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蔬菜的保鮮,特別是一種萵苣的保鮮方法。
背景技術:
:萵苣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為了滿足消費者對萵苣的需求,有必要提升萵苣的保鮮技術,延長新鮮萵苣的上市周期。優質的萵苣出口到需求量大的地方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然而,由于路途遙遠,運輸時間長,新鮮的萵苣在采收后由于水分含量較高仍具有較高的生理活性,容易腐爛變質,因此延長儲運保鮮時間成為萵苣保值增值的關鍵。目前并沒有特別用于出口萵苣保鮮的技術,現有保鮮方法主要有低溫貯藏、添加化學保鮮液等手段。然而,這些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貯存、運輸、銷售過程中溫度起伏變化更容易引起水果的腐爛變質,不利于長途運輸,無法滿足出口的需求。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萵苣的保鮮方法,解決萵苣貯存、運輸、易引起萵苣的腐爛變質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萵苣的保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采收:采收的萵苣要求表皮完好、外形筆直,萵苣葉片表面干燥無水,萵苣重量在1.5~2斤,采收時的切割位置靠近萵苣根部。b.預冷:將采收的萵苣放在0~2℃環境中冷卻6~10小時。c.除葉:將預冷后的萵苣葉片去除。d.清洗:將去掉葉片的萵苣用流動的清水清洗。e.泡藥:將清洗后的萵苣放到保鮮液中浸泡5~10秒后取出、晾干。f.裝箱:將泡藥晾干后的萵苣裝入包裝箱,所述包裝箱內放置有塑料薄膜并將放入的萵苣包裹住。g.冷藏:將打包裝箱的萵苣放到0~2℃環境中冷藏?;谏鲜龇椒?,得到采收的萵苣為健康、無病蟲害的,成熟度合適,不因為過老成使萵苣的內部產生空洞。成熟的萵苣根部會硬化,采收時的切斷位置盡量靠近萵苣根部,可以減少萵苣內部水分的流失。通過降低萵苣溫度,使萵苣內部的液體活性降低,除葉時,萵苣傷口流出的液體大量減少,保持萵苣水分。用流動的清水清洗萵苣,可以帶走萵苣外表的泥和細菌。萵苣放到保鮮液中浸泡,將殘留在萵苣上的細菌殺死,防止萵苣變質腐爛。包裝箱內放置有塑料薄膜并將放入的萵苣包裹住,可以防止細菌的侵入和減少保鮮液藥物的揮發,延長萵苣的保鮮時間。打包裝箱后再一次將萵苣溫度降低到0~2℃,降低萵苣活性,抑制萵苣的呼吸作用,增強保鮮效果。進一步的,步驟e所述保鮮液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1%~0.2%異菌脲、0.05%~0.15%抗壞血酸、0.5%~0.8%山梨酸鉀、0.5%~1%嗎啉脂肪酸酯鹽、1%~2%天然棕櫚蠟、0.05%~0.15%對羥基苯甲酸乙酯、0.2%~0.4%亞硫酸鉀、0.2%~0.4%植酸和0.2%~0.3%果膠分解物,余量為水。進一步的,所述保鮮液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15%異菌脲、0.1%抗壞血酸、0.65%山梨酸鉀、0.75%嗎啉脂肪酸酯鹽、1.5%天然棕櫚蠟、0.1%對羥基苯甲酸乙酯、0.3%亞硫酸鉀、0.3%植酸和0.25%果膠分解物,余量為水。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保鮮液具有殺菌、抑菌、防腐、隔離等多重功效,能夠有效防止萵苣腐爛、變質,延長萵苣保鮮時間。進一步的,步驟a所述萵苣花蕊生長健康無枯萎,花蕊直徑為5~12mm。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觀察萵苣花蕊是否健康無枯萎且直徑為5~12mm,可以快速識別出萵苣的成熟度,便于工人挑選出合適的萵苣。進一步的,步驟a所述采收還包括將萵苣平鋪在周轉筐內,通過周轉筐運輸后進入到步驟b。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周轉筐運輸,可以減少萵苣外表受傷,減少萵苣體內水分的流失。進一步的,步驟c所述除葉為固定住所述萵苣葉片根部,往所述萵苣圓周方向剝掉葉片,所述萵苣頂部留下花蕊和若干嫩葉。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固定住所述萵苣葉片根部且往萵苣圓周方向剝掉葉片,可以使萵苣的傷口盡量小,減少萵苣水分的流失,盡量小的傷口可以減少萵苣感染的概率。進一步的,步驟d所述清水溫度為0~10℃,步驟e所述保鮮液溫度為0~10℃。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較低的溫度,可以防止萵苣除葉后快速升溫,防止因溫度過高而增強萵苣內部水分活性,防止萵苣水分流失。進一步的,步驟g所述環境的相對濕度為30%~65%。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環境的相對濕度適中,可以防止因環境濕度太小而使萵苣的水分發散到空氣中,防止因環境濕度過大而使萵苣易滋生霉菌。進一步的,所述萵苣為萵苣或青皮萵苣。本發明中保鮮液部分成分詳細情況如下:異菌脲:異菌脲是二甲酰亞胺類高效廣譜、觸殺型殺菌劑。適用于防治多種果樹、蔬菜、瓜果類等作物早期落葉病、灰霉病、早疫病等病害。嗎啉脂肪酸酯鹽:用無機酸使二乙醇胺脫水制成嗚琳,再與脂肪酸作用而制得,溶于少量水中則呈凝膠狀。主要用于果實或蔬菜的表面被覆劑,也用作食品乳化劑。天然棕櫚蠟:是以植物為原料,經過復雜的工藝過程而制備的一種植物蠟,無味、無毒,覆蓋在在果蔬表面可形成隔離薄膜。對羥基苯甲酸乙酯:用作食品防腐劑,也用于制藥、皮革等行業。對霉菌的抑菌效能較強,但對細菌的抑制作用較弱。在藥劑中用作抑菌防腐劑,廣泛用于食品和化妝品的防腐。亞硫酸鉀:白色晶體或晶粉,在空氣中會逐漸氧化,溶于水,水溶液呈微堿性(ph=8),遇酸分解生成so2,在生成物體內迅速氧化成硫酸鹽。用作食品添加劑、醫藥、漂白、顯像劑等。植酸:又稱肌酸、環己六醇六全-二氫磷酸鹽,在食品工業中,植酸可用作食品添加劑,可用作油脂的抗氧劑、食品和水果的保鮮液、聚氯乙烯聚合釜防粘釜劑、醫藥上的止渴劑、飼料的添加劑。果膠分解物:一般從蔬菜水果中提取,其酶分解物在酸性環境中有抗菌作用。目前,國外以果膠分解物為主要成分,混入其它一些天然防腐劑,應用于蔬菜、咸魚、牛肉等食品的防腐。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發明通過用預冷、低溫水清洗及冷藏等多級的溫度調控,降低萵苣溫度,使萵苣內部的液體活性降低,使除葉時萵苣傷口流出的液體大量減少,保持萵苣水分,減少萵苣水分的散失,保持了萵苣的新鮮與口感。2.本發明保鮮液中的異菌脲可以殺死殘留在萵苣上的細菌,抗壞血酸可以減少空氣中氧氣對萵苣的氧化作用;山梨酸鉀可以抑制細菌生長,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可以抑制真菌生長;嗎啉脂肪酸酯鹽與天然棕櫚蠟使萵苣表面形成封閉層薄膜,抑制萵苣呼吸,防止內部水分蒸發,抵御微生物侵入;亞硫酸鉀有防腐作用;植酸具有強的抗氧化性,同時植酸使保鮮液呈酸性,果膠分解物中的酶分解物在酸性環境中有抗菌作用,增強了保鮮液的抗菌抑菌作用。萵苣泡過保鮮液后,可以延長萵苣的保存時間,使萵苣的保鮮期達到30~60天,延長萵苣的上市周期。3.本發明通過周向除葉,減小萵苣傷口,減少萵苣感染的可能性,在萵苣有少量變質時,使變質的萵苣對其它未變質萵苣的影響減小。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以下所述萵苣可以為紅皮萵苣,也可以為青皮萵苣。實施例1采收萵苣:采收前,萵苣地里3天不能灌溉,采收的萵苣要求表皮完好、外形筆直,萵苣葉片表面干燥無水,萵苣重量在1.5斤到1.6斤,花蕊生長健康無枯萎、花蕊直徑為5~7mm的萵苣采收萵苣時僅切掉其根部,采收萵苣平鋪在周轉筐內運輸。預冷:將采收的萵苣放在2℃環境中冷卻10小時。除葉:將預冷后的萵苣葉片去除,固定住萵苣葉片根部,往萵苣圓周方向剝掉葉片,萵苣頂部留下花蕊和若干嫩葉。清洗:將去掉葉片的萵苣用流動的清水清洗,清洗萵苣的清水先經過冰塊槽再流到萵苣上,控制清水溫度為5℃。泡藥:將清洗后的萵苣放到保鮮液中浸泡10秒后取出、晾干。保鮮液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1%異菌脲、0.05%抗壞血酸、0.5%山梨酸鉀、0.5%嗎啉脂肪酸酯鹽、1%天然棕櫚蠟、0.05%對羥基苯甲酸乙酯、0.2%亞硫酸鉀、0.2%植酸和0.2%果膠分解物,余量為水。保鮮液內放有適量冰塊,控制保鮮液溫度為5℃。裝箱:將泡藥晾干后的萵苣裝入包裝箱,萵苣包裝箱內放置有塑料薄膜并將放入的萵苣包裹住。冷藏:將打包裝箱的萵苣放到1℃、相對濕度為30%環境中冷藏。實施例2采收萵苣:采收前,萵苣地里3天不能灌溉,采收的萵苣要求表皮完好、外形筆直,萵苣葉片表面干燥無水,萵苣重量在1.6斤到1.8斤,花蕊生長健康無枯萎、花蕊直徑為7~10mm的萵苣采收萵苣時僅切掉其根部,采收萵苣平鋪在周轉筐內運輸。預冷:將采收的萵苣放在1℃環境中冷卻8小時。除葉:將預冷后的萵苣葉片去除,固定住萵苣葉片根部,往萵苣圓周方向剝掉葉片,萵苣頂部留下花蕊和若干嫩葉。清洗:將去掉葉片的萵苣用流動的清水清洗,清洗萵苣的清水先經過冰塊槽再流到萵苣上,控制清水溫度為10℃。泡藥:將清洗后的萵苣放到保鮮液中浸泡10秒后取出、晾干。保鮮液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15%異菌脲、0.1%抗壞血酸、0.65%山梨酸鉀、0.75%嗎啉脂肪酸酯鹽、1.5%天然棕櫚蠟、0.1%對羥基苯甲酸乙酯、0.3%亞硫酸鉀、0.3%植酸和0.25%果膠分解物,余量為水。保鮮液內放有適量冰塊,控制保鮮液溫度為10℃。裝箱:將泡藥晾干后的萵苣裝入包裝箱,萵苣包裝箱內放置有塑料薄膜并將放入的萵苣包裹住。冷藏:將打包裝箱的萵苣放到1℃、相對濕度為45%環境中冷藏。實施例3采收萵苣:采收前,萵苣地里3天不能灌溉,采收的萵苣要求表皮完好、外形筆直,萵苣葉片表面干燥無水,萵苣重量在1.8斤到2斤,花蕊生長健康無枯萎、花蕊直徑為10~12mm的萵苣采收萵苣時僅切掉其根部,采收萵苣平鋪在周轉筐內運輸。預冷:將采收的萵苣放在0℃環境中冷卻6小時。除葉:將預冷后的萵苣葉片去除,固定住萵苣葉片根部,往萵苣圓周方向剝掉葉片,萵苣頂部留下花蕊和若干嫩葉。清洗:將去掉葉片的萵苣用流動的清水清洗,清洗萵苣的清水先經過冰塊槽再流到萵苣上,控制清水溫度為5℃。泡藥:將清洗后的萵苣放到保鮮液中浸泡10秒后取出、晾干。保鮮液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2%異菌脲、0.15抗壞血酸、0.8%山梨酸鉀、1%嗎啉脂肪酸酯鹽、2%天然棕櫚蠟、0.15%對羥基苯甲酸乙酯、0.4%亞硫酸鉀、0.4%植酸和0.3%果膠分解物,余量為水。保鮮液內放有適量冰塊,控制保鮮液溫度為10℃。裝箱:將泡藥晾干后的萵苣裝入包裝箱,萵苣包裝箱內放置有塑料薄膜并將放入的萵苣包裹住。冷藏:將打包裝箱的萵苣放到1℃、相對濕度為65%環境中冷藏。對比例1采收萵苣:采收的萵苣要求表皮完好、外形筆直,萵苣葉片表面干燥無水,萵苣重量在1.5斤到2斤。預冷:將采收的萵苣放在2℃環境中冷卻10小時。除葉:將預冷后的萵苣葉片去除,固定住萵苣葉片根部,往萵苣圓周方向剝掉葉片,萵苣頂部留下花蕊和若干嫩葉。清洗:將去掉葉片的萵苣用流動的清水清洗,清洗萵苣的清水先經過冰塊槽再流到萵苣上,控制清水溫度為低于10℃。泡藥:將清洗后的萵苣放到保鮮液中浸泡10秒后取出、晾干。保鮮液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1%異菌脲、0.05%抗壞血酸、0.5%山梨酸鉀、0.5%嗎啉脂肪酸酯鹽、1%天然棕櫚蠟、0.05%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和0.2%亞硫酸鉀,余量為水。保鮮液內放有適量冰塊,控制保鮮液溫度低于10℃。裝箱:將泡藥晾干后的萵苣裝入包裝箱,萵苣包裝箱內放置有塑料薄膜并將放入的萵苣包裹住。冷藏:將打包裝箱的萵苣放到1℃、相對濕度為30%環境中冷藏。對比例2采收萵苣:采收前,萵苣地里3天不能灌溉,采收的萵苣要求表皮完好、外形筆直,萵苣葉片表面干燥無水,萵苣重量在1.5斤到2斤,花蕊生長健康無枯萎、花蕊直徑為5~12mm的萵苣采收萵苣時僅切掉其根部,采收萵苣平鋪在周轉筐內運輸。預冷:將采收的萵苣放在2℃環境中冷卻10小時。除葉:將預冷后的萵苣葉片去除,固定住萵苣葉片根部,往萵苣圓周方向剝掉葉片,萵苣頂部留下花蕊和若干嫩葉。清洗:將去掉葉片的萵苣用流動的清水清洗,清洗萵苣的清水先經過冰塊槽再流到萵苣上,控制清水溫度為低于10℃。泡藥:將清洗后的萵苣放到保鮮液中浸泡10秒后取出、晾干。保鮮液為0.1%重量百分比的異菌脲水溶液。裝箱:將泡藥晾干后的萵苣裝入包裝箱,萵苣包裝箱內放置有塑料薄膜并將放入的萵苣包裹住。冷藏:將打包裝箱的萵苣放到1℃、相對濕度為30%環境中冷藏。對比例3采收萵苣:采收前,萵苣地里3天不能灌溉,采收的萵苣要求表皮完好、外形筆直,萵苣葉片表面干燥無水,萵苣重量在1.5斤到2斤,花蕊生長健康無枯萎、花蕊直徑為5~12mm的萵苣采收萵苣時僅切掉其根部,采收萵苣平鋪在周轉筐內運輸。清洗:將萵苣去掉葉片后用流動的清水清洗。泡藥:將清洗后的萵苣放到保鮮液中浸泡10秒后取出、晾干。保鮮液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1%異菌脲、0.05%抗壞血酸、0.5%山梨酸鉀、0.5%嗎啉脂肪酸酯鹽、1%天然棕櫚蠟、0.05%對羥基苯甲酸乙酯、0.2%亞硫酸鉀、0.4%植酸和0.3%果膠分解物,余量為水。裝箱:將泡藥晾干后的萵苣裝入包裝箱,萵苣包裝箱內放置有塑料薄膜并將放入的萵苣包裹住。冷藏:將打包裝箱的萵苣放到1℃、相對濕度為65%環境中冷藏。通過實驗對比實施例與對比例在外部環境一定情況下,監測萵苣變質率達到5%、15%、25%、35%所用天數,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表1實施例與對比例中的萵苣保鮮時間與變質率對照表(單位:天)變質率5%變質率15%變質率25%變質率35%實施例140465052實施例242505255實施例345525460對比例110151822對比例215202224對比例320252830從表格中看出,本發明實施例中,采用本發明的萵苣保鮮方法,對萵苣進行預冷、低溫水清洗及冷藏等多級的溫度調控,降低萵苣溫度,除葉時采用周向除葉方法,同時采用保鮮液進行對萵苣進行浸泡處理。實施例1的萵苣在存放40天后,變質率僅為5%,萵苣在存放52天后,變質率僅為35%。實施例2的萵苣在存放42天后,變質率僅為5%,萵苣在存放55天后,變質率僅為35%。實施例3的萵苣在存放45天后,變質率僅為5%,萵苣在存放60天后,變質率僅為35%,表明本發明對萵苣的保鮮效果顯著。對比例1中,采收時未通過萵苣花蕊大小進行篩選,采收萵苣時切割的部位沒有特別注意,采收的萵苣未在周轉筐內運輸,導致萵苣保鮮10天后變質率達到5%,而后腐爛的萵苣細菌傳染到其它萵苣上,導致萵苣快速腐爛變質。對比例2中泡藥中,保鮮液僅僅為0.1%重量百分比的異菌脲水溶液,其保鮮效果為萵苣到達變質率5%時用時15天,保鮮效果不佳。對比例3中,清洗萵苣和給萵苣泡藥過程中,未對清水和保鮮液溫度進行控制,也未采用周向除葉方法除葉,其保存30天后變質率已高達35%,表明這一方法使萵苣保鮮效果較差。從外觀上看,采用周向除葉方法的實施例或對比例中,萵苣的外觀明顯優于未采用周向除葉方法的情況。本發明使萵苣內部的液體活性降低,使除葉時萵苣傷口流出的液體大量減少,保持萵苣水分,減少萵苣水分的散失,保持了萵苣的新鮮與口感。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明所涵蓋專利范圍。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