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備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蘭花香型茶葉制備裝置。
背景技術:
茶葉,指茶樹的葉子和芽。別名茶、槚,茗,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綠灌木茶樹的葉子,以及用這些葉子泡制的飲料,后來引申為所有用植物花、葉、種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種藥材泡制的"涼茶"等,在中國文學中亦稱雷芽。
茶葉中含有兒茶素、膽甾烯酮、咖啡堿、肌醇、葉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進人體健康。茶葉飲品-茶被譽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
茶葉的機械加工:這是指不改變茶葉的基本本質的加工方法,其特點是只改變茶葉的外部形式,如外觀形狀、大小,以便于貯藏、沖泡、符合衛生標準、美觀等等。袋泡茶是茶葉機械加工的典型產品。
茶葉的物理加工:其典型產品有速溶茶、罐裝茶水(即飲茶)、泡沫茶(調制茶)。這是改變了茶葉的形態,成品不再是“葉”裝了。
化學和生物化學加工:指采用化學或生物化學的方法加工形成具有某種功能性的產品。其特點是從茶原料中分離和純化茶葉中的某些特效成份加以益用,或是改變茶葉的本質制成信的產品。如茶色素系列、維生素系列、抗腐劑等等。
茶葉的綜合技術加工:是指綜合利用上述的幾種技術制成含茶制品。目前的技術手段主要有:茶葉藥物加工、茶葉食品加工、茶葉發酵工程等。
現有的蘭花香型茶葉制備裝置存在結構復雜、操作繁瑣、制備效果差的缺點,因此亟需研發一種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制備效果好的蘭花香型茶葉制備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的蘭花香型茶葉制備裝置存在結構復雜、操作繁瑣、制備效果差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制備效果好的蘭花香型茶葉制備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蘭花香型茶葉制備裝置,包括有彈簧Ⅰ、鐵塊、電動輪Ⅰ、拉線Ⅰ、濾網、拉線Ⅱ、滾輪、滑塊、滑軌、拉線Ⅲ、電動輪Ⅱ、推板、擠壓箱、彈簧Ⅱ、噴頭、單向閥Ⅰ、彈簧Ⅲ、單向閥Ⅱ、吸入管、蘭花萃取液箱、擋板、彈簧Ⅳ、電磁鐵和固定板,固定板前側右上方鉸接連接有濾網,濾網右側上部設有電動輪Ⅰ,電動輪Ⅰ上繞有拉線Ⅰ,濾網右側上部開有小孔,小孔位于電動輪Ⅰ左側,拉線Ⅰ穿過小孔,濾網內頂部中間鉸接連接有擋板,拉線Ⅰ下端與擋板右側連接,擋板左側中部設有彈簧Ⅱ,彈簧Ⅱ上端與濾網內頂部連接,濾網內底部設有電磁鐵,電磁鐵上設有彈簧Ⅳ,彈簧Ⅳ上端連接有鐵塊,濾網底部設有彈簧Ⅰ,彈簧Ⅰ下端與固定板前側底端連接,固定板前側中下部設有蘭花萃取液箱,蘭花萃取液箱頂部設有擠壓箱,擠壓箱底部設有吸入管,吸入管下端伸入蘭花萃取液箱,吸入管內設有單向閥Ⅱ,擠壓箱內左側設有推板,推板右側設有彈簧Ⅲ,彈簧Ⅲ右端與擠壓箱內右側連接,擠壓箱頂部設有噴頭,噴頭與擠壓箱連接處設有單向閥Ⅰ,噴頭位于濾網下方,固定板前側左下部設有滑軌,滑軌上設有滑塊,固定板前側左下部設有電動輪Ⅱ,電動輪Ⅱ位于滑軌下方,電動輪Ⅱ上繞有拉線Ⅲ,拉線Ⅲ上端穿過滑塊,拉線Ⅲ上端與濾網左側連接,固定板前側設有滾輪,滾輪位于推板左側,滑塊右側設有拉線Ⅱ,拉線Ⅱ繞過滾輪,拉線Ⅱ右端與推板左側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有橡膠墊,鐵塊頂部設有橡膠墊。
優選地,還包括有紅外線燈,蘭花萃取液箱右側上部設有紅外線燈。
工作原理:使用本裝置時,首先,將適量茶葉放入濾網內,控制電動輪Ⅱ反轉,電動輪Ⅱ收緊拉線Ⅲ,拉線Ⅲ帶動滑塊向下運動,拉線Ⅲ帶動濾網左側向下傾斜,彈簧Ⅰ拉伸,同時,滑塊帶動拉線Ⅱ向下運動,拉線Ⅱ帶動推板向左運動,彈簧Ⅲ拉伸,壓強減小,蘭花萃取液通過吸入管,蘭花萃取液進入擠壓箱,單向閥Ⅱ防止蘭花萃取液回到蘭花萃取液箱,當濾網擺動一定弧度時,控制電動輪Ⅱ正轉,電動輪Ⅱ放松拉線Ⅲ,彈簧Ⅰ帶動帶動濾網右側向下傾斜,同時,彈簧Ⅲ帶動推板向右運動,壓強增大,蘭花萃取液通過噴頭,噴頭將蘭花萃取液噴灑在茶葉上,單向閥Ⅰ防止蘭花萃取液回到擠壓箱,重復動作,噴頭不斷均衡地對茶葉進行噴灑,當噴灑完成后,關閉電動輪Ⅱ,控制電動輪Ⅰ正轉,電動輪Ⅰ收緊拉線Ⅰ,拉線Ⅰ帶動擋板下端向右擺動,彈簧Ⅱ拉伸,茶葉滑入濾網底部,當茶葉完全滑入濾網底部后,控制電動輪Ⅰ反轉,電動輪Ⅰ放松拉線Ⅰ,彈簧Ⅱ帶動擋板下端向左擺動回到原來的位置,關閉電動輪Ⅰ,控制電磁鐵通電,電磁鐵吸住鐵塊,彈簧Ⅳ壓縮,茶葉向下運動,控制電磁鐵斷電,彈簧Ⅳ帶動鐵塊向上彈起,茶葉向上彈起,重復動作,對茶葉進行晾干后,取出茶葉,重復動作,繼續對蘭花香型茶葉進行制備。
因為還包括有橡膠墊,鐵塊頂部設有橡膠墊,橡膠墊有效保護鐵塊,防止鐵塊生銹污染茶葉。
因為還包括有紅外線燈,蘭花萃取液箱右側上部設有紅外線燈,紅外線燈有效加快茶葉的晾干,提高工作效率。
(3)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達到了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制備效果好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彈簧Ⅰ,2-鐵塊,3-電動輪Ⅰ,4-拉線Ⅰ,5-小孔,6-濾網,7-拉線Ⅱ,8-滾輪,9-滑塊,10-滑軌,11-拉線Ⅲ,12-電動輪Ⅱ,13-推板,14-擠壓箱,15-彈簧Ⅱ,16-噴頭,17-單向閥Ⅰ,18-彈簧Ⅲ,19-單向閥Ⅱ,20-吸入管,21-蘭花萃取液箱,22-擋板,23-彈簧Ⅳ,24-電磁鐵,25-固定板,26-橡膠墊,27-紅外線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蘭花香型茶葉制備裝置,如圖1-3所示,包括有彈簧Ⅰ1、鐵塊2、電動輪Ⅰ3、拉線Ⅰ4、濾網6、拉線Ⅱ7、滾輪8、滑塊9、滑軌10、拉線Ⅲ11、電動輪Ⅱ12、推板13、擠壓箱14、彈簧Ⅱ15、噴頭16、單向閥Ⅰ17、彈簧Ⅲ18、單向閥Ⅱ19、吸入管20、蘭花萃取液箱21、擋板22、彈簧Ⅳ23、電磁鐵24和固定板25,固定板25前側右上方鉸接連接有濾網6,濾網6右側上部設有電動輪Ⅰ3,電動輪Ⅰ3上繞有拉線Ⅰ4,濾網6右側上部開有小孔5,小孔5位于電動輪Ⅰ3左側,拉線Ⅰ4穿過小孔5,濾網6內頂部中間鉸接連接有擋板22,拉線Ⅰ4下端與擋板22右側連接,擋板22左側中部設有彈簧Ⅱ15,彈簧Ⅱ15上端與濾網6內頂部連接,濾網6內底部設有電磁鐵24,電磁鐵24上設有彈簧Ⅳ23,彈簧Ⅳ23上端連接有鐵塊2,濾網6底部設有彈簧Ⅰ1,彈簧Ⅰ1下端與固定板25前側底端連接,固定板25前側中下部設有蘭花萃取液箱21,蘭花萃取液箱21頂部設有擠壓箱14,擠壓箱14底部設有吸入管20,吸入管20下端伸入蘭花萃取液箱21,吸入管20內設有單向閥Ⅱ19,擠壓箱14內左側設有推板13,推板13右側設有彈簧Ⅲ18,彈簧Ⅲ18右端與擠壓箱14內右側連接,擠壓箱14頂部設有噴頭16,噴頭16與擠壓箱14連接處設有單向閥Ⅰ17,噴頭16位于濾網6下方,固定板25前側左下部設有滑軌10,滑軌10上設有滑塊9,固定板25前側左下部設有電動輪Ⅱ12,電動輪Ⅱ12位于滑軌10下方,電動輪Ⅱ12上繞有拉線Ⅲ11,拉線Ⅲ11上端穿過滑塊9,拉線Ⅲ11上端與濾網6左側連接,固定板25前側設有滾輪8,滾輪8位于推板13左側,滑塊9右側設有拉線Ⅱ7,拉線Ⅱ7繞過滾輪8,拉線Ⅱ7右端與推板13左側連接。
還包括有橡膠墊26,鐵塊2頂部設有橡膠墊26。
還包括有紅外線燈27,蘭花萃取液箱21右側上部設有紅外線燈27。
工作原理:使用本裝置時,首先,將適量茶葉放入濾網6內,控制電動輪Ⅱ12反轉,電動輪Ⅱ12收緊拉線Ⅲ11,拉線Ⅲ11帶動滑塊9向下運動,拉線Ⅲ11帶動濾網6左側向下傾斜,彈簧Ⅰ1拉伸,同時,滑塊9帶動拉線Ⅱ7向下運動,拉線Ⅱ7帶動推板13向左運動,彈簧Ⅲ18拉伸,壓強減小,蘭花萃取液通過吸入管20,蘭花萃取液進入擠壓箱14,單向閥Ⅱ19防止蘭花萃取液回到蘭花萃取液箱21,當濾網6擺動一定弧度時,控制電動輪Ⅱ12正轉,電動輪Ⅱ12放松拉線Ⅲ11,彈簧Ⅰ1帶動帶動濾網6右側向下傾斜,同時,彈簧Ⅲ18帶動推板13向右運動,壓強增大,蘭花萃取液通過噴頭16,噴頭16將蘭花萃取液噴灑在茶葉上,單向閥Ⅰ17防止蘭花萃取液回到擠壓箱14,重復動作,噴頭16不斷均衡地對茶葉進行噴灑,當噴灑完成后,關閉電動輪Ⅱ12,控制電動輪Ⅰ3正轉,電動輪Ⅰ3收緊拉線Ⅰ4,拉線Ⅰ4帶動擋板22下端向右擺動,彈簧Ⅱ15拉伸,茶葉滑入濾網6底部,當茶葉完全滑入濾網6底部后,控制電動輪Ⅰ3反轉,電動輪Ⅰ3放松拉線Ⅰ4,彈簧Ⅱ15帶動擋板22下端向左擺動回到原來的位置,關閉電動輪Ⅰ3,控制電磁鐵24通電,電磁鐵24吸住鐵塊2,彈簧Ⅳ23壓縮,茶葉向下運動,控制電磁鐵24斷電,彈簧Ⅳ23帶動鐵塊2向上彈起,茶葉向上彈起,重復動作,對茶葉進行晾干后,取出茶葉,重復動作,繼續對蘭花香型茶葉進行制備。
因為還包括有橡膠墊26,鐵塊2頂部設有橡膠墊26,橡膠墊26有效保護鐵塊2,防止鐵塊2生銹污染茶葉。
因為還包括有紅外線燈27,蘭花萃取液箱21右側上部設有紅外線燈27,紅外線燈27有效加快茶葉的晾干,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