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煙葉烘烤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紅花大金元品種多肥煙葉的密集烘烤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各煙區特殊生態氣候因素影響,栽培生產技術落實不到位,會形成一些素質差、難以烘烤的鮮煙葉,很容易因烘烤技術不當造成烘烤質量下降,影響煙農收入,需要通過科學的烘烤方法達到固定彰顯品質的作用。
多肥煙葉是在土壤較肥沃或肥水供應較高,養分不協調、葉片保水力強,內含物尚充實,干物質少并以含氮化合物為主,含碳水化合物偏少,在田間不耐成熟,烘烤過程中不耐烤,既容易變黃不足而烤青,又容易因變黃拖延過久干物質消耗過度而掛灰、烤黑,還容易因定色期水分集中蒸發,造成排濕困難,產生蒸片、糟片。
紅花大金元品種煙葉色素含量高于其他品種,烘烤過程中表現為變黃較慢、失水較快,容易造成烤青煙葉的發生;雖然通過延長變黃時間或提高變黃溫度可以解決煙葉變黃不足的問題,但延長變黃時間容易導致煙葉物質消耗過度,提高變黃溫度容易導致煙葉物質消耗過快,煙葉極易褐化產生黑糟煙。
紅花大金元品種多肥煙葉對烘烤技術來說是一項挑戰,因此需要開發一種針對紅花大金元品種多肥煙葉的烘烤方法,來提高其烘烤質量,減少損失,增加煙農收入。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提高紅花大金元品種多肥煙葉烘烤質量的密集烘烤方法。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紅花大金元品種多肥煙葉的密集烘烤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變黃前期高溫預熱:裝煙完成點火后,將干球溫度以1~2℃/h升至40~41℃,濕球溫度37~38℃,穩溫10~14h,煙葉充分受熱、初步發軟;
(2)變黃中期低溫變黃:步驟(1)中煙葉發軟后,將干球溫度降至35~36℃,保持濕球溫度32~33℃,直至中層煙葉達到6~7成黃、發軟塌架;
(3)變黃后期提前轉火:步驟(2)中層煙葉達到6~7成黃后,將干球溫度以1℃/h升至41~42℃,保持濕球溫度35~36℃,直至中層煙葉葉片全黃;
(4)定色前期穩步排濕:步驟(3)中層煙葉葉片全黃后,將干球溫度以0.5℃/h升至44~45℃,保持濕球溫度35~36℃,直至中層煙葉葉片卷邊,高溫層煙葉主脈變白、失水收縮;然后將干球溫度以0.5℃/h升至48~49℃,保持濕球溫度36℃,直至中層煙葉葉片小卷筒、半干以上,低溫層煙葉主脈變白、失水收縮;
(5)定色后期及時定色:步驟(4)低溫層煙葉主脈變白、失水收縮后,將干球溫度以0.5℃/h升至54~55℃,保持濕球溫度36~37℃,直至低溫層煙葉葉片全干;
(6)煙葉正常快速干筋:將干球溫度以1℃/h升至68℃,保持濕球溫度38~39℃,至煙葉主脈全部干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針對紅花大金元品種多肥煙葉,在變黃初期本發明所述的烘烤方法采用較高的干球溫度使煙葉充分受熱快速轉黃,同時保證煙葉初步變軟、防止煙葉硬變黃;在變黃中期,本發明所述方法采用較低的溫度及較低的濕度使煙葉繼續變黃,同時緩慢排濕,確保煙葉黃軟協調,減緩碳水化合物消耗,加快蛋白質降解。在變黃后期,本發明所述方法采用提前轉火的方法使煙葉葉片基本變黃,同時穩步排濕,提高煙葉失水程度,避免變黃期拖延時間過長。定色初期,本發明所述方法采用穩步排濕,促使煙葉邊變黃邊排濕,確保葉基繼續變黃,避免烤青,同時完成初步定色,降低烤黑、蒸片、雜色煙的風險。在定色階后期及干筋期采用正常定色干筋。所述烘烤方法工藝簡單,容易操作,能提高紅花大金元品種多肥煙葉的烘烤質量,同時保證正常煙葉的烘烤質量,減少損失,增加煙農收入,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烘烤工藝圖;
圖2是試驗工藝與常規工藝煙葉含水量的比較結果;
圖3是試驗工藝與常規工藝脫水時支脈含水量的比較結果;
圖4是試驗工藝與常規工藝脫水時主脈含水量的比較結果;
圖5是試驗工藝與常規工藝掛灰煙比例的比較結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
于此。為了使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紅花大金元品種多肥煙葉的密集烘烤方法具體的步驟依次包括:
(1)變黃前期高溫預熱:裝煙完成點火后,將干球溫度以1~2℃/h升至40~41℃,濕球溫度37~38℃,穩溫10~14h,煙葉充分受熱、初步發軟;
(2)變黃中期低溫變黃:步驟(1)中煙葉發軟后,將干球溫度降至35~36℃,保持濕球溫度32~33℃,直至中層煙葉達到6~7成黃、發軟塌架;
(3)變黃后期提前轉火:步驟(2)中層煙葉6~7成黃后,將干球溫度以1℃/h升至41~42℃,保持濕球溫度35~36℃,直至中層煙葉葉片基本全黃,允許葉基含青,煙葉失水勾尖,主脈充分發軟;
(4)定色前期穩步排濕:步驟(3)中層煙葉葉片全黃后,將干球溫度以0.5℃/h升至44~45℃,保持濕球溫度35~36℃,直至中層煙葉葉片卷邊,高溫層煙葉主脈變白、失水收縮;然后將干球溫度以0.5℃/h升至48~49℃,保持濕球溫度36℃,直至中層煙葉葉片小卷筒、半干以上,低溫層煙葉主脈變白、失水收縮;
(5)定色后期及時定色:步驟(4)中低溫層煙葉主脈變白、失水收縮后,將干球溫度以0.5℃/h升至54~55℃,保持濕球溫度36~37℃,直至低溫層煙葉葉片全干;
(6)煙葉正常快速干筋:將干球溫度以1℃/h升至68℃,保持濕球溫度38~39℃,至煙葉主脈全部干燥。
2016年云南省大理州彌渡縣紅花大金元品種多肥煙葉烘烤過程中煙葉烤青、糟片、雜色較為嚴重。采用上述采烤方案和當地常規采烤方案相比,試驗重復3次,結果顯示:
試驗工藝制備中烘烤工藝曲線見圖1。
試驗工藝與常規工藝相比轉火時葉片失水總量明顯較大,減少定色前期排濕壓力,見圖1。
試驗工藝主脈失水量大于常規工藝,試驗工藝提前脫水使葉肉部分處于缺水狀態,葉片出于生理反應,促使葉水分提前向葉肉遷移,有利于葉脈水分的散失,實現葉脈的
發軟,見圖2和圖3。
試驗工藝相比常規工藝縮短掛灰的發生時間,掛灰煙比例減少48%,見圖4。
試驗采烤方法與常規采烤方法相比,烘烤過程中煙葉變黃期變黃加快,變黃時間縮短,定色前期時間延長,見表1。
表1不同烘烤工藝多肥煙葉烘烤時間
試驗工藝與常規工藝相比,多肥煙葉烤后煙上、中等煙比例提高,烤青、糟片、雜色煙比例明顯降低,烤后煙經濟效益試驗工藝明顯較好,同時可以保證正常煙葉的烘烤質量,見表2、表3。
表2不同烘烤工藝多肥煙葉中部葉烘烤質量統計
表3不同烘烤工藝正常煙葉中部葉烘烤質量統計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