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添加普通紅茶的桑紅茶飲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產品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添加普通紅茶的新型桑紅茶飲產品。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桑葉在《本草圖經》中謂之“神仙葉”,具有滋陰補血、益肝通氣、降壓利尿之功效。在《本草綱目》中,對桑也作了至高無上的贊譽“桑,東方之神木也”。近代國內外科學地研究與證實了桑樹資源的營養成分、藥理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機理。桑樹已經被國家衛生部正式歸入“既是食品又是藥品”之列。桑葉(Morus alba L.),味苦,甘,性寒,有散風祛熱、清肝明目之功效。據現代研究,每IOOg干桑葉中約含粗蛋白24. Og,粗脂肪5. Og,含食物纖維52. 9g等營養成分,含有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以及豐富的鉀、鈣和維生素C、B1、B2、A等,還有各種微量元素銅、 鋅、硼、錳等物質。桑葉中含有蛻皮固酮、羽扁豆酮、蕓香甙、桑甙、維生素、絳原酸、葉酸、延胡索酸、內消旋肌酸、植物雌激素等人體所需物質,具有藥性平和,無毒副作用等特點。與目前市面上綠茶相比,桑葉里不含有咖啡因,所以桑葉茶更適合于對咖啡因不適的消費人群。與普通紅茶相比,桑紅茶有以下3個突出保健作用1、消熱涼血、清腸排毒、平肝明目、保幼長發、利尿通便、降壓、降脂、抗腫瘤、下濁氣。2、桑葉具有類似人參的補益和抗衰老作用,但人參屬于熱補,而桑葉屬于清補。3、最為突出的是桑葉含有其它動、植物中所沒有的生物堿I-DNJd-脫氧野尻霉素),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蔗糖酶、麥芽糖酶、a -葡萄糖苷酶、a -淀粉酶的分解,從而達到防治糖尿病的作用。與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桑綠茶相比,桑葉紅茶有如下2個特色1、通過適度發酵(相當于適度生物燃燒),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味苦,甘,性寒等特性。2、桑葉中I-DNJ得到了較好的富集與轉化,其含量明顯提高,黃酮類等成分得到了較好的平衡。紅茶是發酵茶,它為我國第二大茶類,出口量占我國茶葉總產量的50%左右,客戶遍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紅茶不但解渴,而且還有許多保健功能,更重要的是飲用安全。 2002年5月13日美國醫師協會發表對男性497人、女性540人10年以上調查,指出飲用紅茶的人骨骼強壯,紅茶中的多酚類(綠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壞骨細胞物質的活力;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實驗指出,飲用紅茶一小時后,測得經心臟的血管血流速度改善,證實紅茶有較強的防治心梗效用;美國雜志曾報道,紅茶抗衰老效果強于大蒜頭、西蘭花和胡蘿卜等。將桑葉制作成紅茶,我們在前期研究中發現在發酵期降血糖成分(I-DNJ)有所提高,但黃酮類明顯被轉化,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桑紅茶黃酮保健功能。此外,桑葉綠茶, 甘,性寒,雖然桑紅茶在發酵過程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性寒,但與紅茶的性溫相結合,使茶性得以平衡。
桑茶制品現狀與市場情況如下1.桑葉菊藤布麻茶桑葉、菊花、鉤藤、羅布麻各6g,茶葉3g。上述諸藥共制成粗末,入鍋中水煎10分鐘即成。代茶頻飲。2.桑葉薄菊枇杷茶桑葉500g,黃菊花250g,枇杷葉250g,薄荷250g。上述諸藥共制成粗末,用潔凈的紗布袋分裝,每袋10_15g。每取1袋,放入茶杯中,沸水沖泡,蓋燜10 分鐘即成。3.桑葉浮小麥茶桑葉(以霜桑葉為好)10g,浮小麥30g。將桑葉搓碎,入大茶杯中,備用。取鍋1只,加入浮小麥,水煎去渣取汁,用浮小麥汁沖泡桑葉,蓋燜10分鐘即成。4.桑葉茅藕仙鶴茶桑葉15g,白茅根15g,仙鶴草15g,藕節9g,制成茶飲。5.桑葉銀芩車前茶桑葉、銀花、車前葉、黃芩各6g。將上述諸藥共制成粗末,放入茶壺中,沸水沖泡蓋燜10分鐘即成。6.桑葉杏參貝梨湯桑葉10g,杏仁5g,沙參5g,川貝母3g,梨皮15g,冰糖10g。將上述諸品共入鍋中,水煎去渣取汁即成。7.桑葉雙花飲桑葉50g,金銀花50g,黃菊花50g,蜂蜜500g,食用香精anl。將桑葉、銀花、菊花擇凈,用水泡洗后一起放入鍋中,加清水:3Kg,用文火煎熬半小時,泌出藥汁。 將蜂蜜倒入干凈的鍋中,用文火加熱保持微沸,熬至粘手成絲時,緩緩倒入藥汁中,攪拌均勻。待蜂蜜溶化后,用紗布過濾。8.桑菊蟬衣飲桑葉10g,菊花10g,蟬衣6g,白糖適量。將桑葉、菊花擇凈,蟬衣去頭足,共入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燒沸,文火煎15分鐘,濾渣取汁。再加白糖攪勻即成。常飲服。功用疏風散熱,鎮驚。適用于小兒驚風,癥見發熱,頭痛,咳嗽,流涕等?,F階段市場分析現在市場上可見各種品牌的綠茶和紅茶成品,有普通茶葉包裝出售的,也有袋泡茶和速溶產品等。在市場上我們看到的一般是中國傳統的茶葉,而且大多是綠茶類的。對于桑茶,市場上見到的比較少,也只有桑綠茶產品,而以桑紅茶為基本原料,以普通紅茶為配料的桑紅茶在市場上尚未見到。近些年來,作為我國衛生部認定的一種“藥食同源”的植物原料,國內外對研究和利用桑葉茶方興未艾,前景看好。桑紅茶專利分析檢索結果表明,桑茶的專利大多集中于桑綠茶制備或與茶葉或與輔料拼配,對于桑紅茶飲未有申請。專利申請號98111164. 5的《一種桑茶的生產工藝》以桑葉作為主原料,經洗晾、切葉、殺青、揉捻、解塊、烘干、提香工序制成。專利申請號 200410066135. 4的《一種新型桑茶及其制作方法》,以桑樹新芽和薰衣草干為原料,經過輕度萎凋、殺青、揉捻、做形、烘焙、窨花等工藝制作而成;專利申請號200610038838. 5的《一種新型桑茶及其生產方法》,主要由桑茶和茶葉兩種成分組成,按照桑茶25% 90%,茶葉 10% 75%混合包裝而成。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本發明目的是針對上述技術空白,提供一種添加紅茶的桑紅茶發酵茶飲及其制備方法,這類茶飲,不僅兼備桑紅茶與紅茶的各自優點,而且更有利于桑紅茶中降血糖成分(I-DNJ)含量的提高和桑紅茶的性寒和紅茶的性溫相結合,使茶性得以平衡。技術方案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添加普通紅茶的桑紅茶飲,按質量百分比由普通紅茶為為4. 76 5. 88%,鮮桑葉為94. 12% 95. 24%構成。其中,所述的普通紅茶為成品普通紅茶;所述的鮮桑葉為桑樹中上部無污染、無病蟲害的新鮮桑葉片,葉片規格為長1厘米,寬0. 3 0. 5厘米。優選配方,按質量百分比普通紅茶葉為4. 76%,鮮桑葉為95.對%。優選配方,按質量百分比普通紅茶葉為5.沈%,鮮桑葉為94. 74%。優選配方,按質量百分比普通紅茶葉為5. 88%,鮮桑葉為94. 12%。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添加普通紅茶的桑紅茶飲的制備方法,步驟為按照規定量,將均勻混合好的添有普通紅茶的鮮桑葉,經室溫萎凋4 5個小時,趁熱揉捻3 5分鐘后,于32°C條件下發酵16小時,經過烘焙和干燥后制成條狀桑紅茶葉。將上述添加有普通紅茶的條狀桑紅茶葉,通過噴霧干燥,粉碎得茶粉。噴霧干燥進口溫度為170 190°C,出口溫度為85 100°C,流速700mL/h。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一種添加普通紅茶的桑紅茶飲及制備方法,一方面充分利用優質桑葉資源開發成新型桑茶飲品具有可觀的經濟利益和環保意義,另一方面普通紅茶中含有不同的黃酮類化合物,它們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添加普通紅茶的桑紅茶飲經發酵后,I-DNJ得到了明顯的定向生物轉化,使產品中I-DNJ含量有所提高;I-DNJ 具有降血糖、抑制病毒活性、抑制腫瘤轉移、抑制α-葡萄糖淀粉酶等作用。本發明的制備工藝與現有的技術相比,在有效提高桑紅茶產品中I-DNJ同時,增加了總黃酮含量,加工平衡了普通紅茶與桑紅茶的茶性,操作簡單,發酵自然(生態),容易實施。用加有普通紅茶的桑紅茶飲代替普通桑紅茶和普通紅茶飲,其營養更為全面自然、保健功能得到明顯提高。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添加普通紅茶的桑紅茶飲的制備中普洱與桑葉配比選擇依據采用Speir等 (1995)提出的動力學模型y = c/(l+bx)其中b,c為正常數,b為混合體系中復合酶共同作用參數,c沒有添加外源物前發酵體系酶活性理論值。生態劑量(Ecological dose, ED)按下列算式進行ED50 = 1/bED10 = l/9b發酵體系酶活性用作用產物(總黃酮)表示。我們獲得EDltl值為1. Sg,即1份普通紅茶加18份鮮桑葉(質量比),換算成百分比普通干紅茶與鮮桑葉(質量比)分別為 5.和94. 74% ;然后以18份鮮桑葉(質量比)為中心,以“步長”為2進行左右擾動, 即1份普通紅茶加16、20份鮮桑葉(質量比),換算成百分比普通干紅茶與鮮桑葉(質量比)分別為5. 88%和94. 12%,4. 76%和95. 24% ;都在發酵前均勻混合。黃酮類化合物的檢測方法(三氯化鋁比色法)精密稱取供試樣品1. OmL稀釋5 倍,取出1. OmL,用80%乙醇定容至50mL,稱取0、0. 5,1. 0,1. 5,2. 0,2. 5、3mL于試管中,加入 0. 50mol/L 的 NaNO2 溶液 0. 5mL 搖勻,5min 后加入 0. 30mol/L 的 AlCl3 溶液 0. 5mL,搖勻,加入1. OOmol/L的NaOH溶液2. 5mL,用80%的乙醇定容至8mL,在波長510nm處測OD值。然后通過標準曲線方程換算,計算出樣品中的總黃酮的含量。I-DNJ含量檢測方法采用HPLC法檢測。將已制備的1-DNJ測試樣品液取 ΙΟΟμ L于1. 5mL的離心管中,依次加入0. 4mol/LPH8. 5的硼酸鉀緩沖液100μ L、0. 05mol/ LFM0C-C1 (溶解于50 %乙腈)200 μ L,迅速混勻后25 °C水浴20min。加入lmol/L甘氨酸IOOyL中和剩余的FM0C-C1以終止反應。加入1. 0%醋酸液100 μ L及純凈水400 μ L 稀釋,10000r/min離心5min,0. 45 μ m微孔濾膜過濾,收集濾液待測。I-DNJ色譜柱 八11^11^(18 0.6讓\250讓,5“111),流動相乙腈-0.1%醋酸(39 61, V/V);檢測波長: 254nm ;流速1. OmL/min ;進樣量 20 μ L。實施例1一種添加普通紅茶的桑紅茶飲,由下述質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成品普通紅茶葉 4. 76%,鮮桑葉(采桑樹中上部無污染、無病蟲害的葉片到室內,用清水漂洗干凈,放在室內陰干至無水滴為止,切成長1厘米,寬0. 3 0. 5厘米的條葉)95. 24%0制備步驟是根據中國專利號為200910145178. 4的《一種桑紅茶的制備方法》,制備條狀桑紅茶葉,其I-DNJ 含量為2. 075mg/g、總黃酮含量為56. 756mg/g。將上述桑紅茶通過噴霧干燥,粉碎得茶粉。噴霧干燥進口溫度為170 190°C,出口溫度為85 100°C,流速700mL/h。小袋分裝,其I-DNJ含量為2. 367mg/g,總黃酮含量為 67.592mg/g。實施例2一種添加普通紅茶的桑紅茶飲,由下述質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成品普通紅茶葉
4.76%,鮮桑葉(采桑樹中上部無污染、無病蟲害的葉片到室內,用清水漂洗干凈,放在室內陰干至無水滴為止,切成長1厘米,寬0. 3 0. 5厘米的條葉)95. 。制備步驟是根據中國專利號為200910145178. 4的《一種桑紅茶的制備方法》制備條狀桑紅茶葉,其I-DNJ 含量為2. 15ang/g、總黃酮含量為52. 875mg/g。將上述桑紅茶通過噴霧干燥,粉碎得茶粉。噴霧干燥進口溫度為170 190°C,出口溫度為85 100°C,流速700mL/h。小袋分裝,其1-DNJ含量為2. 568mg/g,總黃酮含量為 71. 825mg/g。實施例3一種添加普通紅茶的桑紅茶飲,由下述質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成品普通紅茶葉
5.沈%,鮮桑葉(采桑樹中上部無污染、無病蟲害的葉片到室內,用清水漂洗干凈,放在室內陰干至無水滴為止,切成長1厘米,寬0. 3 0. 5厘米的條葉)94. 74%。制備步驟是根據中國專利號為200910145178. 4的《一種桑紅茶的制備方法》,其1-DNJ含量為2. 689mg/ g、總黃酮含量為61.84ang/g。將上述桑紅茶通過噴霧干燥,粉碎得茶粉。噴霧干燥進口溫度為170 190°C,出口溫度為85 100°C,流速700mL/h。小袋分裝,其I-DNJ含量為2. 397mg/g,總黃酮含量為76. 694mg/g。
權利要求
1.一種添加普通紅茶的桑紅茶飲,其特征在于按質量百分比由普通紅茶為4. 76 5. 88%,鮮桑葉為94. 12% 95. 24%構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普通紅茶的桑紅茶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普通紅茶為成品普通紅茶。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普通紅茶的桑紅茶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鮮桑葉為桑樹中上部無污染、無病蟲害的新鮮桑葉片,葉片規格切成長1厘米,寬0. 3 0. 5厘米。
4.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普通紅茶的桑紅茶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步驟為先將添有普通紅茶的鮮桑葉均勻混合,然后經室溫萎凋4 5個小時,趁熱揉捻 3 5分鐘后,于32°C條件下發酵16小時,經過烘焙和干燥制得條狀桑紅茶葉;再將制得的條狀桑紅茶葉在進口溫度為170 190°C,出口溫度為85 100°C,流速為700mL/h的條件下進行噴霧干燥,粉碎制得可溶性茶粉。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添加普通紅茶的桑紅茶飲及制備方法,該桑紅茶飲所含原料按質量百分比由成品普通紅茶葉為4.76~5.26%,鮮桑葉為94.74%~95.24%構成;在添加時間上,分別于桑紅茶制作發酵前進行。本發明制備工藝與現有的技術相比,在有效提高桑紅茶產品中1-DNJ同時,增加了總黃酮含量,加工簡單,發酵自然(生態),容易實施。用加有普通紅茶的桑紅茶飲代替普通桑紅茶和普通紅茶飲,其營養更為全面自然、茶的寒溫性得到較好的平衡、保健功能得到明顯提高。
文檔編號A23F3/14GK102422915SQ201110345059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4日
發明者吳滔, 吳福安, 姜星, 張健, 王俊 申請人:江蘇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