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茶葉生產加工領域,涉及具有一種高香速溶紫芽紅茶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紫芽葉含有高花青苷而呈苦澀、湯色發暗、葉底靛青,不宜用來制綠茶而被棄之不用,但紫芽葉更適合制作的紅茶。云南省選育出了“紫娟”、浙江省的“苔香紫”、福建的“紅芽佛手”。通過紫娟與小葉綠茶進行嫁接培育成產量高的紫芽茶樹,紫芽茶樹在生長過程中,對硒元素具有很強的富作用,促進茶樹葉中γ-氨基丁酸的合成。紫芽葉中含有豐富的花青苷、茶多糖、茶色素、富硒度高、γ-氨基丁酸、茶氨酸等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降血糖、降脂、曖胃、提高記憶力的作用。茶樹花含有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蛋白質、過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咖啡堿、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種天然成分,茶樹花具有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抗氧化、抗腫瘤、降血糖、降血脂、抑菌和防癌抗癌等功效,并能增加茶葉的香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是在于利用紫芽葉加工一種高香速溶紫芽紅茶的制備方法,解決速溶茶味苦、香氣淡的問題。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按質量分數計,90-85份鮮紫芽葉發酵后,加入10-15份干茶花配料,在配料中加入2倍水,加入0.25%纖維素酶和0.25%風味酶,攪拌成半濕態,酶解2-3h,酶解后加水超聲波提取,在過濾液中加入1-2%β-環狀糊精,經濃縮、干燥、回香提香,保留了紫芽茶葉中的花青苷成分,又增加了速溶紫芽紅茶的香甜味,制粒或壓片真空包裝防潮。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1)紫芽微凋:紫芽鮮茶葉,攪拌微凋,含水量至40%。
(2)發酵:揉捻紫芽葉在溫度35-40℃,發酵4h,相對濕度為95%,使茶葉無青草味,產生出茶香味,顏色至褐紅色揉捻通風,發酵至鮮葉紅褐色。
(3)配料:以質量分數計,90-85份鮮紫芽葉發酵后,加入10-15份干茶花配料,攪拌均勻。
(4)酶解:在配料中加入2倍水,加入0.25%纖維素酶和0.25%風味酶,攪拌成濕態,酶解2-3h。
(5)提取:酶解茶葉中加入10倍水,65-70℃,提取2h。
(6)濃縮:在提取過濾液中加入1-2%β-環狀糊精,濃縮原體積1/5,收集揮發性氣體。
(7)噴霧干燥:發酵茶葉在溫度120-130℃下干燥,收集揮發性氣體。
(9)回香:在噴干粉中加入,濃縮時和噴霧時,揮發性氣體,攪拌均勻。
(10)成型:回復速溶茶粉,通過制粒或壓片,防止茶粉飛粉和粘袋。
(11)提香:在提香機中對制粒或壓片的速溶茶,溫度85-90℃,80-90min,然后進行真空包裝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