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二次蒸煮法生產粽子的工藝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產粽子的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二次蒸煮法生產粽子的工藝技術。
背景技術:
傳統生產粽子的方法是先泡米后清洗,在包制前重新加入清水,將米中的營養都沖洗流失。傳統粽子混料不均勻、造成滋味和顏色不均勻。傳統粽子是包制生米和輔料例如鮮肉、咸蛋黃、豆沙、調味料等包制成型后水煮,這樣粽子的營養成分因長時間浸在水中煮,都隨水流失掉,然后撈出風吹干表面抽真空包裝;傳統的粽子在常溫下不能直接食用,硬度大、老化快,不加熱不能直接食用,且粽子的各種輔料和調料味道慢慢會淡化,顏色口感不均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二次蒸煮法生產粽子的工藝技術,該工藝采用二次蒸煮加工粽子的方法,米為熟制后、包成型,然后抽真空,再進行二次蒸煮,且采用真空高阻隔透氣和耐蒸煮的技術方法,使原有滋味和營養全部保留在產品中,不流失。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二次蒸煮法生產粽子的工藝技術,其所述工藝技術包括以下過程前處理處理粽葉,100°C水泡5小時,用冷水泡5小時,后放入蒸汽夾層壓力鍋,氣壓O. 12Pa,洗米、泡米、米稱量,加清水放在蒸米容器中浸泡6小時,然后直接蒸米,并處理蒸米容器,蒸米容器選用杉木制成,開水煮制6小時,冷水泡12小時,清洗容器,后再開水煮制6小時,冷水泡12小時,清洗干凈備用,每次蒸米后,放入冷水總浸泡I小時;一次蒸煮杉木木制蒸米容器,將米用蒸汽氣壓O. 12Pa,溫度110°C,蒸45分鐘,后拌飯,成型,將產品包制成型,真空機抽真空包裝;二次蒸煮將真空好后的粽子半成品擺入殺菌罐的裝載筐中,升溫,打開蒸汽閥氣壓設定為O. 15 Pa,要求15分鐘,殺菌罐內溫度達到120°C殺菌,冷卻,打開氣壓閥調整到O. 18Pa,保持此氣壓下打入殺菌罐冷水,水量為沒過罐體內最高水位,使溫度降到60°C,時間10分鐘,產品殺菌完成,打開排水閥,用冷氣壓排水,壓力為O. I Pa,包裝,入庫儲存即可。所述的二次蒸煮法生產粽子的工藝技術,其所述粽葉選用7-9月份的粽葉,,葉子置入浸泡容器,用100°c水泡5小時,用冷水泡5小時,放入蒸汽夾層壓力鍋,氣壓O. 12Pa,鍋內水溫度達到100°C條件下,水煮I小時。所述的二次蒸煮法生產粽子的工藝技術,其所述洗米用專業洗米機洗米,凈水沖洗干凈,加清水放在蒸米容器中浸泡6小時,然后直接蒸米。所述的二次蒸煮法生產粽子的工藝技術,其所述粽子成型為每粒粽子用兩篇片粽葉,將產品包制成型。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是
I.本發明工藝技術方法較之普通洗米方法,不流失米的營養成分。
2.本發明工藝技術采用杉木蒸米較普通蒸米方式,杉木本身具有純天然的木器清香,且防蟲,密度大,防水性好,天然、環保、健康,抗菌、防腐、不易吸附臟物。用杉木桶蒸出的米飯,保持米的原始香味,顆顆飽滿,粒粒晶瑩,入口后爽滑易嚼易消化。3.本發明工藝技術混料方式,邊加熱邊攪拌各種原料融合更均勻、滋味互相滲透的更好,
4.本發明工藝技術米為熟制,加入輔料例如鮮肉、咸蛋黃、豆沙、調味料等包制成型然后抽真空,再進行二次蒸煮,且真空袋有高阻隔透氣和耐蒸煮等特點,使所有滋味和營養全部保留在產品中,不流失。5.經過本發明工藝技術制作的粽子,在常溫下,可長時間保持柔軟,不老化,口感和滋味無變化,無論加熱食用還是常溫食用均可,保持粽子的原有滋味,且米糯而不爛、咸 甜適口。
圖I為本發明工藝流程方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及關鍵設備和具體的工藝條件如下
原輔料驗收經培養箱、天平化驗、稱量、感官檢驗。稱量備料計重秤,稱量準確、按順投料。洗米、泡米洗米機,用專業洗米機洗米,凈水清洗干凈后,浸泡6小時。蒸米木制蒸米桶,壓力O. 12Mpa溫度110°C蒸45分鐘后熟成。拌飯夾層攪拌鍋,將各原料按配比加入鍋內攪拌均勻即可。分克定量電子秤,按要求分克,并用秤隨機抽查重量。泡粽葉蒸汽夾層鍋,用100°C水泡5小時,用冷水泡5小時,開水煮I小時。包粽子案板,兩頭對稱,長10-10. 5cm,寬6. 5_7cm七道線。抽真空真空機,封口牢固,平整、不漏氣,真空調到-O. 1,蒸煮高溫殺菌罐,溫度> IlO0C時間> 45分鐘。殺菌、冷卻高溫殺菌罐,殺菌罐內氣壓O. 18 Pa,打入冷水,溫度降到60°C,30分鐘。晾干包裝包裝機,晾干真空袋表面水分,裝外包裝袋封口,字跡清楚、封口嚴密。出廠檢驗電子秤、天平、干燥箱等,感官、凈含量、水分等按出廠檢驗標準執行。入庫周轉箱,品種分類,碼放整齊。
實施例一、前處理1、粽葉處理粽葉選用7-9月份的粽葉,比較其他季節的粽葉柔軟易包制,葉子置入浸泡容器,用10(TC水泡5小時,用冷水泡5小時,后放入蒸汽夾層壓力鍋,氣壓O. 12Pa,鍋內水溫度達到100°C條件下,水煮I小時。使葉子充分軟化熟制,撈出逐片去根、雜質,用洗葉機清洗粽葉至無雜質異物等,碼齊備用。2、洗米、泡米,米稱量后,用專業洗米機洗米,保證每粒米清洗充分,凈水沖洗干凈后,加定量清水放在蒸米容器中浸泡6小時,然后直接蒸米。3、蒸米容器處理,蒸米容器選用杉木制成,開水煮制6小時,冷水泡12小時,清洗容器,后再開水煮制6小時,冷水泡12小時,清洗干凈備用,每次蒸米后,放入冷水總浸泡I小時。二、一次蒸煮1、蒸米,專用杉木木制蒸米容器,將米用蒸汽氣壓O. 12Pa,溫度110°C,蒸45分鐘,后熟成。2、拌飯,將熟制的米飯和其他輔料用蒸汽夾層攪拌鍋攪拌均勻。3、成型,米、包制的鮮肉(經過脫酸處理)、咸蛋黃(用大豆油清洗表面)、豆沙(用包餡機分割重量)等按要求分割好,每粒粽子用兩篇片粽葉,將產品包制成型,線繩7道。4、真空包裝,粽子裝入真空袋,用真空機抽真空包裝。三、二次蒸煮1、入罐,將真空好后的粽子半成品擺入殺菌罐的裝載筐中,依次推入,上下碼放整齊,閉合所有密閉門。2、升溫,設專業技術人員操作,打開蒸汽閥氣壓設定為O. 15 Pa,要求15分鐘,殺菌罐內溫度達到120°C。溫度達到100°C時必須排一次水。3.恒溫蒸煮,啟動殺菌罐自動控制系統(包括計時、溫控、蒸汽量、冷氣、冷水循環等),保持罐中的溫度120°C,時間60分鐘。產品達到最終熟制。4.殺菌、冷卻,打開氣壓閥調整到O. 18Pa,保持此氣壓下打入殺菌罐冷水,水量為沒過罐體內最高水位,使溫度降到60°C,時間10 分鐘,產品殺菌完成。5.晾干、包裝,打開排水閥,用冷氣壓排水,壓力為O. I Pa,待水排凈后,打開門,產品出鍋,裝入待檢箱。6.入庫前待檢,檢驗包括化驗無菌、包裝無漏氣、口感符合標準即判定為合格品,每批次待檢時間為一周,檢驗合格后再包裝入庫儲存。
權利要求
1.二次蒸煮法生產粽子的エ藝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エ藝技術包括以下過程前處理處理粽葉,100°c水泡5小時,用冷水泡5小時,后放入蒸汽夾層壓カ鍋,氣壓0. 12Pa,洗米、泡米、米稱量,加清水放在蒸米容器中浸泡6小時,然后直接蒸米,并處理蒸米容器,蒸米容器選用杉木制成,開水煮制6小時,冷水泡12小時,清洗容器,后再開水煮制6小時,冷水泡12小時,清洗干凈備用,毎次蒸米后,放入冷水總浸泡I小時;一次蒸煮杉木木制蒸米容器,將米用蒸汽氣壓0. 12Pa,溫度110°C,蒸45分鐘,后拌飯,成型,將產品包制成型,真空機抽真空包裝;二次蒸煮將真空好后的粽子半成品擺入殺菌罐的裝載筐中,升溫,打開蒸汽閥氣壓設定為0. 15 Pa,要求15分鐘,殺菌罐內溫度達到120°C殺菌,冷卻,打開氣壓閥調整到0. 18 Pa,保持此氣壓下打入殺菌罐冷水,水量為沒過罐體內最高水位,使溫度降到60°C,時間10分鐘,產品殺菌完成,打開排水閥,用冷氣壓排水,壓カ為0. I Pa,包裝、入庫儲存即可。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二次蒸煮法生產粽子的エ藝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粽葉選用7-9月份的粽葉,,葉子置入浸泡容器,用100°C水泡5小時,用冷水泡5小時,放入蒸汽夾層壓カ鍋,氣壓0. 12Pa,鍋內水溫度達到100°C條件下,水煮I小時。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二次蒸煮法生產粽子的エ藝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米用專業洗米機洗米,凈水沖洗干凈,加清水放在蒸米容器中浸泡6小時,然后直接蒸米。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二次蒸煮法生產粽子的エ藝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粽子成型為每粒粽子用兩篇片粽葉,將產品包制成型。
全文摘要
二次蒸煮法生產粽子的工藝技術,涉及一種生產粽子的技術,包括以下過程前處理處理粽葉,洗米、泡米、米稱量,加清水放在蒸米容器中浸泡6小時,然后直接蒸米,并處理蒸米容器,將米用蒸汽氣壓0.12Pa,溫度110℃,蒸45分鐘,后拌飯,成型,將產品包制成型,真空機抽真空包裝;二次蒸煮升溫,殺菌罐內溫度達到120℃殺菌,冷卻,打開氣壓閥調整到0.18Pa,保持此氣壓下打入殺菌罐冷水,冷卻后包裝、入庫儲存即可。該工藝采用二次蒸煮加工粽子的方法,米為熟制后、包成型,然后抽真空,再進行二次蒸煮,且采用真空高阻隔透氣和耐蒸煮的技術方法,使原有滋味和營養全部保留在產品中,不流失。
文檔編號A23L1/01GK102813094SQ20121030331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4日
發明者吳學群 申請人:沈陽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