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健茶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能夠有效治療治療牙痛的保健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牙痛是一種常見疾病。其表現為:牙齦紅腫、遇冷熱刺激痛、面頰部腫脹等。牙痛大多由牙齦炎和牙周炎、齲齒(蛀牙)或折裂牙而導致牙髓(牙神經)感染所引起的。中醫認為牙痛是由于外感風邪、胃火熾盛、腎虛火旺、蟲蝕牙齒等原因所致。牙痛發作應該受到重視,及早治療,采用正確的療牙方法,可以提防并發癥出現。如今,治療牙痛的方法是很多的,可根據自身情況而定選擇合適的方法。西醫治療:口服鎮痛藥物,如安定、利眠寧等鎮靜劑,也可給予阿司匹林、去痛片、三七片、云南白藥等止痛藥暫時止痛。或者是手術治療,洗牙刮治及拔除患牙,這些治療都存著局限性。現有的中藥治療,復發率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牙痛的保健茶,本保健茶具有清熱、降火、消炎的功效,治療牙痛,療效好,見效快,復發率低。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治療牙痛的保健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浸泡于水中而得:細茶葉30-40份、樸硝4-5份、白芷4-5份、細辛2-3份、鐘乳石5-6份、花椒3-4份、冰片3-4份、麝香3-4份。
藥理分析:樸硝:味苦、辛,寒、大寒,無毒。主百病,除寒熱邪氣,逐六府積聚,結固留癖,胃中食飲熱結,破留血、閉絕,停痰痞滿,推陳致新,能化七十二種石。煉餌服之,輕身、神仙。煉之白如銀,能寒能熱,能滑能澀,能辛能苦,能咸能酸,入地千歲不變。色青白者佳,黃采無時。白芷:祛風濕,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用于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細辛: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牙痛、風寒溫痹、痰飲咳喘、鼻塞鼻淵、風眼目翳、耳閉咽痛、口瘡口臭。花椒: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蟲積腹痛,蛔蟲癥;外治濕疹瘙癢。冰片:通諸竅,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治中風口噤,熱病神昏,驚癇痰迷,氣閉耳聾,喉痹,口瘡,中耳炎,癰腫,痔瘡,目亦翳膜,蟯蟲病。麝香:性辛、溫、無毒、味苦。入心、脾、肝經,有開竅、辟穢、通絡、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風、痰厥、驚癇、中惡煩悶、心腹暴痛、跌打損傷、癰疽腫毒。
優選的,所述的治療牙痛的保健茶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藥浸泡于水中而得:細茶葉35份、樸硝4.5份、白芷4份、細辛2.5份、鐘乳石5份、花椒4份、冰片3份、麝香3份、水500份。
制備方法:將配方比例的中草藥洗凈、烘干后,投入水中密封浸泡20-30天,濾出藥渣,得到上清液,即為保健茶。
用法與用量:牙痛時,口含保健茶30-40ml,每日2-3次,每次含茶8-10分鐘,3-4天為一療程,一般服用1-2個療程可以治愈。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保健茶自2014至今上千例患者臨床試用,總有效率98%,治愈率85%,復發者極少,無出現任何毒副作用。因此本發明的保健茶具有清熱、降火、消炎的功效,治療牙痛,療效好,見效快,復發率低的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好的說明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本發明一種治療牙痛的保健茶的實施例,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浸泡于水中而得:細茶葉35份、樸硝4.5份、白芷4份、細辛2.5份、鐘乳石5份、花椒4份、冰片3份、麝香3份、水500份。
制備方法:將配方比例的中草藥洗凈、烘干后,投入40-50度水中密封浸泡20-30天,濾出藥渣,得到上清液,即為保健茶。
實施例2
本發明一種治療牙痛的保健茶的實施例,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浸泡于水中而得:細茶葉30份、樸硝4份、白芷4份、細辛2份、鐘乳石5份、花椒3份、冰片3份、麝香4份、水500份。
本實施例所述保健茶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本發明一種治療牙痛的保健茶的實施例,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浸泡于水中而得:細茶葉40份、樸硝5份、白芷5份、細辛3份、鐘乳石6份、花椒4份、冰片4份、麝香3份、水500份。
本實施例所述保健茶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4本發明所述治療牙痛的保健茶的治療效果
典型病例
趙某,女67歲近1年常牙痛,每次痛時就服用芬必得止痛,但是,過幾天又痛,總是不能徹底治療,后改服用本發明的保健茶,按要求口含,每日3次,連續服藥2天后,牙痛消失,后繼續每天三次口含本發明保健茶,堅持10天,牙痛徹底消失,隨診,一直沒有復發。
沈某,男,65歲,合肥市人,貨車駕駛員,患牙痛多年,時重時輕,重時服用止痛片,經常服用止痛片對身體不好,后用本發明的保健茶,按要求口含保健茶,每日3次,連續服藥5天后,牙痛消失,隨診,一直沒有復發。
胡某,男,25歲,IT銷售經理,最近半年時常出現牙痛現象,經常服用止痛片,2015年,經人介紹開始服用本發明的保健茶,按要求口含,每日3次,連續服藥2天后,牙痛消失,后繼續每天3次口含本發明保健茶10天,牙痛徹底消失,隨診,一直沒有復發。
最后所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