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食品技術,特別涉及一種保鮮濕面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能花在廚房自備食物的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少,更需要的是方便快捷地解決飲食問題,因此,簡單、營養、衛生、經濟、快捷的方便即食食品已經成為現代多數人的飲食首選。其中方便面已經發展到了第3代“即食保鮮濕面”,它是在生鮮濕面的基礎上,經過煮制、配料、保鮮、包裝等工序后形成的一種即食面條,既保持了傳統水煮面條的良好特性,同時減少了脂肪的攝入量,避免了油脂酸敗帶來的不良影響,是一種新型安全便利的健康食品。由于即食濕面含水量高,水分活度大,微生物易繁殖,如果不進行特殊的保鮮處理,其貨架期不長,食用品質得不到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本發明從原料、產品配方及生產工藝等方面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和試驗,獲得了一種營養豐富、易吸收的保鮮濕面;并提供了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保鮮濕面,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各個組分:25-50份面粉、25-50份山藥粉、10-30份馬鈴薯淀粉、0.5-2份食用鹽、1-1.5份食用堿、0.2-2份增筋劑、0.5-3保鮮劑、20-60份水。
優選的,所述的保鮮濕面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各個組分:30-50份面粉、30-50份山藥粉、20-30份馬鈴薯淀粉、1-2份食用鹽、1-1.5份食用堿、1-2份增筋劑、0.5-2保鮮劑、20-60份水。
所述面粉為普通市面可購買的面粉,一般為80-100目。
所述水為無菌水;所述保鮮劑為山梨醇。
上述保鮮濕面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配方比例準確稱量好各種原輔料,在干粉狀態下混合均勻,然后置于真空和面機中,加水處理25-30min;
(2)用保鮮膜包裹面團置30℃放置30min;
(3)壓片、切制成面條,置于沸水中煮15-25min,取出用冷水沖洗2-3遍;
(4)置于酸液中浸泡至濕面ph4.0~4.5;
(5)分裝后密封包裝并殺菌即可。
優選的,步驟(4)中,所述酸液為1-3v%的乳酸水溶液,置于其中浸泡1-3min。
優選的,步驟(5)中,所述殺菌指置于蒸汽滅菌鍋內進行常壓殺菌,在100℃下保溫25min,殺菌后的濕面馬上經流動水冷卻至接近常溫。
本文未做說明的內容,均可通過常規操作即可。
上述保鮮濕面還可以采用下述制備方法得到,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下列比例稱取原料:25-50份面粉、25-50份山藥粉、10-30份馬鈴薯淀粉、0.5-2份食用鹽、1-1.5份食用堿、0.2-2份增筋劑、0.5-3保鮮劑、20-60份水;
(2)按照配方量取面粉和食用堿置于水中,攪拌混合均勻,在60-100℃持續攪拌30-60min,然后冷卻至室溫,加入配方量的山藥粉、馬鈴薯淀粉、食用鹽、增筋劑和保鮮劑,混合均勻;
(3)將步驟(2)所得混合物置于真空和面機內進行一次和面,然后暫停25-30min,繼續開啟真空和面機進行二次和面;將二次和面所得面團壓片,然后切制成面條;
(4)將步驟(3)切制好的面條置于100-120℃蒸15-30min,然后經過水洗、酸浸,包裝殺菌即得。
步驟(1)中,所述面粉為普通市面可購買的面粉,一般為80-100目。所述水為無菌水;所述保鮮劑為山梨醇。
步驟(2)中,攪拌速度800-1500r/min。
步驟(2)中,在60-80℃以1200r/min持續攪拌30-40min。
步驟(3)中,所述一次和面是指在20-30℃處理8-15min。
步驟(3)中,所述二次和面是指在20-30℃處理15-30min。
步驟(4)中,切制好的面條置于100℃蒸20min。
有益效果:本發明所述的保鮮濕面采用面粉和山藥粉作為主原料,同時添加馬鈴薯淀粉作為改性淀粉,使得所得保鮮濕面營養豐富;按照常規制備方法制備所得的上述保鮮濕面色澤、表現、韌性、適口性等均為上乘。還可以采用改良后的制備方法,制備中首先將淀粉進行糊化處理,然后與多糖含量豐富的山藥粉以及馬鈴薯淀粉混合后,進行兩次和面,然后切制通過蒸熟處理,再水洗、酸浸,包裝殺菌即得,這樣制備中主原料之一的淀粉已經糊化為糊精,山藥粉中多糖含量高,經過兩次和面處理,并且蒸熟之后又進行了水洗,所得保鮮濕面營養含量豐富、易于消化吸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出詳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保鮮濕面,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各個組分:45份面粉、45份山藥粉、25份馬鈴薯淀粉、1.5份食用鹽、1.2份食用堿、1.5份增筋劑、1份山梨醇、40份無菌水。
采用下述方法制備:
(1)按照配方比例準確稱量好各種原輔料,在干粉狀態下混合均勻,然后置于真空和面機中,加水處理28min;
(2)用保鮮膜包裹面團置30℃放置30min;
(3)壓片、切制成面條,置于沸水中煮20min,取出用冷水沖洗2遍;
(4)置于2v%的乳酸水溶液中浸泡2min,至濕面ph4.0~4.5;
(5)分裝后密封包裝,置于蒸汽滅菌鍋內進行常壓殺菌,在100℃下保溫25min,殺菌后的濕面馬上經流動水冷卻至接近常溫。
實施例2
一種保鮮濕面,組分含量同實施例1。
采用下述方法制備:
(1)按照下列比例稱取原料:45份面粉、45份山藥粉、25份馬鈴薯淀粉、1.5份食用鹽、1.2份食用堿、1.5份增筋劑、1份山梨醇、40份無菌水;
(2)按照配方量取面粉和食用堿置于水中,攪拌混合均勻,在70℃以1200r/min持續攪拌35min,然后冷卻至室溫,加入配方量的山藥粉、馬鈴薯淀粉、食用鹽、增筋劑和山梨醇,混合均勻;
(3)將步驟(2)所得混合物置于真空和面機內進行一次和面,即在25℃處理12min,然后暫停25min,繼續開啟真空和面機進行二次和面,在25℃處理25min;將二次和面所得面團壓片,然后切制成面條;
(4)將步驟(3)切制好的面條置于100℃蒸20min,然后經過水洗、酸浸,包裝殺菌即得。
實施例3
一種保鮮濕面,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各個組分:30份面粉、30份山藥粉、20份馬鈴薯淀粉、1份食用鹽、1份食用堿、1份增筋劑、2份山梨醇、30份無菌水。
采用下述方法制備:
(1)按照配方比例準確稱量好各種原輔料,在干粉狀態下混合均勻,然后置于真空和面機中,加水處理25min;
(2)用保鮮膜包裹面團置30℃放置30min;
(3)壓片、切制成面條,置于沸水中煮15min,取出用冷水沖洗2遍;
(4)置于1v%的乳酸水溶液中浸泡1min,至濕面ph4.0~4.5;
(5)分裝后密封包裝,置于蒸汽滅菌鍋內進行常壓殺菌,在100℃下保溫25min,殺菌后的濕面馬上經流動水冷卻至接近常溫。
實施例4
一種保鮮濕面,組分含量同實施例2。
采用下述方法制備:
(1)按照下列比例稱取原料:45份面粉、45份山藥粉、25份馬鈴薯淀粉、1.5份食用鹽、1.2份食用堿、1.5份增筋劑、1份山梨醇、40份無菌水;
(2)按照配方量取面粉和食用堿置于水中,攪拌混合均勻,在60以1200r/min持續攪拌30min,然后冷卻至室溫,加入配方量的山藥粉、馬鈴薯淀粉、食用鹽、增筋劑和山梨醇,混合均勻;
(3)將步驟(2)所得混合物置于真空和面機內進行一次和面,20℃處理8min,然后暫停25min,繼續開啟真空和面機進行二次和面,在20℃處理15min;將二次和面所得面團壓片,然后切制成面條;
(4)將步驟(3)切制好的面條置于100℃蒸15min,然后經過水洗、酸浸,包裝殺菌即得。
實施例5
一種保鮮濕面,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各個組分:25份面粉、25份山藥粉、10份馬鈴薯淀粉、0.5份食用鹽、1份食用堿、0.2份增筋劑、0.5份山梨醇、20份無菌水。
采用下述方法制備:
(1)按照配方比例準確稱量好各種原輔料,在干粉狀態下混合均勻,然后置于真空和面機中,加水處理30min;
(2)用保鮮膜包裹面團置30℃放置30min;
(3)壓片、切制成面條,置于沸水中煮25min,取出用冷水沖洗3遍;
(4)置于3v%的乳酸水溶液中浸泡3min,至濕面ph4.0~4.5;
(5)分裝后密封包裝,置于蒸汽滅菌鍋內進行常壓殺菌,在100℃下保溫25min,殺菌后的濕面馬上經流動水冷卻至接近常溫。
實施例6
一種保鮮濕面,組分含量同實施例5。
采用下述方法制備:
(1)按照下列比例稱取原料:45份面粉、45份山藥粉、25份馬鈴薯淀粉、1.5份食用鹽、1.2份食用堿、1.5份增筋劑、1份山梨醇、40份無菌水;
(2)按照配方量取面粉和食用堿置于水中,攪拌混合均勻,在100℃以1500r/min持續攪拌30-60min,然后冷卻至室溫,加入配方量的山藥粉、馬鈴薯淀粉、食用鹽、增筋劑和山梨醇,混合均勻;
(3)將步驟(2)所得混合物置于真空和面機內進行一次和面,30℃處理15min,然后暫停30min,繼續開啟真空和面機進行二次和面,在30℃處理30min;將二次和面所得面團壓片,然后切制成面條;
(4)將步驟(3)切制好的面條置于120℃蒸30min,然后經過水洗、酸浸,包裝殺菌即得。
實施例7
一種保鮮濕面,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各個組分:50份面粉、50份山藥粉、30份馬鈴薯淀粉、2份食用鹽、1.5份食用堿、2份增筋劑、3份山梨醇、60份無菌水。
采用下述方法制備:
(1)按照配方比例準確稱量好各種原輔料,在干粉狀態下混合均勻,然后置于真空和面機中,加水處理30min;
(2)用保鮮膜包裹面團置30℃放置30min;
(3)壓片、切制成面條,置于沸水中煮25min,取出用冷水沖洗2遍;
(4)置于1v%的乳酸水溶液中浸泡1min,至濕面ph4.0~4.5;
(5)分裝后密封包裝,置于蒸汽滅菌鍋內進行常壓殺菌,在100℃下保溫25min,殺菌后的濕面馬上經流動水冷卻至接近常溫。
實施例8
一種保鮮濕面,組分含量同實施例7。
采用下述方法制備:
(1)按照下列比例稱取原料:45份面粉、45份山藥粉、25份馬鈴薯淀粉、1.5份食用鹽、1.2份食用堿、1.5份增筋劑、1份山梨醇、40份無菌水;
(2)按照配方量取面粉和食用堿置于水中,攪拌混合均勻,在70℃以1000r/min持續攪拌40min,然后冷卻至室溫,加入配方量的山藥粉、馬鈴薯淀粉、食用鹽、增筋劑和山梨醇,混合均勻;
(3)將步驟(2)所得混合物置于真空和面機內進行一次和面,25℃處理12min,然后暫停25min,繼續開啟真空和面機進行二次和面,在25℃處理22min;將二次和面所得面團壓片,然后切制成面條;
(4)將步驟(3)切制好的面條置于100℃蒸20min,然后經過水洗、酸浸,包裝殺菌即得。
對比例1
原料組分以及制備方法同實施例2,不同之處在于:
取消步驟(2)的處理,直接將原材料混合之后進行步驟(3)的真空和面,其他同實施例2。
對比例2
原料組分以及制備方法同實施例2,不同之處在于:
步驟(3)只進行一次和面,和面時間調整為37min。
對比例3
原料組分以及制備方法同實施例2,不同之處在于:
步驟(4)為,將步驟(3)切制好的面條置于100℃沸水中煮20min。
對制備所得保鮮濕面進行感官和微生物指標的評定。
感官評定
評價組由4-6位實驗室人員組成,品嘗前先向品嘗人員發放評價標準,并對其具體評價項目進行解釋說明,讓評價人員對面條感官評分有充分的認識了解。品嘗時針對面條的色澤、表現、韌性、適口性等進行評分,評分標準按商業部規定標準《面條制作與評分》(sb/t10137.93)中面條評分標準為依據。具體評分標準見表1。
評定結果見表2。
根據評定結果可見,本發明制備所得的保鮮濕面的色澤、表現、韌性、適口性等均達到了良好以上水平,品質優異。
微生物指標評定
檢測方法:檢測其中的菌落總數、大腸菌群、沙門氏菌、志賀氏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其中菌落總數按gb/t4789.2規定的方法進行、大腸菌群按gb/t4789.3規定的方法進行、沙門氏菌按gb/t4789.4規定的方法進行、志賀氏菌按gb/t4789.5規定的方法進行、金黃色葡萄球菌按gb/t4789.10規定的方法進行。
檢測結果:所有實施例中的落總數(cfu/g)≤1000,大腸菌群(mpn/100g)≤30,未檢出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符合相應食品規定,可安全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