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茶葉飲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清腸利便功效的紅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便秘對于人類來說是一種古老而常見的病癥,對老年人和患者來說,又是一種疑難病癥,便秘是引發各種疾病的重要因素。糞便中有多重毒素,當形成便秘后,糞便不能及時排出體外,毒素被吸收后對人體產生嚴重影響,對健康極為不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清腸利便功效的紅茶。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該紅茶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
一種具有清腸利便功效的紅茶,所述紅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茱萸提取物5~8份,山楂葉提取物1~3份,仙鶴草1~2份,王不留行1~2份,甘草2~4份,五香草2~3份,川杜仲3~5份,紫草2~4份,紅茶10~15份,丁香3~5份,冰糖2~3份。
優選的,所述紅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茱萸提取物6.5份,山楂葉提取物2份,仙鶴草1.5份,王不留行1.5份,甘草3份,五香草2.5份,川杜仲4份,紫草3份,紅茶13份,丁香4份,冰糖2.5份。
所述紅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處方重量配比稱取仙鶴草,王不留行,甘草,五香草,川杜仲,紫草,紅茶,丁香并混合均勻得混合料,向混合料中加水煎煮,藥渣分離后再加水煎煮;
(2)將步驟(1)中兩次煎煮的水煎液合并,過濾,濾液濃縮,冷卻;
(3)將茱萸、山楂葉放入高壓罐,加入乙醇,加壓并保持壓力一段時間,然后泄壓并進行過濾,濾液置于冷藏室中進行第一次冷藏,第一次冷藏結束后的濾液進行第一次離心分離,收集上清液,然后進行第二次冷藏、第二次離心分離,收集上清液制得茱萸提取物和山楂葉提取物的混合提取液;
(4)將步驟(2)所得濾液與步驟(3)所得混合提取液按配比混合,得混合液;
(5)向步驟(4)所得混合液中加入體積濃度為95%的乙醇至乙醇濃度為50~55%,攪拌后放于3~6℃靜置24~36小時,過濾,濾液回收乙醇,得到紅茶提取液;
(6)加冰糖、加水,滅菌,制成所述紅茶。
優選的,所述步驟(1)中向混合料中加水重量為混合料重量的3~5倍,加水煎煮4~5小時。
優選的,所述步驟(1)中向藥渣中加水重量為藥渣重量的2~3倍,加水煎煮1~2小時。
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乙醇加入量為茱萸、山楂葉重量的2~3倍。
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加壓壓力為180~200mpa,壓力保持時間為20~25min。
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第一次冷藏溫度為5~8℃,冷藏時間為2~3h;第二次冷藏溫度為2~5℃,冷藏時間為1~2h。
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第一次離心分離的轉速為1200~1300r/min,分離時間為10~15min;第二次離心分離的轉速為1300~1400r/min,分離時間為5~10min。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茱萸提取物中的山茱萸甙、馬草鞭甙、皂甙、鞣甙等甙類物質可降低腸道內液體表面張力,內服后能刺激消化道粘膜,對腸道內壁進行清理,山楂葉提取物中含有的槲皮素與仙鶴草、王不留行、甘草、五香草等組分結合能潤滑腸壁,軟化大便,使糞便易于排出;同時本發明提供的紅茶能顧刺激腸道蠕動,提高對食物的吸收,加速毒素及時排出體內;
(2)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中茱萸、山楂葉經過高壓萃取,二次冷藏和二次分離,提取效率高,制備出的提取物能極大的保存茱萸、山楂葉中的有效成分,提高活性;
(3)在混合液中加入高濃度乙醇,可將混合液中的色素溶解在乙醇中進而提取出來,同時可改善紅茶口感;
(4)本發明提供的紅茶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具有清腸利便之功效,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相比其他清腸利便物質,本發明提供的紅茶副作用少。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具有清腸利便功效的紅茶,所述紅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茱萸提取物5份,山楂葉提取物1份,仙鶴草1份,王不留行1份,甘草2份,五香草2份,川杜仲3份,紫草2份,紅茶10份,丁香3份,冰糖2份。
所述紅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處方重量配比稱取仙鶴草,王不留行,甘草,五香草,川杜仲,紫草,紅茶,丁香并混合均勻得混合料,向混合料中加3倍的水煎煮4小時,藥渣分離后再加2倍的水煎煮1小時;
(2)將步驟(1)中兩次煎煮的水煎液合并,過濾,濾液濃縮,冷卻;
(3)將茱萸、山楂葉放入高壓罐,加入2倍的乙醇,加壓至180mpa并保持壓力20min,然后泄壓并進行過濾,濾液置于冷藏室中進行第一次冷藏,第一次冷藏溫度為5℃,冷藏時間為2h,第一次冷藏結束后的濾液進行第一次離心分離,第一次離心分離的轉速為1200r/min,分離時間為10min,收集上清液,然后進行第二次冷藏、第二次離心分離,第二次冷藏溫度為2℃,冷藏時間為1h,第二次離心分離的轉速為1300r/min,分離時間為5min,收集上清液制得茱萸提取物和山楂葉提取物的混合提取液;
(4)將步驟(2)所得濾液與步驟(3)所得混合提取液按配比混合,得混合液;
(5)向步驟(4)所得混合液中加入體積濃度為95%的乙醇至乙醇濃度為50%,攪拌后放于3℃靜置24小時,過濾,濾液回收乙醇,得到紅茶提取液;
(6)加冰糖、加水,滅菌,制成所述紅茶。
實施例2
一種具有清腸利便功效的紅茶,所述紅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茱萸提取物6.5份,山楂葉提取物2份,仙鶴草1.5份,王不留行1.5份,甘草3份,五香草2.5份,川杜仲4份,紫草3份,紅茶13份,丁香4份,冰糖2.5份。
所述紅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處方重量配比稱取仙鶴草,王不留行,甘草,五香草,川杜仲,紫草,紅茶,丁香并混合均勻得混合料,向混合料中加4倍的水煎煮4.5小時,藥渣分離后再加2.5倍的水煎煮1.5小時;
(2)將步驟(1)中兩次煎煮的水煎液合并,過濾,濾液濃縮,冷卻;
(3)將茱萸、山楂葉放入高壓罐,加入2.5倍的乙醇,加壓至190mpa并保持壓力23min,然后泄壓并進行過濾,濾液置于冷藏室中進行第一次冷藏,第一次冷藏溫度為6℃,冷藏時間為2.5h,第一次冷藏結束后的濾液進行第一次離心分離,第一次離心分離的轉速為1250r/min,分離時間為13min,收集上清液,然后進行第二次冷藏、第二次離心分離,第二次冷藏溫度為3℃,冷藏時間為1.5h,第二次離心分離的轉速為1350r/min,分離時間為8min,收集上清液制得茱萸提取物和山楂葉提取物的混合提取液;
(4)將步驟(2)所得濾液與步驟(3)所得混合提取液按配比混合,得混合液;
(5)向步驟(4)所得混合液中加入體積濃度為95%的乙醇至乙醇濃度為53%,攪拌后放于4.5℃靜置30小時,過濾,濾液回收乙醇,得到紅茶提取液;
(6)加冰糖、加水,滅菌,制成所述紅茶。
實施例3
一種具有清腸利便功效的紅茶,所述紅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茱萸提取物8份,山楂葉提取物3份,仙鶴草2份,王不留行2份,甘草4份,五香草3份,川杜仲5份,紫草4份,紅茶15份,丁香5份,冰糖3份。
所述紅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處方重量配比稱取仙鶴草,王不留行,甘草,五香草,川杜仲,紫草,紅茶,丁香并混合均勻得混合料,向混合料中加5倍的水煎煮5小時,藥渣分離后再加3倍的水煎煮2小時;
(2)將步驟(1)中兩次煎煮的水煎液合并,過濾,濾液濃縮,冷卻;
(3)將茱萸、山楂葉放入高壓罐,加入3倍的乙醇,加壓至200mpa并保持壓力25min,然后泄壓并進行過濾,濾液置于冷藏室中進行第一次冷藏,第一次冷藏溫度為8℃,冷藏時間為3h,第一次冷藏結束后的濾液進行第一次離心分離,第一次離心分離的轉速為1300r/min,分離時間為15min,收集上清液,然后進行第二次冷藏、第二次離心分離,第二次冷藏溫度為5℃,冷藏時間為2h,第二次離心分離的轉速為1400r/min,分離時間為10min,收集上清液制得茱萸提取物和山楂葉提取物的混合提取液;
(4)將步驟(2)所得濾液與步驟(3)所得混合提取液按配比混合,得混合液;
(5)向步驟(4)所得混合液中加入體積濃度為95%的乙醇至乙醇濃度為55%,攪拌后放于6℃靜置36小時,過濾,濾液回收乙醇,得到紅茶提取液;
(6)加冰糖、加水,滅菌,制成所述紅茶。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僅為本發明的優選例,并不用來限制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