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蕨菜深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蕨菜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蕨菜又叫拳頭菜、貓爪、龍頭菜,喜生于淺山區(qū)向陽地塊,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多分布于稀疏針闊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開的幼嫩葉芽,經(jīng)處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潤,再拌以佐料,清涼爽口,是難得的上乘酒菜,還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餡、腌漬成罐頭等。在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有廣泛分布,而在這些地區(qū)餐桌上也受到了歡迎。此外蕨菜含有18種氨基酸等。現(xiàn)代研究認為蕨菜中的纖維素可有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腸胃對脂肪吸收的作用。蕨菜味甘性寒,入藥有解毒、清熱、潤腸、化痰等功效,經(jīng)常食用可降低血壓、緩解頭暈失眠。蕨菜還可以止瀉利尿,其所含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下氣通便、清腸排毒的作用,還可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痢疾、咳血等病。并對麻疹、流感有預防作用。目前市面上很少有蕨菜茶的出售,并且蕨菜茶的加工工藝比較落后,為了提升蕨菜種植的經(jīng)濟效益,急需一種先進的蕨菜茶的加工方法。技術實現(xiàn)要素:為了提升蕨菜的附加值,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工藝先進的蕨菜茶的加工方法。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蕨菜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1)在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中旬,采摘蕨菜長出地面8-10cm高的嫩葉;(2)將采摘后的嫩葉切成3-4cm長的小段,然后放在通風處晾曬,每天在其表面噴灑檳榔水;(3)5-7天后,將晾曬完成的嫩葉與海泡石、海蛤殼混合,采用蒸汽殺青;(4)去除海泡石和海蛤殼后,將殺青后的蕨菜片段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75-85℃,烘干時間為3-5小時,烘干后,放在室溫中,自然冷卻2-3小時后,進行裝袋。具體地,上述步驟(2)中檳榔水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將檳榔樹的干燥成熟種子放入其重量10倍重的水中,然后將水煮沸后,繼續(xù)熬煮1小時后,過濾得濾液,制得檳榔水。具體地,所述檳榔水的用量為每千克蕨菜嫩葉噴灑80-100ml檳榔水。具體地,所述海泡石的平均粒徑為40-50mm,所述海蛤殼為曬干后的完整海蛤殼。具體地,所述海泡石與海蛤殼用量為:每10kg蕨菜嫩葉添加200g海泡石、150g海蛤殼。具體地,所述蒸汽殺青的時間為3-6min。由以上的技術方案可知,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發(fā)明提供的方法制作出來的蕨菜茶,味道清香可口,蕨菜沖泡后的形狀美觀自然,沖泡后茶水中所含的雜質少,茶水為淡綠色,服用后嗓子內會有清甜的感覺,長期沖泡服用,具有潤喉、防止感冒的功效。其中,步驟(2)在蕨菜嫩葉上噴灑檳榔水,可以有效的消除蕨菜中的澀味物質,使得沖泡出來的蕨菜茶水更加清甜;在蕨菜嫩葉殺青時,加入海泡石和海蛤殼,可以吸收蕨菜中大部分的原蕨苷,降低蕨菜的食用安全性,并且海泡石和海蛤殼的添加,還能提升蕨菜嫩葉的殺青效果,可有效的防止嫩葉殺青時出現(xiàn)焦糊的現(xiàn)象。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實施例用來說明本發(fā)明,但不能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實施例中采用的實施條件可以根據(jù)廠家的條件作進一步調整,未說明的實施條件通常為常規(guī)實驗條件。實施例1一種蕨菜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1)在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中旬,采摘蕨菜長出地面8cm高的嫩葉;(2)將采摘后的嫩葉切成3cm長的小段,然后放在通風處晾曬,每天在其表面噴灑檳榔水;(3)5天后,將晾曬完成的嫩葉與海泡石、海蛤殼混合,采用蒸汽殺青;(4)去除海泡石和海蛤殼后,將殺青后的蕨菜片段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75℃,烘干時間為3小時,烘干后,放在室溫中,自然冷卻2小時后,進行裝袋。具體地,上述步驟(2)中檳榔水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將檳榔樹的干燥成熟種子放入其重量10倍重的水中,然后將水煮沸后,繼續(xù)熬煮1小時后,過濾得濾液,制得檳榔水。具體地,所述檳榔水的用量為每千克蕨菜嫩葉噴灑80ml檳榔水。具體地,所述海泡石的平均粒徑為40mm,所述海蛤殼為曬干后的完整海蛤殼。具體地,所述海泡石與海蛤殼用量為:每10kg蕨菜嫩葉添加200g海泡石、150g海蛤殼。具體地,所述蒸汽殺青的時間為3min。實施例2一種蕨菜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1)在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中旬,采摘蕨菜長出地面9cm高的嫩葉;(2)將采摘后的嫩葉切成3cm長的小段,然后放在通風處晾曬,每天在其表面噴灑檳榔水;(3)6天后,將晾曬完成的嫩葉與海泡石、海蛤殼混合,采用蒸汽殺青;(4)去除海泡石和海蛤殼后,將殺青后的蕨菜片段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4小時,烘干后,放在室溫中,自然冷卻2小時后,進行裝袋。具體地,上述步驟(2)中檳榔水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將檳榔樹的干燥成熟種子放入其重量10倍重的水中,然后將水煮沸后,繼續(xù)熬煮1小時后,過濾得濾液,制得檳榔水。具體地,所述檳榔水的用量為每千克蕨菜嫩葉噴灑90ml檳榔水。具體地,所述海泡石的平均粒徑為45mm,所述海蛤殼為曬干后的完整海蛤殼。具體地,所述海泡石與海蛤殼用量為:每10kg蕨菜嫩葉添加200g海泡石、150g海蛤殼。具體地,所述蒸汽殺青的時間為5min。實施例3一種蕨菜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1)在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中旬,采摘蕨菜長出地面10cm高的嫩葉;(2)將采摘后的嫩葉切成4cm長的小段,然后放在通風處晾曬,每天在其表面噴灑檳榔水;(3)7天后,將晾曬完成的嫩葉與海泡石、海蛤殼混合,采用蒸汽殺青;(4)去除海泡石和海蛤殼后,將殺青后的蕨菜片段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85℃,烘干時間為5小時,烘干后,放在室溫中,自然冷卻3小時后,進行裝袋。具體地,上述步驟(2)中檳榔水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將檳榔樹的干燥成熟種子放入其重量10倍重的水中,然后將水煮沸后,繼續(xù)熬煮1小時后,過濾得濾液,制得檳榔水。具體地,所述檳榔水的用量為每千克蕨菜嫩葉噴灑100ml檳榔水。具體地,所述海泡石的平均粒徑為50mm,所述海蛤殼為曬干后的完整海蛤殼。具體地,所述海泡石與海蛤殼用量為:每10kg蕨菜嫩葉添加200g海泡石、150g海蛤殼。具體地,所述蒸汽殺青的時間為6min。對比例1不經(jīng)過噴灑檳榔水的處理,其余步驟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對比例2在殺青時,不加入海泡石和海蛤殼,其余步驟與實施例2完全相同。分別按照各實施例和對比例的方法制得蕨菜茶,然后沖泡后,對其感官做出評價,評價小組由10名本領域的專業(yè)人士組成,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表1一種蕨菜茶感官評價結果項目香氣色澤口感總體評價實施例1香氣濃郁鮮亮黃色清香,無異味較好對比例1香氣較淡鮮亮黃色有輕微的澀味較差實施例2香氣濃郁鮮亮黃色清香,無異味較好對比例2香氣較淡顏色暗淡有輕微的焦糊味較好實施例3香氣濃郁鮮亮黃色清香,無異味較差由表1可知,本發(fā)明制得的蕨菜茶,色香味俱全,品質較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中。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