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生態修復及城市綠化,具體為一種可組合式綠化墻。
背景技術:
1、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綠化的需求日益增強,它不僅能凈化空氣,還具有視覺美化作用。然而,許多忙碌的都市人缺乏足夠的時間和專業知識來維護植物的健康生長。傳統的植物墻灌溉系統往往依賴于手動澆水或固定的灌溉系統,這既不方便,也容易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2、因此,開發一種能夠輕松灌溉植物、結構靈活且易于組合的綠化墻系統成為了當前的需求。
3、比如現有中國專利(公告號為:cn209314385u)的專利說明書公開了一種可組合式綠化墻,包括板體、土壤承納盒;其中,板體的一側面上設有上端開口的土壤承納盒,板體上設有錨桿螺栓孔,且板體邊緣遍布咬合凸起和咬合凹槽,咬合凸起、咬合凹槽位于所述板體兩相對方向的邊緣上。
4、然而在實施相關技術中發現上述設計的一種可組合式綠化墻存在以下問題:該裝置在日常使用過程中,雨水不夠充足的情況下,需要人為的去頻繁的進行澆水,才能使綠化墻上的植物得以存活,這樣不僅費時費力,還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資源,容易造成資源浪費。
5、鑒于此,提供一種可組合式綠化墻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組合式綠化墻,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可組合式綠化墻,包括墻體和主種植槽,所述主種植槽的邊緣位置固定安裝有護欄,用于節省人力和水資源的水循環組件,所述水循環組件包括固定安裝在墻體的前側的收集箱,所述墻體的內部開始有容納腔,所述墻體的后端固定安裝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外壁上連接有輸水管,所述輸水管的頂端固定連接有滴水環管,所述滴水環管的前側連接有直滴管,所述直滴管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回流管。
3、進一步地,所述滴水環管的底面上沿其中周長方向等間距開設多個滴孔,所述直滴管的底面上同樣均勻開設有多個滴孔。
4、進一步地,所述墻體的外壁前側安裝有多個副種植槽,多個所述副種植槽同時處于直滴管的下方,所述滴水環管處于護欄的正上方。
5、進一步地,所述護欄的內部開設有通槽,所述護欄的頂面上固定安裝有第一過濾網,所述收集箱的內壁底部設置導流坡,所述導流坡與容納腔貫穿連接,所述收集箱的頂面上固定安裝有第二過濾網。
6、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過濾網呈傾斜狀態固定安裝在護欄的頂面上,所述第二過濾網同樣呈傾斜狀態安裝在收集箱的頂面上。
7、進一步地,所述墻體的內部固定安裝有三個支撐柱,所述墻體的右側開設有對接槽,所述墻體的左側固定安裝有對接塊,所述墻體的頂面上固定安裝有支撐塊,所述支撐塊的另一側固定連接在滴水環管的外壁上。
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通過設置水循環組件使裝置可以通過接收雨水來對綠化墻上的植物進行澆水,這種設置不僅避免了不必要的水資源浪費,并且減小了人力消耗,同時對植物的澆灌還更加均勻。
10、2、通過安裝第一過濾網和第二過濾網,則使得落葉等物品不會輕易進入容納腔的內部,也就使得輸水管不容易被堵塞,保證了裝置使用的穩定性,通過設置第一過濾網和第二過濾網都是傾斜狀態,使得第一過濾網和第二過濾網的頂面不容易堆積落葉,避免了第一過濾網和第二過濾網表面的孔洞被堵塞。
1.一種可組合式綠化墻,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組合式綠化墻,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環管(12)的底面上沿其中周長方向等間距開設多個滴孔,所述直滴管(14)的底面上同樣均勻開設有多個滴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組合式綠化墻,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1)的外壁前側安裝有多個副種植槽(5),多個所述副種植槽(5)同時處于直滴管(14)的下方,所述滴水環管(12)處于護欄(3)的正上方。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組合式綠化墻,其特征在于:所述護欄(3)的內部開設有通槽(17),所述護欄(3)的頂面上固定安裝有第一過濾網(4),所述收集箱(6)的內壁底部設置導流坡(18),所述導流坡(18)與容納腔(16)貫穿連接,所述收集箱(6)的頂面上固定安裝有第二過濾網(7)。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可組合式綠化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濾網(4)呈傾斜狀態固定安裝在護欄(3)的頂面上,所述第二過濾網(7)同樣呈傾斜狀態安裝在收集箱(6)的頂面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組合式綠化墻,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三個支撐柱(19),所述墻體(1)的右側開設有對接槽(8),所述墻體(1)的左側固定安裝有對接塊(9),所述墻體(1)的頂面上固定安裝有支撐塊(13),所述支撐塊(13)的另一側固定連接在滴水環管(12)的外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