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薄荷袪火五谷養生粥及其制作方法,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粥也稱糜,是一種把稻米、小米或玉米等糧食煮成的稠糊的食物;粥可調節胃口,增進食欲,補充身體需要的水分。它味道鮮美、潤喉易食,營養豐富又易于消化,實在是養生保健的佳品;中國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為食用,2500 年前始作藥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載有 西漢名醫淳于意用“火齊粥”治齊王病;漢代醫圣張仲景《傷寒論》述:桂枝湯,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便是有力例證。
薄荷是中華常用中藥之一,它是辛涼性發汗解熱藥,治流行性感冒、頭疼、目赤、身熱、咽喉、牙床腫痛等癥,外用可治神經痛、皮膚瘙癢、皮疹和濕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緩解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薄荷袪火五谷養生粥及其制作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薄荷袪火五谷養生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黑米100-150、蕎麥80-120、薏苡仁30-40、金銀花10-15、薄荷10-15、白蕓豆4-6、白扁豆5-7、蓮子7-10、木瓜汁6-8、菱角7-9、荸薺4-6、烏骨雞5-7、元參3-5、麥冬4-6、蘆薈3-5、梔子4-6、荷葉3-5、黃連2-4、百合子3-5、山萸肉5-7、苦瓜4-6、茭白2-4、柚子皮3-5、雪梨汁5-7、雞蛋清3-5、白砂糖適量。
薄荷袪火五谷養生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黑米120、蕎麥100、薏苡仁35、金銀花12、薄荷12、白蕓豆5、白扁豆6、蓮子8、木瓜汁7、菱角8、荸薺5、烏骨雞6、元參4、麥冬5、蘆薈4、梔子5、荷葉4、黃連3、百合子4、山萸肉6、苦瓜5、茭白3、柚子皮4、雪梨汁6、雞蛋清4、白砂糖適量。
薄荷袪火五谷養生粥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1)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先將黑米、蕎麥、薏苡仁洗凈混合,然后放入冷水中浸泡1-1.5小時,備用;
(2)按重量份稱取元參、麥冬、蘆薈、梔子、荷葉、黃連、百合子、山萸肉、柚子皮洗凈后混合粉碎,然后加入6-8 倍量的純凈水,加熱升溫至50-60℃進行超聲振蕩浸提萃取,浸提萃取時間為10-20分鐘;再升溫至60-70℃進行超聲振蕩浸提萃取,浸提萃取時間為20-30分鐘;過濾萃取后濾液,備用;
(3)稱取金銀花、薄荷、白蕓豆、白扁豆、蓮子,先加入適量的純凈水混合打漿分離,然后添加混合料0.3-0.4%果膠酶、0.2-0.4%纖維素酶、1-2%酒酵母及1-1.5%乳酸菌,攪拌均勻,置于室溫密封條件下發酵7-8天,發酵后取上清液,備用;
(4)稱取菱角、荸薺、烏骨雞、苦瓜、茭白,切碎后加入適量的純凈水,混合大火煮沸半個小時,過濾取水煎液,備用;
(5)將上述步驟(1)的混合米放入鍋中,然后倒入步驟(2)所得濾液、步驟(3)上清液、步驟(4)水煎液及適量的純凈水,大火迅速加熱至沸騰后,在小火慢煨30-40分鐘,加入木瓜汁、雪梨汁、雞蛋清、白砂糖,一邊煎煮一邊攪拌,慢熬半個小時后即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五谷養生粥不僅風味獨特、味道純正、口感細膩和營養價值高,而且其配方精選多種藥食同源的原材料加以熬制,各原材料之間相互作用,具有滋陰養血、祛火祛濕、清熱燥濕,利尿通淋的功效,長期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三高,滿足廣大人群的需求。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薄荷袪火五谷養生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g)為:黑米120、蕎麥100、薏苡仁35、金銀花12、薄荷12、白蕓豆5、白扁豆6、蓮子8、木瓜汁7、菱角8、荸薺5、烏骨雞6、元參4、麥冬5、蘆薈4、梔子5、荷葉4、黃連3、百合子4、山萸肉6、苦瓜5、茭白3、柚子皮4、雪梨汁6、雞蛋清4、白砂糖適量。
薄荷袪火五谷養生粥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1)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先將黑米、蕎麥、薏苡仁洗凈混合,然后放入冷水中浸泡1小時,備用;
(2)按重量份稱取元參、麥冬、蘆薈、梔子、荷葉、黃連、百合子、山萸肉、柚子皮洗凈后混合粉碎,然后加入8 倍量的純凈水,加熱升溫至55℃進行超聲振蕩浸提萃取,浸提萃取時間為15分鐘;再升溫至65℃進行超聲振蕩浸提萃取,浸提萃取時間為25分鐘;過濾萃取后濾液,備用;
(3)稱取金銀花、薄荷、白蕓豆、白扁豆、蓮子,先加入適量的純凈水混合打漿分離,然后添加混合料0.35%果膠酶、0.3%纖維素酶、1.5%酒酵母及1.2%乳酸菌,攪拌均勻,置于室溫密封條件下發酵8天,發酵后取上清液,備用;
(4)稱取菱角、荸薺、烏骨雞、苦瓜、茭白,切碎后加入適量的純凈水,混合大火煮沸半個小時,過濾取水煎液,備用;
(5)將上述步驟(1)的混合米放入鍋中,然后倒入步驟(2)所得濾液、步驟(3)上清液、步驟(4)水煎液及適量的純凈水,大火迅速加熱至沸騰后,在小火慢煨30-40分鐘,加入木瓜汁、雪梨汁、雞蛋清、白砂糖,一邊煎煮一邊攪拌,慢熬半個小時后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