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殺魚用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的魚鱗刮除器。
背景技術:
殺魚時,都是用刀從魚尾向魚頭方向將魚鱗慢慢削掉,或是直接用手指從魚尾向魚頭方向將魚鱗耙掉,不但速度慢,而且容易弄傷手指;現在殺魚,常用刀刮掉魚鱗,然后用刷把刷掉粘附在魚身上的魚鱗,再將魚身切開,扒出魚內臟后,用刀反復刮除魚肚內的黑粘膜,將魚肉切成塊或片成魚片,最后用剪刀剪開魚腸,將魚腸清洗干凈,整個殺魚過程頻繁更換工具,影響殺魚速度。
2016年07月24日,發明人提交了一名稱為“一種魚鱗刮除、清理器” 的實用新型申請,申請號為201620778691.2,主要特點是:包括手柄的一種魚鱗刮除、清理器,手柄的左端設有一體結構的圓柱形的刀桿,刀桿左端的下半圓柱上沿徑向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叉形的刀架,刀架的上刀架板的前、后兩端分別設有一體結構的、圓弧順滑過渡連接的前刀架板和后刀架板,前刀架板和后刀架板的下端設有用于刮除魚鱗的魚鱗刮刀;魚鱗刮刀的右端設有均布的鋸齒形刀刃;魚鱗刮刀上端面的前、后端分別與前刀架板和后刀架板的下端面焊接在一起,魚鱗刮刀的刀面向右朝下傾斜5~15°;刀桿的上半圓柱上設有用于清理魚鱗和魚肚內的黑粘膜的鋼絲軟刷;手柄的徑向周圈從左往右設有均布的防滑環形凹槽。該實用新型能夠快速刮除魚鱗和清理魚肚內的黑粘膜、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快速殺魚,但該實用新型在殺魚時還要用刀切開魚身、用剪刀剪開魚腸,整個殺魚過程還需要頻繁更換工具,該實用新型在使用功能和快速殺魚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既能快速刮除魚鱗、切開魚身,又能快速清理魚肚內的黑粘膜、切開魚腸、將魚肉切成塊或片成魚片的一物多用、使用方便的多功能的魚鱗刮除器,實現快速殺魚的目的。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鋼絲軟刷、刀桿、手柄、魚鱗刮刀和刀架的一種多功能的魚鱗刮除器,所述刀桿左端的下半圓柱的凹槽內設有叉形的刀架,刀架的下端設有用于刮除魚鱗的魚鱗刮刀,所述刀桿的上半圓柱上設有用于清理魚鱗和魚肚內的黑粘膜的鋼絲軟刷,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特點是:刀桿的左端設有一體結構的尖頭細長桿,尖頭細長桿的左端上部沿軸向設有長凹槽,長凹槽內設有用于切開魚腸的帶斜刀刃的三角形刀片。
所述的三角形刀片的斜刀刃朝向尖頭細長桿的尖頭方向。
所述的三角形刀片的下端與長凹槽用AA201膠水牢固膠黏在一起。
所述的刀桿右端的手柄的中心線上設有圓凹孔,圓凹孔內設有能夠移進、移出的直刀片,直刀片的直刀刃朝上,直刀片的厚度1~2mm。
所述的直刀片的左端與圓柱形的刀座的右端注塑在一起,刀座的左、右厚度中心線上設有與手擰螺絲的螺桿聯接的螺紋孔。
所述的手擰螺絲的螺桿穿過手柄上端壁厚上的長通槽后插入圓凹孔內,與刀座的螺紋孔旋緊在一起,手擰螺絲的螺絲頭的下端面高出手柄上端的外徑表面。
所述的長通槽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垂直于長通槽的定位槽。
所述的手柄的外徑表面設有滾花。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是:由于刀桿左端的下半圓柱的凹槽內設有叉形的刀架,刀架的下端設有用于刮除魚鱗的魚鱗刮刀,所述刀桿的上半圓柱上設有用于清理魚鱗和魚肚內的黑粘膜的鋼絲軟刷;刀桿的左端設有一體結構的尖頭細長桿,尖頭細長桿的左端上部沿軸向設有長凹槽,長凹槽內設有用于切開魚腸的帶斜刀刃的三角形刀片;三角形刀片的斜刀刃朝向尖頭細長桿的尖頭方向;刀桿右端的手柄的中心線上設有圓凹孔,圓凹孔內設有能夠移進、移出的直刀片。本實用新型的刀桿左下端的魚鱗刮刀能夠快速刮除魚鱗;刀桿上半圓柱上的鋼絲軟刷能夠快速清理粘附在魚身上的魚鱗和魚肚內的黑粘膜;尖頭細長桿的左端上部長凹槽內的帶斜刀刃的三角形刀片能夠快速切開魚腸;手柄中心線上的圓凹孔內的能夠移進、移出的直刀片能夠切開魚身、將魚肉切成塊或片成魚片。本實用新型既能快速刮除魚鱗、切開魚身,又能快速清理魚肚內的黑粘膜、切開魚腸、將魚肉切成塊或片成魚片,一物多用,整個殺魚過程中不要更換工具,使用方便,實現快速殺魚的目的。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多功能的魚鱗刮除器的具體結構示意圖(A-A剖視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多功能的魚鱗刮除器的K向視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多功能的魚鱗刮除器的P向視圖。
圖中:1-長凹槽,2-斜刀刃,3-三角形刀片,4-尖頭細長桿,5-鋼絲軟刷,6-刀桿,7-手擰螺絲,8-長通槽,9-直刀刃,10-定位槽,11-手柄,12-圓凹孔,13-直刀片,14-螺紋孔,15-刀座,16-魚鱗刮刀,17-刀架,18-滾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裝置細節及工作情況。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裝置細節是:包括鋼絲軟刷5、刀桿6、手柄11、魚鱗刮刀16和刀架17的一種多功能的魚鱗刮除器,刀桿6的左端設有一體結構的尖頭細長桿4,尖頭細長桿4的左端上部沿軸向設有長凹槽1,長凹槽1內設有用于切開魚腸的帶斜刀刃2的三角形刀片3。
三角形刀片3的斜刀刃2朝向尖頭細長桿4的尖頭方向。
三角形刀片3的下端與長凹槽1用AA201膠水牢固膠黏在一起。
刀桿6右端的手柄11的中心線上設有圓凹孔12,圓凹孔12內設有能夠移進、移出的直刀片13,直刀片13的直刀刃9朝上,直刀片13的厚度1.5mm。
直刀片13的左端與圓柱形的刀座15的右端注塑在一起,刀座15的左、右厚度中心線上設有與手擰螺絲7的螺桿聯接的螺紋孔14。
手擰螺絲7的螺桿穿過手柄11上端壁厚上的長通槽8后插入圓凹孔12內,與刀座15的螺紋孔14旋緊在一起,手擰螺絲7的螺絲頭的下端面高出手柄11上端的外徑表面。
長通槽8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垂直于長通槽8的定位槽10。
手柄11的外徑表面設有滾花18。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裝置工作情況是:殺魚時,一只手抓住魚頭,另一只手抓住本實用新型的手柄,將魚鱗刮刀的鋸齒形刀刃鉤入魚鱗和魚肉之間后從魚尾向魚頭方向往回拉,能快速刮除魚鱗;刮除魚鱗后,用本實用新型的鋼絲軟刷將魚身上的魚鱗快速刷干凈。
向左或向右撥動伸出在手柄的外徑上端的手擰螺絲的螺絲頭,將手擰螺絲從手柄左端的定位槽內撥到手柄上端壁厚上的長通槽位置向右推,將手柄中心線上的圓凹孔內的直刀片推出,然后將手擰螺絲的螺絲頭向左或向右撥動到手柄右端的定位槽內,將直刀片固定,用直刀片切開魚身,用手扒出魚內臟,然后用鋼絲軟刷將粘附在魚肚內的黑粘膜快速刷干凈,再用直刀片將魚肉切成塊或片成魚片。
魚肉切好后,將直刀片退回手柄中心線上的圓凹孔內。
將魚腸分開拉直,將尖頭細長桿左端的尖頭插入魚腸的腸孔內,將魚腸不斷往三角形刀片的斜刀刃拉擠,即可快速將魚腸切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