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行李箱輪子,特別是一種可用于發電的行李箱輪子。
背景技術:
人們在出差或者旅行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手機或者其他電子器件沒電的情況。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開始研究旅行或者出差都會攜帶的物件——行李箱,想利用行李箱來發電提供應急電源?,F在市場上,四個輪子均是萬向輪的行李箱普遍受消費者的青睞,然而能夠發電的行李箱主要有一種,就是采用太陽能發電的方式,但是較大的改變了行李箱的外觀而且增加了行李箱的總體體積,攜帶使用不便,而且發電受到天氣影響比較大,無法進行實時發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用于發電的行李箱輪子。本發明不僅攜帶使用方便,而且能實時發電,能進行應急用電。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可用于發電的行李箱輪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行李箱底部的支架,支架內經六角螺栓設有輪子,輪子的端面連接有大同步帶輪,大同步帶輪經同步帶連接有小同步帶輪,小同步帶輪連接有齒輪增速箱,齒輪增速箱連接有發電機,發電機依次連接有防繞線單元和存儲能量單元。
前述的可用于發電的行李箱輪子中,所述防繞線單元包括托盤、無線輸電模塊發射端和無線輸電模塊接收端,所述托盤固定在齒輪增速箱上,無線輸電模塊發射端設置在托盤上,無線輸電模塊接收端設置在行李箱底部的內表面上。
前述的可用于發電的行李箱輪子中,所述無線輸電模塊發射端與托盤粘接。
前述的可用于發電的行李箱輪子中,所述存儲能量單元包括整流穩壓電路、合并電路、儲能電路和用能電路,所述整流穩壓電路的輸入端與無線輸電模塊接收端連接,合并電路的輸入端連接多路整流穩壓電路的輸出端,儲能電路的輸入端連接合并電路的輸出端,用能電路的輸入端連接儲能電路的輸出端。
前述的可用于發電的行李箱輪子中,所述齒輪增速箱包括輸入軸和中間軸,輸入軸上設有大齒輪和臺階齒輪A,中間軸上設有臺階齒輪B和臺階冠齒輪,大齒輪、臺階齒輪B、臺階齒輪A、臺階冠齒輪依次嚙合連接,臺階冠齒輪嚙合有安裝在發電機輸入軸上的小齒輪,所述臺階齒輪A與輸入軸為間隙配合,所述臺階齒輪B、臺階冠齒輪與中間軸為間隙配合。
前述的可用于發電的行李箱輪子中,所述發電機與齒輪增速箱通過螺釘固定連接。
前述的可用于發電的行李箱輪子中,所述發電機是小型直流發電機。
前述的可用于發電的行李箱輪子中,所述發電機產生的電能通過兩根導線與防繞線單元連接。
前述的可用于發電的行李箱輪子中,所述支架通過固定板固定在行李箱底部,所述固定板通過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固定在行李箱底部。
前述的可用于發電的行李箱輪子中,所述支架與固定板之間設有推力球軸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行李箱的輪子轉動,進而使大同步帶輪轉動,并通過同步帶使小同步帶輪轉動,在齒輪增速箱的作用下,發電機發電,發電機產生的電能通過防繞線單元的傳輸到存儲能量單元進行存儲使用。這無需改變原有行李箱的體積,不僅攜帶使用方便,而且能實時發電,能進行應急用電。
本發明能發電的行李箱不對行李箱的箱體進行改造,不增加行李箱的體積,不改變現在市場上行李箱的外觀,人們仍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各種外觀的能發電行李箱。
本發明能發電的行李箱4個輪子仍為萬向輪,更加符合現在人們對行李箱的使用習慣,而且輪子在轉向的過程中不會產生纏繞自身導線的情況。在水平擺放行李箱時,也不會對齒輪箱等部件產生壓迫。
本發明采用單元化分塊組裝,可以單獨制作成配件,方便人們自行更換不同的行李箱箱體。
本發明多個部件巧妙連接組裝,不僅結構緊湊,使用穩定,而且發電效果好,不受環境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防繞線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齒輪增速箱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整體電路流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效果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固定螺栓,2-無線輸電模塊接收端,3-行李箱底部,4-無線輸電模塊發射端,5-固定板,6-固定螺母,7-推力球軸承,8-支架,9-六角螺栓,10-齒輪增速箱,11-小同步帶輪,12-同步帶,13-輪子,14-大同步帶輪,15-發電機,16-中間軸,17-輸入軸,18-大齒輪,19-臺階齒輪A,20-臺階冠齒輪,21-小齒輪,22-軸承滾珠,23-導線,24-托盤,25-存儲能量單元,26-臺階齒輪B,Ⅰ-發電的行李箱輪子,Ⅱ-行李箱箱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發明限制的依據。
實施例。一種可用于發電的行李箱輪子,構成如圖1-5所示,包括設置在行李箱底部3的支架8,支架8內經六角螺栓9設有輪子13,輪子13的端面連接有大同步帶輪14,大同步帶輪14經同步帶12連接有小同步帶輪11,小同步帶輪11連接有齒輪增速箱10,齒輪增速箱10連接有發電機15,發電機15依次連接有防繞線單元和存儲能量單元25。
所述防繞線單元包括托盤24、無線輸電模塊發射端4和無線輸電模塊接收端2,所述托盤24固定在齒輪增速箱上,無線輸電模塊發射端4設置在托盤24上,無線輸電模塊接收端2設置在行李箱底部3的內表面上。
所述無線輸電模塊發射端4與托盤14粘接。
所述存儲能量單元25包括整流穩壓電路、合并電路、儲能電路和用能電路,所述整流穩壓電路的輸入端與無線輸電模塊接收端連接,合并電路的輸入端連接多路整流穩壓電路的輸出端,儲能電路的輸入端連接合并電路的輸出端,用能電路的輸入端連接儲能電路的輸出端。
所述齒輪增速箱10包括輸入軸17和中間軸16,輸入軸17上設有大齒輪18和臺階齒輪A19,中間軸16上設有臺階齒輪B26和臺階冠齒輪20,大齒輪18、臺階齒輪B26、臺階齒輪A19、臺階冠齒輪20依次嚙合連接,臺階冠齒輪20嚙合有安裝在發電機15輸入軸上的小齒輪21,所述臺階齒輪A19與輸入軸17為間隙配合,所述臺階齒輪B26、臺階冠齒輪20與中間軸16為間隙配合。小同步帶輪11設置在輸入軸17上。
所述發電機15與齒輪增速箱10通過螺釘固定連接。
所述發電機15是小型直流發電機。
所述發電機15產生的電能通過兩根導線23與防繞線單元連接。
所述支架8通過固定板5固定在行李箱底部3,所述固定板5通過固定螺栓1和固定螺母6固定在行李箱底部3。
所述支架8與固定板5之間設有推力球軸承7,推力球軸承7內具有軸承滾珠22。
一般行李箱由底部的4個發電的行李箱輪子Ⅰ和行李箱箱體Ⅱ組成。
本發明的輪子發電原理如下:當人們拖動或者推動行李箱行走時,輪子13滾動,帶動安裝在輪子13端面的大同步帶輪14同步旋轉,大同步帶輪14通過同步帶12將動力傳遞到小同步帶輪11上,小同步帶輪11帶動齒輪增速箱10的輸入軸17旋轉,通過齒輪的增速作用將動力輸出,帶動發電機15軸轉動。發電機15內部閉合線圈在磁場里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產生電能,電能通過發電機15上的兩根導線23與防繞線單元的無線輸電模塊發射端4兩根導線連接。
本發明的防繞線單元的結構如圖2所示,無線輸電模塊的發射端4與接收端2外形均為線圈狀。其原理如下:電能通過發電機上的兩根導線23與防繞線單元的無線輸電模塊發射端4兩根導線連接,無線輸電模塊利用電磁諧振原理將電能穿過行李箱底部3輸送到無線輸電模塊接收端2。無線輸電模塊接收端2的兩根導線與整流穩壓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托盤24底部空心管穿過固定板5與萬向輪專用的推力球軸承7的中心孔與齒輪增速箱10連接,托盤24底部空心管外壁與固定板5、推力球軸承7的中心孔的內壁之間有空隙,而且托盤24盤體底部與固定板5中間凹處之間不接觸也存在空隙,所以托盤24可根據齒輪箱10的方向改變而改變方向。由于齒輪箱10固定在支架8上,而輪子13通過六角螺栓9安裝在支架8上,所以無線輸電模塊發射端4、托盤24、齒輪箱10與支架8均可同步隨著輪子13的方向改變而改變方向
本發明所述齒輪增速箱10中的大齒輪18與輸入軸17固定連接,可跟隨輸入軸17一起轉動;臺階齒輪A19、臺階齒輪B26分別與輸入軸17、中間軸16均為間隙配合,可相對軸旋轉;臺階冠齒輪20與中間軸16間隙配合,可相對軸旋轉。
本發明的儲能與用能單元以及整體電路流程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所述的儲能與用能單元進一步包括整流穩壓電路、合并電路、儲能電路、用能電路。其中,整流穩壓電路的輸入端連接對應的無線輸電模塊接收端2引出的導線,合并電路的輸入端連接4路整流穩壓電路的輸出端,儲能電路的輸入端連接合并電路的輸出端,用能電路的輸入端連接儲能電路的輸出端。其中,整流穩壓電路的作用為將發電機產生的電流轉換為穩定的直流電。合并電路的作用為將4路整流穩壓好的電流合并并且輸出到下一級電路。儲能電路的作用為將穩定的直流電儲存到充電電池中。用能電路的作用為將充電電池中儲存的電能釋放出來,通過USB供手機等用電器的充電。
整體電路除了包含存儲能量單元外,還可包含了4個發電機分別與對應的4個無線輸電模塊的發射端通過導線連接,4個無線輸電模塊的發射端再與對應的4個無線輸電模塊的接收端之間進行電能的無線傳輸,然后4個無線輸電模塊的接收端再分別與4組整流穩壓電路連接,接入后續的儲能與用能單元。