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特異性腫瘤殺傷細胞的制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腫瘤的細胞免疫治療,特別涉及一種特異性腫瘤殺傷細胞的制備。
背景技術:
腫瘤發病率逐年上升,傳統的手術、放療、化療三大模式中,化療是唯一的全身治療手段,但化療的有效率低(25-30%)、副反應大、耐藥性、只對分裂期細胞有效、嚴重的免疫抑制、對腫瘤干細胞無效六大缺陷,嚴重限制了臨床應用。“細胞免疫治療”作為一種全新的全身治療新技術應用于臨床,并獲得了有效率高、副反應小的良好效果,被越來越多的腫瘤病患所接受,因而成為腫瘤的第四大治療模式。目前國內外多用NK、TIL、CTL、或DC-CIK等技術進行腫瘤的細胞免疫治療,臨床療效雖遠高于化療,但回輸的效應細胞在體內存留時間短,有效率低仍是目前亟待解決的瓶頸問題。基礎研究證實,腫瘤一旦形成,就會形成“腫瘤微環境”,產生大量的免疫抑制因子如IL-10、TGF-i3、IL-6等,同時調節性T淋巴細胞(Treg)水平大幅升高,結果導致病人本身的免疫系統不能辨認和清除體內的腫瘤細胞,致使腫瘤無限制生長,我們稱之為腫瘤的 “免疫耐受”或“免疫逃逸”。因而只要這些免疫抑制因素存在,體外制備的效應細胞回輸體內后很快被抑制,體內的存留時間只有3-5天,嚴重影響了效應細胞對腫瘤的殺傷效應。因而,消除以上免疫抑制因素,是打破腫瘤免疫耐受、提高免疫治療療效的關鍵。細胞免疫治療方法很多,上世紀初就出現了應用LAK細胞治療腫瘤的技術,但由于有效率低,療效不確切而被放棄。以后,人們逐一探討了 NK細胞、TIL細胞、CTL細胞、 DC疫苗等臨床應用的可行性,均因療效的不確切性而未被臨床認可。本世紀初,人們發現 DC-CIK細胞具有強大的腫瘤殺傷功能,并能在體內產生免疫記憶,有利于持續的免疫殺傷, 而且副反應小、安全性高,因而國內外臨床已廣泛推廣應用至今。DC-CIK技術的方法是從腫瘤病人外周血獲取單狀核細胞,體外分離出DC細胞 (貼壁)和T細胞(懸浮)。貼壁的DC細胞內加入GM-CSF、CI成熟化,第5-7天收集備用。懸浮的T細胞加入INF-γ沖擊,然后加入CIK細胞因子,每48小時擴增一次。第5-7天,將成熟DC和CIK細胞混合培養8-10天獲得DC-CIK,移至含有2. Og白蛋白的0. 9%生理鹽水中制備成DC-CIK效應細胞制劑,直接靜脈輸注治療(參照專利200510112381 )。上述方法存在的問題是①效應細胞制劑腫瘤殺傷力強但特異性相對差;②直接回輸后,在腫瘤微環境中IL-10、TGF-i3及Treg的免疫抑制下,效應細胞在體內的存留時間短(3-5天),殺傷效率低;③所產生的免疫記憶也被抑制而不能發揮免疫激發功能,因而,臨床療效有限。本發明在于提供一種在干擾腫瘤微環境、打破腫瘤免疫耐受基礎上,DC-CIK-CTL 高效特異性細胞免疫治療的新技術,解決了現有DC-CIK技術存在的特異性差、體內存留時間短、殺傷效率低等瓶頸問題。本發明的方法是外周血獲得單狀核細胞,體外分離出DC細胞和T細胞。DC細胞經過5天的培養擴增并加入病人自體腫瘤相關全抗原至第7天成熟,獲得腫瘤特異性DC疫苗備用。T細胞經過INF-γ沖擊后,應用CIK細胞因子擴增至第7天,半數移瓶加入DC疫苗激活制備腫瘤特異性CTL,另外半數繼續CIK擴增,至第10天收集CIK和CTL效應細胞, 混合移入含有2. Og人血白蛋白的250ml 0. 9%氯化鈉中,制備成高效DC-CIK-CTL。回輸前首先對病人實施微環境干擾,方法是環磷酰胺(CTX)600-1200mg靜脈滴入,2次/日,次日靜脈回輸DC-CIK-CTL,2次/日,共三天。本發明還發現,單次應用小劑量替加氟或環磷酰胺(CTX),能夠有效的降低腫瘤病人外周血調節性T淋巴細胞(Treg)的比率,同時能夠降低外周血中IL-10和TGF-β的量, 但并不能有效的殺傷腫瘤細胞。因而我們假設,盡管小劑量CTX的應用不能起到治療腫瘤的作用,但降低外周血Treg、IL-10和TGF- β含量,恰恰能夠達到消除腫瘤微環境中重要的免疫抑制因素,在此基礎上實施細胞免疫治療,可以有效的延長回輸的效應細胞在體內的存留時間,強化細胞免疫對腫瘤的殺傷效應,獲的更高的臨床療效。基于以上發現,我們建立了本發明,即首先應用小劑量替加氟和CTX對腫瘤病人進行預處理,然后給予DC-CIK-CTL高效特異性殺傷細胞,進行細胞免疫治療。經過實驗室研究、動物實驗研究及臨床試驗研究,獲得大量研究數據,證實了該技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臨床應用替加氟和CTX,目的是化療,用量分別是替加氟800-1000mg,總量 20g-40g —療程,CTX 500-1000mg/m2,每周1次,此劑量是化療的常規劑量,具有較大的副反應,而小劑量雖可降低副反應,但達不到化療目的。本技術應用小劑量替加氟和CTX,目的不是化療,而是降低外周血Treg、IL-10和 TGF- β的含量,達到干擾腫瘤微環境,打破腫瘤免疫耐受的療效,為隨后進行的細胞回輸治療創造環境,因而目的和用途是不同的。本技術應用了替加氟和CTX復合制劑,對腫瘤病人進行預處理,使外周血Treg、 IL-10和TGF-β等免疫抑制因素顯著降低,在此基礎上,回輸的效應細胞在體內的存留時間顯著延長,達到20-30天,腫瘤的殺傷效率明顯提高,使臨床總體療效提高到68%。所以, 本技術是國際國內最新研究成果,也是最合理的臨床治療模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目前DC-CIK方法腫瘤殺傷率低、臨床有效率低的瓶頸問題,應用本技術,可以顯著提高腫瘤的殺傷效率,提高臨床有效率和客觀療效。為保證上述技術的實施,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特異性腫瘤殺傷細胞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外周血采集單狀核細胞; 步驟2,DC和T細胞分離; 步驟3,DC成熟和DC疫苗制備; 步驟4,CIK制備; 步驟5,CTL制備;
步驟6,特異性DC-CIK-CTL細胞制劑的制備。其中,步驟1的外周血采集單狀核細胞的方法如下應用COBE SPECTRA細胞成分分離機,按照說明書設定參數設定程序,外周血循環 6000-8000ml,采集單狀核細胞120_140ml。分裝入50ml離心管,日立細胞離心機1500轉 /分離心5分鐘。收集上層血漿移入50ml離心管,制備自體滅活血清(方法加入10%葡萄糖酸鈣2. 5ml吹打混勻,56°C水浴35分鐘,2500轉/分離心5分鐘,收集上清),4°C冷藏備用。收集細胞,30ml生理鹽水稀釋,移入含淋巴細胞分離液(FicOll,1.077)15ml的50ml離心管,應用水平轉頭離心機離心2000rpmX15分鐘,一次性吸管吸取中間白色細胞層(單狀核細胞)。分別取15ml單狀核細胞移入含40ml生理鹽水的50ml離心管,輕柔吹打混勻,離心1500rpmX 10分鐘,棄上清。加入生理鹽水45ml輕柔吹打混勻,離心IOOOrpmX 5分鐘洗滌,棄上清。重復洗滌3次后,加入1640培養基,細胞計數(細胞總數量6-10X109)。其中,步驟2的DC和T細胞分離的方法如下
175cm2培養瓶分別加入1640無血清培養基20ml,室溫下放置20分鐘行培養瓶活化。 將單狀核細胞平均分裝到培養瓶中,細胞濃度控制在IX IO7個/ml,加入終濃度10-20%的自體血清,37°C,5%0)2飽和濕度培養箱中孵育30-60分鐘,移出懸浮細胞為T細胞,剩余貼壁細胞即為DC細胞。其中,步驟3的DC成熟和DC疫苗制備的方法如下
貼壁的DC細胞中加入無血清DC培養基20ml (含GM-CSF 50ug/500ml, IL-4 30ug/500ml,慶大霉素2. 0萬單位/500ml),置于37°C,5%0)2飽和濕度培養箱中擴增培養5 天。第6天加入自體腫瘤相關全抗原50ug/ml (自體腫瘤相關抗原制備方法新鮮腫瘤組織0. 5cm3,剪除腫瘤周邊組織后慶大霉素-生理鹽水洗滌3-5遍,剪碎,300目鋼網研磨制備單細胞懸液,凍融法制備腫瘤細胞裂解物,過網后蛋白定量),次日補充10-15%的自體血清, 培養2天后于第8天回收,獲取DC疫苗,流式細胞檢測⑶83、HLA-DR表達,部分用于CTL制備,部分液氮凍存用于疫苗接種治療(附圖1-5)。其中,步驟4的CIK制備的方法如下
取175cm2培養瓶,分別加入AIM-V無血清培養基20ml (含IFN- y 50ug/500ml ;慶大霉素2萬單位/500ml),將懸浮的T細胞移入,置于37°C,5%0)2細胞培養箱中培養。次日, 補充半量的CIK培養基(該培養基為AIM-V無血清培養基500ml,含⑶3單抗25ug,慶大霉素2萬單位)。第5天補充IL-2培養基(該培養基為=AIM-V無血清培養基500ml,含IL-2 15ug,慶大霉素2萬單位)。以后根據培養液顏色適量補充IL-2培養基,每次補充40%以上。第8天DC疫苗回收后,將每瓶CIK細胞的一半量移至DC培養瓶中,作為CTL培養,剩余半量繼續作為CIK培養。其中,步驟5的CTL制備的方法如下
第8天DC疫苗回收后,將每瓶CIK細胞的一半量移至DC培養瓶中,加入部分DC疫苗, 使CIK和DC比例控制為5 :1,繼續培養3天獲取CTL (附圖6_9)。其中,步驟6的高效特異性DC-CIK-CTL細胞制劑的制備的方法如下
第10天分批取DC疫苗1-2X107復蘇、洗滌后、和數量分別為0.5X109的CIK和CTL 細胞混合,細胞總數量控制為1-2 X IO9,加入50ml離心管,用生理鹽水洗滌3_6次去除細胞碎片,移入200ml回輸用生理鹽水瓶,(該生理鹽水中含1%人血白蛋白2. 0g, IL-2 20萬單位),制備成高效特異性DC-CIK-CTL細胞制劑(細胞數量控制在1-2X109),4°C環境輸送病房備用。
通過以上方法得到的特異性DC-CIK-CTL細胞,在經過常規的制劑學處理后可以得到用于治療的細胞制劑。因此本發明還包括,含有本發明特異性DC-CIK-CTL細胞的細胞制劑。本發明的另一個內容是,用本發明的細胞制劑治療腫瘤病人,其方法是將本發明制備的特異性DC-CIK-CTL細胞制劑回輸到腫瘤病人體內。本發明還包括制備一種干擾微環境制劑,該制劑為注射用替加氟和CTX,注射用替加氟和CTX均為小劑量,以干擾腫瘤微環境為目的,而不以抗腫瘤為目的,兩種制劑的制備方法依據制劑學常規技術制備即可,如制備成水針或粉針,也可直接制備成輸液劑。以上制劑的劑量范圍分別為可一次性用于病人的劑量,如靜脈注射用替加氟一次用量為800mg, CTX 一次用量為300-400mg/m2,制備成的制劑可直接輸注,也可加入含有0. 9%氯化鈉或 5%-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給病人輸注,兩種制劑可單獨使用,也可混合使用,必要時可制備成復方藥物制劑。本發明還包括一種組合試劑,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備特異性DC-CIK-CTL細胞及其制劑的全部需要使用的試劑,試劑的名稱如下
DC-CIK-CTL組合試劑
1.單核巨噬細胞克隆刺激因子(GM-CSF);
2.白細胞介素4(IL-4);
3.慶大霉素;
4.自體腫瘤相關全抗原;
5.IFN- γ ;
6.CD3單抗;
7.白細胞介素-2(IL-2);
8.0. 9%氯化鈉;
9.人血白蛋白;
10.注射用白細胞介素-2(IL-2); 干擾腫瘤微環境組合制劑
1.09%氯化鈉;
2.注射用替加氟;
3.注射用環磷酰胺; 試劑的劑量如下
DC-CIK-CTL組合試劑的劑量和終濃度如下
1.GM-CSF :50ug/500ml ;
2.IL-4 :30ug/500ml ;
3.慶大霉素2.0萬單位/500ml ;
4.自體腫瘤相關全抗原50ug/ml;
5.IFN-y :50ug/500ml ;
6.CD3 單抗:25ug/500ml ; 7.IL-2 :15ug/500ml ;
8. 0. 9% 氯化鈉200ml ;9.人血白蛋白:2.Og ;
10.注射用白細胞介素-2(IL-2):20萬U; 干擾腫瘤微環境組合制劑的劑量如下
1.0. 9% 氯化鈉500ml ;
2.注射用替加氟800mg;
3.注射用環磷酰胺300-400mg/m2;
本發明還包括一種組合包裝,其特征在于,將權利要求6中的注射用替加氟和注射用 CTX分別裝入到各自的容器中,再一同裝入同一包裝盒中形成組合包裝。本發明的細胞制劑和干擾微環境制劑的使用方法如下
細胞培養的第9天,開始應用干擾微環境制劑對病人進行前處理,方法為替加氟 IOOOmg加入5%的葡萄糖或0. 9%的生理鹽水500ml靜脈輸注,環磷酰胺(CTX)400_600mg加入0. 9%的生理鹽水20ml靜脈推注或入壺,1次/日,連續2天。細胞培養第11天,細胞回輸治療,方法為采用帶濾器輸血袋,生理鹽水IOOml靜脈點滴(沖袋),換細胞制劑200ml靜脈輸注,速度40-60滴/分,期間每5-10分鐘輕柔搖晃輸液瓶(袋),保持細胞混懸狀態。細胞輸注完成后,換生理鹽水IOOml靜脈點滴(沖洗輸液器)。細胞回輸治療每日2次,上下午分開,共6次3天完成。細胞回輸當日行DC疫苗局部淋巴結注射接種,以后每周接種一次共三次。細胞回輸當日起IL-2 100萬U肌肉注射,2次/日,連續5天。干擾微環境制劑處理前1天和處理后4天分別采取外周血(抗凝),流式細胞學(FCM)檢測Treg (⑶4+⑶25+) 水平,ELISA法檢測IL-10和TGF-β水平(附圖10-12)。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通過干擾腫瘤微環境能夠有效降低腫瘤病人外周血中IL-10、 TGF-β等免疫抑制因子及調節性T淋巴細胞(Treg)水平,打破腫瘤免疫耐受,在此基礎上回輸體外制備的高強度、特異性腫瘤殺傷細胞(DC-CIK-CTL)進行細胞免疫治療,可以有效延長效應細胞在體內的存留時間;同時,在打破腫瘤免疫耐受基礎上實施DC疫苗接種,能夠有效激發體內特異性腫瘤免疫,從而實現體內、體外雙途徑腫瘤殺傷效應,提高細胞免疫治療的臨床療效(附圖13-15)。本技術的意義在于,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細胞免疫治療理念,即“打破腫瘤免疫耐受基礎上的細胞免疫治療”;提出了一種高效特異性腫瘤殺傷細胞(DC-CIK-CTL)的制備方法; 提出了一種在打破腫瘤“免疫耐受”基礎上實施高效特異性腫瘤殺傷的新技術、新方法。本技術解決了目前腫瘤免疫治療中效應細胞在體內存留時間短,腫瘤殺傷效率低,臨床療效低的瓶頸問題,大幅提高了細胞免疫治療的臨床療效。現有技術的主要缺陷是①、所制備的細胞制劑雖然殺傷力較強,但特異性較差; ②、雖然DC-CIK具有產生免疫記憶,誘導持續的腫瘤殺傷的優點,但由于體內的免疫抑制因素未被清除,抵消了持續腫瘤殺傷的功能;③、由于沒有打破腫瘤免疫耐受,回輸的 DC-CIK細胞,只能在體內存留3-5天,因而對腫瘤的殺傷效率低;④、臨床療效主要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但腫瘤的客觀緩解率(腫瘤縮小或消失)不明顯。本技術的主要內容是實驗室制備高效率DC-CIK-CTL細胞制劑,回輸治療前,首先干擾腫瘤微環境,降低外周血Treg、L-IO及TGF-β水平,并使其低水平狀態保持4_10 天,從而打破腫瘤免疫耐受,解除免疫抑制因素(Treg、L-IO及TGF-β )對回輸效應細胞的免疫抑制,然后進行細胞回輸治療。優勢在于①、效應細胞DC-CIK-CTL,具備強大的殺傷功能,同時具備較高的特異性,對腫瘤的殺傷效率明顯增高,較DC-CIK有顯著的優勢;②、 同樣產生免疫記憶,并能誘導持續的腫瘤殺傷,而且由于打破了腫瘤的免疫耐受,消除了免疫抑制因素,免疫記憶功能不被抵消;③、由于打破了腫瘤免疫耐受,回輸的DC-CIK-CTL效應細胞在體內的存留時間顯著延長,能持續存在30天以上,因而對腫瘤的殺傷效率高;④、 臨床療效顯著提高,特別是對腫瘤的客觀有效率顯著提高。
附圖1. DC疫苗制備流程示意圖
附圖2. DC細胞不同培養時期的鏡下形態。培養的1-5天,屬于未成熟DC,形態特點是類圓形,細胞表面無樹突樣結構平滑,缺少樹突樣結構。隨培養時間延長,細胞表面逐漸出現樹突樣結構。加入抗原后培養2天,DC成熟,細胞表面呈典型的樹突樣突起,如電鏡圖所
7J\ ο附圖3. DC疫苗制備成功后,DC細胞表面的重要細胞因子表達顯著增高。⑶80、 ⑶83、⑶86、HLA-DR的表達,在未成熟DC (im-DC)十分低下,因而不具備抗原提呈功能;而在成熟DC (m-DC)的表達顯著增高,抗原提呈功能強大。附圖4.體外制備的DC疫苗,其標志性細胞因子IL-12的分泌量顯著升高。附圖5.攜帶腫瘤抗原的DC疫苗,能有效的激活自體T細胞和同種異體T細胞,且在DC:T為1 :20時,激活效率最高。附圖6.攜帶腫瘤抗原的DC疫苗,在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的共同參與下,能夠有效的激活T細胞,制備成腫瘤特異性CTL。第一信號即,DC表面的MHC分子提供抗原給T細胞表面的T細胞受體(TCR);第二信號即,DC表面的B7分子(⑶80、⑶86)激活T細胞表面的⑶觀分子。附圖7. DC細胞激活T細胞的電鏡示意圖
附圖8.體外制備的CTL,其標志性細胞因子INF-γ的分泌量顯著增高。附圖9.體外制備的自體腫瘤特異性CTL,對腫瘤的特異性殺傷能力顯著增強。附圖10.應用CTX處理后,Treg的水平顯著下調至正常人水平,從而消除Treg對免疫系統的免疫抑制效應。附圖11.應用CTX處理后,IL-10水平顯著下調至正常人水平。附圖12.應用CTX處理后,TGF-β水平顯著下調至低于正常人的水平。附圖13.應用CTX處理后,熒光標記的效應細胞在腫瘤組織內存留時間長達30天以上,因而腫瘤殺傷效率明顯提高。附圖14.動物實驗表明,干擾腫瘤微環境條件下,DC誘導的腫瘤特異性CTL,對腫瘤的特異性殺傷能力顯著增強。附圖15.在干擾腫瘤微環境基礎上,肺癌病人應用本DC疫苗聯合DC-CIK-CTL過繼回輸治療,一個療程后,腫瘤縮小50%以上。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實施例1
特異性DC-CIK-CTL細胞制劑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的外周血采集單狀核細胞的方法如下應用COBE SPECTRA細胞成分分離機,按照說明書設定參數設定程序,外周血循環 6000-8000ml,采集單狀核細胞120_140ml。分裝入50ml離心管,日立細胞離心機1500轉 /分離心5分鐘。收集上層血漿移入50ml離心管,制備自體滅活血清(方法加入10%葡萄糖酸鈣2. 5ml吹打混勻,56°C水浴35分鐘,2500轉/分離心5分鐘,收集上清),4°C冷藏備用。收集細胞,30ml生理鹽水稀釋,移入含淋巴細胞分離液(FicOll,1.077)15ml的50ml離心管,應用水平轉頭離心機離心2000rpmX15分鐘,一次性吸管吸取中間白色細胞層(單狀核細胞)。分別取15ml單狀核細胞移入含40ml生理鹽水的50ml離心管,輕柔吹打混勻,離心1500rpmX 10分鐘,棄上清。加入生理鹽水45ml輕柔吹打混勻,離心IOOOrpmX 5分鐘洗滌,棄上清。重復洗滌3次后,加入1640培養基,細胞計數(細胞總數量6-10X109)。步驟2的DC和T細胞分離的方法如下
175cm2培養瓶分別加入1640無血清培養基20ml,室溫下放置20分鐘行培養瓶活化。 將單狀核細胞平均分裝到培養瓶中,細胞濃度控制在IX IO7個/ml,加入終濃度10-20%的自體血清,37°C,5%0)2飽和濕度培養箱中孵育30-60分鐘,移出懸浮細胞為T細胞,剩余貼壁細胞即為DC細胞。步驟3的DC成熟和DC疫苗制備的方法如下
貼壁的DC細胞中加入無血清DC培養基20ml (含GM-CSF 50ug/500ml, IL-4 30ug/500ml,慶大霉素2. 0萬單位/500ml),置于37°C,5%0)2飽和濕度培養箱中擴增培養5 天。第6天加入自體腫瘤相關全抗原50ug/ml(自體腫瘤相關全抗原制備方法新鮮腫瘤組織0. 5cm3,剪除腫瘤周邊組織后慶大霉素-生理鹽水洗滌3-5遍,剪碎,300目鋼網研磨制備單細胞懸液,凍融法制備腫瘤細胞裂解物,過網后蛋白定量),次日補充10-15%的自體血清, 培養2天后于第8天回收,獲取DC疫苗,流式細胞檢測⑶83、HLA-DR表達,部分用于CTL制備,部分液氮凍存用于疫苗接種治療(附圖1-5)。步驟4的CIK制備的方法如下
取175cm2培養瓶,分別加入AIM-V無血清培養基20ml (含IFN- y 50ug/500ml ;慶大霉素2萬單位/500ml),將懸浮的T細胞移入,置于37°C,5%C02細胞培養箱中培養。次日,補充半量的CIK培養基(AIM-V無血清培養基500ml,含⑶3單抗25ug,慶大霉素2萬單位)。 第5天補充IL-2培養基(AIM-V無血清培養基500ml,含IL-2 15ug,慶大霉素2萬單位)。 以后根據培養液顏色適量補充IL-2培養基,每次補充40%以上。第8天DC疫苗回收后,將每瓶CIK細胞的一半量移至DC培養瓶中,作為CTL培養,剩余半量繼續作為CIK培養。步驟5的CTL制備的方法如下
第8天DC疫苗回收后,將每瓶CIK細胞的一半量移至DC培養瓶中,加入部分DC疫苗, 使CIK和DC比例控制為5 :1,繼續培養3天獲取CTL (附圖6_9)。步驟6的高效特異性DC-CIK-CTL細胞制劑的制備的方法如下
第10天分批取DC疫苗1-2X107復蘇、洗滌后、和數量分別為0.5X109的CIK和CTL 細胞混合,控制細胞總數量控制為1-2 X 109,加入50ml離心管,用生理鹽水洗滌3_6次去除細胞碎片,移入200ml回輸用生理鹽水瓶,(含1%人血白蛋白2. 0g, IL-2 20萬單位),制備成高效特異性DC-CIK-CTL細胞制劑(細胞數量控制在1-2 X 109,4°C環境輸送病房備用。實施例2
干擾微環境制劑的制備方法和用法成人按照靜脈注射用替加氟lOOOmg,CTX 300-400mg/m2,計算病人用藥劑量。一般采取替加氟800mg加入0. 9%的生理鹽水500ml,用20ml注射器抽取CTX 400-600mg,然后抽取0. 9%的生理鹽水20ml稀釋,制備成干擾腫瘤微環境制劑。治療時,首先靜脈輸注替加氟, 掌握速度為30-40滴/分,然后將CTX入壺或靜脈推注。治療前1天和治療后4天,分別采取外周血anl,抗凝,FCM檢測1Treg含量,ELISA檢測IL-10和TGF-β含量。
實施例3
本發明還包括一種組合試劑,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備特異性DC-CIK-CTL細胞及其制劑的全部需要使用的試劑,試劑的名稱如下 DC-CIK-CTL組合試劑
.11.單核巨噬細胞克隆刺激因子(GM-CSF);
.12.白細胞介素4(IL-4);
.13.慶大霉素;
.14.自體腫瘤相關全抗原;
.15.IFN-Y ;
.16.CD3 單抗;
.17.白細胞介素-2(IL-2);
.18.0. 9%氯化鈉;
.19.人血白蛋白;
.20.注射用白細胞介素-2(IL-2); 試劑的劑量如下
DC-CIK-CTL組合試劑的劑量和終濃度如下
.11.GM-CSF :50ug/500ml ;
.12.IL-4 :30ug/500ml ;
.13.慶大霉素2.0萬單位/500ml ;
.14.自體腫瘤相關全抗原50ug/ml;
.15.IFN-y :50ug/500ml ;
.16.CD3 單抗:25ug/500ml ; 17.IL-2 :15ug/500ml ;
.18.0. 9% 氯化鈉200ml ;
.19.人血白蛋白2.Og ;
.20.注射用白細胞介素-2(IL-2):20萬U; 干擾腫瘤微環境組合制劑
.4.09%氯化鈉;
.5.注射用替加氟;
.6.注射用環磷酰胺;
干擾腫瘤微環境組合制劑的劑量如下
.4.0. 9% 氯化鈉500ml ;
.5.注射用替加氟800mg;
.6.注射用環磷酰胺300-400mg/m2。
權利要求
1.一種特異性腫瘤殺傷細胞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外周血采集單狀核細胞;步驟2,DC和T細胞分離; 步驟3,DC成熟和DC疫苗制備; 步驟4,CIK制備; 步驟5,CTL制備;步驟6,特異性DC-CIK-CTL細胞制劑的制備。
2.根據權利要求1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驟1的外周血采集單狀核細胞的方法如下應用COBE SPECTRA細胞成分分離機,循環外周血6000-8000ml,采集單狀核細胞 120-140ml,分裝入50ml離心管,離心機1500轉/分離心5分鐘,收集上層血漿移入50ml 離心管,加入10%葡萄糖酸鈣2. 5ml吹打混勻,56°C水浴35分鐘,2500轉/分離心5分鐘, 收集上清,得到自體血清,4°C冷藏備用;收集細胞,30ml生理鹽水稀釋,移入含淋巴細胞分離液15ml的50ml離心管,應用水平轉頭離心機離心2000rpmX 15分鐘,一次性吸管吸取中間白色細胞層,分別取15ml單狀核細胞移入含40ml生理鹽水的50ml離心管,輕柔吹打混勻,離心1500rpmX10分鐘,棄上清,加入生理鹽水45ml輕柔吹打混勻,離心IOOOrpmX 5分鐘洗滌,棄上清,重復洗滌3次后,加入1640培養基,細胞計數; 其中,步驟2的DC和T細胞分離的方法如下175cm2培養瓶分別加入1640無血清培養基20ml,室溫下放置20分鐘行培養瓶活化, 將單狀核細胞平均分裝到培養瓶中,細胞濃度控制在IX IO7個/ml,加入終濃度10-20%的自體血清,37°C,5%0)2飽和濕度培養箱中孵育30-60分鐘,移出懸浮細胞為T細胞,剩余貼壁細胞即為DC細胞;其中,步驟3的DC成熟和DC疫苗制備的方法如下貼壁的DC細胞中加入含GM-CSF 50ug/500ml, IL-4 30ug/500ml,慶大霉素2. 0萬單位/500ml的無血清DC培養基20ml,置于37°C,5%C02飽和濕度培養箱中擴增培養5天,第 6天加入自體腫瘤相關抗原50ug/ml,其中,自體腫瘤相關全抗原制備方法新鮮腫瘤組織 0. 5cm3,剪除腫瘤周邊組織后慶大霉素-生理鹽水洗滌3-5遍,剪碎,300目鋼網研磨制備單細胞懸液,凍融法制備腫瘤細胞裂解物,過網后蛋白定量;次日補充10-15%的自體血清,培養2天后于第8天回收,獲取DC疫苗,流式細胞檢測⑶83、HLA-DR表達,部分用于CTL制備,部分液氮凍存用于疫苗接種治療; 其中,步驟4的CIK制備的方法如下取175cm2培養瓶若干,分別加入含IFN-Y 1000U/ml,慶大霉素2萬單位/500ml的 AIM-V無血清培養基20ml,將懸浮的T細胞移入,置于37°C,5%C02細胞培養箱中培養,次日, 補充半量的CIK培養基(AIM-V無血清培養基500ml,含⑶3單抗25ug,慶大霉素2萬單位), 第5天補充IL-2培養基(AIM-V無血清培養基500ml,含IL_2 15ug,慶大霉素2萬單位),以后根據培養液顏色,每次補充40 %以上的IL-2培養基,第8天DC疫苗回收后,將每瓶CIK 細胞的一半量移至DC培養瓶中,作為CTL培養,剩余半量繼續作為CIK培養; 其中,步驟5的CTL制備的方法如下第8天DC疫苗回收后,將每瓶CIK細胞的一半量移至DC培養瓶中,加入部分DC疫苗,使CIK和DC比例控制為5 :1,繼續培養3天獲取CTL ;其中,步驟6的高效特異性DC-CIK-CTL細胞制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第10天分批取DC疫苗1-2X107復蘇、洗滌后、和數量分別為0.5X109的CIK和CTL 細胞混合,細胞總數量控制為1-2 X IO9,加入50ml離心管,用生理鹽水洗滌3_6次去除細胞碎片,移入200ml回輸用含1%人血白蛋白2.0g,IL-2 20萬單位的生理鹽水瓶,制備成高效特異性DC-CIK-CTL細胞制劑,4°C環境保存。
3.根據權利要求1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外周血采集單狀核細胞;步驟2,DC和T細胞分離;步驟3,DC成熟和DC疫苗制備;步驟4,CIK制備;步驟5,CTL制備;步驟6,特異性DC-CIK-CTL細胞制劑的制備; 其中,步驟1的外周血采集單狀核細胞的方法如下應用COBE SPECTRA細胞成分分離機,循環外周血6000-8000ml,采集單狀核細胞 120-140ml,分裝入50ml離心管,離心機1500轉/分離心5分鐘,收集上層血漿移入50ml 離心管,加入10%葡萄糖酸鈣2. 5ml吹打混勻,56°C水浴35分鐘,2500轉/分離心5分鐘, 收集上清,得到自體血清,4°C冷藏備用;收集細胞,30ml生理鹽水稀釋,移入含淋巴細胞分離液15ml的50ml離心管,應用水平轉頭離心機離心2000rpmX 15分鐘,一次性吸管吸取中間白色細胞層,分別取15ml單狀核細胞移入含40ml生理鹽水的50ml離心管,輕柔吹打混勻,離心1500rpmX10分鐘,棄上清,加入生理鹽水45ml輕柔吹打混勻,離心IOOOrpmX 5分鐘洗滌,棄上清,重復洗滌3次后,加入1640培養基,細胞計數; 其中,步驟2的DC和T細胞分離的方法如下175cm2培養瓶分別加入1640無血清培養基20ml,室溫下放置20分鐘行培養瓶活化, 將單狀核細胞平均分裝到培養瓶中,細胞濃度控制在IX IO7個/ml,加入終濃度10-20%的自體血清,37°C,5%0)2飽和濕度培養箱中孵育30-60分鐘,移出懸浮細胞為T細胞,剩余貼壁細胞即為DC細胞;其中,步驟3的DC成熟和DC疫苗制備的方法如下貼壁的DC細胞中加入含GM-CSF 50ug/500ml, IL-4 30ug/500ml,慶大霉素2. 0萬單位/500ml的無血清DC培養基20ml,置于37°C,5%C02飽和濕度培養箱中擴增培養5天,第 6天加入自體腫瘤相關全抗原50ug/ml,其中,自體腫瘤相關抗原制備方法新鮮腫瘤組織 0. 5cm3,剪除腫瘤周邊組織后慶大霉素-生理鹽水洗滌3-5遍,剪碎,300目鋼網研磨制備單細胞懸液,凍融法制備腫瘤細胞裂解物,過網后蛋白定量;次日補充10-15%的自體血清,培養2天后于第8天回收,獲取DC疫苗,流式細胞檢測⑶83、HLA-DR表達,部分用于CTL制備,部分液氮凍存用于疫苗接種治療; 其中,步驟4的CIK制備的方法如下取175cm2培養瓶,分別加入含IFN- y 50ug/500ml,慶大霉素2萬單位/500ml的AIM-V 無血清培養基20ml,將懸浮的T細胞移入,置于37°C,5%C02細胞培養箱中培養,次日,補充半量的CIK培養基(500ml AIM-V無血清培養基中含⑶3單抗25ug,慶大霉素2萬單位),第.5天補充IL-2培養基(AIM-V無血清培養基500ml,含IL_2 15ug,慶大霉素2萬單位),以后根據培養液顏色,每次補充40%以上的IL-2培養基,第8天DC疫苗回收后,將每瓶CIK細胞的一半量移至DC培養瓶中,作為CTL培養,剩余半量繼續作為CIK培養;其中,步驟5的CTL制備的方法如下第8天DC疫苗回收后,將每瓶CIK細胞的一半量移至DC培養瓶中,加入部分DC疫苗, 使CIK和DC比例控制為5 :1,繼續培養3天獲取CTL ;其中,步驟6的高效特異性DC-CIK-CTL細胞制劑的制備的方法如下第10天分批取DC疫苗1-2X107復蘇、洗滌后、和數量分別為0.5X109的CIK和CTL 細胞混合,控制細胞總數量控制為1-2 X 109,加入50ml離心管,用生理鹽水洗滌3_6次去除細胞碎片,移入200ml回輸用含1%人血白蛋白2.0g,IL-2 20萬單位的生理鹽水瓶,制備成高效特異性DC-CIK-CTL細胞制劑,4°C環境保存。
4.含有權利要求1的方法制備的特異性DC-CIK-CTL細胞。
5.含有權利要求1的方法制備的特異性DC-CIK-CTL細胞的細胞制劑。
6.一種干擾微環境制劑,該制劑為注射用替加氟和注射用CTX,其特征在于,注射用替加氟和注射用CTX均為小劑量,以干擾腫瘤微環境為目的,而不以抗腫瘤為目的;制劑的劑量范圍分別為一次性用于病人的劑量,注射用替加氟一次用量為800mg,注射用CTX—次用量為 300-400mg/m2。
7.根據權利要求6的制劑,其特征在于,制備成的制劑可直接輸注,也可加入含有0.9% 氯化鈉或5%-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輸注。
8.根據權利要求6的制劑,其特征在于,注射用替加氟和注射用CTX是水針、粉針或輸液劑。
9.一種組合試劑,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備特異性DC-CIK-CTL細胞及其制劑的全部需要使用的試劑。
10.一種組合包裝,其特征在于,將權利要求6中的注射用替加氟和注射用CTX分別裝入到各自的容器中,再一同裝入同一包裝盒中形成組合包裝。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腫瘤的細胞免疫治療技術,特別涉及一種特異性腫瘤殺傷細胞的制備,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外周血采集單狀核細胞;步驟2,DC和T細胞分離;步驟3,DC成熟和DC疫苗制備;步驟4,CIK制備;步驟5,CTL制備;步驟6,特異性DC-CIK-CTL細胞制劑的制備。
文檔編號C12N5/078GK102526716SQ2011104025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7日
發明者杰弗里·梅德因, 蔡建輝, 馬云龍 申請人:蔡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