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喜餅卷皮機。
背景技術:
喜餅的特色是餅皮要做成一層層酥皮。以前是把一張酥皮覆在一張水皮上,然后對折,用棍滾壓,把皮碾開,再對折,再碾開……重復很多次后才把皮卷起來,再切斷,包餡。整個過程耗用太多的時間和人力,而且人手切出來的皮大小不一,重量不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喜餅卷皮機,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其結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采用機械制作,速度快,產品大小形狀均勻一致,餅皮層數統(tǒng)一,重量偏差極小,極大地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有利于產品推廣。
為了達到上述設計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喜餅卷皮機,包括機架、第一輸送帶、第一壓薄機構、第二壓薄機構、傳送帶、卷皮架、切刀、第二輸送帶、卷皮輪,所述機架右端設有第一輸送帶,第一輸送帶左側依次并排設有第一壓薄機構、第二壓薄機構,第一壓薄機構、第二壓薄機構之間設有第二輸送帶,所述第二壓薄機構左端下部設有傳送帶,傳送帶上側設有卷皮輪,卷皮輪轉動方向與傳送帶傳動方向相反,卷皮輪與傳送帶傾斜交叉設置,所述卷皮輪沿傳送帶傳送方向末端設有切刀。
優(yōu)選地,所述機架上設有卷皮支撐架,卷皮支撐架上設有卷皮架,卷皮輪兩端固定在卷皮架上,所述卷皮架末端設有輸送輪。
優(yōu)選地,所述機架上設有整理輪,整理輪設置在切刀一側。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壓薄機構上設有第一壓薄機構壓輥。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壓薄機構上設有第二壓薄機構壓輥。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輸送帶末端與第一壓薄機構的第一壓薄機構壓輥相對設置。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輸送帶一端與第一壓薄機構的第一壓薄機構壓輥相對設置,另一端與第二壓薄機構的第二壓薄機構壓輥相對設置。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壓薄機構設有觸摸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喜餅卷皮機的有益效果是:其結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采用機械制作,速度快,產品大小形狀均勻一致,餅皮層數統(tǒng)一,重量偏差極小,極大地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有利于產品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喜餅卷皮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喜餅卷皮機的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喜餅卷皮機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喜餅卷皮機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的描述。
如圖1-4所示,所述喜餅卷皮機,包括機架1、第一輸送帶2、第一壓薄機構4、第二壓薄機構5、傳送帶8、卷皮架9、切刀12、第二輸送帶13、卷皮輪14,所述機架1右端設有第一輸送帶2,第一輸送帶2左側依次并排設有第一壓薄機構4、第二壓薄機構5,第一壓薄機構4、第二壓薄機構5之間設有第二輸送帶13,所述第二壓薄機構5左端下部設有傳送帶8,傳送帶8上側設有卷皮輪14,卷皮輪14轉動方向與傳送帶8傳動方向相反,使得到達卷皮輪14的餅皮在卷皮輪14反向轉動下翻轉、卷起,卷皮輪14與傳送帶8傾斜交叉設置,所述卷皮輪14沿傳送帶8傳送方向末端設有切刀12,切刀12固定在架體1上。
所述機架1上設有卷皮支撐架10,卷皮支撐架10上設有卷皮架9,卷皮輪14兩端固定在卷皮架9上,所述卷皮架9末端設有輸送輪15。
所述機架1上設有整理輪11,整理輪11設置在切刀12一側。
所述第一壓薄機構4上設有第一壓薄機構壓輥6,用于把厚的面皮壓成薄的餅皮。
所述第二壓薄機構5上設有第二壓薄機構壓輥7,用于把厚的面皮壓成薄的餅皮。
所述第一輸送帶2末端與第一壓薄機構4的第一壓薄機構壓輥6相對設置。
所述第二輸送帶13一端與第一壓薄機構4的第一壓薄機構壓輥6相對設置,另一端與第二壓薄機構5的第二壓薄機構壓輥7相對設置。
所述第二壓薄機構5設有觸摸屏3。
操作過程:把面團碾壓成一張厚水皮,在上面再覆蓋一張酥皮,然后放在第一輸送帶2上送進第一壓薄機構4,并通過第二輸送帶13送入第二壓薄機構5,經過兩級擠壓,成為一張薄的寬度一致的雙層皮。繼續(xù)向前進入卷皮機構,卷成實心的直徑一致的圓型條狀物,再切斷,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餅皮。從切面看到是一團一圈水皮一圈酥皮相互間隔的餅皮。再到下工序包餡、整型。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做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便于該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理解和應用本實用新型,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而不必經過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揭示,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的簡單改進都應該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