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瘤胃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及其構建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瘤胃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及其構建方法和應用。所述瘤胃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是含有原核表達載體pET15b-EGFP的瘤胃溶纖維丁酸弧菌;所述原核表達載體pET15b-EGFP是將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EGFP基因亞克隆連接入原核表達載體pET15b的BamH1位點而得到。本發(fā)明的瘤胃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可用于瘤胃微生態(tài)微循環(huán)消化代謝檢測。利用GFP基因進行基因操作、標記目標蛋白,即可通過這種生物“攝像頭”實時監(jiān)控靶蛋白的時間、空間變化。
【專利說明】一種瘤胃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及其構建方法和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反芻動物瘤胃微生態(tài)研究檢測用的瘤胃溶纖維丁酸弧菌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的構建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反芻動物的消化中重要的消化過程之一是瘤胃微生物的消化(朱偉云,2004)。但由于瘤胃微生態(tài)研究的難度較大,目前還都局限于營養(yǎng)素在瘤胃中的消化率、瘤胃優(yōu)勢菌群的培養(yǎng),或用藥物控制瘤胃微生物等的研究(Koenig等,2000 ;韓春艷等,2002 ;Hristov等,2004)。對于瘤胃微生態(tài)中微生物之間的互作,如細菌與原蟲、真菌的共生;原蟲對細菌、真菌的吞噬等還都不得而知,其主要原因就是對于這一黑箱還沒有更好的研究方法。為此,同位素標記方法也曾經用于瘤胃細菌標記(劉翔等,2010),但此方法涉及特殊設備并存在一定的環(huán)境問題,而不適宜于一般實驗室的常規(guī)測定使用。我們實驗室前期探索的熒光素(Fluorescein)染料標記瘤胃細菌,但研究的也是染色后是靜態(tài)的死細菌(王夢芝等,2010),沒有所標記細菌的繁殖生長,不能夠完全反應瘤胃真實的動態(tài)狀態(tài)。因此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是瘤胃微生態(tài)亮化的研究方法。
[0003]在Aequorea victoria水母中發(fā)現的綠色突光蛋白GFP只需藍光激發(fā)就能發(fā)光。而且GFP其相容性強,沒有種屬、組織等特異性,通過基因重組水母外的生物也產生了 GFP,如:熒光的菌、鼠、兔、豬等相繼培育成功。由于GFP的特殊結構與性能,利用其做生物標記工具的研究逐漸增多(Cha lfie等,1994 ;黃倩和李川源,2001 ;Southward和Surette,2002 ;DeBlasio 等,2010)。
[0004]瘤胃細菌種類繁多,據研究表明有200余種,其中溶纖維丁酸弧菌(ButyrivibriofibrivoIen )具有較寬的底物代謝范圍,在瘤胃中廣泛存在,是理想的基因受體。目前已經構建成功木聚糖酶基因的溶纖維丁酸弧菌重組菌(Flint和Scott,2000)。若轉入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構建綠色熒光蛋白基因工程溶纖丁弧菌,用之即可亮化瘤胃微生態(tài)環(huán)境,實時、客觀記錄瘤胃微生態(tài)微生物的動態(tài)觀察,研究瘤胃微生態(tài)消化代謝規(guī)律和機制。
[0005]本發(fā)明即是基于瘤胃細菌GFP工程菌的改造,提供一種能夠進行瘤胃微循環(huán)檢測的瘤胃溶纖維丁酸弧菌綠色熒光蛋白基因工程菌。
【發(fā)明內容】
[0006]為了突破目前不能真實模擬和反應瘤胃微生態(tài)的狀態(tài),而不能進行客觀研究瘤胃微生態(tài)互作等的現狀,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瘤胃微生態(tài)研究用的瘤胃溶纖丁酸弧菌綠色熒光蛋白基因工程菌(RGFPB)的構建方法。
[0007]本發(fā)明所述的瘤胃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宿主菌為瘤胃溶纖維丁酸弧菌,宿主菌中含有原核表達載體pET15b-EGFP ;所述原核表達載體pET15b_EGFP是將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EGFP基因亞克隆連接入原核表達載體pET15b的BamHl位點而得到。[0008]所述瘤胃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通構建方法是:采用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EGFP基因,PCR擴增其編碼序列;將所擴增序列亞克隆連接入原核表達載體pET15b,構建得到pET15b-EGFP ;氯化鈣法致敏瘤胃溶維纖酸丁弧菌,轉化入所構建的原核表達載體pET15b-EGFP ;轉化后平板上培養(yǎng)24~36h,熒光或紫外光下觀察,有綠色熒光的菌落則為陽性克隆。
[0009]本發(fā)明還公開了所述瘤胃溶纖維丁酸弧菌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在瘤胃微循環(huán)檢測中的檢測與應用。
[0010]所述的檢測,例如瘤胃溶纖維丁酸弧菌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綠色熒光蛋白表達性能測試方法為:用液體和固體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瘤胃GFP基因工程菌24~36h。用722型分光光度計測定(600nm檢測)并制作液體培養(yǎng)基中瘤胃GFP基因工程菌生長曲線、用SpectraMaxM5多功能讀板機測定液體培養(yǎng)基中工程菌熒光強度(510nm檢測);用熒光顯微鏡檢測固體培養(yǎng)基工程菌RGFPB表達情況。
[0011]本發(fā)明的原理是:
[0012]熒光一般是由熒光素(Fluorescein)染料與相應的熒光素酶(Luciferase)特異性合作而發(fā)光,同時產生具有毒性氧自由基而損害靶細胞,而具有一定的“光毒性”。GFP發(fā)光光毒性弱,適合于活細胞檢測,因此研究更接近實態(tài)、結果更客觀可靠。另外,熒光素染色所研究的細菌也是熒光標記的靜態(tài)死細胞,沒有所標記細菌的繁殖生長,不能夠完全反應瘤胃微生態(tài)真實的動態(tài)狀態(tài)。而在Aequorea victoria水母中發(fā)現的具有Ser65-Tyr66-Gly67三肽環(huán)化結構熒光團(對羥基苯咪唑啉酮)的GFP,只需藍光激發(fā)就能發(fā)綠色熒光。目前,GFP基因突變優(yōu)化改造的研究和應用也已取得較大的進展。三肽中65位Ser被Thr替換后的改造型其熒光增強4倍以上,若利用GFP基因進行基因操作、標記目標蛋白,即可通過這種生物“攝像頭”實時監(jiān)控靶蛋白的時間、空間變化。
[0013]基于以上原理,采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0014]本瘤胃溶纖維丁酸弧菌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能夠模擬瘤胃微生態(tài)的狀態(tài),動態(tài)地研究瘤胃微生物間的互作。該工程菌的使用將亮化瘤胃微生態(tài),打開瘤胃內微生物蛋白循環(huán)的“黑箱”,促進瘤胃微生態(tài)及宿主營養(yǎng)代謝的研究。這對于深入研究瘤胃內微生態(tài)營養(yǎng)消化代謝機理,有效利用瘤胃微生態(tài)營養(yǎng)原理的調控瘤胃營養(yǎng)代謝,節(jié)約飼料資源和緩解排放對環(huán)境的影響都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0015]進一步的,本發(fā)明和基于上述原理的先前實驗室測定方法比較,具有如下優(yōu)點:
[0016]1)熒光一般是由熒光素(Fluorescein)染料與相應的熒光素酶(Luciferase)特異性合作而發(fā)光,同時產生具有毒性氧自由基而損害靶細胞,而具有一定的“光毒性”。而GFP發(fā)光光毒性弱,適合于活細胞檢測,因此研究更接近實態(tài)、結果更客觀可靠。
[0017]2)原來使用的熒光素5-DTAF5_ (4,6-二氯三嗪基)所研究的細菌也是熒光染色的靜態(tài)死細胞,沒有所標記細菌的繁殖生長,不能夠完全反應瘤胃真實的動態(tài)狀態(tài)。而GFP只需藍光激發(fā)就能發(fā)綠色熒光。利用GFP基因進行基因操作、標記目標蛋白,即可通過這種生物“攝像頭”實時監(jiān)控靶蛋白的時間、空間變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感受態(tài)轉化菌落照片。[0019]圖2為紫外燈下液體培養(yǎng)基接種轉化細菌照片。
[0020]圖3轉化菌生長曲線(OD6cicinm)tj
[0021]圖4轉化菌熒光度隨生長變化曲線(OD51tlnm)15
[0022]圖5原蟲吞噬細菌量與時間的回歸分析(35min)。
【具體實施方式】
[0023]本發(fā)明包括有以下步驟:1)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原核表達載體pET15b構建;2)瘤胃溶纖維丁酸弧菌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的構建;3)瘤胃溶纖維丁酸弧菌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綠色熒光蛋白表達性能測試;4)置瘤胃溶纖維丁酸弧菌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于亨蓋特滾管固體培養(yǎng)基中4°C冰箱保存。
[0024]下面對各步驟進行詳細闡述:
[0025]本發(fā)明的I)步驟中的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原核表達載體pET15b的構建方法為:采用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EGFP基因,PCR擴增EGFP編碼序列。將所擴增序列直接常規(guī)亞克隆連接入原核表達載體pET15b (購自Novagen公司),以構建能夠在細菌中表達的原核表達載體pET15b-EGFP。
[0026]本發(fā)明的2)步驟中的瘤胃溶纖維丁酸弧菌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的構建方法為:氯化鈣法致敏溶纖維丁酸弧菌(OD6tltol為0.6時為宜),溶纖維丁酸弧菌為本實驗室從瘤胃中經過亨蓋特滾管技術(Hungate,1950)厭氧培養(yǎng)、分離純化獲得并保存。轉化入所構建的原核表達載體pET15b-EGFP。轉化后平板上39°C厭氧培養(yǎng)24~36h,熒光或紫外光下觀察,有綠色熒光的菌落則為陽性克隆(圖1)。
[0027]本發(fā)明的3)步驟中的瘤胃溶纖維丁酸弧菌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綠色熒光蛋白表達性能測試方法為:用液體(人工唾液鹽+無細胞瘤胃液+葡萄糖2.0%+L-谷氨酰胺1.0%)過夜培養(yǎng)GFP基因工程菌24~36h (圖2)。用722型分光光度計測定(600nm檢測)并制作液體培養(yǎng)基中工程菌生長曲線(圖3)、用SpectraMax M5多功能讀板機測定液體培養(yǎng)基中工程菌熒光強度(510nm檢測)(圖4)。
[0028]本發(fā)明的4)步驟中的瘤胃溶纖丁弧菌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保存方法為:接種瘤胃溶纖丁弧菌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液于有培養(yǎng)基的亨蓋特滾管中,冰上滾管,39°C厭氧培養(yǎng)24~48h后保存于4°C冰箱中。
[0029]采用本發(fā)明的工程菌進行多次原蟲吞噬試驗,其中之一試驗如下:
[0030]I)取3頭1.5周歲、體重(29.4±2.7)kg、裝有永久性瘤胃瘺管的山羊,單圈飼養(yǎng),以玉米+豆柏+羊草為常規(guī)飼糧,每日按體重的2.5%干物質量供料,07:00和19:00分2次等量飼喂,自由飲水。
[0031 ] 2)試驗分為添加3%硬脂酸(A組)、油酸(B組)、亞油酸(C組)、α-亞麻油酸(D組)、花生四烯酸(Ε組)、二十碳五烯酸(F組)的試驗組和添加3%棕櫚酸鈣的對照組,每組各設3個重復,另外設I個無底物的空白對照。培養(yǎng)底物組成見表1。
[0032]表1培養(yǎng)底物組成%
[0033][0034]
【權利要求】
1.一種瘤胃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宿主菌為瘤胃溶纖維丁酸弧菌,宿主菌中含有原核表達載體pET15b-EGFP ;所述原核表達載體pET15b_EGFP是將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EGFP基因亞克隆連接入原核表達載體pET15b的BamHl位點而得到。
2.構建如權利要求1所述瘤胃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EGFP基因,PCR擴增其編碼序列;將所擴增序列亞克隆連接入原核表達載體pET15b,構建得到pET15b-EGFP ;氯化鈣法致敏瘤胃溶纖丁弧菌,OD600nm為0.6時為宜,轉化入所構建的原核表達載體pET15b-EGFP ;轉化后平板上培養(yǎng)24~36h,熒光或紫外光下觀察,有綠色熒光的菌落則為陽性克隆。
3.權利要求1所述瘤胃綠 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工程菌在瘤胃微生態(tài)微循環(huán)消化代謝檢測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C12N1/21GK103789249SQ201410054672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2月18日
【發(fā)明者】王夢芝, 經語佳, 高健, 皮宇, 王洪榮, 喻禮懷 申請人: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