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保健食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口腔潰瘍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多發于口腔黏膜、舌、咽喉等部分,具有口腔黏膜病的共同表征。復發性口腔潰瘍、口瘡是最常見的口腔潰瘍,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20%。據研究,口腔潰瘍發病原因與消化系統疾病及功能紊亂有關:患系統性疾病的患者易發生口腔潰瘍,主要是通過影響免疫系統而致病,口腔潰瘍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肝炎等有關。研究表明:30%-48%的口腔潰瘍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如腹脹、腹瀉或便秘等情況,其中9%以上有消化道潰瘍。其他誘因可能是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藥物、激素水平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口腔潰瘍易復發、周期短,且極易感染,如不及時治療,病情反復發作,拖延持久,給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極大的痛苦。
目前,治療口腔潰瘍疾病的方法通常采用西藥消炎,西藥雖具有較好的抑菌作用并取得了不錯的臨床近期治療效果,但西藥副作用大、容易產生耐藥性和依賴性,存在復發率高及藥物不良反應,嚴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菌群失調、口腔黏膜剝脫及迭加感,長期服用會影響患者的健康狀況。
現有的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有局部用藥和內服藥兩種,局部用藥如金喉健噴霧劑、冰硼散、雙料喉風散等,這些藥雖可暫時緩解癥狀,但也引起口腔的苦麻感,不舒服,且不能根治。而內服藥往往都是清熱解毒類,針對性不強,還對消化道有強刺激,容易引起腹瀉,腸胃不好的人不能服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無副作用、口感好、見效快、療效好的既能預防又能治療口腔潰瘍的粥品及其制備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大米15~25份,馬蹄6~10份,干黃花菜5~8份,蠶沙5~8份,梔子3~5份,綠茶3~5份,蜂蜜2~3份,苦瓜汁1~2份。
上述技術方案,作為優選,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大米18~20份,馬蹄8~9份,干黃花菜6~8份,蠶沙5~6份,梔子3~4份,綠茶4~5份,蜂蜜2~3份,苦瓜汁1~2份。
上述技術方案,作為優選,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大米19份,馬蹄8份,干黃花菜7份,蠶沙5份,梔子3份,綠茶4份,蜂蜜3份,苦瓜汁1.5份。
上述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重量份數將原料大米、馬蹄、干黃花菜和梔子清洗干凈;
(2)將清洗干凈的黃花菜切成段狀,長度為0.5~1cm,將清洗干凈的馬蹄切碎;
(3)將綠茶、梔子和蠶沙加入清水中煎煮,清水的重量為綠茶、梔子和蠶沙總重量的60-70倍,煎煮30-40分鐘后過濾,取濾液;
(4)把大米、步驟(2)得到的黃花菜和馬蹄加入步驟(3)得到的濾液中浸泡15-20分鐘,其中,大米、黃花菜、馬蹄的總重量與濾液的重量比為1:2-3,得到混合物;
(5)將步驟(4)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清水中煮沸,混合物與清水的重量比為1:6~10,煮沸60-90分鐘后自然冷卻至35-40℃,得到半成品;
(6)將新鮮的苦瓜洗凈去籽,榨汁,得到苦瓜汁,按重量份取苦瓜汁和蜂蜜,加入步驟(5)得到的半成品中攪拌均勻,即可得到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
上述技術方案,作為優選,所述步驟(3)中,清水的重量為綠茶、梔子和蠶沙總重量的65倍。
上述技術方案,作為優選,所述步驟(3)中,文火煎煮40分鐘后過濾。
上述技術方案,作為優選,所述步驟(4)中,大米、黃花菜、馬蹄的總重量與濾液的重量比為1:2.8。
上述技術方案,作為優選,所述步驟(5)中,混合物與清水的重量比為1:7.5,煮沸70分鐘后得到半成品。
本發明所用原料的性能如下:
大米,中醫認為大米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稱譽為“五谷之首”。
馬蹄,又稱荸薺,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的功效。荸薺中的磷含量是所有莖類蔬菜中含量最高的,磷元素可以促進人體發育,同時可以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堿平衡。荸薺不僅可以促進人體代謝,還具有一定的抑菌功效。荸薺中含有一種抗菌成分荸薺英,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黃花菜,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濕、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對吐血、大便帶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療效,可作為病后或產后的調補品。
蠶沙,蠶沙是蠶食桑后排泄出來的糞便,氣微,微有青草氣,味淡,色墨綠,呈顆粒狀。蠶沙中含粗蛋白質約16.7%、粗脂肪約3.7%、粗纖維約19%、可溶性無氮物約45%,蠶沙還富含葉綠素和維生素e、k果膠等。據本草文獻記載,蠶沙有祛濕化濁之作用。
梔子,清熱,瀉火,具有護肝、利膽、降壓、鎮靜、止血、消腫等作用。在中醫臨床常用于治療黃疸型肝炎、扭挫傷、高血壓、糖尿病等癥。
綠茶,在我國被譽為“國飲”,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膩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濕等藥理作用,還對現代疾病,如輻射病、心腦血管病、癌癥等疾病,有一定的藥理功效。同時,綠茶能起到殺菌消炎的作用,茶葉中的茶多酚有較強的收斂作用,對病原菌、病毒有明顯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對消炎止瀉有明顯效果。
蜂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天然滋養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兩者含量合計約占70%,含少量蔗糖、麥芽糖、糊精、樹膠以及含氮化合物、有機酸、揮發油、色素、蠟、天然香料、酵母、酶類、無機鹽等。據分析,蜂蜜含有與人體血清濃度相近的多種無機鹽和維生素、鐵、鈣、銅、錳、鉀、鋅、磷等多種有機酸和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淀粉酶、氧化酶、還原酶等,具有滋養、潤燥、解毒、美白養顏、潤腸通便之功效。
苦瓜汁,新鮮苦瓜榨成的汁,能除邪熱,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解疲乏,清心聰耳明目。苦瓜汁具有清熱消暑、養血益氣、補腎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對治療痢疾、瘡腫、中暑發熱、痱子過多、結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苦瓜汁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具有預防壞血病、保護細胞膜、防止動脈硬化、提高機體應激能力、保護心臟等作用。苦瓜汁含有的苦瓜皂苷(又稱皂甙),能調節內分泌、抗氧化、抗菌以及提高人體免疫力等藥用和保健功能。
有益效果:
1.本發明中的蠶沙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而口腔潰瘍臨床以心脾積熱證為常見,因濕熱濁邪上逆而不下行所致,蠶沙入藥既有化濕逐濁之力,又有引濁邪下行之功;現代醫學認為,口腔潰瘍,特別是反復發作的患者,為免疫機能低下及缺乏多種維生素所致,蠶沙能補充所缺物質。綜上,蠶沙治療此病有顯著成效。配合綠茶使用,由于茶葉中的茶單寧具有收斂作用,所以能促使口腔潰瘍面愈合,本發明選用的綠茶是各類品種茶葉中茶單寧含量較高的(約17~19%,紅茶則通常不超過10%),蠶沙配合綠茶使用,既能補充人體內所缺元素,又能促進口腔潰瘍面的愈合,所以效果更為顯著。而原料中的馬蹄、梔子、黃花菜、苦瓜汁均具有清熱解毒、消炎等作用,配合使用能提高對口腔潰瘍的治療效果。而苦瓜汁含有的苦瓜皂苷還具有抗菌及提高免疫力的效果,能有效防止消化系統疾病的產生,進而有效預防口腔潰瘍的產生。本發明還添加了蜂蜜,蜂蜜一方面富含多種維生素以及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而口腔潰瘍的發病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缺乏維生素、鐵、鋅等導致,添加蜂蜜有益于口腔潰瘍的康復;蜂蜜另一方面具有滋養、潤燥、解毒、去除壞死組織、潤腸通便的功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潰瘍面的愈合,還可以通過調理腸胃消除口腔潰瘍的誘發隱患。另外,因本發明加入了梔子、苦瓜汁等含有部分人不喜歡的味道,添加蜂蜜可以綜合各種味道使本粥品更鮮美可口,口感更佳。本發明在最后才加入苦瓜汁和蜂蜜,因為兩者的有效成分在高溫時容易丟失,所以不能與其他原料一起煎煮或沸煮。綜上,本發明通過選擇各種原料進行適當比例的配伍,經過特定的方法進行制備,能使各原料相互協作,能抗菌、消炎、清熱解毒,并能很快修復潰瘍,有效成分吸收快,且無毒副作用,安全性好,對口腔粘膜無刺激,既能預防又能治療口腔潰瘍,適合患有或潛在有口腔潰瘍的所有人群食用。經應用例的統計,本發明對口腔潰瘍的治愈率高達90%以上。
2.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使用方便,原料來源廣,成本低廉、無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3.本發明將原料通過特殊的步驟制作成粥品,使治療口腔潰瘍的有效成分利用率高,可有效緩解口腔潰瘍,而且口感好,能減輕患者對一般藥味的心理負擔,添加了馬蹄、蜂蜜等煮成粥品,能增強食欲,患者更容易接受。
4.本粥品的療效好,既能預防口腔潰瘍又能對已產生的口腔潰瘍進行治療,而且能強身健體,營養健康,可以作為日常餐飲使用,應用廣泛,適合推廣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及應用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大米190g,馬蹄80g,干黃花菜70g,蠶沙50g,梔子30g,綠茶40g,蜂蜜30g,苦瓜汁15g。
所述的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重量份數將原料大米、馬蹄、干黃花菜和梔子清洗干凈;
(2)將清洗干凈的黃花菜切成段狀,長度為0.5~1cm,將清洗干凈的馬蹄切碎;
(3)將綠茶、梔子和蠶沙加入清水中煎煮,清水的重量為綠茶、梔子和蠶沙總重量的65倍,文火煎煮40分鐘后過濾,取濾液;
(4)把大米、步驟(2)得到的黃花菜和馬蹄加入步驟(3)得到的濾液中浸泡20分鐘,其中,大米、黃花菜、馬蹄的總重量與濾液的重量比為1:2.8,得到混合物;
(5)將步驟(4)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清水中煮沸,混合物與清水的重量比為1:7.5,煮沸70分鐘后,自然冷卻至40℃,得到半成品;
(6)將新鮮的苦瓜洗凈去籽,榨汁,得到苦瓜汁,按重量份取苦瓜汁和蜂蜜,加入步驟(5)得到的半成品中攪拌均勻,即可得到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
應用例1
江某某,女,5歲,口腔潰瘍十余日,伴有發熱,口腔有潰瘍,基底部有白色壞死物,潰瘍周邊淡紅色,無咳嗽、氣促,無惡心、嘔吐,無腹瀉、腹脹,無昏迷、抽搐。于門診治療后癥狀未見明顯好轉,患者精神、食欲稍差,大、小便正常,體重無異常改變。患者食用實施例1制備得的粥品,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0g,2天后潰瘍癥狀明顯減輕,7天后癥狀消失,痊愈,無復發。
實施例2
一種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大米150g,馬蹄60g,干黃花菜50g,蠶沙50g,梔子30g,綠茶30g,蜂蜜20g,苦瓜汁10g。
所述的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重量份數將原料大米、馬蹄、干黃花菜和梔子清洗干凈;
(2)將清洗干凈的黃花菜切成段狀,長度為0.5~1cm,將清洗干凈的馬蹄切碎;
(3)將綠茶、梔子和蠶沙加入清水中煎煮,清水的重量為綠茶、梔子和蠶沙總重量的60倍,煎煮30分鐘后過濾,取濾液;
(4)把大米、步驟(2)得到的黃花菜和馬蹄加入步驟(3)得到的濾液中浸泡15分鐘,其中,大米、黃花菜、馬蹄的總重量與濾液的重量比為1:2,得到混合物;
(5)將步驟(4)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清水中煮沸,混合物與清水的重量比為1:6,煮沸60分鐘后,自然冷卻至35℃得到半成品;
(6)將新鮮的苦瓜洗凈去籽,榨汁,得到苦瓜汁,按重量份取苦瓜汁和蜂蜜,加入步驟(5)得到的半成品中攪拌均勻,即可得到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
應用例2
郭某某,男,學生,17歲,口腔潰瘍2個多月,開始時服用復合維生素b,效果不佳,改服用維生素b和羅紅霉素,效果仍不好。加用阿奇霉素生理鹽水溶液漱口,一星期后好轉。治療痊愈兩星期后,口腔潰瘍再次發作,患者口腔舌尖有兩處潰瘍如黃豆大,唇內出現小皰疹,灼熱疼痛,尿黃便秘,舌紅苔黃,口腔黏膜可見數枚黃豆般大小的潰瘍面,大便干結,口苦口膩,苔黃膩。患者食用實施例2制備得的粥品,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300g,1天后潰瘍疼痛消失,7天后所有癥狀消失,痊愈,觀察半年,無復發。
實施例3
一種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大米250g,馬蹄100g,干黃花菜80g,蠶沙80g,梔子50g,綠茶50g,蜂蜜30g,苦瓜汁20g。
所述的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重量份數將原料大米、馬蹄、干黃花菜和梔子清洗干凈;
(2)將清洗干凈的黃花菜切成段狀,長度為0.5~1cm,將清洗干凈的馬蹄切碎;
(3)將綠茶、梔子和蠶沙加入清水中煎煮,清水的重量為綠茶、梔子和蠶沙總重量的70倍,煎煮40分鐘后過濾,取濾液;
(4)把大米、步驟(2)得到的黃花菜和馬蹄加入步驟(3)得到的濾液中浸泡20分鐘,其中,大米、黃花菜、馬蹄的總重量與濾液的重量比為1:3,得到混合物;
(5)將步驟(4)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清水中煮沸,混合物與清水的重量比為1:10,煮沸90分鐘后,自然冷卻至38℃得到半成品;
(6)將新鮮的苦瓜洗凈去籽,榨汁,得到苦瓜汁,按重量份取苦瓜汁和蜂蜜,加入步驟(5)得到的半成品中攪拌均勻,即可得到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
應用例3
張女士,50歲,反復口腔潰瘍2年,使用過抗病毒,消炎痛,靜丙等治療,病情還是反復。患者牙齦、舌頭上各有3-4個潰瘍,潰瘍處反復發生腫痛,有膿腫,舌面薄白苔,舌邊有齒印,飲食少,小便短赤,大便較少,臉色萎黃黯滯,精神狀態差。患者食用實施例3制備得的粥品,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00g,1天后潰瘍腫痛感稍微減輕,2天后疼痛感明顯減輕,7天后全部癥狀消失,患者精神狀態好,痊愈,觀察半年,無復發。
實施例4
一種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大米200g,馬蹄90g,干黃花菜80g,蠶沙60g,梔子40g,綠茶50g,蜂蜜30g,苦瓜汁20g。
所述的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重量份數將原料大米、馬蹄、干黃花菜和梔子清洗干凈;
(2)將清洗干凈的黃花菜切成段狀,長度為0.5~1cm,將清洗干凈的馬蹄切碎;
(3)將綠茶、梔子和蠶沙加入清水中煎煮,清水的重量為綠茶、梔子和蠶沙總重量的63倍,煎煮35分鐘后過濾,取濾液;
(4)把大米、步驟(2)得到的黃花菜和馬蹄加入步驟(3)得到的濾液中浸泡16分鐘,其中,大米、黃花菜、馬蹄的總重量與濾液的重量比為1:2.5,得到混合物;
(5)將步驟(4)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清水中煮沸,混合物與清水的重量比為1:8,煮沸80分鐘后,自然冷卻至36℃得到半成品;
(6)將新鮮的苦瓜洗凈去籽,榨汁,得到苦瓜汁,按重量份取苦瓜汁和蜂蜜,加入步驟(5)得到的半成品中攪拌均勻,即可得到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
應用例4
韋女士,26歲,口內潰瘍劇痛2天,下唇及舌前部可見小米粒大小的淺表潰瘍十余個,潰瘍中心微凹,周圍紅暈,散在分布,雙側頜下淋巴結腫痛。患者以往類似發作每年均有多次,但潰瘍數目較本次少,且不治自愈。患者食用實施例4制備得的粥品,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00g,3天后痊愈,觀察一年,無復發。
實施例5
一種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大米180g,馬蹄80g,干黃花菜60g,蠶沙50g,梔子30g,綠茶40g,蜂蜜20g,苦瓜汁10g。
所述的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重量份數將原料大米、馬蹄、干黃花菜和梔子清洗干凈;
(2)將清洗干凈的黃花菜切成段狀,長度為0.5~1cm,將清洗干凈的馬蹄切碎;
(3)將綠茶、梔子和蠶沙加入清水中煎煮,清水的重量為綠茶、梔子和蠶沙總重量的64倍,煎煮35分鐘后過濾,取濾液;
(4)把大米、步驟(2)得到的黃花菜和馬蹄加入步驟(3)得到的濾液中浸泡18分鐘,其中,大米、黃花菜、馬蹄的總重量與濾液的重量比為1:2.7,得到混合物;
(5)將步驟(4)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清水中煮沸,混合物與清水的重量比為1:9,煮沸85分鐘后,自然冷卻至37℃得到半成品;
(6)將新鮮的苦瓜洗凈去籽,榨汁,得到苦瓜汁,按重量份取苦瓜汁和蜂蜜,加入步驟(5)得到的半成品中攪拌均勻,即可得到防治口腔潰瘍的粥品。
應用例5
黃女士,36歲,3年前開始反復發現雙側頰、舌、口底粘膜多發性潰瘍,言語、進食時疼痛。潰瘍時愈時發,疼痛加重,反復發作,買來市面上治療口腔潰瘍的各類噴劑、內服藥、貼類藥等治療無明顯療效。患者無咳嗽、發熱,大小便正常。患者食用實施例5制備得的粥品,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00g,2天后癥狀減輕,4天后癥狀消失,痊愈,觀察一年,無復發。
除了上述的典型應用例外,本發明還作了另外120例的口腔潰瘍病患的應用,其中男51例,女69例,年齡5~60歲,平均年齡30歲。患者使用本發明制得的粥品,每日2次,早晚各一次,根據患者食量、病癥輕重程度等情況,每次食用100-500g,口腔潰瘍全部消失為治愈,治愈時間為1~15天,治愈率達91%,未見有復發情況。本發明比普通的中西藥的治療效果更好,治愈速度快,并且不復發。本發明的配方符合口腔潰瘍發病機理,對人體無毒無害,患者更容易接受,同時粥品鮮美,能增強食欲。除了治療口腔潰瘍外,本粥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僅可以預防口腔潰瘍,還可以強壯身體,可以作為日常餐食來使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