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黑木耳采集,尤其涉及一種黑木耳采摘的裝置。
背景技術:
1、生長中的黑木耳子實體,顏色深褐,耳片邊緣內卷,有彈性,耳根扁寬。隨著耳芽逐漸長大,耳片顏色逐漸變淺,耳片舒展變軟,肉質肥厚,耳根收縮變細,而且子實體腹面(光面)開始產生白色粉末狀擔孢子,表明黑木耳子實體已經成熟,應及時采收。一般在雨后天晴或暫停人工噴水后,待木耳晾至半干(耳片已干,耳基尚潤)時采摘,最好是在耳片全干,晴天晨露未干時采摘。過干時,則應先噴水,讓耳片稍潤后再采摘,否則容易弄碎耳片,造成損失。目前在采摘木耳時,通常需要采摘人員用手將整朵木耳連同耳基一起捏住,稍微扭動一下,即可將木耳完整地采摘下來,通過人工對黑木耳進行長時間采摘時,不僅采摘效率低,而且容易使采摘人員的手臂產生疲勞。
2、現有技術中,專利(cn216058570u)提到一種黑木耳采摘裝置,其組成包括:套筒、支撐架和控制箱,套筒為空心柱形結構,且套筒的內壁與支撐架固定連接,兩個支撐架與滾動軸承的外環面固定連接,滾動軸承的內環面與轉軸的軸面固定連接,轉軸的頂部與圓盤底部的圓心垂直連接,圓盤的頂部圓心位置垂直連接有定位桿,甜筒的外壁上連接有控制箱;轉軸的軸面上固定連接有大齒輪,提高了采集效率。
3、但在上述的現有技術中,收集黑木耳時,需要人工將菌袋放入套筒的內部,十分麻煩。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黑木耳采摘的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收集黑木耳時,需要人工將菌袋放入套筒的內部,十分麻煩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黑木耳采摘的裝置,包括圓管和采集機構,所述采集機構包括中心軸、電機、螺旋扇葉、切刀、連接管、連接塊和固定組件,所述圓管的表面均勻設置有若干圓孔,所述連接塊與所述圓管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圓管的上方,所述連接管與所述圓管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圓管的下方,所述電機與所述連接塊固定連接,并位于連接塊的上方,所述中心軸與所述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圓管和所述連接管的內部,所述切刀與所述中心軸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圓管的內部,所述螺旋扇葉與所述中心軸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連接管的內部,所述固定組件設置在所述圓管的兩側。
3、其中,所述固定組件包括兩個伸縮桿、兩個彈簧和兩個固定環,兩個所述伸縮桿分別與所述連接管和所述連接塊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圓管的兩側,兩個所述固定環與兩個所述伸縮桿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伸縮桿的一側,兩個所述彈簧套設在對應的所述伸縮桿的表面。
4、其中,所述切刀呈l形設置,且所述切刀的一側面與所述圓管的側壁接觸。
5、其中,所述黑木耳采摘的裝置還包括收集機構,所述收集機構包括殼體、收集盒、把手和封閉組件,所述殼體與所述連接管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連接管的下方,所述收集盒與所述殼體滑動連接,并位于所述殼體的內部,所述把手與所述收集盒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收集盒的一側,所述封閉組件設置在所述殼體的上方。
6、其中,所述封閉組件包括固定塊、卡塊和擋板,所述固定塊與所述殼體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殼體的上方,所述卡塊與所述固定塊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固定塊的一側,所述擋板的一端與所述卡塊轉動連接,并套設在所述卡塊的表面,所述擋板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收集盒的一側。
7、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黑木耳采摘的裝置,所述圓管的表面均勻設置有若干圓孔,所述連接塊與所述圓管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圓管的上方,所述連接管與所述圓管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圓管的下方,所述電機與所述連接塊固定連接,并位于連接塊的上方,所述中心軸與所述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圓管和所述連接管的內部,所述切刀與所述中心軸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圓管的內部,所述螺旋扇葉與所述中心軸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連接管的內部,所述固定組件設置在所述圓管的兩側,將所述固定組件卡在菌袋的兩側,將所述圓管按在菌袋表面,使得黑木耳穿過所述圓孔,所述電機調動所述中心軸,所述中心軸帶動所述切刀,將黑木耳切下,所述螺旋扇葉轉動,將黑木耳帶動到所述連接管內,操作簡單,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性。
1.一種黑木耳采摘的裝置,包括圓管,其特征在于,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采摘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采摘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采摘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黑木耳采摘的裝置,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