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水族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進水除油膜器。
背景技術:
1、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告號為“cn218649777u”,專利名稱為“一種帶有除油膜模塊的進水裝置”,其公開了通過除油膜模塊分別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配合,形成分段式組裝的結構。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由于收集器(也可以稱為浮頭)為套設在殼體上,如果需要進行收集器的清洗,需要將整個裝置從魚缸中取出,操作較為繁瑣。故,急需本領域技術人員改進相關的結構,使得收集器更加便于安裝、拿取。
技術實現思路
1、因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如何使得收集器更加便于安裝、拿取的問題。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進水除油膜器,包括:
2、第一管道;
3、第二管道;
4、連接件,連接件設有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連通;
5、浮頭組件,浮頭組件部分延伸至第二腔室,浮頭組件相對于第二腔室垂直上下運動;
6、調節機構,調節機構調節第二管道與第一管道之間的流量。
7、浮頭組件外置,使得浮頭組件的安裝更換更為方便,通過調節機構可以進行流量的調節,當外部過濾泵進行作業時,魚缸內的水通過第二管道、第一管道流入至外部過濾桶,同時魚缸內的油膜也通過浮頭組件進入至第二腔室進入至外部過濾桶。
8、其中,調節機構包括檔位件,檔位件容置于第一腔室,檔位件相對于第一腔室為轉動連接,檔位件設有第一通孔以及遮擋部,第一腔室設有第二通孔,第一狀態,第一通孔與第二通孔連通;第二狀態,遮擋部封閉第二通孔。
9、檔位件的設置,相對于閥芯結構,此種結構調節更為方便,通過轉動檔位件即可實現流量調節效果。根據不同的流量,可以調節除油膜的速率。
10、其中,檔位件設有驅動部,驅動部穿過連接件延伸至外部。
11、驅動部的設置,使得操作更為方便,可以實現快速調節的效果。
12、其中,驅動部表面設有若干個耐磨筋。
13、耐磨筋提高操作的便捷性,便于操作。
14、其中,接頭,接頭連通第一腔室與第一管道;或接頭連通第一腔室與第二管道;或接頭連通第一管道與第二管道。
15、當不需要進行油膜處理,僅需要實現進水功能,可以將浮頭組件與連接件拆除,僅通過接頭實現第一管道與第二管道之間的連接固定,即可實現進水效果。此種結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制造商可以根據不同的功能搭配出多種方案,給予客戶多種組合選擇。
16、其中,連接件包括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配合形成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
17、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的配合,降低加工難度,使得加工更為方便。
18、其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二者其一設有凸起,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二者另一設有與凸起配合的凹槽。
19、凸起與凹槽的配合,實現了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之間的連接固定效果,此處連接固定方式為過盈配合,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螺栓連接或螺紋連接。
20、其中,第一腔室一端與第一管道連接,接頭連通第一腔室另一端與第二管道。
21、其中,第一管道與第一腔室之間設有密封件。
22、密封件的設置,提高密封效果,提高換水效率。
23、其中,接頭為快速插拔結構或螺紋連接結構。
24、接頭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調整。
1.一種進水除油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進水除油膜器,其特征在于,調節機構包括檔位件,檔位件容置于第一腔室,檔位件相對于第一腔室為轉動連接,檔位件設有第一通孔以及遮擋部,第一腔室設有第二通孔,第一狀態,第一通孔與第二通孔連通;第二狀態,遮擋部封閉第二通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進水除油膜器,其特征在于,檔位件設有驅動部,驅動部穿過連接件延伸至外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進水除油膜器,其特征在于,驅動部表面設有若干個耐磨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進水除油膜器,其特征在于,連接件包括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配合形成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進水除油膜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二者其一設有凸起,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二者另一設有與凸起配合的凹槽。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進水除油膜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接頭,接頭連通第一腔室與第一管道;或接頭連通第一腔室與第二管道;或接頭連通第一管道與第二管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進水除油膜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腔室一端與第一管道連接,接頭連通第一腔室另一端與第二管道。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進水除油膜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管道與第一腔室之間設有密封件。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進水除油膜器,其特征在于,接頭為快速插拔結構或螺紋連接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