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蜂王胎保鮮液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蜂王胎保鮮液,屬于食品保鮮領域,其特征是組成如下:乳酸2~5g/L,抗壞血酸5~10g/L,乳酸鏈球菌素1~2g/L,白藜蘆醇2~4g/L,兒茶素3~5g/L,余為無菌水。本發明使用的原料均為天然產物,安全易得,配制時僅需混勻攪拌價格,制備工藝簡單,將蜂王胎浸漬于其中,在常溫下貯藏15天,蜂王胎不變質,保鮮效果顯著。
【專利說明】一種蜂王胎保鮮液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食品保鮮領域,涉及蜂王胎的保鮮。
【背景技術】
[0002]蜂王胎是蜜蜂受精卵經工蜂喂飼新鮮王漿生長發育而成的幼蟲體,即從王臺里采集的蜂王幼蟲。營養學研究表明蜂王胎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幾丁多糖、維生素、微量元素、酶、核酸、黃酮等,營養價值極高。生物活性研究表明,蜂王胎具有抑制或延緩細胞衰老、增強生物體免疫功能等保健功效。因此,蜂王胎是繼蜂王漿、蜂花粉之后的又一值得大力開發的天然保健食品資源。
[0003]我國是歷史悠久的養蜂大國,蜂群數及蜂產品產量均為世界前列,目前已擁有800多萬群蜜蜂,蜂王胎年產量可達數千噸。但是作為生產蜂王漿的副產品,全國每年被加工利用的蜂王胎只有50噸左右,而95%的蜂王胎都被廢棄,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究其原因,是由于蜂王胎營養豐富,酶活性強,使其顯得極為嬌嫩。光、熱、氧氣等環境因素均可使其迅速變質。蜂王幼蟲死亡后,在微生物、O2和酶的作用下,蟲體極易腐敗自溶,其保鮮比蜂王漿更困難,因此目前能被開發利用的數量極少。目前常用貯藏方法有冷凍保藏法和酒精浸泡法,但蜂王胎產地一般都處于野外,缺失電力供應,因此冷凍保鮮受到環境條件的極大限制;而采用大規模的酒精浸泡來保鮮蜂王幼蟲,不符合交通運輸安全規定,在實際運輸中受限。為此,研制一種高效安全的保鮮液,對蜂王胎資源的開發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0004]目前國內外專門針對蜂王胎保鮮的研究鮮見報道,國內僅見福建農業大學學者利用蜂膠和檸檬酸保鮮蜂王胎的報道。而迄今為止,尚未見專用于蜂王胎保鮮的保鮮液的專利。與常規的食品原料相比,蜂王胎具有水分含量高,機體嬌嫩,成分復雜,酶活性高等特點。因此,常規的保鮮液不能滿足蜂王胎的保鮮需求,需專門研發相應配方配料。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有效用于蜂王胎保鮮的保鮮液。
[0006]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7]本發明所述的蜂王胎保鮮液,其組成如下:乳酸2飛g/L,抗壞血酸5?10g/L,乳酸鏈球菌素廣2 g/L,白藜蘆醇2?4 g/L,兒茶素3飛g/L,余為無菌水。
[0008]其中乳酸有很強的防腐保鮮功效,在食品領域已被廣泛應用,在本保鮮液中主要起到抑菌殺菌,調節PH值作用。抗壞血酸就是維生素C (Vc),是高效的抗氧化劑,在本保鮮液中主要起到防止蜂王胎被氧化的作用。乳酸鏈球菌素是一種高效安全的天然食品防腐齊U,能有效抑制引起食品腐敗的許多革蘭氏陽性細菌,在本保鮮液中主要起到防腐殺菌作用。由于蜂王胎含有豐富的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與空氣接觸時酪氨酸極易被氧化而使幼蟲體變成黑色,因此,在對蜂王胎進行加工時,一方面需防止其氧化,另一方面還要抑制酪氨酸酶活力。本發明的保鮮液各成分中,白藜蘆醇和兒茶素都是天然有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劑,能阻止酪氨酸酶催化酪氨酸氧化變黑的反應,同時還均具有抗氧化、殺菌防腐的功效。
[0009]本發明使用的原料均為天然產物,安全易得,配制時僅需混勻攪拌價格,制備工藝簡單。將蜂王胎浸潰于其中,在常溫下貯藏15天,蜂王胎不變質,保鮮效果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0010]本發明將通過以下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0011]實施例1:一種蜂王胎專用保鮮液的配制。
[0012]I)材料準備:分別購買市售乳酸、抗壞血酸、乳酸鏈球菌素、白藜蘆醇、兒茶素,要求均為食品級。取桶裝純凈水用帶棉塞的三角瓶分裝后,經121°c高壓滅菌15分鐘后冷卻,制備得無菌水。
[0013]2)保鮮液配制:準確稱量乳酸20g,抗壞血酸50g,乳酸鏈球菌素20 g,白藜蘆醇20 g,兒茶素40 g,將其依次加入到5L無菌水中,攪拌溶解,待澄清透明后仍用無菌水定容至總體積10L,即得蜂王胎保鮮液。
[0014]實施例2:蜂王胎專用保鮮液應用于蜂王胎保鮮。
[0015]取蜂場剛采收的新鮮蜂王胎裝入500mL的三角燒瓶中,每個燒瓶裝200 g,總共20瓶。各瓶分別加入具體實施例一制備的保鮮液500 mL,使蜂王胎完全浸沒。密封瓶口,常溫保藏(25-30°C)。每天各抽取I瓶作蜂王幼蟲體感官評價和揮發性鹽基氮(VBN)的測定。蜂王胎蟲體在保鮮液中的狀態觀察如下表所示。
[0016]表I保鮮液中蜂王胎蟲體狀態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權利要求】
1.一種蜂王胎保鮮液,其特征是組成如下:乳酸2飛g/L,抗壞血酸5?10g/L,乳酸鏈球菌素廣2 g/L,白藜蘆醇2?4 g/L,兒茶素3飛g/L,余為無菌水。
【文檔編號】A23L3/3508GK103445270SQ201310363993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9日
【發明者】余勃, 劉松, 聶挺, 陸豫, 文舜 申請人:南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