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手搖式面魚兒機。
背景技術:
面魚兒是中國傳統面食,美味爽口,但傳統做法效率低,尤其是面食店難以滿足客戶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背景技術中提及的面魚兒的傳統做法效率低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省力且面魚兒出產效率高的,同時也可進行自動化生產的手搖式面魚兒機。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搖式面魚兒機,包括箱體,在箱體下部設置用于刮取面糊的刮板,在箱體上部設置用于擠壓面糊同時帶動刮板快速轉動的手搖機構;
箱體包括底板、左側板、右側板和“U”形板,“U”形板設置在左側板和右側板之間且位于左側板與右側板的上部,“U”形板與左側板以及右側板構成用于盛放面糊的面糊箱,“U”形板底部設置有用于出面糊的槽口,底板設置在左側板和右側板之間且位于左側板與右側板的底端;
刮板設置在輸出軸上,輸出軸的兩端分別轉動設置在左側板上和右側板上且刮板位于左側板與右側板之間;
手搖機構包括兩端分別轉動設置在左側板上與右側板上的主動軸和從動軸,主動軸和從動軸均貫穿過面糊箱且均位于面糊箱的下部,主動軸的兩端均伸出左側板與右側板,從動軸的一端伸出左側板;主動軸上設置主動齒輪,從動軸上設置從動齒輪,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外嚙合且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的齒頂圓弧均與“U”形板底部之間留有間隙,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將面糊箱隔成上下兩部分,為大空間上箱和底部壓力腔;在伸出右側板的主動軸端部上設置搖臂,搖臂的自由端上設置把手;在伸出左側板的主動軸端部上設置傳動齒輪,在伸出左側板的從動軸端部上設置第一雙聯動齒輪,第一雙聯動齒輪包括第一大齒輪和第一小齒輪,第一雙聯動齒輪內的第一小齒輪外嚙合傳動齒輪,實現第一小齒輪的一級加速;第一雙聯動齒輪內的第一大齒輪外嚙合轉動設置在左側板上第二雙聯動齒輪內的第二小齒輪,實現第二小齒輪的二級加速;第二雙聯動齒輪還包括第二大齒輪,第二雙聯動齒輪的第二大齒輪外嚙合轉動設置在左側板上第三雙聯動齒輪內的第三小齒輪,實現第三小齒輪的三級加速;第三雙聯動齒輪還包括第三大齒輪,第三雙聯動齒輪的第三大齒輪外嚙合轉動設置在左側板上的輸出軸的輸出齒輪,實現輸出軸的四級加速。
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手搖式面魚兒機還包括水容器,水容器設置在底板上。水容器內盛有水,當刮板經過水容器時,被水濕潤,有利于面魚兒與刮板的分離,不至于造成面糊沾粘。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的進一步改進,水容器的一側壁高于其余側壁。水容器一側壁比較高,可防止水濺出。
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面糊箱還包括蓋板,蓋板鉸接面糊箱側板。蓋板的設備有效地保證了放置在面糊箱內的面糊的干凈。
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槽口為兩段或多段。為提高面魚兒出產效率,根據U形板的寬度情況,可以將槽口分成兩段或更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術方案中的手搖式面魚兒機,面魚兒的出產率高,其規則一致。
2)本技術方案中的手搖式面魚兒機,可進行自動化加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外觀圖。
圖2是本發明的第一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剖切圖。
圖4是本發明的第二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箱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1、水容器,2、箱體,21、底板,22、右側板,23、左側板,24、“U”形板,25、第一光軸,26、第二光軸,27、槽口,28、軸承座,29、法蘭盤,3、輸出軸,31、傳動齒輪,32、第一雙聯動齒輪,32A、第一大齒輪,32B、第一小齒輪,33、第二雙聯動齒輪,33A、第二小齒輪,33B、第二大齒輪,34、第三雙聯動齒輪,34A、第三小齒輪,34B、第三大齒輪,35、輸出齒輪,4、主動軸,5、搖臂,6、把手,7、主動齒輪,8、大空間上箱,9、蓋板,10、從動齒輪,11、從動軸,12、加速器,13、刮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
為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加明顯易懂,以下結合附圖1-圖5和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描述。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和4所示,手搖式面魚兒機,包括箱體2,刮板13和手搖機構。刮板13設置在箱體2下部用于刮取面糊,手搖機構設置在箱體2上部用于擠壓面糊同時帶動刮板快速轉動。
如圖5所示,箱體2包括底板21、左側板23、右側板22和“U”形板24,“U”形板24設置在左側板23和右側板22之間且位于左側板23與右側板22的上部,“U”形板24與左側板23以及右側板22構成用于盛放面糊的面糊箱,“U”形板底部設置有用于出面糊的槽口27,為提高面魚兒出產效率,根據U形板的寬度情況,可以將槽口27分成兩段或更多。面糊箱還包括蓋板9,蓋板9鉸接面糊箱側板。底板21設置在左側板23和右側板22之間且位于左側板與右側板的底端。此箱體2中的左側板23、右側板22和“U”形板24圍成箱體形,底板21起連接固定作用。左側板的下方通過法蘭盤29設置第一光軸25和第二光軸26,第一光軸25上安裝第二雙聯動齒輪33,第二光軸26上安裝第三雙聯動齒輪34。
如圖3所示,刮板13設置在輸出軸3上,輸出軸3的兩端分別轉動設置在左側板上和右側板上且刮板位于左側板與右側板之間。
如圖2和4所示,手搖機構包括兩端分別轉動設置在左側板23上與右側板22上的主動軸4和從動軸11,主動軸4和從動軸11均貫穿過面糊箱且均位于面糊箱的下部,主動軸4和從動軸11均通過軸承座28轉動設置在左側板23上,軸承座28固定設置在左側板上;主動軸4的兩端均伸出左側板23與右側板22,從動軸11的一端伸出左側板23;主動軸4上設置主動齒輪7,從動軸11上設置從動齒輪10,主動齒輪7與從動齒輪10外嚙合且主動齒輪7與從動齒輪10的齒頂圓弧均與“U”形板24底部之間留有間隙,主動齒輪7與從動齒輪11將面糊箱隔成上下兩部分,為大空間上箱8和底部壓力腔15;如圖3所示。
在伸出右側板22的主動軸4端部上設置搖臂5,搖臂的自由端上設置把手6;如圖2所示。
在伸出左側板23的主動軸4端部上設置傳動齒輪31,在伸出左側板23的從動軸10端部上設置第一雙聯動齒輪32,第一雙聯動齒輪32包括第一大齒輪32A和第一小齒輪32B,第一雙聯動齒輪32內的第一小齒輪32B外嚙合傳動齒輪31,實現第一小齒輪32B的一級加速。
第二雙聯動齒輪33安裝在第一光軸25上,第二雙聯動齒輪33包括第二小齒輪33A和第二大齒輪33B,第一雙聯動齒輪32內的第一大齒輪32B外嚙合第二雙聯動齒輪33內的第二小齒輪33A,實現第二小齒輪33A的二級加速。
第三雙聯動齒輪34安裝在第二光軸26上,第三雙聯動齒輪34包括第三小齒輪34A和第三大齒輪34B,第二雙聯動齒輪33的第二大齒輪33B外嚙合第三雙聯動齒輪34內的第三小齒輪34A,實現第三小齒輪34A的三級加速。
第三雙聯動齒輪34內的第三大齒輪34B外嚙合轉動設置在左側板上的輸出軸3的輸出齒輪35,實現輸出軸3的四級加速,最終輸出齒輪35通過鍵帶動輸出軸3轉動,輸出軸3上安裝有刮板13,刮板13快速刮切槽口27壓出的糊狀面,形成長條狀面魚兒,面魚兒在刮板13的快速轉動下脫離刮板13,飛入開水鍋內。
水容器1設置在底板21上,水容器1的一側壁高于其余側壁。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
大空間上箱8內放入調制混合好的糊狀面,通過搖把6和搖臂5順時針轉動主動軸4(當然也可以改為電動),主動軸4通過鍵帶動主動齒輪7順時針轉動,同時從動齒輪10逆時針轉動,兩齒輪的齒輪長槽不斷將上部的面糊刮入下部的壓力腔15(類似齒輪泵的工作原理),面糊在壓力作用下由長出口擠出。
主動軸4通過端部的加速器12(第一雙聯動齒輪32、第二雙聯動齒輪33和第三雙聯動齒輪34)帶動輸出軸3快速轉動(見附圖4),安裝在輸出軸3上的刮板13不斷的快速刮切槽口27壓出的面糊,形成長條狀面魚兒,面魚兒在刮板的快速轉動下脫離刮板,飛入開水鍋內。
凡本發明說明書中未作特別說明的均為現有技術或者通過現有的技術能夠實現,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