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面條機。
背景技術:
目前面條機分為家用面條機和工業面條機,家用面條機多為小型機械設備,使用時制作面條成品數量有限,不僅功能單一,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且結構復雜,清洗不便;工業面條機多為大型機械設備,裝配復雜,噪聲較大,不適用飯店、食堂、家庭等一般面食加工單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面條機,解決現有技術中自動面條機結構復雜、裝配復雜,不適用飯店、食堂、家庭等一般面食加工單位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面條機,包括獨立的和面進料機構和壓面機構;
所述和面進料機構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側面設有出料口,所述壓面機構包括模具桶和活塞壓桿;所述和面進料機構將原料在所述箱體內進行擠壓和/或攪拌后,通過所述出料口輸送至所述模具桶,所述活塞壓桿將原料壓制成面條。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提供一種自動面條機,包括獨立的和面進料機構和壓面機構,結構簡單,裝配簡單,安裝方便,從而成本更低,而且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設計調整自動面條機的尺寸和結構,靈活性更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動面條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動面條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請參見圖1,該自動面條機包括第一動力裝置1,箱體2,出料口3,活塞壓桿4,漸變蝸桿5,反向杠桿6,第二動力裝置7,切面裝置8,模具桶9,撈面裝置10,煮面桶11,鍋體12,溫控爐13,機架14。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面條機中的和面進料機構和壓面機構是獨立的。其中和面進料機構包括第一動力裝置1、箱體2、漸變蝸桿5,箱體側面設有出料口3。壓面機構包括活塞壓桿4、反向杠桿6、第二動力裝置7、模具桶9。和面進料機構通過漸變蝸桿5將原料在箱體2內進行擠壓和/或攪拌后,形成面團。面團被漸變蝸桿5從出料口3輸送至模具桶9。模具桶9與出料口3不相連,為讓面團成功輸送至模具桶9,模具桶9要在水平方向上比出料口3低,同時,模具桶9還需位于出料口3旁邊,使面團通過出料口3后直接落入模具桶9。模具桶9上端為開口,可接入尺寸配套的活塞壓桿4,下端為模具。
面團進入模具桶9后,反向杠桿6通過第二動力裝置7提供的動力可以驅動活塞壓桿4向下運動,將面團通過模具壓制成面條。第一動力裝置1和第二動力裝置7都可以是驅動電機,第二動力裝置7還可以通過人力操作來使反向杠桿6動作。在面條具有需要的長度后,通過切面裝置8可以將其從模具桶9下端切斷。切面裝置8可以由第二動力裝置7提供動力,還可以通過人力驅動。和面進料機構和壓面機構的模具桶9、反向杠桿6的支架都可以設置在機架14上。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面條機還可包括煮面機構,煮面機構包括撈面裝置10,煮面桶11,鍋體12,溫控爐13,設置于模具桶9下方。面條被切斷或面團壓制完成后,面條可直接落入煮面桶11中,撈面裝置10可以下降將煮面桶11進入鍋體12中,鍋體12中裝入一定量的水,由溫控爐13進行加熱或保溫。待面條煮熟后,撈面裝置10可以上升將煮面桶11從鍋體12中升起。
第一動力裝置1位于箱體設有出料口3的另一側,第二動力裝置7位于反向杠桿6的底部,均遠離模具桶9和煮面裝置。若第一動力裝置1和第二動力裝置7均為驅動電機,可以使電機和需要潤滑油的部分遠離模具桶9和煮面裝置,更安全衛生。在衛生要求較高的情況或其他情況下,出料口3還可以增設一塊活動擋板,形成較為封閉的加工環境。
請參見圖2,該自動面條機還包括接口15。
和面進料機構將原料進行擠壓和/或攪拌后,形成面團。面團被漸變蝸桿5從出料口3輸送至模具桶9。模具桶9與出料口3相連,為讓面團成功輸送至模具桶9,模具桶9在出料口3對應位置上設有接口15。模具桶9上端為開口,可接入尺寸配套的活塞壓桿4,下端為模具。在活塞壓桿4上升到比接口15高時,面團通過出料口3和接口15后直接進入模具桶9;活塞壓桿4下降到和接口15水平的位置時,可以遮擋接口15,形成較為封閉的加工環境。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面條機采用漸變蝸桿5,可以使和面過程更迅速均勻;漸變蝸桿5和帶有活塞壓桿4的組合結構可以將原料經過進行更多擠壓過程,改善面條口感。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面條機的尺寸和結構可以根據需求進行改變或增減,結構簡單,裝配簡單,安裝方便,靈活性較大。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