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中藥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輔助疾病治療的茶配制品,具體是一種中藥茶。
背景技術:
目前,一些治療疾病的藥品副作用大,且對患者的有些器官造成了損害,成為困擾患者的一大難題。當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治療疾病的產品也漸漸向綠色、健康、環保、方便、快捷的方向發展。在現實的情況下,副作用較低的可輔助治療疾病的茶配制品成為人們的迫切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的一些治療疾病的藥品副作用大的問題,提供了一種中藥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中藥茶,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以任意配比的刺玫葉和花10份、刺玫果50份、黨參根10份、黃芪根10份、酸棗肉20份。刺枚果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刺梅果含有黃酮類、香豆素類、淄醇、三萜類、復烯烴類、皂甙、蛋白質、糖類、和十七種氨基酸、二十八種元素,其中有豐富的生物活性比較明確的鋅、鐵、硒等十四種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號稱“生命之花”。同時還含VA、VC、VE、VB1、VB2、 VP、β-胡蘿卜素等多種維生素。天然刺玫果制品有顯著的抗衰老、抗疲勞、抗輻射、耐缺氧、 除血栓、降血壓、防癌、治癌、強身壯陽、健腦增智、延年益壽的作用。對兒童因缺鋅導致的營養不良、智力低下也有顯著療效。中醫認為有健脾、益氣、養血、理氣、解郁、治療風濕痺痛, 調理腸胃,降脂,調節睡眠等功能。《食物本草》認為“主利脾肺,養肝臟飲之芳香甘美,令人體爽”,長期飲用有清除氧自由基,消除皮膚色素沉著等作用。刺玫花、葉,配制茶葉,具有強身、造血、消炎等功效。黨參現代醫學認為黨參含有α -菠菜留醇、豆留醇膽堿、正丁基脲基甲酸酯、黨參酸、煙堿等多種物質。此外,亦含鐵、鋅、銅、錳等14種無機元素及天冬氨酸等17種氨基酸,有降壓、抗血小板聚集、抗疲勞、抗衰老、增強記憶力、保護胃粘膜、增強免疫功能。中醫認為黨參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之功效。黃芪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中醫認為黃芪有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生肌等功效。酸棗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酸棗含有鉀、鈉、鐵、鋅、磷、硒等多種微量元素;新鮮的酸棗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酸棗中還含有大量維生素Ε,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組織生長, 使皮膚與毛發具有光澤,讓面部皺紋舒展。中醫認為,酸棗有養血,調神,安神益智等功效寸。本發明所述的中藥茶的制作工藝為(1)稱量將所有原料按比例稱量;(2)挑選,去除雜質;(3)清洗,切割、切塊;(4)微波高溫烘烤,烘烤溫度200-250°C,烘烤時間2min ;(5)原料混合攪拌IOmin ; (6)微波中溫烘烤,烘烤溫度100-120°C,烘烤時間 IOmin ; (7)包裝消毒、裝袋、裝盒、裝箱。所述的步驟(7)中的裝袋步驟中裝有混合物(中藥原料)的包裝袋是采用滲透性材料制成或者是密封性材料制成,當包裝袋采用滲透性材料時,將裝有混合物的包裝袋放到白開水沖沏飲用;當采用密封性材料時,打開包裝袋,將混合物放到白開水沖沏飲用。本發明所述的中藥茶采用其他制作工藝,如采用傳統的袋泡茶工藝即按比例稱取原料,研磨成粉狀,分裝在由滲透性材料制成的小袋中。將裝有混合物(中藥原料)的小袋放到白開水沖沏飲用。本發明所述的中藥茶針對市場的需求,采用天然植物作為原料,可健脾益氣養血, 調節人體臟腑功能,抗輻射,抗衰老,抗癌,改善血液循環,用于治療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失眠多夢、不思飲食等,也可用于婦女月經過多,崩漏帶下,腸胃瀉下,乳痛熱毒,降脂減肥,亦可用于調節腸胃,促進消化,調節情緒,抑制興奮,降脂減肥,補充人體的微量元素,調節人體機能。使用方便快捷,物美價廉,綠色環保,是一種輔助疾病治療較好的茶配制品,且副作用較低。典型實例
1.赤某某,女,30歲,反復發作失眠、失語、心悸2年,曾在五寨縣第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就診,診斷為“癔癥”,給予服用谷維素、多塞平、牛黃清心丸等藥物治療,癥狀消失,一周后上述癥狀反復出現,繼續服用治療藥物,同時飲用本發明所述的中藥茶,一周后緩解, 繼續飲用2周后上述癥狀消失,囑其長期飲用本發明所述的中藥茶飲用,隨訪一年無復發。2.張某某,女,21歲,2006年6月10日初診,產后48天,右乳房紅腫脹痛5天,右側腋下淋巴結腫痛,體溫38°C,右乳房局部皮色微紅,可捫及右乳房有9 X 8cm腫塊,觸之灼熱疼痛,自覺惡寒、發熱、頭痛,乳汁不下。查體舌紅苔黃,脈弦數。用中藥數服,注射抗生素3天,療效不佳。給予本發明所述的中藥茶一周后上述癥狀漸消失,續服一周痊愈。3.李某,男子,34歲,每遇驚嚇即有恐懼感,胸脅脹痛,情緒低沉,煩燥,失眠,厭食,以致不能正常工作。后赴山西省中醫院就診,病癥胸脅脹痛,情緒低沉,精神不振,全身燥熱,盜汗,善太息,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緩,證屬肝郁血虛,治宜補肝斂氣,診斷為“抑郁癥”,經予對癥治療,病情不見好轉,囑飲用本發明所述的中藥茶,兩周后癥狀緩解,持續服用半年癥狀無復發。4.趙某,男,53歲,患高血壓4年,患者長期吸煙、酗酒,量大,有冠心病史,形體肥胖,近因勞累過度,情志不舒,誘發冠心病,在五寨縣中醫院就診。入院時癥見,心悸氣短,心前區悶痛,反射至右肩背,舌質暗紅,舌苔黃膩,脈弦滑,入院后經予服用消酸甘油,丹參滴丸,病情好轉。出院后病情常有反復,自覺動則胸悶氣短,休息后好轉。后建議繼續服用原藥物,同時飲用本發明所述的中藥茶,以健脾益氣、養心調神、理氣解郁,飲用一周后病情好轉,繼飲一周后上述癥狀未發作。囑其常飲此中藥茶,一年后隨訪未見復發。5.劉某某,女,46歲,2010年10月1日初診。主訴一年來頭暈、頭痛、心中煩悶、面部潮熱、耳鳴、腰酸、兩脅串痛、盜汗;每縫經期,耳鳴、腰酸加重,診脈弦細、舌紅、苔白,診斷為更年期綜合癥,曾服中西藥效果不明顯。建議常飲本發明所述的中藥茶,一周后上述癥狀減輕,續飲1月上述癥狀消息。
6.胡某某,女,56歲,五寨縣前所村村民,主因情志不暢,出現心悸、失眠、多夢、厭食三月,每晚靠服安定來保持睡眠,曾多處就診未見明顯好轉。查體面色萎黃、舌紅苔白、 舌畔見有齒痕,脈弦數。辯證為肝郁脾虛,囑其飲用本發明所述的中藥茶,一周后上述癥狀減輕,續飲一月,上述癥狀未發作,囑其長期飲用,隨訪半年病情控制良好。7.張某某,女,50歲,五寨縣硯城鎮農民,主因親屬去世后,出現心悸、易驚、失眠三月,曾在五寨縣第一人民醫院就診,診斷為“抑郁證”,給予服用多塞平、鹽酸弗西丁等藥物治療,未見明顯好轉。后囑其飲用本發明所述的中藥茶,同時繼續服用上述藥物,2周后上述癥狀減輕,繼續飲用一周后,上述癥狀消失。囑長期飲用,隨訪3月無復發。8.王某,男,6歲,大便溏瀉,水谷不化,伴不思飲食,食后上腹脹悶不適,面色萎黃,神疲倦怠,半月,舌淡苔白,脈緩弱。中醫辯證脾虛、不能健升,清濁不分,運化無力,故便溏瀉,運化失常則不思飲食。食之不消,脘腹脹悶不適;瀉泄日久,則氣血生源不足,出現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緩為脾虛之象,宜健脾益氣,升清止瀉。囑其飲本發明所述的中藥茶1周,上述病情好轉,再飲1周后痊愈,囑長期飲用,隨訪半年無復發。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每份為1克。一種中藥茶,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刺玫葉1克、刺玫花9克、刺玫果50克、 黨參根10克、黃芪根10克、酸棗肉20克,其制作工藝為(1)稱量將所有原料按比例稱量;(2)挑選,去除雜質;(3)清洗,切割、切塊;(4)微波高溫烘烤,烘烤溫度200°C,烘烤時間2min ;(5)原料混合攪拌IOmin ; (6)微波中溫烘烤,烘烤溫度108°C,烘烤時間=IOmin ; (7)包裝消毒、裝袋、裝盒、裝箱。實施例2:每份為1斤。一種中藥茶,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刺玫葉2斤、刺玫花8斤、刺玫果50斤、 黨參根10斤、黃芪根10斤、酸棗肉20斤,其制作工藝為(1)稱量將所有原料按比例稱量;(2)挑選,去除雜質;(3)清洗,切割、切塊;(4)微波高溫烘烤,烘烤溫度210°C,烘烤時間2min ;(5)原料混合攪拌IOmin ; (6)微波中溫烘烤,烘烤溫度104°C,烘烤時間=IOmin ; (7)包裝消毒、裝袋、裝盒、裝箱。實施例3:每份為1千克。一種中藥茶,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刺玫葉3千克、刺玫花7千克、刺玫果 50千克、黨參根10千克、黃芪根10千克、酸棗肉20千克,其制作工藝為(1)稱量將所有原料按比例稱量;(2)挑選,去除雜質;(3)清洗,切割、切塊;(4)微波高溫烘烤,烘烤溫度 220°C,烘烤時間2min ;(5)原料混合攪拌IOmin ; (6)微波中溫烘烤,烘烤溫度116°C,烘烤時間:10min;(7)包裝消毒、裝袋、裝盒、裝箱。實施例4 每份為1公斤。—種中藥茶,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刺玫葉4公斤、刺玫花6公斤、刺玫果 50公斤、黨參根10公斤、黃芪根10公斤、酸棗肉20公斤,其制作工藝為(1)稱量將所有原料按比例稱量;(2)挑選,去除雜質;(3)清洗,切割、切塊;(4)微波高溫烘烤,烘烤溫度 230°C,烘烤時間2min ;(5)原料混合攪拌IOmin ; (6)微波中溫烘烤,烘烤溫度120°C,烘烤時間:10min ;(7)包裝消毒、裝袋、裝盒、裝箱。
實施例5:每份為1兩。一種中藥茶,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刺玫葉5兩、刺玫花5兩、刺玫果50兩、 黨參根10兩、黃芪根10兩、酸棗肉20兩,其制作工藝為(1)稱量將所有原料按比例稱量;(2)挑選,去除雜質;(3)清洗,切割、切塊;(4)微波高溫烘烤,烘烤溫度240°C,烘烤時間2min ;(5)原料混合攪拌IOmin ; (6)微波中溫烘烤,烘烤溫度:100°C,烘烤時間=IOmin ; (7)包裝消毒、裝袋、裝盒、裝箱。實施例6:每份為1斤。一種中藥茶,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刺玫葉2. 5斤、刺玫花7. 5斤、刺玫果50 斤、黨參根10斤、黃芪根10斤、酸棗肉20斤,其制作工藝為(1)稱量將所有原料按比例稱量;(2)挑選,去除雜質;(3)清洗,切割、切塊;(4)微波高溫烘烤,烘烤溫度250°C,烘烤時間2min ;(5)原料混合攪拌IOmin ; (6)微波中溫烘烤,烘烤溫度112°C,烘烤時間=IOmin ; (7)包裝消毒、裝袋、裝盒、裝箱。
權利要求
1.一種中藥茶,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以任意配比的刺玫葉和花 10份、刺玫果50份、黨參根10份、黃芪根10份、酸棗肉2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藥茶,其特征在于,其制作工藝為(1)稱量將所有原料按比例稱量;(2)挑選,去除雜質;(3)清洗,切割、切塊;(4)微波高溫烘烤,烘烤溫度200-250°C,烘烤時間2min ;(5)原料混合攪拌IOmin ; (6)微波中溫烘烤,烘烤溫度 100-120°C,烘烤時間:10min ;(7)包裝消毒、裝袋、裝盒、裝箱。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輔助疾病治療的茶配制品,具體是一種中藥茶,解決了現有的一些治療疾病的藥品副作用大的問題,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刺玫葉和花10份、刺玫果50份、黨參根10份、黃芪根10份、酸棗肉20份。本發明所述的中藥茶針對市場的需求,可健脾益氣養血,調節人體臟腑功能,抗輻射,抗衰老,抗癌,改善血液循環,用于治療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失眠多夢、不思飲食等,也可用于婦女月經過多,崩漏帶下,腸胃瀉下,乳痛熱毒,降脂減肥,亦可用于調節腸胃,促進消化,調節情緒,抑制興奮,降脂減肥,補充人體的微量元素,調節人體機能。使用方便快捷,物美價廉,綠色環保,是一種輔助疾病治療較好的茶配制品,且副作用較低。
文檔編號A23F3/34GK102415460SQ20111040399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8日
發明者賈京達, 賈培琳, 賈宗達 申請人:五寨縣金達實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