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具有降尿酸療效的固體飲料,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降尿酸療效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人類最早關于痛風的描述可追溯至數千年前,因其多見于少數富人階層,故被冠以“帝王病”、“王者之疾”等稱謂。幾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痛風現已成為最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其疾病負擔越來越重。痛風的科學定義為遺傳性和/或獲得性因素引起長期嘌呤代謝紊亂,導致的一組異質性、代謝性疾病。臨床表現為高尿酸血癥,反復發作的急、慢性關節炎,即關節疼痛,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產生痛風石甚至出現間質性腎炎、尿酸性泌尿系統結石,有些病人還伴發心腦血管疾病而危及生命。
痛風的流行病學表現為: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尿酸血癥(HUA)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中國HUA呈現高流行、年輕化、男性高于女性、沿海高于內地的趨勢。HUA是糖尿病、代謝綜合征、高脂血癥等代謝性疾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與痛風密不可分。HUA與攝入過多含嘌呤高的海產品、動物內臟、肉類以及大量飲用啤酒等因素有關。
醫學上痛風急性期治療方法為:24小時內,服用如COX-2抑制劑的非甾體類藥物(NSAIDs)或秋水仙堿或類固醇藥物。痛風急性發作的預防:小劑量秋水仙堿或NSAIDs,連續使用6個月;無效或不能耐受或有禁忌癥,改用小劑量強的松或強的松龍,連用6個月;同時,持續降尿酸治療。降尿酸藥物可分為促尿酸排泄、抑制尿酸合成及新型的促進尿酸分解3大類。促尿酸排泄藥包括苯溴馬隆、丙磺舒或苯磺唑酮。抑制尿酸合成藥有別嘌醇和非布司他(febuxostat)。促進尿酸分解藥包括拉布立酶或聚乙二醇尿酸酶(PEG-uricase)。盡管醫學上促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有很多,但是都存在腎毒性或者皮疹等副反應,而促進尿酸分解的藥會產生抗體反應且在我國并未應用。于是尋找新的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藥物至關重要。我國有著非常豐富的中藥資源和使用歷史,從中尋找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可以為以黃嘌呤氧化酶為靶點的抗痛風藥或保健食品開發提供理論依據。黃嘌呤氧化酶的分子量較大,約27萬,并含有兩分子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兩個鉬原子和八個鐵原子。黃嘌呤氧化酶中的鉬以鉬蝶呤輔因子的形式存在(MOS),是酶的活性位點。鐵原子則為[2Fe-2S]鐵氧還蛋白鐵硫簇的一部分(FES),參與電子轉移反應。
本發明從食品或者藥食同源天然中草藥中提取功能因子,原理同非布司他和別嘌呤醇,都是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活性,從而減少體內尿酸生成,具有排毒消炎,降低尿酸的功效,同時又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降尿酸療效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一種具有降尿酸療效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從減少尿酸生成的機理入手,以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活性為評價指標,從我國藥食同源天然植物中提取功能因子,并與動植物蛋白源活性多肽制備而成。
本發明一種具有降尿酸療效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由芹菜籽、蒲公英、葛根和油橄欖葉經提取工藝得到天然產物功能因子,并與從鰹魚和大豆蛋白中酶解得到的活性多肽復配成固體飲料形式。
芹菜籽:芹菜籽為傘形科植物芹菜的種子,常應用于調味品和食品中,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揮發性芳香成分,有很好的藥用價值。研究發現芹菜籽提取物含有木犀草素、芹菜甲素、芹菜乙素、新蛇床內酯和苯酞類,有很好的抗炎、鎮痛和顯著降低血清尿酸的作用。黃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研究中木樨草素活性較好,50ug/ml時抑制率達到74.23%;芹菜甲素、芹菜乙素和新蛇床內酯對黃嘌呤氧化酶也有抑制活性;苯酞類的體內降尿酸和鎮痛活性實驗結果表明,苯酞類有明顯降尿酸和鎮痛作用,說明苯酞類也是抗痛風活性成分。
鰹魚:俗稱炸彈魚,屬鱸形總目、金槍魚亞目、金槍魚科、鰹屬。鰹魚肽是深海魚鰹魚肉的酶解產物,鰹魚肽中包括肌肽和鵝肌肽在內的二肽是有效活性成分。除了抗疲勞和消除活性氧外,鰹魚肽還可以控制罹患痛風個體中的尿酸含量,并改善與高量尿酸相關的癥狀,包括肌肉痙攣、局部腫脹、發炎、關節疼痛、肌肉疲倦或壓力感及心肌梗塞。
葛根: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有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之功。常用于表證發熱,項背強痛,麻疹不透,熱病口渴,陰虛消渴,熱瀉熱痢,脾虛泄瀉。葛根中葛根素可以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尿酸生成,并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保持尿酸的排泄量,從而抑制機體的血尿酸水平升高,有益于改善高尿酸血癥患者健康狀況。
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提取物活性成分主要包括有黃酮類、萜類、酚酸類、蒲公英色素、植物甾醇類、倍半萜內酯類和香豆素類。蒲公英提取物具有良好的廣譜抗菌、抗自由基、抗病毒、抗感染、抗腫瘤作用,有養陰涼血、舒筋固齒、通乳益精、利膽保肝、增強免疫力等功效。蒲公英提取物與其它中藥配合用于治療燒傷合并感染、胃痛、急性膽道感染、腮腺炎等多種疾病。蒲公英提取物有廣譜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急性鼻竇炎、腥紅熱、尿毒癥、闌尾膿腫、剖腹產后高熱、宮頸糜爛、膿皮病、肛周炎、外科炎癥、外傷性繼發性膿毒血癥、骨髓炎、齲齒、燙傷、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胃腸炎及潰瘍等,口腔炎、淋巴結炎、滴蟲性陰道炎、灼傷合并感染,慢性膽囊炎及急性乳腺炎、慢性痢疾、尿路感染、化膿性中耳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合并感染。
油橄欖葉:橄欖葉提取物是從油橄欖葉中提取的組分,主要成分為黃酮類和萜類內酯化合物,近年來藥理研究發現黃酮類和萜類內酯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降血脂,通過阻斷COX-2的表達來減輕海洛因造成的腎組織損傷,改善腎功能的作用。
一種具有降尿酸療效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按質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組分:
進一步地,所述具有降尿酸療效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是天然健康食品,應用于治療或預防高尿酸血癥和痛風。
進一步地,所述芹菜籽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葛根提取物和橄欖葉提取物通過如下方法得到:
(1)選取優質芹菜籽、蒲公英、葛根和油橄欖葉,分別進行除雜、干燥后,粉碎并過20~40目篩;
(2)將步驟(1)過篩后得到的芹菜籽粉末、蒲公英粉末、葛根粉末和橄欖葉粉末分別用乙醇進行熱提取,過濾,提取液分別進行噴霧干燥,得到所述芹菜籽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葛根提取物和橄欖葉提取物。
更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乙醇的體積分數為60%~80%。
更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芹菜籽粉末、蒲公英粉末、葛根粉末和橄欖葉粉末與乙醇的料液比均為1:15~1:25g/mL。
更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熱提取是:在50℃~70℃下提取5~8小時,重復三次,合并三次的提取液。
進一步地,所述鰹魚多肽和大豆多肽通過如下方法得到:
將優質鰹魚和大豆蛋白分別用堿性蛋白酶進行酶解,所得酶解液分別進行噴霧干燥,得到所述鰹魚多肽和大豆多肽。
更進一步地,所述酶解是在55℃~65℃進行酶解7h~9h。
更進一步地,所述酶解過程中,pH值為7.5~9.0,堿性蛋白酶的添加量為鰹魚或大豆蛋白質量的0.5%~1.5%。
制備上述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具有降尿酸療效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按所述質量百分比,將各組分混合均勻,殺菌,得到所述具有降尿酸療效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將得到的固體飲料在內包裝無菌車間分裝入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具有降尿酸療效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配方結構合理,天然綠色,安全無毒無副作用,口味甘醇,攜帶服用方便,能有效抑制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具有良好的降尿酸功效。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4中測得的各提取物及多肽的黃嘌呤氧化酶抑制率比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的方式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并不因此將本發明限制在所述的實施例范圍之中,下列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的實驗方法,均按照常規方法和條件,或按照商品說明書選擇,如下實施例中的原料均為市售。
實施例1
具有降尿酸療效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的制備。
芹菜籽提取物20%,鰹魚多肽6%,蒲公英提取物5%,葛根提取物2%,橄欖葉提取物0.2%,大豆多肽35%,麥香紅茶粉2%,菊粉29.5%,甜菊糖0.3%;
(1)選取優質芹菜籽、蒲公英、葛根和油橄欖葉,分別進行除雜、干燥后,粉碎并過20目篩;
(2)將步驟(1)過篩后所得的芹菜籽粉末、蒲公英粉末、葛根粉末和橄欖葉粉末分別與體積分數70%的乙醇按照料液比1:15g/mL進行混合,60℃進行提取8小時,提取三次,合并三次提取液,過濾,將不同原料的提取液分別進行噴霧干燥,得到芹菜籽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葛根提取物和橄欖葉提取物;
(3)將優質鰹魚和大豆蛋白分別用堿性蛋白酶在55℃酶解9h;酶解過程中,pH=8.0,堿性蛋白酶添加量為鰹魚或大豆蛋白質量的1.0%;所得酶解液分別進行噴霧干燥,得鰹魚多肽和大豆多肽;
(4)將步驟(2)和步驟(3)制得的提取物與多肽,以及麥香紅茶粉、菊粉和甜菊糖按照所述質量百分比進行混合均勻,殺菌,得到所述具有降尿酸療效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
(5)包裝復合多肽固體飲料:在內包裝無菌車間內,把得到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在不銹鋼包裝容器上,用度鋁箔膜食品用塑料袋自動分裝成5g/袋的小袋固體飲料;將分裝好的小袋消毒滅菌并20袋/盒裝盒裝箱,入庫。
實施例2
具有降尿酸療效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的制備。
芹菜籽提取物15%,鰹魚多肽4%,蒲公英提取物3%,葛根提取物2.5%,橄欖葉提取物0.3%,大豆多肽25%,麥香紅茶粉5%,菊粉45%,甜菊糖0.2%;
(1)選取優質芹菜籽、蒲公英、葛根和油橄欖葉,分別進行除雜、干燥后,粉碎并過30目篩;
(2)將步驟(1)過篩后所得的芹菜籽粉末、蒲公英粉末、葛根粉末和橄欖葉粉末分別與體積分數60%的乙醇按照料液比1:20g/mL進行混合,50℃進行提取5小時,提取三次,合并三次提取液,過濾,將不同原料的提取液分別進行噴霧干燥,得到芹菜籽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葛根提取物和橄欖葉提取物;
(3)將優質鰹魚和大豆蛋白分別用堿性蛋白酶在60℃酶解8h;酶解過程中,pH=7.5,堿性蛋白酶添加量為鰹魚或大豆蛋白質量的0.5%;所得酶解液分別進行噴霧干燥,得鰹魚多肽和大豆多肽;
(4)將步驟(2)和步驟(3)制得的提取物與多肽,以及麥香紅茶粉、菊粉和甜菊糖按照所述質量百分比進行混合均勻,殺菌,得到所述具有降尿酸療效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
(5)包裝復合多肽固體飲料:在內包裝無菌車間內,把得到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在不銹鋼包裝容器上,用度鋁箔膜食品用塑料袋自動分裝成5g/袋的小袋固體飲料;將分裝好的小袋消毒滅菌并20袋/盒裝盒裝箱,入庫。
實施例3
具有降尿酸療效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的制備。
芹菜籽提取物10%,鰹魚多肽4.35%,蒲公英提取物6%,葛根提取物3%,橄欖葉提取物0.4%,大豆多肽15%,麥香紅茶粉5%,菊粉56%,甜菊糖0.25%;
(1)選取優質芹菜籽、蒲公英、葛根和油橄欖葉,分別進行除雜、干燥后,粉碎并過40目篩;
(2)將步驟(1)過篩后所得的芹菜籽粉末、蒲公英粉末、葛根粉末和橄欖葉粉末分別與體積分數80%的乙醇按照料液比1:25g/mL進行混合,70℃進行提取7小時,提取三次,合并三次提取液,過濾,將不同原料的提取液分別進行噴霧干燥,得到芹菜籽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葛根提取物和橄欖葉提取物;
(3)將優質鰹魚和大豆蛋白分別用堿性蛋白酶在65℃酶解7h;酶解過程中,pH=9.0,堿性蛋白酶的添加量為鰹魚或大豆蛋白質量的1.5%;所得酶解液分別進行噴霧干燥,得鰹魚多肽和大豆多肽;
(4)將步驟(2)和步驟(3)制得的提取物與多肽,以及麥香紅茶粉、菊粉和甜菊糖按照所述質量百分比進行混合均勻,殺菌,得到所述具有降尿酸療效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
(5)包裝復合多肽固體飲料:在內包裝無菌車間內,把得到的復合多肽固體飲料在不銹鋼包裝容器上,用度鋁箔膜食品用塑料袋自動分裝成5g/袋的小袋固體飲料;將分裝好的小袋消毒滅菌并20袋/盒裝盒裝箱,入庫。
實施例4
實施例1中得到的芹菜籽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葛根提取物及鰹魚多肽的體外黃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
(1)試劑配制
配制0.2mol/L的磷酸緩沖液(pH=7.5),0.2mM的黃嘌呤溶液,0.1U/mL的黃嘌呤氧化酶溶液,1M的HCl,1M的NaOH,待用。
陽性對照藥:別嘌呤醇。
(2)給藥溶液配制
測試樣品溶液:將四種樣品原料分別配制成2.5mg/mL溶液,再用磷酸緩沖溶液稀釋,得到各提取物及鰹魚多肽200g/mL的樣品溶液。
陽性對照品溶液:別嘌呤醇先用NaOH(1M)溶解,再用0.2mol/L磷酸緩沖液(pH=7.5)配成40g/mL的別嘌呤醇溶液,備用。
(3)操作步驟
將50μL濃度為0.1U/mL的黃嘌呤氧化酶溶液、50μL濃度為0.2mol/L(PH=7.5)的磷酸鹽緩沖液、200g/mL的樣品溶液依次加入到96微孔版中,振搖30s后37℃保溫15min(平衡時間對結果有影響,此時間保證操作可行性),采用多道移液器快速96微孔板加入150μL濃度為0.2mM的黃嘌呤溶液,在酶標儀中反應30min;后加入50μL濃度為1M的HCl終止反應,于290nm處測定吸光值。
(4)按照公式計算提取物樣品對XOD的抑制活性
抑制率(%)=[(A-B)-(C-D)]/(A-B)×100%
A:50μL黃嘌呤氧化酶溶液+50μL緩沖液+150μL黃嘌呤溶液
B:50μL緩沖液+50μL緩沖液+150μL黃嘌呤溶液
C:50μL黃嘌呤氧化酶溶液+50μL樣品溶液+150μL黃嘌呤溶液
D:50μL緩沖液+50μL樣品溶液+150μL黃嘌呤溶液
用配制好的40g/mL的別嘌呤醇溶液代替樣品溶液,進行陽性對照。
(5)測定結果
得到的各原料提取物及鰹魚多肽對黃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結果如圖1所示,圖1結果表明各原料提取物及鰹魚多肽具有較好的黃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比臨床藥別嘌呤醇稍低。
實施例5
固體飲料產品動物實驗
1.動物:SPF級SD大鼠72只,雄性,體重200±20(g),廣州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許可證號:SCXK(粵)2013-0020)。
2.藥品和試劑:別嘌醇片(廣東彼迪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1368);氧嗪酸鉀(山東中科泰斗化學有限公司,批號:Batch No.120901);羧甲基纖維素鈉(上海賽璐珞廠,產品標準號:GB2760);尿酸、檢測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產批號:20140306);A組受試藥:實施例1制備的固體飲料。B組受試藥:實施例2制備的固體飲料。C組受試藥:實施例3制備的固體飲料。
3.儀器:TGL-16G型高速冷凍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多功能酶標儀(BioTelc USA,Synergy HT)。
4.動物飼養狀況:動物飼養于暨南大學SPF級實驗動物中心,飼養飼料、墊料均由暨南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自由食水,燈照12h,室溫為(20±2)℃,相對濕度(40~70)%。
5.實驗方法
動物分組和造模:SPF級SD雄性大鼠72只,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12只)和造模組(60只),造模組大鼠每天灌胃氧嗪酸鉀(2g·kg-1),正常對照組大鼠灌胃給予等容積的溶媒;連續7天后,3%戊巴比妥鈉(30mg·kg-1)腹腔注射麻醉,眼眶后靜脈叢取血(0.5ml),以4℃、3000rpm、離心15min,取上層血清測定尿酸含量;將尿酸含量高于110umol·L-1的大鼠確定為造模成功。
將造模成功的大鼠按尿酸含量隨機分為模型對照組、別嘌呤組(25mg·kg-1)、A組、B組、C組,每組大鼠12只,灌胃給藥(給藥容積10ml/kg),模型對照組大鼠給予等容積的蒸餾水。處理7d、14d時,于末次給藥50min,3%戊巴比妥鈉(30mg·kg-1)腹腔注射麻醉后,眼眶后靜脈叢取血(0.5ml),測定血清尿酸含量;處理第21d時,3%戊巴比妥鈉麻醉后腹主動脈取血5ml,測定血清尿酸含量。
不同藥物處理不同時間時模型大鼠血清尿酸含量的變化如表1所示。
表1 抗痛風產品處理不同時間對高尿酸血癥大鼠血清尿酸含量的影響(±s)
由表1可見,造模組給藥前大鼠經過氧嗪酸鉀處理1周后,血清尿酸含量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大鼠(p<0.01)。而模型對照組大鼠在后續處理7d,14d和21d時,血尿酸含量仍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大鼠(p<0.01),且尿酸含量有增加的趨勢;別嘌醇組具有非常明顯的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尿酸的作用(p<0.01),受試藥A、B、C組也表現出降低血清尿酸的作用(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