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圣女果果脯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圣女果烘干機。
背景技術:
圣女果果脯加工工藝分為“挑選、清洗、打孔、糖漬、烘干、包裝”六個步驟,其中烘干是將糖漬好的圣女果在60~65℃的溫度下烘烤20~25小時,直至果脯不粘手為止,要求水分保持在18~20%,產品含糖量達到60~65%。目前,圣女果加工方法主要是將糖漬好的圣女果放在不銹鋼盤中,放入烤房中烘烤,蒸發圣女果中的水分,制得成品。但是烤房內溫度難以控制,溫度不均勻,會導致圣女果脫水不均,圣女果與不銹鋼盤的接觸面容易烘烤過度,甚至出現焦糊現象。而且圣女果容易粘在不銹鋼盤上,取下不方便,易損壞成品。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以上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烘制均勻、成品質量好的圣女果烘干機。
其技術方案為:
一種圣女果烘干機,包括烘干箱體、進熱風管、出風管、烘干箱門、傳動電機、傳動輪桿組件、傳動皮帶、從動輪和旋桿,所述烘干箱體的一側設置有進熱風管,烘干箱體的另一側設置有出風管,烘干箱體上鉸接有烘干箱門,烘干箱體上固定設置有傳動電機,傳動電機連接著傳動輪桿組件,傳動輪桿組件連接著傳動皮帶,傳動皮帶帶動多個從動輪旋轉,從動輪中部固定設置有旋桿,相領兩個旋桿之間的距離小于圣女果的截面直徑,所述傳動皮帶、從動輪和旋桿設置在烘干箱體內部;
所述烘干箱體內設置有電熱偶,電熱偶連接著溫度顯示器,溫度顯示器設置在烘干箱體上,所述進熱風管上設置有開關閥,所述出風管上設置有單向排氣閥;
所述烘干箱體上設置有風扇電機,風扇電機連接著旋轉風扇,旋轉風扇設置在烘干箱體內部。旋轉風扇能保證烘干箱體內的熱風流轉,保證烘干箱體內各點溫度一致;
所述烘干箱門上設置有把手,方便打開烘干箱門;
打開烘干箱體上的烘干箱門,將糖漬好的圣女果放在相領兩個旋桿之間的縫隙上,由于相領兩個旋桿之間的距離小于圣女果的截面直徑,所以圣女果不會從縫隙中落下。熱風從進熱風管進入烘干箱體內部,對旋桿之間的圣女果進行烘制。同時傳動電機工作,通過傳動輪桿組件帶動傳動皮帶運動,傳動皮帶又帶動從動輪和旋桿,由于旋桿轉動,相鄰旋桿之間的圣女果也會隨之轉動,不會粘在旋桿上,而且能使圣女果全面烘制,保證圣女果脫水均勻,提高了成品質量。
電熱偶能測出烘干箱體內的溫度,并實時反映在溫度顯示器上,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溫度顯示器上顯示的溫度來決定是否開啟熱風管上的開關閥,向烘干箱體內通入熱風。出風管上的單向排氣閥只能將烘干箱體內的氣體排出,使烘干箱體內保持常壓,烘干箱體外的氣體不會通過出風管進入烘干箱體內,降低烘干箱體內的溫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設備可以防止圣女果粘在托盤上;設備內的溫度能實時監控,確保溫度處于烘制范圍內,還能使烘干箱體內各點溫度一致;能使圣女果全面烘制,保證圣女果脫水均勻,提高了成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圣女果烘干機;
其中,1-烘干箱體,2-進熱風管,3-出風管,4-烘干箱門,5-傳動電機,6-傳動輪桿組件,7-傳動皮帶,8-從動輪,9-旋桿,10-電熱偶,11-溫度顯示器,12-開關閥,13-單向排氣閥,14-風扇電機,15-旋轉風扇,16-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圣女果烘干機,包括烘干箱體1、進熱風管2、出風管3、烘干箱門4、傳動電機5、傳動輪桿組件6、傳動皮帶7、從動輪8和旋桿9,所述烘干箱體1的一側設置有進熱風管2,烘干箱體1的另一側設置有出風管3,烘干箱體1上鉸接有烘干箱門4,烘干箱體1上固定設置有傳動電機5,傳動電機5連接著傳動輪桿組件6,傳動輪桿組件6連接著傳動皮帶7,傳動皮帶7帶動多個從動輪8旋轉,從動輪8中部固定設置有旋桿9,相領兩個旋桿9之間的距離小于圣女果的截面直徑,所述傳動皮帶7、從動輪8和旋桿9設置在烘干箱體1內部。
所述烘干箱體1內設置有電熱偶10,電熱偶10連接著溫度顯示器11,溫度顯示器11設置在烘干箱體1上,所述進熱風管2上設置有開關閥12,所述出風管3上設置有單向排氣閥13。
所述烘干箱體1上設置有風扇電機14,風扇電機14連接著旋轉風扇15,旋轉風扇15設置在烘干箱體1內部。
所述烘干箱門4上設置有把手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