誘捕籠與收集籠左右固定,再用可調固定件將其上下連接固定,構成了整個泥鰍捕撈籠,加大了泥鰍誘捕量。
另外,在所述收集籠1的底面上連接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一配重塊11,所述配重塊由混凝土材料預制而成。所述配重塊呈棱臺型,在所述配重塊頂部設置有4個連接環12,所述連接環12的一端與配重塊11固定連接,所述連接環12的另一端與所述收集籠1的底面扣接,在所述配重塊11下端部設置有三根支撐桿13,所述支撐桿13與設置在所述配重塊11內部的橫桿14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13可插入泥鰍無土養殖池塘底部相配合的孔內。
在所述收集籠1的頂面上連接有透氣籠15,所述透氣籠15包括四根豎立的圓柱形浮桿16,所述圓柱形浮桿16一端與所述收集籠1頂面連接,另一端與高密度聚乙烯浮管17固定連接,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浮管17圍成了一個浮框,所述浮桿16由網片包裹,在所述浮框內設置有尼龍網,所述尼龍網上開設有一投餌門,所述透氣籠呈漂浮狀,且其上部露出水面,這樣捕獲到的泥鰍游到水面上,使泥鰍獲得更多的氧氣,提高泥鰍的成活率。
該泥鰍捕撈籠用于泥鰍無土養殖中,使用時,先將誘餌盤放置在收集籠底面上,再將錐形套網放入收集籠內,錐形套網的大口徑入口的框邊與收集籠入口的框邊通過連接件連接固定,該連接件可以為鐵絲、繩索,或者扣環,小孔徑出口在收集籠內,然后將誘捕籠擺放到收集籠的兩側,將誘捕籠的插接桿插入插槽內,使誘捕籠與收集籠左右固定,再用可調固定件將其上下連接固定,緊接著,將固定裝置上的連接環扣接在收集籠的底面,將支撐桿插入泥鰍無土養殖池內相配合的孔中進行固定,這樣,整個泥鰍捕撈籠就安裝固定好了,泥鰍通過誘捕籠兩側的進入口進入,通過圓錐形進入通道進入誘捕籠內,圓錐形進入通道構成了倒須門,泥鰍只能進不能出,泥鰍通過錐形套網進入到收集籠內,同樣錐形套網構成了第二倒須門,泥鰍也只能進不能出,最終泥鰍都被集中到收集籠中,如果誘餌缺少或者沒有時,可以打開投餌門補充餌料,泥鰍捕獲結束后,將可調固定件解開,再將插接桿移出,然后拔出支撐桿,將連接環解開,拆開連接件取出錐形套網,取出收集籠內的泥鰍即可。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若干實施方式中的一種,并非對本發明構思的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涉及思想的前提下,本領域中的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