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粽香豆腐的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豆腐的制作工藝,特別是一種不用石膏、不用鹵水、不用凝固劑的粽香豆腐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粽葉具有有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癰腫等功效。近年來研究證明,箬竹葉多糖物具有抗癌效果。
綜葉提取物具有綜子風味,富含綜葉多糖、綜葉黃麗、有機鋒、砸、鵬、|丐、續、鐵、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等近40種功能因子。有較強的抗免氧化、抗菌、抑菌等作用,是一種天然的功能食品添加劑和保健品新原料。豆腐在我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深受我國及世界人民的喜愛。發展至今,已品種各異,花樣繁多,俱有風味獨特,制作工藝簡單,食用方便的特點。有高蛋白,低脂肪,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的功效。是生熟皆可,老幼皆宜,養生修性、益壽延年的美食佳品。千百年來,制作豆腐已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模式,其中有一道關鍵工藝點腦,即使蛋白質凝固,目前是采用的三種不同的材料。I.石膏點腦,石膏即硫酸鈣,石膏做的豆腐質地比較軟嫩、細膩,理論上沒有毒副作用,但由于有些人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久而久之會形成結石,傷害肝腎。2.鹵水點腦,鹵水是氯化鎂、硫酸鎂和氯化鈉的混合物,有一定毒副作用,因做豆腐時放得極少,與豆里的蛋白結合以后毒性就變得很小了,但也只能少食。3.凝固劑點腦,凝固劑即葡萄糖酸一 S—內酯,是一種食品添加劑,也就是我們常常很擔心的一種化學添加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不采用傳統點腦材料的豆腐制作工藝,該工藝制作的豆腐不僅沒有潛在危害,而且香氣悠遠,保質期長。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粽香豆腐的制作工藝,SP在制作豆腐的過程中,采用粽葉提取液作為點腦材料,粽葉提取液與豆漿的體積比例為110 ;其它步驟采用現有工藝。粽葉提取液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將粽葉清洗去雜,再將粽葉按照粽葉與清水的重量比為1:5的比例放入高壓鍋爐內,高壓蒸煮100-120min,然后冷卻過濾,即得粽葉提取液。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粽葉提取液點腦的粽香豆腐帶有粽葉的清香,不僅具有保健效果,而且使人的食欲大增,同時這種豆腐因蛋白質凝固緊密,含水量低,硬中帶軟,不易變形,可延長保質期;由于沒有使用石膏、鹵水和凝固劑,所以避免了使用石膏、鹵水或凝固劑可能帶來的潛在危害。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I。取粽葉100kg,清洗干凈,投入裝有500kg清水的高壓鍋爐內,高壓煎煮120分鐘,然后冷卻過濾,得450kg粽葉提取液。選擇符合衛生要求的優質黃豆50kg,用200kg清水浸泡,在20°C常溫下浸泡6小時,使大豆充分吸水膨脹,以可隨手瓣開且泡豆水未出現泡沫為度。然后將大豆連同浸泡水一起研磨,將磨出的連渣漿及時濾漿,將豆漿與豆渣分離,反復用溫水套淋三次以上,濾出的豆漿500kg。接著將濾出的豆漿迅速升溫煮沸5分鐘,煮沸時需攪拌消泡。待豆漿溫度 降至80°C時,加入50kg粽葉提取液進行點腦,4分鐘后,待蛋白質凝固完全,腦花、漿水分離徹底,均勻沉降于點腦桶底部時靜放6分鐘成型,接著迅速上箱壓榨,最后劃塊即成粽香豆腐。
權利要求
1.一種粽香豆腐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在制作豆腐的過程中,采用粽葉提取液作為點腦材料,粽葉提取液與豆漿的體積比例為1 10 ;其它步驟采用現有工藝。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粽香豆腐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粽葉提取液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將粽葉清洗去雜,再將粽葉按照粽葉與清水的重量比為1:5的比例放入高壓鍋爐內,高壓蒸煮100-120min,然后冷卻過濾取液。
全文摘要
一種粽香豆腐的制作工藝,即在制作豆腐的過程中,采用粽葉提取液作為點腦材料,其有益效果是,該豆腐帶有粽葉的清香,不僅具有保健效果,而且使人的食欲大增,同時這種豆腐因蛋白質凝固緊密,含水量低,硬中帶軟,不易變形,可延長保質期;由于沒有使用石膏、鹵水和凝固劑,所以避免了使用石膏、鹵水或凝固劑可能帶來的潛在危害。
文檔編號A23C20/02GK102715281SQ20121024456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石愛軍 申請人:石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