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甘薯莖的腌制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甘薯莖的加工方法,流程為:原料選擇→清洗護色→脫鹽腌制→壓榨脫水→拌料→包裝,采用本技術腌制的甘薯莖,營養豐富,清香可口,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食品。
【專利說明】一種甘薯莖的腌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甘薯莖的腌制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甘薯(紅薯、地瓜)莖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具有很好的食療保健功能,近幾年來備受人們青睞。采用腌制技術制成的甘薯莖,不僅色綠質脆、清香可口,而且具有很好的營養價值。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甘薯莖的腌制方法,解決了對甘薯莖的食用,且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食品。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5]1、選擇脆嫩碧綠、無污染、無病蟲害的甘薯莖蔓頂端3-8厘米的部分。
[0006]2、用流水將甘薯莖洗凈,浙干,放入0.05%碳酸鈉和0.3%氫氧化鈣溶液中浸溝護色,直至發泡沫時取出。用流水將甘薯莖的殘液洗凈,晾干。
【具體實施方式】
[0007]1、選擇脆嫩碧綠、無污染、無病蟲害的甘薯莖蔓頂端3-8厘米的部分。
[0008]2、用流水將甘薯莖洗凈,浙干,放入0.05%碳酸鈉和0.3%氫氧化鈣溶液中浸溝護色,直至發泡沫時取出。用流水將甘薯莖的殘液洗凈,晾干。
[0009]采用原料量15%-18%的食鹽、0.1%的氯化鈣和0.06%的苯甲酸鈉腌制。先將食鹽、氯化鈣、苯甲酸鈉混勻,然后一層甘薯莖一層混合料,層層壓實,直至裝滿。壇口撒上一層混合料,用塑料布封口。第I周每天翻缸I次,使腌潰均勻,不發勢。I周后用青石壓緊,再腌潰3周。最后用水淘洗脫鹽,保持鹽含量為5%-6%。
[0010]用壓榨脫水機去除甘薯莖外部明水和內部部分水分,以利調味料滲入。脫水后要求甘薯莖含水量在80%以上。
[0011]按每100千克甘薯莖重量加入以下配料:胡椒粉100克、蒜粉45克、紅辣椒粉600克、丁香粉100克、白糖1.5千克、食鹽I千克、味精150克、苯甲酸鈉50克、醬油80毫升。先將各輔料混合拌勻,再分兩次將輔料與甘薯莖同拌,使各輔料均勻附著在甘薯莖上。
[0012]將拌料后的甘薯莖分批裝入壇內,每批均用手壓實。每壇裝滿后蓋上壇蓋,在水槽中加滿水。裝壇I周后即可上市出售或食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甘薯莖的腌制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原料量15% -18%的食鹽、0.1%的氯化鈣和0.06%的苯甲酸鈉腌制。先將食鹽、氯化鈣、苯甲酸鈉混勻,然后一層甘薯莖一層混合料,層層壓實,直至裝滿。壇口撒上一層混合料,用塑料布封口。第I周每天翻缸I次,使腌潰均勻,不發勢。I周后用青石壓緊,再腌潰3周。最后用水淘洗脫鹽,保持鹽含量為5%-6%。
2.用壓榨脫水機去除甘薯莖外部明水和內部部分水分,以利調味料滲入。脫水后要求甘薯莖含水量在80%以上。
3.按每100千克甘薯莖重量加入以下配料:胡椒粉100克、蒜粉45克、紅辣椒粉600克、丁香粉100克、白糖1.5千克、食鹽I千克、味精150克、苯甲酸鈉50克、醬油80毫升。先將各輔料混合拌勻,再分兩次將輔料與甘薯莖同拌,使各輔料均勻附著在甘薯莖上。
【文檔編號】A23L1/29GK104222915SQ201310264790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1日
【發明者】王萍 申請人: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