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注餡機。
背景技術: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都習慣買包好的餃子直接煮,因此對于餃子的需求人工包取就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因此就出現各種各樣的餃子成型器,同時關于餃子注餡也出現一些餃子注餡機,但是往往存在定量不準,只能單管注餡,膩餡等不足。
中國專利號:201220278337.5公開了一種多孔同步定量注餡機,包括有下餡料桶,下餡料桶底部支撐有支架桿,所述下餡料桶底部成圓弧狀,所述下餡料桶下部側壁安裝有間歇性轉動軸,所述間歇性轉動軸上等距固定連接有若干L型撥餡板,所述下餡料桶內底部開設有與L型撥餡板相對應的進料通道,位于進料通道末端的下餡料桶側壁上開有出料口,所述開有出料口的側壁外安裝有下陷管支座,所述下陷管支座上開有數個豎向通孔,所述豎向通孔連通有側向孔,所述側向孔與出料口相通,所述豎向通孔中導向安裝有下餡管,所述下陷管側壁上開有進料口,所述下餡管中導向安裝有下餡頂桿,所述下餡管之間通過下餡管連扳進行固定,所述下餡頂桿通過下餡桿支架進行固定,在下餡管連扳和下餡桿支架上均連接有移動拉桿。該裝置通過間歇性轉動軸的轉動帶動L型撥餡桿擺動,將餡從出料口撥入下餡管支座中的下餡管中,當下餡管連扳由移動拉桿拉動向下運動,則下餡管就向下運動,使得下餡管下放置在模板中的餃子皮中間下凹,此時下餡管進料口被堵住,不至使餡被擠回下餡料桶,隨后下餡桿支架在移動拉桿拉動力作用向下帶動下餡頂桿運動,使得下餡管中的餡下壓在餃子皮上,由于結構設置多個撥餡板,相應有多個下餡出口,從而達到一次性多孔注餡的目的。但是,下餡料桶內的餡料是經過人工倒入,餡料的密度不同,利用L型撥餡板對下餡料桶內的餡料進行撥入,致使每次撥入的餡料的量不確定,并且需要先對皮料進行加工后再進行注餡,多個機器進行配合,造成生產效率差。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注餡機,它主要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餡料注入量不確定,多步驟分開進行造成生產效率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注餡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的上部設置有導餡管,所述導餡管的側壁設置有注餡口,所述注餡口處設置有用于擠出餡料的第一螺旋擠出機,所述導餡管的中空處穿設有上活塞桿,所述上活塞桿的上端設置有用于推動上活塞桿上下運動的第一驅動裝置,所述機架上位于導餡管下端的下側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中空模芯,所述中空模芯為中部設有通孔且上表面向下凹設為曲面狀,所述中空模芯的底部設置有導皮管,所述導皮管的中空處與中空模芯的通孔相對,所述導皮管的上部設置有注皮口,所述注皮口設置有用于擠出皮料的第二螺旋擠出機,所述導皮管的下部設置有用于成品推出的出料口,所述導皮管的中空處穿設有下活塞桿,所述下活塞桿的底端設置有用于推動下活塞桿上下運動的第二驅動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導餡管的底端設置有外倒圓角。
進一步的,所述中空模芯的通孔設置為圓臺狀。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裝置為氣缸或者液壓缸。
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注餡機,導皮管上的螺旋擠出機通過注皮口向導皮管內注入皮料,下活塞桿在驅動裝置作用下向上運動,推動皮料向上運動從中空模芯的通孔擠出,與導餡管的下部擠壓形成U型狀,導餡管上的螺旋擠出機通過注餡口向主線管內注入餡料,上活塞桿在驅動裝置作用下向下運動,推動餡料向下運動,當餡料與皮料接觸時,下活塞桿向下運動,因為中空模芯的通孔被皮料堵住,下活塞桿向下運動,導皮管內形成負壓值,并且上活塞向下推動,皮料皮餡在大氣壓和上活塞桿的作用下被壓入導皮管內同時形成包餡;進一步的,導餡管的底端設置有外倒圓角有利于皮料在擠壓后四周向上翹起形成U型狀;進一步的,中空模芯的通孔設置為圓臺狀,皮料和餡料在被吸附進入導皮管時,上部會逐漸靠近并粘合,完成包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為:
參考圖1與圖2,一種注餡機,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的上部設置有導餡管2,所述導餡管2的底端設置有外倒圓角22,所述導餡管2的側壁設置有注餡口21,所述注餡口21處設置有用于擠出餡料的螺旋擠出機3,所述導餡管2的中空處穿設有上活塞桿4,所述上活塞桿4的上端設置有用于推動上活塞桿4上下運動的氣缸5,所述機架1上位于導餡管2下端的下側設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設置有中空模芯7,所述中空模芯7為中部設有通孔71且上表面向下凹設為曲面狀,所述中空模芯7的通孔71設置為圓臺狀,所述中空模芯7的底部設置有導皮管8,所述導皮管8的中空處與中空模芯7的通孔71相對,所述導皮管8的上部設置有注皮口81,所述注皮口81設置有用于擠出皮料的螺旋擠出機11,所述導皮管8的下部設置有用于成品推出的出料口10,所述導皮管8的中空處穿設有下活塞桿9,所述下活塞桿9的底端設置有用于推動下活塞桿9上下運動的氣缸12。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本注餡機,導皮管8上的螺旋擠出機11通過注皮口81向導皮管8內注入皮料,下活塞桿9在氣缸12作用下向上運動,推動皮料向上運動從中空模芯7的通孔71擠出,與導餡管2的下部擠壓形成U型狀,導餡管2上的螺旋擠出機3通過注餡口21向導餡管2內注入餡料,上活塞桿4在氣缸5作用下向下運動,推動餡料向下運動,當餡料與皮料接觸時,下活塞桿6向下運動,因為中空模芯7的通孔71被皮料堵住,下活塞桿9向下運動,導皮管8內形成負壓值,并且上活塞4向下推動,皮料皮餡在大氣壓和上活塞桿4的作用下被壓入導皮管8內同時形成包餡。
上訴所述氣缸5可以用液壓缸或者曲柄連桿裝置代替。
上訴所述螺旋擠出機3為市場上常見的裝置。
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實用新型,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