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綠豆丸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綠豆丸系歷史名吃,地方特產,迄今已具有200多年的生產歷史,清朝時曾作為貢品進點,綠豆丸子美味可口,營養豐富,而且還有清熱解暑的功效,尤其適合夏季食用。現有配料和制作技術制作的綠豆丸大都不夠酥脆,并且在燉菜或煮湯的過程中很容易煮脹裂,影響口感和美觀。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牛肉綠豆丸及制作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牛肉綠豆丸,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加水制成:
綠豆漿糊55-60份,植物油13-15份,小麥漿糊10-12份,牛肉10-12份,食鹽1.8-2份,姜絲3-3.5份,蔥絲3.5-4份,五香粉0.6-0.8份;其中:
綠豆漿糊由65-70%的綠豆和30-35%的水磨制而成,小麥漿糊由65-70%的小麥和30-35%的水磨制而成。
優選的,所述牛肉為魯西南黃牛牛霖。
優選的,所述綠豆為毛綠豆。
上述牛肉綠豆丸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制作綠豆漿糊:篩選飽滿無霉粒、顆粒均勻的綠豆,將選好的綠豆用石磨磕成雙瓣,然后人工篩選去除碎瓣、胚芽和綠豆粉末,篩選后的綠豆瓣倒入瓦缸內浸泡,春、冬季節浸泡9小時,夏、秋季節浸泡6小時,浸泡后人工去皮然后去浸泡水,最后將其放到水石磨上磨成粗細均勻的綠豆漿糊,邊磨邊加水;
(2)制作小麥漿糊:選用優質小麥篩除雜質后用石磨磕糝,然后將磕好的小麥糝放入浸泡桶內春、冬季節浸泡6小時,夏、秋季節浸泡4小時,浸泡過程中每2小時攪拌一次,浸泡完成后撈出,用網篩稍微瀝水后放入磨漿石磨中磨成粗細均勻的小麥漿糊,邊磨邊加水;
(3)制作牛肉丁:將牛肉切成長15-20cm的長條塊,下鍋煮制,煮制過程中要不斷撇沫、換水,待九成熟后,沸騰熱湯中將牛肉撈出放在晾網上瀝水,然后將瀝干水后的牛肉切制成0.6cm見方的牛肉丁;
(4)制作配料:優質植物油加熱,在植物油中放入五香粉、蔥絲和姜絲進行提香,待提香充分然后將植物油自然冷卻;
(5)混合攪拌:將步驟(4)的配料倒入綠豆漿糊中,攪拌均勻后再倒入小麥漿糊及牛肉丁攪拌,攪拌過程中加適量水,最后攪拌均勻成糊狀;
(6)炸制:選用優質植物油倒入鍋內,燒至九成熱,將步驟(5)攪拌后的混合物制成丸子下鍋炸制定型后撈出瀝油,冷卻30分鐘后再次下鍋炸制,炸制微黃后撈出瀝油,冷卻30分鐘后將丸子放入炒鍋內加入適量植物油炒制,在炒制過程中選用果木燒火加熱;
(7)脫油:將步驟(6)炒制后的丸子放入脫油機內脫油,脫油完成后放入冷卻盤在干燥環境中自然冷卻3小時,至此牛肉綠豆丸制作完畢。
其優選的技術方案為:
步驟(1)中,去皮方式為:木槌捶打浸泡好的綠豆瓣進行搓皮去皮。
步驟(1)中,去浸泡水的方式為:將去皮后的綠豆瓣用笊籬控水瀝干。
步驟(1)中,碎瓣為三分之一瓣以下的綠豆瓣。
步驟(2)中,牛肉在晾網上瀝水時每隔10分鐘左右將牛肉翻動一次。
步驟(6)中,果木為蘋果木或/和棗木。
本發明制作的牛肉綠豆丸色澤金黃,酥脆可口,并且煮透也不脹裂,燉菜、火鍋皆可,制作全過程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屬純綠色食品,且炒制過程中選用果木加熱,使得最終產品更加酥脆、牛肉肉質鮮嫩,飄逸著清香,色、香、味俱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給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體實施例,凡在本申請技術方案基礎上做的等同變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一種牛肉綠豆丸,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加水制成:
綠豆漿糊55份,植物油13份,小麥漿糊10份,牛肉12份,食鹽1.8份,姜絲3份,蔥絲3.5份,五香粉0.6份;其中:
綠豆漿糊由65%的綠豆和35%的水磨制而成,小麥漿糊由65%的小麥和35%的水磨制而成。
本實施例優選上述牛肉為魯西南黃牛牛霖,優選上述綠豆為毛綠豆。
上述牛肉綠豆丸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制作綠豆漿糊:篩選飽滿無霉粒、顆粒均勻的毛綠豆,將選好的毛綠豆用石磨磕成雙瓣,然后人工篩選去除碎瓣、胚芽和毛綠豆粉末,這里三分之一瓣以下的毛綠豆瓣均為碎瓣,篩選后的毛綠豆瓣倒入瓦缸內浸泡,春、冬季節浸泡9小時,夏、秋季節浸泡6小時,浸泡后用木槌捶打浸泡好的毛綠豆瓣進行搓皮去皮,然后將去皮后的毛綠豆瓣用笊籬控水瀝干去浸泡水,最后將其放到水石磨上磨成粗細均勻的綠豆漿糊,邊磨邊加水,最終磨制成的綠豆漿糊中毛綠豆所占質量比為65%,水所占質量比為35%;
(2)制作小麥漿糊:選用優質小麥篩除雜質后用石磨磕糝,然后將磕好的小麥糝放入浸泡桶內春、冬季節浸泡6小時,夏、秋季節浸泡4小時,浸泡過程中每2小時攪拌一次,浸泡完成后撈出,用網篩稍微瀝水后放入磨漿石磨中磨成粗細均勻的小麥漿糊,邊磨邊加水;
(3)制作牛肉丁:將牛肉切成長15-20cm的長條塊,然后下鍋煮制,煮制過程中要不斷的撇沫、換水,待九成熟后,從沸騰熱湯中將牛肉撈出放在晾網上瀝水,牛肉在晾網上瀝水時每隔10分鐘左右將牛肉翻動一次,然后將瀝干水后的牛肉切制成0.6cm見方的牛肉丁;
(4)制作配料:優質植物油加熱,在植物油中放入五香粉、蔥絲和姜絲進行提香,待提香充分然后將植物油自然冷卻;
(5)混合攪拌:將步驟(4)的配料倒入綠豆漿糊中,攪拌均勻后再倒入小麥漿糊及牛肉丁攪拌,攪拌過程中加適量水,最后攪拌均勻成糊狀,糊狀以粘稠可成型即可;
(6)炸制:選用優質植物油倒入鍋內,燒至九成熱,將步驟(5)攪拌后的混合物制成丸子下鍋炸制定型后撈出瀝油,冷卻30分鐘后再次下鍋炸制,炸制微黃后撈出瀝油,冷卻30分鐘后將丸子放入炒鍋內加入適量植物油炒制,在炒制過程中選用果木燒火加熱,優先選用的果木為蘋果木。
(7)脫油:將步驟(6)炒制后的丸子放入脫油機內脫油,脫油完成后放入冷卻盤在干燥環境中自然冷卻3小時,至此牛肉綠豆丸制作完畢。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原料的重量份數為:綠豆漿糊60份,植物油13份,小麥漿糊10份,牛肉10份,食鹽1.8份,姜絲3份,蔥絲4份,五香粉0.7份,其中,綠豆漿糊由70%的綠豆和30%的水磨制而成,小麥漿糊由70%的小麥和30%的水磨制而成;選用的果木為棗木。
實施例3:
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原料的重量份數為:綠豆漿糊60份,植物油15份,小麥漿糊12份,牛肉12份,食鹽2份,姜絲3.5份,蔥絲4份,五香粉0.8份。
實施例4:
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原料的重量份數為:綠豆漿糊58份,植物油14份,小麥漿糊11份,牛肉11份,食鹽1.9份,姜絲3.5份,蔥絲3.5份,五香粉0.6份。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較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的一種,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