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生物活性有機肥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農用肥料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有機肥市場上出現的各種有機肥,其中有一代表性的“特力活性有機肥”,是北京生產的有影響活性有機肥。但仔細推敲其內涵,方知它并非純的活性有機肥,而是與化肥結合,增加營養含量。實際上是一種復合有機肥。這種有機肥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對畜禽的飼料需要的綠色有機肥,蔬菜、水果、糧食等作物均需要純有機肥,也就是綠色有機肥。北京生產的特力牌活性有機肥,是含有大量化肥,增加其肥力,表面看實驗性增產效果不錯,但今后在消除蟲害、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所不容。蔬菜、水果和糧食作物上市前經檢驗化肥超標,是不準上市銷售和對外出口貿易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生物活性有機肥的生產方法,以解決目前肥料的缺點。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一、半固體原菌種的發酵(i)發酵劑菌株選擇,來源中科院普通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菌種目錄,固氨菌(Azotobactere Chroococcum Beijrinck)1.213,培養基3,30℃;解磷菌(Bacillus meqaterium de Bcry).1.223培養基2,30℃,或pseudomonas fluorescens(Treveisan Miqula)1.867,培養基2,30℃解鉀菌(Bacillus mucilaginasus Krasil’nikov)1.1 53,培養基2,30℃;
(ii)上述發酵菌株擴大培養第一步、按菌種目錄的培養基配方配制原菌種斜面培養基,30℃培養24-48小時;第二步、配制一級擴大液體培養基,該斜面培養基不加瓊脂,滅菌、接種,搖床振蕩培養24-48小時;第三步配制二級液體培養基,滅菌、接種,搖床振蕩培養24-48小時;第四步配制半固體培養基,麥皮粉4份,玉米粉1份,豆粉0.5份,含水量100份,調pH=7.2-7.4,滅菌,接種,攪拌培養24-48小時;第五步、鏡檢,合格,備用;二、固體生產菌株的培養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機肥原料泥炭、雞糞備用;第二步、等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機肥原料的發酵溫度降至40-45℃時,將上述半固體原菌種接種到該備用原料中,按種量為5-15%;第三步、控制溫度在25-30℃,濕度35-45%,翻動發酵,加以通風,發酵溫度在第二天至第三天是高峰,第四天降低,直至20-25℃左右,發酵5-7天止;第四步、鏡檢微生物菌數含量,通常在5-7億個/克以上,合格,備用;三、進行二次固體發酵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機肥原料即泥炭和雞糞,備用;
第二步、將上述制備的固體生產菌株接種到該備用的除臭的有機肥原料中,按種量5-15%;第三步、溫度控制在25-30℃,濕度在35-45%;翻動發酵加以通風;發酵至5-7天;第四步、鏡檢,微生物菌數含量在3-5億個/克干土左右,分裝,入庫。
本發明的功能與作用1)作物土壤施入生物活性有機肥后,在條件適宜時,有機肥中含有大量活性微生物,如固氨菌、解磷菌、解鉀菌等,在我們大量試驗數據中表現出依據他們的生命活動,促進有機或無機物質的礦化能力,增加土壤肥力。
2)生物活性有機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達30%-40%,能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外。因泥炭中含有豐富的腐植酸,具有阻止蒸騰作用,增加滲透性,促進根系發達,改善土壤結構,促進作物生長。
3)生物活性有機肥中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生命活動過程中,代謝一些活性物質,它能刺激與調節作物的生長發育。其中有機酸能提高發芽率,促進作物生長,苗齊、苗壯,提早成熟5-10天。
4)生物活性有機肥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中代謝一些活性物質,表現出的抗性物質,如抗旱、抗寒和抗病性作用,在我們試驗中表現為草坪的抗旱和入冬的抗寒性。抗病如生菜的抗黃緣病、黃瓜的抗灰霉病等。
5)生物活性有機肥促進和提高作物的品質。我們在研制與開發生物活性有機肥過程中發現蔬菜、果類和作物的品質較好,除個大、口感好等外,我們對作物,水稻、玉米和大豆進行品質檢測以化肥作物作對照,發現生物活性有機肥能促進和提高作物的品質。其中蛋白質、氨基酸和糖類的提高,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幅度也是可視的,達到2個百分點以上。此外,對P、K和Ca和微量元素Mg、En、Fe、Cu和Mu也有相應的提高。說明綠色有機肥會促進作物的品質提高,是符合綠色作物、果疏的要求。會滿足入世的要求和人們會享受自然風味的綠色食品。我們又將氨基酸進行18種氨基酸具體分析,不同作物,玉米、水稻和大豆中,18種氨基酸均有相應的提高,均有十種左右的氨基酸含量比化肥作物組高,其中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均有提高。
生物活性有機肥的應用效果近年來我們研制與開發生物活性有機肥,先后生產數百噸有機肥,進行正規或非正規試驗。
如在吉林省永吉縣金家鄉理河林白菜有機肥試驗650m2,五個點,總計3300m2。化肥平均單株7.3市斤,有機肥試驗平均單株8.1市斤,增產0.8市斤。
又如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農業推廣站,蔬菜黃瓜5.20m×0.90m30株西紅柿4m×0.9m 22株尖椒4m×0.9m48株茄子5.2×0.9m 30株上述蔬菜品種,有機肥試驗表現為莖葉粗壯、葉片厚、顏色深綠、花期早、座果率高、口感好、增產明顯。農安縣前崗鄉,秋白菜有機肥效果試驗。有機肥平均單株重10.4斤,化肥為8.6斤,平均單株增產1.8斤。本發明得到的生物活性有機肥表現為使用方便,肥力強,苗長的齊整,抱心緊實,比化肥質量好。
我們還分別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永吉縣金家鄉、長春市郊大南鄉等地進行了水稻、玉米和大豆等大田作物進行了有機肥試驗。并聘請吉林農大三位教授、專家進行了現場測產試驗,其試驗均取得明顯地增產效果,如水稻增產幅度10.3%-24%;玉米11.5%-16.59%;大豆7.98%-11.5%。
總之,本發明生物活性有機肥在大田或蔬菜上,均取得了明顯地增產效果。表現出種苗齊壯、莖葉粗壯,開花早,產果率高,提高作物品質、蛋白質、氨基酸、糖份三高的表現,提前成熟5-10天。普遍取得菜農的歡迎。此外我們還在花卉、草坪、中草藥和人參等經濟作物方面做有機肥功效試驗,也取得了另人滿意的結果。這些工作在有機肥行業具有創造性、先進性和實踐性。
第二步、將上述制備的固體生產菌株接種到該備用的除臭的有機肥原料中,按種量5%;第三步、溫度控制在25℃,濕度在35%;翻動發酵,加以通風;發酵至5天;第四步、鏡檢,微生物菌數含量在3億個/克左右,分裝,入庫。
實施例二一、半固體原菌種的發酵,(i)發酵劑菌株選擇,同實施例一(ii)上述發酵菌株擴大培養第一步按菌種目錄的培養基配方配制原菌種斜面培養基,30℃培養36小時;第二步配制一級擴大液體培養基,斜面培養基不加瓊脂,滅菌、接種,搖床振蕩培養36小時;第三步配制二級液體培養基,滅菌、接種,搖床振蕩培養36小時;第四步配制半固體培養基,麥皮粉4份,玉米粉1份,豆粉0.5份,含水量100份,調PH=7.3,滅菌,接種攪拌培養36小時;第五步鏡檢,合格,備用;二、固體生產菌株的培養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機肥原料泥炭、雞糞備用;第二步、等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機肥原料的發酵溫度降至42℃時,將上述半固體原菌種接種到該備用原料中,按種量為10%;
第三步、控制溫度在30℃,濕度40%,翻動發酵,加以通風,發酵溫度在第二天至第三天是高峰,第四天降低,直至25℃左右,發酵6天止;第四步鏡檢微生物菌數含量,通常在7億個/克以上,合格,備用;三、進行二次固體發酵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機肥原料即泥炭和雞糞,備用;第二步、將上述制備的固體生產菌株接種到該備用的除臭的有機肥原料中,接種量10%;第三步、溫度控制在30℃,濕度在40%;翻動發酵,加以通風;發酵至6天;第四步、鏡檢,微生物菌數含量在4億個/克左右,分袋,入庫。
實施例三,一、半固體原菌種的發酵,(i)發酵劑菌株選擇,同實施例一(ii)上述發酵菌株擴大培養第一步按菌種目錄的培養基配方配制原菌種斜面培養基,30℃培養48小時;第二步配制一級擴大液體培養基,斜面培養基不加瓊脂,滅菌、接種,搖床振蕩培養48小時;第三步配制二級液體培養基,滅菌、接種,搖床振蕩培養48小時;第四步配制半固體培養基,麥皮粉4份,玉米粉1份,豆粉0.5份,含水量100份,調PH=7.4,滅菌,接種攪拌培養48小時;第五步鏡檢,合格,備用;二、固體生產菌株的培養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機肥原料泥炭、雞糞備用;第二步、等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機肥原料的發酵溫度降至45℃時,將上述半固體原菌種接種到該備用原料中,按種量為15%;第三步、控制溫度在30℃,濕度45%,翻動發酵,加以通風,發酵溫度在第二天至第三天是高峰,第四天降低,直至25℃左右,發酵7天止;第四步、鏡檢微生物菌數含量,通常在7億個/克以上,合格,備用;三、進行二次固體發酵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機肥原料即泥炭和雞糞,備用;第二步、將上述制備的固體生產菌株接種到該備用的除臭的有機肥原料中,按種量15%;第三步、溫度控制在30℃,濕度在45%;翻動發酵,加以通風;發酵至7天;第四步、鏡檢,微生物菌數含量在5億個/克干土左右,分裝,入庫。雞糞出臭發酵方法(i)除臭劑菌株選擇來源中科院普通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菌種目錄,Bacillus Subtilis(Ehrenberg)Cohn.1.892,培養基2,30℃
(ii)雞糞除臭方法①.原料泥炭2份,雞糞1份②.步驟a.將泥炭與雞糞按比例配料,混均;b.調制水分為40%;c.接種除臭劑菌株;d.攪拌翻動;e.記錄溫度和臭味與氨味的變化;f.無氨味,發酵5-7天,而且溫度降至40-45℃時,以備用為有機肥的原料。
權利要求
1.一種生物活性有機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半固體原菌種的發酵(i)發酵劑菌株選擇,來源中科院普通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菌種目錄,固氨菌(Azotobactere Chroococcum Beijrinck)1.213,培養基3,30℃;解磷菌(Bacillus meqaterium de Bcry).1.223培養基2,30℃,或pseudomonas fluorescens(Treveisan Miqula)1.867,培養基2,30℃;解鉀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Krasil’nikov)1.153,培養基2,30℃;(ii)上述發酵菌株擴大培養第一步、按菌種目錄的培養基配方配制原菌種斜面培養基,30℃培養24-48小時;第二步、配制一級擴大液體培養基,該斜面培養基不加瓊脂,滅菌、接種,搖床振蕩培養24-48小時;第三步、配制二級液體培養基,滅菌、接種,搖床振蕩培養24-48小時;第四步、配制半固體培養基,麥皮粉4份,玉米粉1份,豆粉0.5份,含水量100份,調PH=7.2-7.4,滅菌,接種,攪拌培養24-48小時;第五步、鏡檢,合格,備用;二、固體生產菌株的培養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機肥原料泥炭、雞糞備用;第二步、等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機肥原料的發酵溫度降至40-45℃時,將上述半固體原菌種接種到該備用原料中,按種量為5-15%;第三步、控制溫度在25-30℃,濕度35-45%,翻動發酵,加以通風,發酵溫度在第二天至第三天是高峰,第四天降低,直至20-25℃左右,發酵5-7天止;第四步、鏡檢微生物菌數含量,通常在5-7億個/克以上,合格,備用;三、進行二次固體發酵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機肥原料即泥炭和雞糞,備用;第二步、將上述制備的固體生產菌株接種到該備用的除臭的有機肥原料中,按種量5-15%;第三步、溫度控制在25-30℃,濕度在35-45%;翻動發酵,加以通風;發酵至5-7天;第四步、鏡檢,微生物菌數含量在3-5億個/克左右,分裝,入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活性有機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雞糞除臭發酵方法(i)除臭劑菌株選擇來源中科院普通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菌種目錄,Bacillus Subtilis(Ehrenberg)Cohn.1.892,培養基2,30℃,(ii)雞糞除臭方法①.原料泥炭2份,雞糞1份②.步驟a.將泥炭與雞糞按比例配料,混均;b.調制水份為35%-45%;c.接種除臭劑;d.攪拌翻動;e.記錄溫度和臭味與氨味的變化;f.無氨味,發酵5-7天,而且溫度降至40-45℃時,以備用為有機肥的原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活性有機肥的生產方法,屬于一種農用肥料的生產方法。包括半固體原菌種的發酵,固體生產菌株的培養和進行二次固體發酵。本發明得到的生物活性有機肥在大田或蔬菜上,均取得了明顯地增產效果。表現出種苗齊壯、莖葉粗壯,開花早,產果率高,提高作物品質、蛋白質、氨基酸、糖份三高的表現,提前成熟5-10天。普遍取得菜農的歡迎。此外我們還在花卉、草坪、中草藥和人參等經濟作物方面做有機肥功效試驗,也取得了另人滿意的結果。
文檔編號C12N1/20GK1401613SQ0213302
公開日2003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23日
發明者楊靖春 申請人:楊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