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紅茶發酵工藝及紅茶發酵專用發酵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紅茶發酵工藝,是將經過萎凋、揉捻適度的紅茶茶青轉動,同時,在30℃到20℃溫度區間內,依次遞減變溫發酵,制備得到紅茶。為此,本發明還提供紅茶發酵專用發酵罐。應用本發明的工藝生產的茶葉發酵均勻,得到的紅茶湯色紅艷,滋味鮮爽,同一批次茶葉品質均勻。感官審評評分高于恒溫發酵的紅茶品質。
【專利說明】一種紅茶發酵工藝及紅茶發酵專用發酵罐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紅茶發酵工藝及紅茶發酵專用發酵罐。
【背景技術】
[0002]現在紅茶發酵主要是在恒定的溫度和濕度下進行,茶葉置于穩定容器內不動,這樣生產的茶葉發酵堆內外的茶葉發酵不勻,茶黃素含量不高,生產的紅茶滋味欠鮮爽,湯色欠紅艷,同一批次茶葉品質不均。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紅茶發酵工藝,利用本發明的工藝生產的茶葉發酵均勻,得到的紅茶湯色紅艷,滋味鮮爽,同一批次茶葉品質均勻。感官審評評分高于恒溫發酵的紅茶品質。為此,本發明還提供紅茶發酵專用發酵罐。
[0004]本發明提供一種紅茶發酵工藝,是將經過萎凋、揉捻適度的紅茶茶青轉動,同時,在30°C到20°C溫度區間內,依次遞減變溫發酵,制備得到紅茶。
[0005]優選地,所述依次遞減變溫發酵的具體操作是:在30°C至25°C遞減時的發酵時間在30min至90min區間;在25°C至20°C遞減時的發酵時間在30min至90min區間,整個發酵過程濕度不變,為95%。
[0006]在上述范圍內均能很好的發酵紅茶。
[0007]進一步地,所述依次遞減變溫發酵的具體操作是:
1)在溫度為30°C、濕度為95%時,發酵30min;
2)在溫度為28°C、濕度為95%時,發酵20min;
3)在溫度為26°C、濕度為95%時,發酵20min;
4)在溫度為24°C、濕度為95%時,發酵20min;
5)在溫度為22°C、濕度為95%時,發酵20min;
6)在溫度為20°C、濕度為95%時,發酵40min。
[0008]在該溫度調控下,紅茶的發酵效果最佳。
[0009]優選地,所述轉動的頻率為1轉/lmin至1轉/5min。
[0010]在上述轉動頻率范圍內均能使紅茶較好的與氧氣均勻接觸。
[0011]進一步地,所述轉動的頻率為1轉/2min。
[0012]在上述轉動頻率下紅茶與氧氣接觸最均勻。
[0013]優選地,所述發酵是在發酵罐中進行,所述發酵罐包括橫向放置的外筒(1)和與外筒(1)同軸置于外筒(1)內部的內筒(2),軟管(9) 一頭連接溫控設備(8),一頭伸入外筒
(1)中,在外筒(1)上,還設有用來調控溫控設備(8 )的溫度調控器(14),以及設有用于設定時間的時間控制器(13);
在內筒(2)的弧形表面上,設有多個透氣孔(16);在內筒(2) —端,設有電動機(5)、小齒輪(6)、大齒輪(4)和轉軸(3),電動機(5)和小齒輪(6)電連接,小齒輪(6)和大齒輪(4)配合連接,大齒輪(4)與轉軸(3)的一端固定連接,轉軸(3)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內筒(2)一端的表面上;在內筒(2 )的另一端,設有排濕孔(11)和發酵罐蓋(12 )。
[0014]進一步地,支架(7)支撐發酵罐外筒(1),溫控設備(8)置于支架(7)上。
[0015]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紅茶發酵專用發酵罐,所述發酵罐包括橫向放置的外筒(1)和與外筒(1)同軸置于外筒(1)內部的內筒(2),軟管(9) 一頭連接溫控設備(8),一頭伸入外筒(1)中,在外筒(1)上,還設有用來調控溫控設備(8)的溫度調控器(14),以及設有用于設定時間的時間控制器(13);
在內筒(2)的弧形表面上,設有多個透氣孔(16);在內筒(2) —端,設有電動機(5)、小齒輪(6)、大齒輪(4)和轉軸(3),電動機(5)和小齒輪(6)電連接,小齒輪(6)和大齒輪(4)配合連接,大齒輪(4)與轉軸(3)的一端固定連接,轉軸(3)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內筒(2)一端的表面上;在內筒(2 )的另一端,設有排濕孔(11)和發酵罐蓋(12 )。
[0016]優選地,支架(7)支撐發酵罐外筒(1),溫控設備(8)置于支架(7)上。
[0017]優選地,在外筒(1)上,還設有把手(10)。
[0018]應用本發明的工藝生產的茶葉發酵均勻,得到的紅茶湯色紅艷,滋味鮮爽,同一批次茶葉品質均勻。感官審評評分高于恒溫發酵的紅茶品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發酵罐結構示意圖。
[0020]其中,1為外筒,2為內筒,3為傳動軸,4為大齒輪,5為電動機,6為小齒輪,7為支架,8為溫控設備,9為軟管,10為把手,11為排濕孔,12為發酵罐蓋,13為時間控制器,14為溫度調控器,15為轉軸,16為透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的實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但并不限定本發明。
[0022]實施例1
本發明的紅茶發酵工藝步驟如下:
將經過萎凋、揉捻適度的紅茶茶青100kg置于橫向放置的發酵罐中,將紅茶在發酵罐中輕輕轉動,轉動頻率為1轉/2min,使茶堆內外茶葉溫度、濕度及與氧接觸的幾率均一致,在轉動的同時,調節溫度:在30°C到20°C溫度區間內,依次遞減變溫發酵,發酵過程中溫度具體的變化規律參見表1,發酵完畢后得到本發明的紅茶。
[0023]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紅茶發酵工藝,其特征在于:是將經過萎凋、揉捻適度的紅茶茶青轉動,同時,在30°C到20°C溫度區間內,依次遞減變溫發酵,制備得到紅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茶發酵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遞減變溫發酵的具體操作是:在30°C至25°C遞減時的發酵時間在30min至90min區間;在25°C至20°C遞減時的發酵時間在30min至90min區間,整個發酵過程濕度不變,為9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紅茶發酵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遞減變溫發酵的具體操作是:(1)在溫度為30°C、濕度為95%時,發酵30min;(2)在溫度為28°C、濕度為95%時,發酵20min;(3)在溫度為26°C、濕度為95%時,發酵20min;(4)在溫度為24°C、濕度為95%時,發酵20min;(5)在溫度為22°C、濕度為95%時,發酵20min;(6)在溫度為20°C、濕度為95%時,發酵40min。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茶發酵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的頻率為1轉/lmin至1 轉 /5min。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紅茶發酵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的頻率為1轉/2min。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茶發酵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是在發酵罐中進行,所述發酵罐包括橫向放置的外筒(1)和與外筒(1)同軸置于外筒(1)內部的內筒(2),軟管(9)一頭連接溫控設備(8),一頭伸入外筒(1)中,在外筒(1)上,還設有用來調控溫控設備(8)的溫度調控器(14),以及設有用于設定時間的時間控制器(13);在內筒(2)的弧形表面上,設有多個透氣孔(16);在內筒(2) —端,設有電動機(5)、小齒輪(6)、大齒輪(4)和轉軸(3),電動機(5)和小齒輪(6)電連接,小齒輪(6)和大齒輪(4)配合連接,大齒輪(4)與轉軸(3)的一端固定連接,轉軸(3)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內筒(2)一端的表面上;在內筒(2 )的另一端,設有排濕孔(11)和發酵罐蓋(12 )。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紅茶發酵工藝,其特征在于:支架(7)支撐發酵罐外筒(1),溫控設備(8)置于支架(7)上。
8.—種紅茶發酵專用發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罐包括橫向放置的外筒(1)和與外筒(1)同軸置于外筒(1)內部的內筒(2),軟管(9) 一頭連接溫控設備(8),一頭伸入外筒(1)中,在外筒(1)上,還設有用來調控溫控設備(8)的溫度調控器(14),以及設有用于設定時間的時間控制器(13);在內筒(2)的弧形表面上,設有多個透氣孔(16);在內筒(2) —端,設有電動機(5)、小齒輪(6)、大齒輪(4)和轉軸(3),電動機(5)和小齒輪(6)電連接,小齒輪(6)和大齒輪(4)配合連接,大齒輪(4)與轉軸(3)的一端固定連接,轉軸(3)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內筒(2)一端的表面上;在內筒(2 )的另一端,設有排濕孔(11)和發酵罐蓋(12 )。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酵罐,其特征在于:支架(7)支撐發酵罐外筒(1),溫控設備(8)置于支架(7)上。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酵罐,其特征在于:在外筒(1)上,還設有把手(10)。
【文檔編號】A23F3/08GK103734366SQ201310730299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6日
【發明者】康日暉, 林筱穎, 凌韜 申請人:柳州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