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茶葉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青磚茶的發酵方法。
背景技術:
青磚茶屬黑茶種類,以海拔600~1200m高山茶樹鮮葉作原料,經高溫蒸壓而成,其產地主要在長江流域鄂南和鄂西南地區,原產地在湖北省赤壁市趙李橋羊樓洞古鎮,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青磚茶外形長為長方磚形,色澤青褐,香氣純正,滋味醇和,湯色橙紅,葉底暗褐。青磚茶具有生津解渴、清新提神、幫助消化、殺菌止瀉等功效。然而現有青磚茶品質不夠穩定,質量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青磚茶的發酵方法,本方法制得的青磚茶口感醇和,湯色紅亮透明,出湯快,耐沖泡,散發出濃濃的青磚茶陳香風味。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青磚茶的發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新鮮采摘茶葉加水進行渥堆;
2)在渥堆第5天,進行第一次翻茶;
3)在渥堆第8天,第二次翻茶;
4)渥堆第10天,第三次翻茶;
5)渥堆至茶葉含水率為20%以下時,將茶葉模壓成預定形狀;
6)將預定形狀茶葉置于真空環境下,通過真空抽濕,直至含水率為7%以下。
步驟1)中,所述渥堆是將茶葉分4~5層鋪茶,層高0.4~0.5cm,逐層噴灑水,至茶葉含水率為60~65%,堆溫溫度控制45~65℃。
步驟2)中,第一次翻茶后,控制堆溫溫度控制50~55℃。
步驟3)中,第二次翻茶后,控制堆溫溫度控制40~45℃。
步驟4)中,第三次翻茶后,控制堆溫溫度控制30~35℃。
本方法制得的青磚茶口感醇和,湯色紅亮透明,出湯快,耐沖泡,散發出濃濃的青磚茶陳香風味。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1)將新鮮采摘茶葉分4層鋪茶,層高0.4cm,逐層噴灑水,至茶葉含水率為60%,堆溫溫度控制45℃進行渥堆;
2)在渥堆第5天,進行第一次翻茶,翻茶后控制堆溫溫度控制50℃;
3)在渥堆第8天,第二次翻茶,翻茶后,控制堆溫溫度控制40℃;
4)渥堆第10天,第三次翻茶,翻茶后,控制堆溫溫度控制30℃;
5)渥堆至茶葉含水率為20%以下時,將茶葉模壓成預定形狀;
6)將預定形狀茶葉置于真空環境下,通過真空抽濕,直至含水率為7%以下,即得。
實施例2
1)將新鮮采摘茶葉分5層鋪茶,層高0.5cm,逐層噴灑水,至茶葉含水率為65%,堆溫溫度控制65℃進行渥堆;
2)在渥堆第5天,進行第一次翻茶,翻茶后控制堆溫溫度控制55℃;
3)在渥堆第8天,第二次翻茶,翻茶后,控制堆溫溫度控制45℃;
4)渥堆第10天,第三次翻茶,翻茶后,控制堆溫溫度控制35℃;
5)渥堆至茶葉含水率為20%以下時,將茶葉模壓成預定形狀;
6)將預定形狀茶葉置于真空環境下,通過真空抽濕,直至含水率為7%以下,即得。
實施例3
1)將新鮮采摘茶葉分4層鋪茶,層高0.5cm,逐層噴灑水,至茶葉含水率為62%,堆溫溫度控制60℃進行渥堆;
2)在渥堆第5天,進行第一次翻茶,翻茶后控制堆溫溫度控制55℃;
3)在渥堆第8天,第二次翻茶,翻茶后,控制堆溫溫度控制45℃;
4)渥堆第10天,第三次翻茶,翻茶后,控制堆溫溫度控制35℃;
5)渥堆至茶葉含水率為20%以下時,將茶葉模壓成預定形狀;
6)將預定形狀茶葉置于真空環境下,通過真空抽濕,直至含水率為7%以下,即得。
實施例4
1)將新鮮采摘茶葉分5層鋪茶,層高0.4cm,逐層噴灑水,至茶葉含水率為65%,堆溫溫度控制45℃進行渥堆;
2)在渥堆第5天,進行第一次翻茶,翻茶后控制堆溫溫度控制55℃;
3)在渥堆第8天,第二次翻茶,翻茶后,控制堆溫溫度控制40℃;
4)渥堆第10天,第三次翻茶,翻茶后,控制堆溫溫度控制35℃;
5)渥堆至茶葉含水率為20%以下時,將茶葉模壓成預定形狀;
6)將預定形狀茶葉置于真空環境下,通過真空抽濕,直至含水率為7%以下,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