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保健品行業(yè),尤其涉及一種清利濕熱的猴頭菇湯。
背景技術(shù):
隨著社會發(fā)展,很多人患有濕熱癥狀,人體要有濕毒,就容易給身體帶來諸多不良的反應(yīng),不利身體健康。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清利濕熱的猴頭菇湯,可以用于身體清除濕熱。
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方式實現(xiàn):
一種清利濕熱的猴頭菇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組分:
垂盆草35,山梔子35,地錦草25,猴頭菇500,大蔥45,油30,姜25,鹽25。
進(jìn)一步的,所述一種清利濕熱的猴頭菇湯通過以下步驟獲得:
S1先將猴頭菇清洗干凈;
S2將垂盆草,山梔子,地錦草,加入大蔥,油,姜,鹽。煮沸30分鐘;
S3將S1加入S2,煮沸60分鐘。
進(jìn)一步的,可以加入黃柏50。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種清利濕熱的猴頭菇湯。可清利濕熱,健身養(yǎng)生。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清利濕熱的猴頭菇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組分:
垂盆草35,山梔子35,地錦草25,猴頭菇500,大蔥45,油30,姜25,鹽25。
垂盆草甘、淡,涼。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癰腫瘡瘍。
山梔子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淋證、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
地錦草其性味辛平,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退黃之功效。用于痢疾,泄瀉,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瘡癤癰腫,濕熱黃疸。
猴頭菇性平、味甘。利五臟,助消化;具有健胃,補虛,抗癌,益腎精之功效。
以上幾味藥,利于清除身體濕熱毒素,同時同猴頭菇一起進(jìn)食,更有益于補氣補虛。
進(jìn)一步的,所述一種清利濕熱的猴頭菇湯通過以下步驟獲得:
S1先將猴頭菇清洗干凈;
S2將垂盆草,山梔子,地錦草,加入大蔥,油,姜,鹽。煮沸30分鐘;
S3將S1加入S2,煮沸60分鐘。
進(jìn)一步的,可以加入黃柏50。
可以提供一種清利濕熱的猴頭菇湯,利于清利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